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

2021-08-04颜海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5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创造力想象力

颜海新

【摘要】为解决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困难问题,本文主要对于小学美术教育当中实施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工作的关键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也探讨小学美术教师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有效培养的具体方式,以期能够对于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创造力;想象力

小学课程教育为终身教育机制当中极为关键的构成成分,对学生终身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在小学教育时期,最为关键的并不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众多技能与知识,而是对于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行相应开发,进而能够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获得有效提高,并推进学生获取优质的发展前景。而美术作为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艺术种类,对于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方面培养而言,具有着非常明显的意义。因此,小学的美术教师需要对于美术教学当中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关键影响进行深入了解,并掌握有效实施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的科学措施,进而使得素质教育和生本教育观念需要得到有效满足,对学生学习美术学科的积极性产生有效的触动,从而使美术教学的质量能够获得有效改善。

一、小学美术学科教育当中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工作同步开展的关键影响

1.对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塑造极其有利

发散性的思维指的是可以针对某一事物甚至是某一观点展开多层次以及多角度的思考,这和原始的进行线性思维存在一定的差异。发散性的思维具有创造性以及灵活性,拥有着发散性的思维方式的学生,通常从不同维度对于问题进行解决与分析,所以,一般可以提出具有新意的措施和问题解决措施。在小学美术教育当中,对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开展培养工作,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以及培养具有极为突出的影响。这是因为,这种发散性的思维其本质上为一类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需要在思维定式还有单向的思维局限性上进行突破之后才可以形成,所以和想象力以及创造力间存在了较高契合性。

2.加强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能动性

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时,必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通过调动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展开美术实践以及独立的思考。这样,学生在艺术课堂上不会被动,学生也将会积极运用艺术知识和动手技能进行艺术想象和艺术创作。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热情将会提高。所以,学生将会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变得更加投入。这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教学质量的改善来说,产生极为关键的影响。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小学时期,学生还处于心智成长阶段,学生内在的潜能未获得有效合理的开发。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对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进行同步培养,是小学美术教师有意识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关键措施。在美术创造以及想象创造中,学生的思维将会变得更为开阔,而且学生独立思考水平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均会获得明显提升,进而学生的心智会进一步发展,学生身上所具有的潜能将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激发。

二、小学教育的美术教学当中对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培养的措施

1.创造小学美术教学的情境,加强教学中生动性以及形象性

美术学科是一门艺术化的科目,是艺术理论以及实践相结合的科目。为了向学生展示出美术学科独有的艺术特点,让学生能够对于艺术内在的魅力有所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有效实施,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关注教学情境的创造,然后促进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性、艺术思维和艺术实践。现阶段,多媒体的应用为小学美术教师创造了美术教学情境。因此,美术教师应当多加关注备课流程,让备课流程兼具教学针对性以及趣味生动性。而且,课堂借用多媒体对学生呈现出这类教学素材,有利于有效完成教学情境的创设。

2.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全方位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常来说,小学美术教学关键涵盖了美术欣赏、美术绘画还有美术手工这三方面教学模块。当前,大多数小学美术课程都是把美术绘画当作教学的重心内容,对美术欣赏以及美术手工两个方面则没有给以应有的关注。为了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美术教师应当关注美术欣赏和美术手工在整体的美术教学当中所占的比例,而且对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地拓展和丰富。小学美术教师应加强艺术欣赏教学,在艺术课堂上注重引进各种优秀艺术作品,科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进一步提高想象力和创造性训练的有效性。在这个方面,教师同样需要关注多媒体的运用,备课流程中借用互联网对全美术教学的素材进行全方位整合,进而更好进行美术欣赏的教学。

3.合理应用激励方式,强化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对小学生来说,教师的鼓励是学生坚持学习的关键动力来源。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需要逐渐强化本身的综合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激励方式,使学生们得到积极的心理体验,也使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得到有效增加,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投入程度,进而更好地达成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的目标。同时,教师需要重视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指引学生勇敢表达出自身真实的感受。

4.对美术课堂进行延伸与拓展,促使学生实施美术的创新与实践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应当仅仅局限在美术课堂上,而应当向着学生的生活进行延伸,进而在学生的生活中展开多样化美术实践与创新,使得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取创造力和想象力全方位的进步。对于这方面,小学美术教师需要重视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需要加强家庭与学校间的合作关系,与学生家长共同完成艺术的创作实践。此时,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注意一些多元化的艺术实践创新活动的设计,如,艺术手抄报纸制作竞赛、美术画册创作竞赛,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以促进学生主动推广相应的艺术创作实践。此外,中小学艺术教师还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以拓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艺术课堂的有效拓展。如,小学美术教师可利用微信建立美术课程教学群,定期向微信群的学生推送高质量美术材料(艺术品欣赏及艺术手册教学视频)。这样,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这类教材任务,再组织学生实施相关主题的探讨,进而补充课堂教学中没有的知识,也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全方位补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方面的培养教育,为能够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习美术的能动性以及内在潜能的激发等方面会产生关键的影响,小学美术教师应提升对学生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培养工作的关注力度,通过美术教学情境的创造、增加美术教学的丰富度以及科学合理应用激励措施与推进美术课堂向家庭生活延伸等多种措施,有效把美术课堂打造成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堂,进而使得美术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为学生个人可持续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鲁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大众文艺,2017(24):191.

[2]刘慧.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艺术品鉴,2017(11):189-190.

[3]俞季雯.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师),2019(9):8.

[4]田雨欣.浅析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24):147.

责任编辑  林百达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创造力想象力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想象力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