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教育中的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的关系
2021-08-05周颖
◆摘 要:音乐与舞蹈这对艺术界的姐妹花,它们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音乐是舞蹈的基础,舞蹈是对音乐的一种集中体现形式。在艺术这条历史长河中,音乐与舞蹈一直以来相互促进,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歌伴舞、舞劇和歌舞剧作品,这些作品的长盛不衰证实了音乐与舞蹈之间的紧密关系。素质教育推行以来,教育部极力推荐在高中音乐课堂引入“音乐与舞蹈板块”,倡导在音乐课中加入舞蹈教学,但是目前这种板块教学并不普遍。因此本文将以《沂蒙山小调》为主要例子展开论证,论述音乐与舞蹈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证实在音乐课堂中加入舞蹈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与舞蹈;沂蒙山小调;音乐教育
人们普遍喜爱音乐与舞蹈,优美的音乐使人身心愉悦,优雅的舞蹈给人身临其境的美妙体验。但是人们总是习惯性的将音乐与舞蹈分开来看待,现如今,许多学校、教育机构并没有积极响应教育部推出的“音乐与舞蹈板块”,音乐与舞蹈朝着各自的专业化发展,在教学中,音乐与舞蹈逐渐分离。本文希望通过研究为人们所熟知的《沂蒙山小调》音乐与舞蹈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让更多的人们重视音乐与舞蹈的紧密关系。
一、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一)音乐与舞蹈同根同源
音乐与舞蹈之间的紧密联系可以追随至我国最早的音乐形式--乐舞。远古及周初,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结合在一起时,一般称乐,亦称乐舞。古代乐舞包括有:宫廷乐舞、周代乐舞、隋唐乐舞、唐代乐舞、六代乐舞等,在乐舞中音乐与舞蹈占最重要的地位。音乐与舞蹈,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大家庭中犹如“鱼与水”般的存在。音乐与舞蹈同根同源,在艺术这条历史长河中,一直以来相互促进,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歌伴舞、舞剧和歌舞剧作品,如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霓裳羽衣曲》。在我国许多著名的国画与壁画中,我们都能发现许多器乐与舞蹈呈现在同一画面中,如《吕氏春秋》中记载的“葛天氏之乐”,便向世人直观的证明了音乐和舞蹈同根同源的关系。
(二)独特的民族歌舞艺术
我国少数民族藏族的歌舞形式--囊玛,这种歌舞主要流行在拉萨地区。囊玛的音乐多由中速较慢的引子、慢板的歌唱部分及快板稍快的舞曲三部分构成。歌唱部分的音乐幽美婉转,演唱时伴以简单舞蹈动作;舞曲部分热情活泼,舞蹈轻快舒展,表演者只舞不唱。歌词内容多为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舞蹈动作多为简单的给人感觉“往下沉”的动作为主,这都与藏族人民生活在广阔的大草原的地势环境息息相关。
二、《沂蒙山小调》歌与舞的融合
(一)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概述
《沂蒙山小调》的前身为《反对黄沙会》,创作于1940年,是一首带有浓浓革命性质的抗日救亡歌曲,由李林和阮若珊等人带着满腔革命热血共同创作而成。正式定名为如今我们听到的这个版本的《沂蒙山小调》,是在1953年由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李广宗带领下改编而成的,主要是修改了歌词部分中有关抗日的内容,修改为赞扬沂蒙山的好风光,抒发对家乡的喜爱之情的主题与内容,从此流传至今的《沂蒙山小调》正式版本诞生。
(二)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音乐特色分析
山东民歌有着简单淳朴,短小精悍的特点,有较强的抒情效果,《沂蒙山小调》突出了这些特点,是一首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山东民歌。在音乐的创作手法上,不仅运用拖腔,鱼咬尾,还使用了很多陈词,歌曲的民族特色浓烈。在音乐的旋律走向中,可以发现旋律波动较平缓舒展,以三度和二度音程跳进为主,具有十分强的抒情性。从音乐的曲式结构来看,这首曲子是一个结构比较小的一段体曲式,分为四个具有起承转合的规整性的乐句。《沂蒙山小调》全曲优美动听的旋律十分朗朗上口,给人一种悠扬婉转,又细腻抒情的感觉,流露出了对家乡的喜爱与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崇高的敬意。
