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理解大别山精神的核心要义

2021-08-04胡遵远

祖国 2021年9期
关键词:大别山区大别山敌人

文/胡遵远

2016 年4 月24 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视察指导工作。在认真听取金寨县革命博物馆讲解员关于金寨红色历史和“大别山精神”的汇报后,总书记对老区人民的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表示崇高的敬意,对金寨县总结提炼的“坚贞忠诚、牺牲奉献、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牺牲奉献”总结得客观、准确,“永跟党走”不仅总结了过去,而且昭示了未来。他说: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永远跟党走!

当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金寨县花石乡与乡亲们一起座谈脱贫攻坚工作时,特别强调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要千方百计加快脱贫攻坚步伐,要确保老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迈入小康社会。

时隔3 年之后,2019 年9 月16 日至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同属大别山区的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光山等地进行考察调研。在听取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时,总书记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总书记关于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定位提出后,鄂豫皖地区乃至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新一轮大别山精神研究热潮,相关专家、学者发表了一批研究文章,提出了一些崭新的大别山精神表述语。

那么,究竟什么是大别山精神?怎样才能全面准确地表述大别山精神呢?我认为:大别山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金寨、红安、新县为代表的大别山区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用鲜血和生命凝聚成的一种以为“共产主义奋斗”为价值取向的革命信念、革命意志、革命品质和革命行动的总和。它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90 多种革命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表述语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大别山区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横跨鄂豫皖三省六市几十个县(市区),因此,人们的立足点、着眼点、观察点、出发点不同,概括总结出的表述语也不尽相同。这样,对内不利于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加快发展;对外不利于形成拳头、形成合力、打响品牌。不过,好在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定位提出之后,鄂豫皖三省的党史、宣传、政协、党校、干部学院、社科联等相关部门和单位都在积极行动、寻求合作,力争尽快提炼出三省人民都能认可的大别山精神表述语。

对此,我的愿望是: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三省合作,尽快形成共识、统一大别山精神的表述语。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我的建议是寻找共同点、查找公约数。我认为:怎样表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找准它的核心要素、阐释它的科学内涵,继承与传承、践行和弘扬大别山精神。

那么,大别山精神的核心要义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对各种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表述语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把大家都认为是重要的、人人都提到的表述语集中起来,将相同、相近和相似的内容进行合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船精神所作的表述;深入研究、广泛借鉴其它一些有关革命精神的不同表述;兼顾新时期、新时代对概括总结革命精神的一些新要求、新规范,同时,尽量满足通俗易懂、方便记忆这样一些基本的、客观的要求。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我认为大别山精神的核心要义主要集中在这样四个方面:1.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革命精神,这是大别山精神的核心关键;2.意志顽强、拼搏奋进的斗争精神,这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体现;3.胸怀全局、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这是大别山精神的鲜明特征;4.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担当精神,这是大别山精神的永恒主题。下面,我们来逐一解读和分析这四句话。

一、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革命精神。主要是指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始终如一的坚贞忠诚,集中体现在广大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对党忠贞、从一而终、严守秘密、威武不屈、宁死不从、视死如归。无论是在革命的初始阶段、高潮时期,还是在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的危急关头,大别山军民始终对党充满信心,始终坚持革命斗争,临危不惧、初心不改,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红色政权。面对敌人的残酷迫害、血腥镇压、威逼利诱,广大党员干部大义凛然、誓死不屈,舍生取义、视死如归。

金寨县第一个党支部的创始人詹谷堂,1929 年9 月被捕后,被敌人3 次用铁丝穿透胳膊游街、5 次深夜陪斩,但他每次都是挺起胸膛,高呼“共产党万岁”。敌人审问时,他一面痛斥敌人的罪行,一面告诉他们: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就有多少共产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顽强地站起来,用鲜血在墙上写下“共产党万岁”5 个大字。

河南新县赤卫队大队长程儒香被捕后,在敌人残忍地割去他的舌头后,仍然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忍着钻心的剧痛,把满口的鲜血一下子吐到刽子手的脸上……程儒香虽然牺牲了,但是他的英雄壮举却感动、教育、影响了无数的人。

