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足用好国家出版资助政策促进出版物高质量发展

2021-08-03张晓辉

全国新书目 2021年6期

张晓辉

摘要:进入新时代,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取得很多新成就新进展,但是中国出版“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近年来,国家出版资助制度为建设高质量出版强国提供了重要支持。出版单位如果能够熟悉相关资助规定、把握资助规律,并结合专业特色加强整体规划、用足用好国家出版资助政策,必然能够促进出版物高质量发展,成为建设高质量出版强国的一种“解题思路”。

关键词:国家出版资助制度;高质量出版强国;资助规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建设高质量出版强国,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取得很多新成就新进展,但是中国出版“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能够代表国家文化发展水平、体现中国时代特征、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作品不多。如何实现出版物高质量发展,引领社会文明进步,是摆在我国出版业面前的一道时代课题。近年来,国家出版资助制度资助出版了大量精品力作,在国内国际都产生了较强社会影响力。因此,出版单位用足用好国家出版资助政策促进出版物高质量发展,不失为建设高质量出版强国的一种“解题思路”。

一、国家出版资助制度为建设高质量出版强国提供重要支持

国家出版资助制度是由国家财政拨款专项用于资助重大公益性出版物出版的有关制度。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国家出版基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中国出版“走出去”资助计划以及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等覆盖各学科领域的多项国家出版资助制度。这些资助制度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学科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各项国家出版资助制度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比如,2007-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已利用54亿多元中央财政资金,资助5700多个优秀出版项目,其中,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1500多个;4000多个已出成果中有近600项成果获得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国家级奖项。[2]2012年以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共资助项目748个,资助金额达2.1亿元。[3]中国出版“走出去”计划已资助千余种优秀图书在国外实现多语种翻译出版,很多重点翻译资助项目已与有关国家建立了图书互译机制,在海外很多国家和地区刮起“中国风”。由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项目代表了我国科技最高水准,2020年又有239个科技出版项目获得资助。[4]

综合来看,国家出版资助项目普遍具有坚持正确导向、代表国家水平、体现创新创造等优势特点,在理论高度、学术水准、文化价值和内容品质等方面都体现了我国出版行业的最高标准。这种出版高标准与建设高质量出版强国的目标要求是内在统一的。然而,尽管一些优秀公益性作品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但也存在研究周期长、前期投入大、经济效益低甚至亏本、读者受众小等问题。出版单位一方面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在经济效益面前,很多优秀公益性作品遇到了出版难题。为此,国家制定出台多项出版资助政策,专项用于支持稿费、编审费、印制费等出版直接成本开支,以补贴出版单位过高的经济投入。这样一来,出版难题有了国家扶持,出版单位打消了经济效益顾虑,优秀公益性作品的出版质量和出版数量明显提高。

国家出版资助项目必须经过严格的评审和结项验收等环节,这样的程序设置,无形中也为出版资助项目打上了“品牌认证”的标签。目前,社会上已经对“国家出版资助项目=高质量出版项目”形成了共识。由于国家出版资助项目的“含金量”越来越高,获得国家出版资助在很大程度上也已经相当于一种品质认证。

二、熟悉资助规定和规律是用足用好国家出版资助政策的前提

我国的国家出版资助制度可分为综合性出版资助制度和专项出版资助制度两种。综合性出版资助制度资助的出版物范围较广,基本覆盖了全部学科方向和载体类型。国家出版基金制度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综合性出版资助制度,面向国内各出版机构,资助规模最大、社会影响最大,资助的载体形式以图书为主,以少量音像电子和数字出版精品项目为辅。专项出版资助制度则主要针对特定出版领域或者具体出版环节予以资助。比如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资助具有较高版本价值和重要文化传承价值,以及整理方法有所创新、整理成果有所突破的古籍整理出版项目。再如,中国出版“走出去”资助计划,主要包括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等,专项用于资助国内出版物向国外翻译、出版、推广。还如,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专项用于资助国内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等方面优秀和重要的学术专著、基础理论著作和应用技术著作等出版。

了解这些资助制度的政策要求,除了要认真研究各资助项目的年度申报指南,还要熟悉掌握相关制度规定。比如国家出版基金制度方面,主要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成果公益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出版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其他出版资助制度的相关规定,主要有《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古籍整理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标识使用管理办法》《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管理办法》等。这些制度文件对各项出版资助制度的资助原则、资助方向、经费管理、标识使用、绩效管理等内容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是申报和完成国家出版资助项目的基本遵循。

除此之外,还要对国家出版资助制度的具體规律有所掌握。比如,为了提高国家出版经费的资助效率,惠及更多的优秀作品,国家出版资助制度之间通常具有资助排斥性,即同一个出版项目只能获批一种出版资助,对同一个出版项目不能进行重复资助。再如,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或者主题出版项目向来是出版资助的重点,国家出版基金对于列入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的项目会优先资助,对于列入主题出版的项目会采取事后补贴、不占年度指标等方式予以资助;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对于列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项目会予以优先资助。

出版单位和相关编辑出版人员只有在充分熟悉和掌握国家出版资助政策和规律的前提下,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策划高质量选题,有效地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提升出版物整体质量。

三、结合专业特色加强整体规划是用足用好国家出版资助政策的关键

尽管国家出版资助的方向和重点各有侧重,但能够获得资助的出版项目一定都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优秀作品。这不仅是对出版物自身价值的认可,也是对出版单位和编辑人员专业能力的评判。目前我国580多家出版单位,专业领域、优势特点各有不同,要想充分利用国家出版资助支持优秀公益性作品及时出版,关键是要将自身专业特色与国家出版资助政策充分结合,发挥专业优势扬长避短。比如,党建读物出版社紧紧围绕“党建”主题,充分发挥党建出版优势,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避免选题同质化,不断提高申报质量,自2009年至2020年,已有40多个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加强对申报项目的整体规划也是充分利用国家出版资助政策的关键。国家出版资助项目种类较多,申报时间和要求各不相同,为避免申报项目“撞车”或出现“空挡”,出版单位应当在年初选题论证时就布局申报各类出版资助,通盘考虑项目特点和申报要求,统筹把握申报时间节点,力争使更多精品项目获得资助机会。

四、结语

国家出版资助项目展示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高质量出版强国建设离不开国家出版资助政策的支持。各出版单位只要充分理解这条“解题思路”,就能够把握住高质量出版强国建设的重要节点,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8.

[2]国家出版基金公布“成绩单”——遴选资助五千七百多个优秀出版项目[N].人民日报,2020-12-23(06).

[3]赓续千年文脉 绽放文化光彩:新中国70年古籍整理出版成就综述[N].人民日报,2019-12-11(07).

[4]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公示[EB/OL].(2020-11-23).https://www.sohu.com/ a/433927881_672824.

(作者單位:党建读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