办好暑期托管,宜发挥社区作用
2021-08-05
7月7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这成为今年暑期托管服务的新特点,如今,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地陆续推出暑期托管服务。
其实,暑期托管并非新事物。多年前,一些地方就由社区、街道,在团委、工会、教育等部门支持下,开设了爱心暑托班。如,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从2014年创办起,已连续8年为市民服务。如今,这种爱心暑托班已覆盖上海全市所有街道、乡镇。
而这也在学校之外,为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提供了一个有效、有益的探索尝试路径。
由学校承担暑期托管服务的模式称为“学校暑托模式”,而由社区承担暑期托管服务的模式,称为“社区暑托模式”。办好暑期托管班,不宜把目光只对准“学校暑托模式”,还需更多探索尝试“社区暑托模式”。
“学校暑托模式”有其优势,但学校模式的暑期托管服务可能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两种走向。一是由于该模式仅限于向学生收取一定的成本费,导致经费不足,教师缺乏积极性,相应的托管服务可能只是最基本的看护,而不能更多开展其他兴趣活动,家长不满意。二是学校借暑期托管名义,组织违规补课。为此,教育部在此次通知中,明确不得强制教师参与,对志愿参与的教师应给予适当补助;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等。
“社区暑托模式”,是以社区为主体向社区内的学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务,不存在强制师生参与的问题,且更具社会教育性质。学生放寒暑假回家,既是为了休整,也是为了接触、认识社会。因此,公益暑期托管本也应与学校日常教育不同,应积极尝试带有拓展性的社会教育。
相较于学校,由社区提供的暑期托管服务,在此方面更具优势。社区托管服务,可以开放社区内的公共场所,包括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场馆等,把包括辖区内学校资源统筹整合起来,并利用社区志愿者,或者招募专门志愿者来做管理与服务,组织学生开展更有社会意义的活动。
如此各方合力,暑期托管服务不但可以解决家长无法照看孩子的后顾之忧,还能让学生过一个有意义暑假。
河北闫里乡村民一边割麦,一边洒水。
治理“割麦污染”更需科学作为
近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闫里乡的麦地里出现了一件怪事,为了防止收割机扬起的秸秆粉尘导致空气污染,当地有关部门强令农民开着拖拉机拉着自制的喷淋设备,花高价雇人跟着收割机一边洒水一边割麦子,农民叫苦不迭。一石激起千层浪。对此不少人强烈抨击,觉得割麦污染荒唐,一些舆论评论措辞尖锐。
说到农业污染,多数人知道农田退水造成地表径流污染,其实还有比如施肥、喷洒农药,不仅可能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还有可能因为农药的挥发性而造成大气污染。在德国,牲畜粪便作为有机肥料回到农田时,甚至会规定粪便抛撒高度,这是为了防止在抛撒过程中,有污染物散发到大气中。
其实一味地诧异于“割麦污染”有失偏颇。割麦时确实容易造成扬尘污染,在绝大多数地区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时,邢台市南和區闫里乡认识到了这一点,应当给予肯定。如果只是进行挖苦与嘲讽,那么农业污染治理视野拓展、观念更新将步履维艰,进一步创新农业精细化管理方式也将无从谈起。
在麦收扬尘污染治理方面,邢台市南和区闫里乡走在了前面。而在探索尝试中,又难免出现一些工作疏漏。比如先期教育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当地60岁的老农民感慨地说:“种了一辈子地也没见过这样割麦子的。”又如收割机跟进洒水雾炮车,无疑会增加农业成本,为收麦带来诸多不便等。
当地有关部门重视生态文明本无可厚非,然而环保治理应该实事求是,不能固守教条,搞不切实际的“一刀切”。粮食生产是国之大事,当地有关部门应提前谋划,如免费为农民在收割机上添加新型降尘装置等。生态文明建设事关重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行各业都需要重视。环保治理不能不食人间烟火,需要科学作为。
河北闫里乡村民一边割麦,一边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