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年四季古诗词》

2021-08-03

全国新书目 2021年6期
关键词:青玉案抗金箫声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说词解字

青玉案:词牌名。

鱼龙:鱼形、龙形彩灯。

蛾儿雪柳黄金缕:三者都是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装饰品。

阑珊:残,将尽,这里指灯火零落稀疏的样子。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抗金将领,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并称“苏辛”。

诗意生发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长调(九十一字以上)。比照一下就知道,欧阳修用的是小令,辛弃疾用的是中调。

虽然文学作品的优劣不以字数的多寡论,但一般而言,字数多一些,作品的容量当然就相对大一些。显然,《青玉案》传递了更丰富的元夕热闹信息:花灯、焰火、宝马、雕车、箫声、龙舞、美女、暗香……

但辛棄疾并不是要写元夕的热闹,相反,他要写的是热闹之中的冷寂——“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大家都在灯火通明、热闹欢快之中,却有一个人在灯火稀少甚至暗淡之处,这个人就一定是与众不同之人,他孤高,他坚执,他抗争。这个人其实就是辛弃疾自己。整个朝廷都偏安江南之时,他始终坚守抗金、收复失地的理想。

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辛弃疾选择《青玉案》这个中调,因为他要用更大的篇幅写元夕的热闹。只有将热闹写足了,写够了,才能更好地反衬出“那人” 的冷寂,才能更好地突出自己的孤高、坚执与抗争。

猜你喜欢

青玉案抗金箫声
游襄阳米公祠
岳飞大破金兀术
《青玉案·元夕》
吹箫引凤
辛弃疾的抗金岁月
青玉案·冬至寄远
微评
箫声中的月亮
曲刘合奏
庄子说:自然的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