湖北省黄冈县的晏春山被人们誉为“大别山的江姐”,1935 年5 月不幸被捕。敌人对她进行严刑拷打,灌辣椒水、上压杆、钉竹签、烙铁烧……然而,晏春山却始终坚贞不屈,丝毫没有暴露组织的任何情况。一天,敌人把晏春山的双手反绑着,威胁她说:今天要你带着我们去找游击队,要是能找到,就立即放你回去,你的孩子还正在等你哩。要是找不到的话,你就别想回去了,我们就用石头把你砸死在山上!面对凶恶的敌人,晏春山朝着远离游击队驻地的鸡公寨走去。走到大花台崖顶时,她突然转身面对群敌,昂首挺胸、怒目而视,愤怒地说:“狗强盗,吃人的野兽,你们的日子不会长久的,共产党人是杀不绝的!红军游击队就在这山崖下边,跟我一块去找吧!”接着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然后纵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晏春山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对党无比忠诚的英雄凯歌。

二、意志顽强、拼搏奋进的斗争精神。主要是指英勇无畏、勇往直前、勇当先锋,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不胜不休,干事情有信心、决心、恒心、毅力,为革命奋勇争先、顽强拼搏、前仆后继、赴汤蹈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句话也包含改革创新、争先进位、加快发展这样一些内涵。

1932 年,主力红军撤离大别山后,奉命坚守在大别山区的红军队伍和党员干部,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以其顽强的毅力坚守在崇山峻岭之中,直到革命胜利,确保了红旗不倒、薪火相传。

红四方面军向川陕转移时,决定将部分后勤人员进行遣散。时为红军服装厂工人的女战士、后为罗荣桓元帅夫人的林月琴,为了当红军、干革命,硬是带领10多个女孩子,从金寨一直跟到川北。部队首长被他们的顽强意志和坚定决心感动了,又一次批准她们参加红军。

在党的领导下,大别山区人民揭竿而起、义无反顾,积极投身人民的解放事业,历经23 年的血雨腥风,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漫长的革命斗争历程,布满了大别山人民不屈不饶、拼搏奋进的坚强足迹。

三、胸怀全局、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主要是指大局观念强、担当意识强,胸怀全局、顾全大局、勇于牺牲、乐于奉献、敢于担当、舍小家、顾大家、小局服从大局、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句话也包含着纪律严明、作风务实这样一些重要因素。

1932 年7 月,在著名的霍邱保卫战中,守城部队与敌人展开巷战、逐屋争夺、浴血拼杀,子弹打光了拼刺刀,刺刀拼弯了用枪托砸,用牙咬。有的为了不当俘虏而投井自杀,有的把武器砸坏而不让敌人得去,有的负伤被俘后仍然高呼“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高唱《国际歌》,宁死不屈。最后,守城部队和地方党政人员,撤到西城墙下一个叫“埋蛇沟”的地方。在敌人机枪的猛烈扫射下,前面的同志手挽手地组成人墙,用身体挡住敌人的子弹,掩护后面的同志撤退。

1934 年11 月,红二十五军北上长征后,国民党沿用“有民即有匪,民尽匪尽”“宁愿错杀一千,不能漏掉一个”等血腥口号,纵兵烧、杀、抢、掠,所到之处变成一片废墟。河南新县箭厂河附近的肖湾原有500 多人,被“清剿”后仅剩下60 人;油榨湾是一个几百人的村子,被“清剿”后仅剩下1 个盲人、1 个腿上生疮的人和3 个失去父母的孩子,共5 人。以卡房为中心,南起天台山,北到凌云寺,西至莲花石,东到郭家河,方圆90 里几乎变成“无人区”。国民党第十一路军在立煌县(今金寨县)柳树庄,挖了一条几十里长的大沟,一夜之间活埋苏维埃干部、群众3500 余人。

1948 年3 月,刘邓大军主力转出大别山后,敌人又对这里进行疯狂的“扫荡”和“清剿”,新县浒湾、箭厂河一带十室九空,黄安北、麻城东等地亦成为“无人区”。在商南地区(今金寨西部地区),国民党实行了残酷的“三光政策”。

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区共有200 多万人投身革命、近100 万人为国捐躯。红安县在大革命前有48 万人,到1949 年解放时只剩下34 万人。新县当时不足10 万人,有5.5 万英雄儿女为革命英勇献身。金寨县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共有10 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仅存700 余人。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11000 多人,占安徽省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不仅是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而且涌现出许多父子英烈、三代英烈、满门忠烈、全村忠烈的典型。