《沂蒙山小调》全曲结束于sol音,属于五声调式的徵调式,这首民歌总共分为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第一乐句为起因句,第二乐句为承接句,第三乐句为变化句,第四乐句则为综合句,曲式结构属于一段体。歌曲的第一句歌词可分为两个乐句,后者是前者的变化乐句,歌曲后面的两个乐句与前两乐句在曲调上是不同的。音乐中使用的创作手法叫做鱼咬尾,是我国民歌的常用创作方法。
(三)《沂蒙山小调》舞蹈基础特点分析
《沂蒙山小调》舞蹈剧目中,整个舞蹈十分抒情优美且灵动。可以发现舞蹈中突出了秧歌舞蹈的特点。这种舞蹈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独居一格的舞蹈一直流传至今仍然广受欢迎。
胶州秧歌有小曼(小女孩形象)、扇女(青年形象)、翠花(老年形象)三种主要的人物形象,《沂蒙山小调》舞蹈剧目中的舞者多为扇女这一形象,扇女的动作温柔淑静,舞蹈时手中的扇子上下翻飞,仿佛纷飞的蝴蝶一般。扇子的使用不仅能够使得舞者的身姿得到更大程度的延伸,还能使整支舞蹈更加丰富,给观众们带来不一样的艺术感受和审美体验。体态特点是与傣族舞蹈相异的,以腰为轴,向外拧转形成的“三道弯”体态。脚下的“拧”作为动作的发力点,如:正丁字拧步、倒丁字拧步以及丁字三步小扭步,使胶州秧歌形体线条弯曲柔和,舞蹈动作轻柔,但不失劲健挺秀,奔放洒脱。这些构成了胶州秧歌最基本的舞蹈动作。
(四)《沂蒙山小调》音乐与舞蹈之间的融合
一个好的表演作品缺少不了音乐的表达与舞蹈的呈现。音乐虽然不是一种直接的呈现形式,但它以它特有的旋律,节奏与浓烈的情感在舞者的表演当中充当着重要角色。《沂蒙山小调》作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从创作初始就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其中特别受秧歌舞者的喜爱,因此有许多舞蹈版本,本人认为最能将音乐与舞蹈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的,是由彭丽媛演唱,徐丹丹舞蹈的版本。
前奏:音乐由轻缓梦幻的钢琴伴奏开始,舞者手拿扇子背向观众缓缓展开双臂,后接遮羞横扇。这里音乐轻柔缓慢,舞者的基本动作则以伸展延伸与呼吸带动提沉居多,是为了结合音乐的速度和突出前奏中的大附点节奏所做的处理,给人抒情中略带一些俏皮可爱的感受。随后音乐音调升高音量加强,舞者做一个小跳后接推扇的动作,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使音乐与舞蹈开始进入到主歌部分的一个小连接。
主歌:进入到主歌部分,四个乐句每个乐句都可以分为节奏较为一致三个小乐节,每一乐句的第三个乐节都使用了拖腔的音乐手法,舞者配合音乐中出现拖腔的地方,将动作放慢,最大限度的延伸肢体,从胸腰到指尖。看似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简單的拖腔处理,却是音乐与舞蹈作品中,抒发情感最不可轻视不可缺少的基础技巧,需要很好的协调性与气息的控制。这样的音乐处理与舞蹈编排十分深入人心。音乐与舞蹈同样都强调快与慢的艺术对比手法,因此每一乐句的前两个小乐节中,为了配合音乐所表达的赞扬与喜爱之情,舞蹈的编排也就突出了胶州秧歌“碾、拧、伸、韧” 以及“稳、艮、浪、俏”的特色,舞蹈动作强调抬起脚时快速,落地时脚步轻盈,行走和扭动时飘逸流畅。在速度上快与慢,力度上强与弱,时值上延长与短暂,空间上如左右与前后,大小与收缩等艺术处理手法,这样鲜明的对比,使舞蹈与音乐生动起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间奏:间奏部分音乐是一小段深情的人声哼唱,歌声悠扬起伏,此时的舞蹈编排增加了许多技巧性与秧歌舞蹈融合的动作,绵延连贯,如舞蹈动作“小扭”,俗称“扭断腰“,这个动作细碎而快速,节奏快,做出的变化要大,所以十分强调突出脚部和膝盖处拧碾的过程,并且腰部也应跟随着下肢的扭动而扭动。如此一来,每一拍都形成“三道弯”的体态。淳朴的人声哼唱配合炫技性的舞蹈,既突出了极具表演性的舞蹈部分,又突出了温柔舒缓的人声哼唱,给人们带来视与听的享受,别有一番滋味。
主歌(重复一遍):这里音乐与舞蹈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更富有激情的。音乐的音量提高,力度加强,配乐主要由舒缓的小提琴演奏转换为流动性与颗粒性强的钢琴演奏,为全曲的高潮部分。当第一乐句开始,舞者的动作从下胸腰后翻身开始,灌满整个第一乐句。舞蹈从第二乐句开始,加入了许多渲染气氛的小五花加花形成的转动扇子的动作,给人以不间断的延伸的美感。此时音乐与舞蹈都处于全曲高潮阶段,烘托出了“沂蒙山好”这句全曲最核心的歌词。第三乐句舞蹈编排突出歌词“山上”,运用了丁字拧步前进,跨旁转扇的秧歌动作,给人以步行到山上的清新感觉。第四乐句作为过渡到尾声的乐句,与尾声不同的地方在于情感的处理,这时的“好风光哎”带着喜悦赞扬和欣慰自豪的情感,舞蹈编排是一个半圆场接定型的动作,定造型时中段与下半身控制不动,上半身延伸直到神经末梢,展现给观众的是肢体渐渐伸展,给人一种神韵丰厚饱满之感。
尾声:这里尾声部分的处理是重复歌曲中的第四乐句“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音乐渐慢,音量淡出,饱含深情,这是典型的尾声处理方法。此时的舞蹈动作也随着音乐渐慢,舞蹈突出“眺望”与“圆场跑”的动作,和缓缓的倒丁字扭步,牵动观众的心,预示全曲即将结束。音乐与舞蹈共同营造出了一种缥缈的意境,给观众带来意犹未尽的感觉。
