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南粤古驿道与乡村振兴的联动看梅州古驿道的发展

2021-08-05钟舜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1年7期
关键词:南粤驿道梅州

钟舜

(广东省梅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1 引言

近年来,探索如何促进乡村地区的振兴是全世界学者共同的问题。有学者提出,任何国家,不论处于何种发展水平,都应该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乡村振兴策略[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但仍很多人口处于乡村或者城乡两边流动的处境中。受到地形和气候等的影响,我国农业基础较差,国家一直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缩短城乡差距,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强调了“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号召,开发利用文化遗产,2016年,广东省开始了对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通过对知网文献的检索后发现,2016年至今,已有不少学者对南粤古驿道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以“南粤古驿道”作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计检索到相关文献120篇。对这120篇文献的主题词(见图1)进行分析发现,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南粤古驿道的现状问题、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的策略问题、南粤古驿道与“一带一路”的发展以及南粤古驿道与沿线地区的发展问题[2]。经过二次检索发现,这120 篇文献中,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文献共有17篇(见图2),主要关注的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以道兴村。以及如何激活古驿道文化的问题。

图1 南粤古驿道关键词分布图

图2 南粤古驿道+乡村振兴关键词分布图

综上,可以发现,现有的研究缺乏了对古驿道+乡村振兴的双向关注,如何利用南粤古驿道这种线性文化遗产的魅力带动乡村发展,以及如何极大地激发沿线居民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为古驿道的持续和永久的发展注入活力。只有将双方的价值和活力都全面激发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古驿道的活化利用和实现乡村振兴。本文将以梅州古驿道为例,探讨如何实现古驿道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可持续发展。

2 梅州南粤古驿道现状

梅州市域共有古驿道线路20 条,总长约1846km。其中陆路15 条,总长约1219km;水路5 条,总长约627km。随着城市建设和历史变迁,古驿道大都被近现代道路系统取代,如今,除水路古驿道保存较完整外,15 条陆路古驿道仅存76 段古驿道本体,总长度约300km。重点建设路线分布在梅县区、兴宁市、平远县和大埔县,共4 条,总长242.90km,其中,古驿道本体长44.76km,连接线长198.14km。

3“乡村振兴+古驿道”,联动促进有序发展

联动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存在联系的事物,当一方发生运动变化的时候,剩下的事物也会同步进行运动变化[3]。乡村振兴的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对南粤古驿道开发和活化利用的最终目的也是通过对线性遗产的开发,在保护的同时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所以,乡村振兴和古驿道的联动,可以实现共同发展。

3.1“以道兴村”,古驿道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力量

据统计,有60%的省级贫困村分布在南粤古驿道沿线。这些贫困村随着古驿道的兴盛而发展,又随着古驿道的衰落而落后。他们在经济落后的同时,也保持了原真性,能找到较为完整的古建筑和与古驿道相关的文化遗产、历史典故等。

实现“以道兴村”的目标,必须建立梅州古驿道和沿线乡村的内在联系,并将这些内在联系具象化。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文化的经济价值,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促使文化成为商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成为乡村探索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4]。文化根植于地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展现,可以促进人们对地方的了解,加深对地方的情感连结,从而加强对地方的情感。因此,要努力挖掘古驿道及沿线乡村的文化内涵,整合内在的文化故事。

乡村振兴要留得住乡愁。梅州作为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外出游子的乡愁。同时,南粤古驿道已经具有了独特的吸引力和品牌效应[5]。可以通过组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等赛事吸引游客。比如,大埔县百侯镇、平远县八尺镇角坑村举办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吸引游客走进乡村,感受乡村之美。借助古驿道的品牌效应,沿线乡村整合自身与古驿道相关的文化印记,大力发扬客家文化特色,修缮村内的古建筑,通过参与式体验将看得见的乡愁和古驿道文化重叠,让游客沉浸其中。此外,依托古驿道主题活动、体育赛事等集聚游客人气,将民宿、手工艺品、土特产品等推向市场,带动农民致富。

3.2“以村带道”,乡村为古驿道永续活力

古驿道+的形式促进了沿线乡村的旅游发展。但仅从古驿道入手是片面的,缺乏后续发展动力。费孝通认为,文化是“人为,为人”,文化是人创造并且为人服务的,生活在特定文化环境里面的个体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6],激发沿线乡村活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古驿道。

现阶段,梅州古驿道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保护意识薄弱,社会参与度不强。一方面是由于古驿道的本体及遗址多见于山林或偏僻的乡村,地区经济较为贫困,村与村之间缺乏资源整合,人们尚未认识到古驿道的历史价值和开发利用潜力。另一方面,保护利用工作仍缺乏配套的规章制度,还停留在修复和简单的保护上。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城市,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留下来的老年人对乡村文化和古驿道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这些东西都已烙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但他们对古驿道和乡村文化的特色、文化符号是陌生的。因此,地方政府要起到总领全局的作用。首先,建设好村级治理体系,把握好古驿道文化和乡村文化建设的总体方向。通过文化+旅游的产业融合形式,打造多元文化主题线路。其次,要培养沿线村民的文化自觉。地方政府对相关文化进行整合,出台政策,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将这些文化从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转化为外在的文化符号和文化特色。同时,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只有对地方文化有高度自豪感,才能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地方文化。最后,要吸引年轻人回村,年轻人才是古驿道和乡村发展的主要力量。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利用古驿道带动沿线地区的发展,是一种双赢的方式,以道兴村,以村带道,在古驿道和沿线乡村的大空间中,二者的互动能迸发出更多的可能性。未来,梅州古驿道的发展应该将重点放在与沿线乡村的联动上,不断探索古驿道和沿线乡村文化的内涵,创新旅游形式,让游客的脚步慢下来,停下来;把人们的乡愁唤起来,留下来。

猜你喜欢

南粤驿道梅州
梅州咸菜“腌”出大产业
梅州咸菜 “腌”出大产业
梅州明眸
南粤赏花
南粤赏花
稻菽卷起千层浪 丰收画卷耀南粤
古丝路驿道上的千里走单骑
海丰古驿道历史遗存修缮设计的思考
梅州茄子嫁接育苗关键技术
李将军古驿道上捣叛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