1930 年夏,六霍起义的领导者、组织者刘仁辅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俘。虽然受尽了酷刑,但他始终坚贞不屈、痛斥敌人。无计可施的敌人最后残暴地用铁钉将他的四肢钉在六安城门上示众。刘仁辅牺牲后,敌人又对他的亲属进行残酷的迫害,逼着二儿子刘锡锦夫妇上吊,参加红军的大儿子刘锡谷、三儿子刘锡俊、四儿子刘锡杰惨遭杀害,全家6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治理淮河水患、支援国家建设,大别山人民再次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奉献。仅金寨境内修建的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就淹没了包括县城金家寨在内的三大经济重镇、10 万亩良田、14 万亩经济林,10万群众离开故土、移居深山。

可见,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舍小家、顾大家,舍小局、顾大局,始终都是大别山军民的自觉行动,勇于牺牲、甘于奉献一直是大别山精神的最鲜明特征。

四、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担当精神。这实际上就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大别山精神中的具体体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与人们同甘共苦、与群众风雨同舟;万众一心、携手并进,军民同心、众志成诚;得志不张扬、做官不贪腐,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想为群众之所想、急为群众之所急,办民之所盼、干民之所愿;牢记初心、不忘使命,铁心跟党走、永远不回头,这些大别山人的优秀品质,无疑都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数先烈闹革命、打天下、求解放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有饭吃、就是为了让广大阶级兄弟能够过上好日子。大别山区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从诞生之日开始,就一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患难与共,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百姓冷暖温饱放在心上,从最具体、最直接的事情做起,真真切切地、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1941 年至1943 年,日军疯狂“扫荡”太行山区,实施“铁壁合围”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加上当时严重的自然灾害,太行军民进入非常艰苦的斗争时期。尤其是太行军区一分区的斗争形势更为激烈和艰苦。时任一分区参谋长、金寨籍老红军王远芬号召大家:“我们一定要学习和发扬工农红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去夺取胜利。”他与士兵同甘共苦,经常到山上挖野菜充饥。冬天挖不到野菜,他就带领机关人员到几十里外的山村买玉米核,回来碾碎充饥。尽管这样,地方上还是发生了饿死人的问题。当王远芬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带头节省口粮救济灾民,带领干部战士帮助群众灭蝗、抗旱、翻地、种庄稼,爱护群众的一草一木。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确保军民共渡难关,他和军分区的全体官兵积极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加紧开展生产运动。王远芬亲自带头上山开荒、种粮种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开国中将林维先,1933 年21 岁时就任红82 师师长,被打成“改组派”后,在公审大会上,全师战士为他求情,最后被开除党籍,下放到苦工队当苦工。面对冤屈和困境,林维先始终对党坚信不疑,带着苦工队用扁担同敌人作战,最后重新得到组织的信任,又从战士开始起步,直到营长、团长、新四军第四支队参谋长,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洪学智是我军唯一一位两授上将军衔的将军,他的一生“四起三落”,因“彭德怀事件”牵连,46 岁的他从总后勤部部长降为吉林省农机厅厅长,后又被下放到农场,长达17 年之久。在此期间,洪学智始终坚信党、忠于党,积极努力、乐观向上,最终得以平反昭雪,重任总后勤部部长,并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

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区广大军民的意志顽强、永跟党走的优秀品质得到了充分展示,特别是在革命的关键时期和困难时期,大别山区军民紧跟党走的政治品格极大地维护了党的团结、壮大了革命力量、加快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在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危急关头,红四方面军的广大将士们与其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坚持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伟大的革命实践中,大别山精神在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攻坚克难、战胜敌人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大别山区成为我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和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中国革命的重要根据地、转折地,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军地高级人才、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红色资源。

大别山精神不仅在革命战争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如今,我们虽然不再面临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但是面对新形势、实施新战略、谋求新发展,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仍然存在着许多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这就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弘扬和传承大别山精神,彻底清除前进道路中的一切艰难险阻。

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统一安排部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大力弘扬革命精神、积极传承红色基因,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新担当,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书写崭新篇章、做出更大贡献!用实实在在的举措、真真切切的成效,向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一份沉甸甸的厚礼!

猜你喜欢

大别山区大别山敌人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又见大别山
敌人派(下)
再见了,大别山
足够是够的敌人
同处大别山,差别为何这么大?
大别山区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及趋势预测
大别山区水稻800千克栽培的主攻目标及关键技术
安徽大别山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