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2021-08-04钟智强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5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钟智强

【摘要】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已经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条件下的教育理念变革,引发了教育模式的创新,小学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课程,也在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中不断成长。目前,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正在广泛地利用信息化、“互联网+”甚至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学活动,同时还采用了各种教学方法的融合创新来激活课堂。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教师要利用不断更新与发展的信息技术结合各类教学方法,创新更多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创新

如今教育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发展,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也有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内容更新和课程目标的发展,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产生了更多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单一的、传统的模式不再符合需求,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和课堂目标等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信息技术课程对小学生的重要性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重要课程,近年来,我国一直关注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与发展问题。小学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启蒙阶段,是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培养的关键学段,为将来学生其它阶段的学习奠定了重要基础,信息技术课程有着不可或缺的育人价值。

计算机作为承载信息发展的主体工具,是教育领域里也是不可缺少的,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如此,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个进入学校的学生都需要了解这样的技术文化,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把信息技术应用的优点与学生未来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获得他们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堂普遍受到小学生的喜爱,它对小学生的能力发展有着很多有利因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首先,虽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以实操内容为主,也涉及到一些实际应用,但教师并没有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很多学生都只是机械性的完成课堂上教师布置的练习。其次,虽然采用了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尤其在高年级阶段,没有结合真实的应用情景和正确的解决办法,课堂教学的本质还是旧模式,没有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学科意识和学科思维,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不利于中小衔接的教育理念。最后,教师忽视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忽视了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德育,忽视了“三观”的培养。现在互联网上各种信息非常复杂,学生缺乏了教师的正确引导,部分沉迷于网络游戏和娱乐消遣,甚至浏览网上的一些暴力、色情的信息,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三、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一)以范例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中针对知识点设计学习任务,利用任务驱动学生进行学习,任务的规模要符合一节课的课堂容量,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弹性和开放性。杜威认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层次的目标,在典型范例的设计中选取一定的人文题材融入其中,德育渗透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将课堂德育目标与智育目标有效融合。让学生在体会到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去更好地完成课程任务,课程任务首先要更好地贴近学生们的真实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拓展生活知识并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例如,在电脑画图-椭圆工具应用的教学中,用椭圆工具画出轮子,将老爷爷坐的普通椅子添加上轮子,改造成轮椅,让一件物体添加完整。或者利用图像的移动,将爷爷的古董花瓶和自己的玩具移动到博古架上摆放整齐,这些都是实际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情境,让学生把课堂的所学又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学习带来的积极意义。

(二)结合互联网技术进行“三级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三级式”任务驱动是一般的任务驱动教学的一种实践形态。教师设计任务以驱动学生的学习,伴随着任务的完成,学生达成课堂学习目标。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更高效地组织课堂,一个总任务往往需要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阶段性分任务。三种任务分别是:基础性任务、巩固性任务和拓展性任务。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而言,这种任务阶梯的模式更加贴合小学生的学习风格,让学生的学习从易到难,从单一到综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再结合互联网多媒体的形式的呈现方式,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大大提高了教学的目标达成度。一级任务实际上就是基础性任务,课堂上教师进行分析讲解任务,在教师不指导的前提下,学生借助教材和互联网对学习内容进行自学,从中提出问题,对新的知识技能进行初步探究,在教材或自学辅助资源的支撑下,全体学生都必须完成;二级任务就是巩固性任务,用一定的重复性的任务操作量或变式练习去强化实现新授知识技能的巩固。学生在教材和教师的支持下,自主完成任务,这有利于新知识的进一步巩固,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加巩固,而不会很快遗忘自己所学的知识,最后的三级任务则是拓展性任务,对于教材中的发散性和开放性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级的推送,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接有挑战性的,学习能力弱的接挑战性弱的,体现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拓展自己的思维,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获得长足的进步。例如,在电脑绘画技术上,美术基础能力强的学生只会把互联网技术作为辅助性工具,而美术基础能力弱的学生把互联网技术作为主要的工具来使用,这就是两者的区别,“三级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分阶段、分层次地逐步推进学习,完成知识的建构,在完成自己的作品中得到真正的提高,而不只是单纯的完成任务,要从每一次的作品完成中去提升。

(三)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微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微项目式学习,特点在于“微”,由于项目规模较小,更符合小学的阶段的课时规划特点,更适合运用在小学生的常态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把课堂的学习同生活的实际相结合,体现出在课堂学习的知识可以与技能相结合,充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去。利用互联网平台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这是教师对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一种体现,教师要将自己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转变为学生主动对学习的一种需求,这是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对学生主动性的体现,教师可以通过软件APP等不同的平台对自身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提高,教师不需要对学生全程讲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自主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只是给一些建设性和参考性意见,没有大问题前提下不要对学生的选择主动评定,延伸学生们在课堂外的学习。例如,学生学习一款手机应用编程软件时,教师提出一个给视障人士制作一款专用的音频播放器的手机APP应用的设计项目。教师只是讲解这个软件的一些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例如,视障人士的视觉感受、应用情景和个性化需求等,学生制定设计方案,合作完成作品。相互交流提出优化意见,不断迭代优化。这种课外主题式的微项目的学习让学生扩展了综合知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也延伸了学生们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不光在课堂上学习,在课后也会主动去学习。

(四)多维度融合理念的教学模式

学习过程和与学习相关的因素是多维度的,在教学中如果能将这些有利因素整合起来,相融相生就能产生更好的学习状态。学习动机的情境化,让知识与真实世界的问题勾连起来,彰显了学习的价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和创意的想法,转化为有实用价值的作品,信息技术赋能生活和学习。学习空间的网络化,促使课堂的动态延伸,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突破。学习过程的结构化,引导学生对特定问题进行分析,对交流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搭建起基本的思维模型,主动对知识进行建构,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教学中可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发现与分析、探究实践、应用创新,交流评价以及迭代优化。而在常规课堂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搭建思维模型和探究实践。

四、结语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应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不仅能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升教師在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小学生在未来信息技术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处于起步阶段,应该在技术条件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小学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是势在必行,教师只有对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创造出更有效的教学资源组织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意识,设计和运用好不同的教学模式,真正提升教学质量,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提升,学会学习、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1]吴晓霞.“增负”课堂 减负学习——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2019(12).

[2]徐敏.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科普童话 2019(33):122.

[3]王秀菁.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探讨.考试周刊, 2018(3)-127.

责任编辑  林百达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