三、《沂蒙山小调》的音乐与舞蹈在学校的教育实践
(一)音乐与舞蹈在音乐课堂中的教学实践
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的 “音乐与舞蹈”模块,更强调音乐课需要音乐与舞蹈这两种姐妹艺术相互融入,将两者之间的共同魅力完美结合。
《沂蒙山小调》在音乐课堂中属于民歌鉴赏课,笔者曾用彭丽媛演唱版本的《沂蒙山小调》为高中的同学们上过一节课。
在新课导入环节,我会通过提问沂蒙山位于我国哪个位置,那里都有什么大家了解的歌曲来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运用多媒体播放彭丽嫒演唱版本的《沂蒙山小调》, 同时PPT会给同学们展示沂蒙山区的美丽景色,营造出一个温馨有爱的教学氛围,便于接下来的新课教学和谐有序的进行。提起学生们的兴趣是导入环节的关键,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基础。
新课教学是围绕“音乐鉴赏”进行的,教师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带领同学们多多倾听歌曲,分析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所表达的感情,音乐三要素与调式调性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赏、感受和体验。音乐鉴赏的过程是情感体验的过程,注重学生对整体作品的体验与感受,主要是学生自己的感情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相互交融的过程,同时还能达到创新思维培养的效果。普通高中年级学生对于歌唱是比较害羞的,技巧不成熟也容易出现破音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可以让大家轻声跟音频哼唱,有助于切身体会这首歌所表达的情感。歌曲中典型的“鱼咬尾”音乐创作手法也可以通过哼唱旋律让同学们更简易的理解。
巩固提高与拓展延伸围绕“音乐与舞蹈模板”进行,首先我会让同学们观看徐丹丹表演的《沂蒙山小调》舞蹈剧目,让同学们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感情,通过舞蹈通过肢体是如何表达的。观看过程中我会为同学们讲解舞蹈与音乐之间的美妙融合。观看过后,我会带领同学们一起练习几个基本的秧舞蹈动作,随后让大家分小组进行简单的串联编排。这对于提高同学们的表现力,培养团结合作意识以及提高创新思维都有很好的帮助。在观看了几个小组的编排成果后,我发现同学们的感情通过肢体表达虽然比较含蓄,但是都很有想法,这就是一个进步。
课后同学们给我的反馈是很喜欢“音乐与舞蹈模板”的设置,他们觉得很有趣并且能够深刻体会到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也渐渐有了表现欲。对于我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我希望通过以上对《沂蒙山小调》的研究与分析,可以让人们更好的了解音乐与舞蹈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将音乐与舞蹈更好的贯彻到音乐课堂中,而不只是单一的教学音乐或是单一的学习舞蹈。据我了解,不少的中学仍出现音乐与舞蹈分开教学。音乐课越来越定位为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课程,在音乐课中融入一定的舞蹈的知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既能在音乐与舞蹈之中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又能用音乐与舞蹈的方式呈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
骆彤(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钱钢.乐舞情韵--音乐舞蹈艺术文萃[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2]杨明康.中国民间歌舞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3]张星.浅谈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艺术特点[D].重庆:长江师范学院 2014.(2).
[4]李月婷.山东临沂民歌的音乐风格研究以《沂蒙山小调》与《绣荷包》为例[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6).
[5]吴琼,陈慧娇.浅谈在大学教学中音乐表演与舞蹈的关系[J].山西:黄河之声 2019.(21).
作者简介
周颖(1998.05—);女;汉族;广西桂平人;硕士研究生;南宁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