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低年级计算错因及对策研究
2021-08-03赖建新
赖建新
【摘要】数学计算题是小学数学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运算时经常出错的题型,错误的计算则影响着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小学生数学作业计算题错误具体表现为对数学作业计算题的基本情感和态度关注不够、对数学作业计算题没有全面的理解及正确的认识分析。其成因包括:心理素质不稳定、知识点不扎实、计算习惯不良等。教师需要制订相应的对策,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及养成分析错题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计算错误
心理学家盖耶说:“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學习时刻。”因为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错误并给予修改的利用过程,学生在克服错误的过程中,能够从中学到、领悟到解体的细节及技巧,提升错误的价值,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对小学生出现的计算错误进行归类,通过归类分析小学生的数学作业计算错误的原因,相应地制定矫正的策略,对于避免更多的错误及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中低年级小学生数学作业计算题错误状况
1.注意力问题
由于小学生年龄还小,中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于数学作业的时间有限,只有一小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而许多学生由于注意范围泛化,将注意力分散到与运算无关的教室环境,难于真正将注意力集中于算题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由此可见,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以外的地方,分散了运算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这正是导致其算错的关键原因。
2.知识点问题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主要有算理不清,算理不清即计算过程中思维方式不清晰,不清楚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如:7+24=94,8+4×2=12×2=24;法则有误是数学上的运算法则有误,运算法则是一种计算的方法,如,47+35=712;口算有误是口算过程中因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计算错误,如:0×7=7,36+47=84。小学生如果没有弄清楚数学概念,就无法正确地运用计算法则进行计算。能力障碍是学生因自己的年龄、心理各方面的特征限制,理解某些事受到阻碍导致能力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障碍。小学生产生这些计算错误是由于计算的基本概念不清、口算不熟造成的。
3.计算习惯问题
数据显示,选择读一遍题后就开始算的最多,中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泛化,大多数学生只读一遍题目甚至粗略地读题就开始做题,也不动手画一画,也很少有学生能自发地多次阅读题目,这样就难于理解题目的题意,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另外,缺乏独立检查、验算的习惯,没有养成有固定草稿本的习惯,导致使用草稿本不规范,直接影响计算的正确率。这正是因为学生不认真对待的态度造成了不必要的错误。
二、小学生数学计算题错误的原因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作业是每天必须完成的,这也是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程度。作为教师,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已经把一个知识点反反复复地强调过,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教师以为学生掌握得不错,可学生做作业的过程还是会出现各种的错误,导致数学作业错误的成因有以下方面: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的要求是:使学生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然而翻开抽查学生的问卷,笔者发现中低年级学生的计算错误率非常高,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不少专家对这方面的研究已为我们深入了解小学生数学作业计算错误的原因提供了资料的借鉴,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地分析了小学生作业计算错误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1.心理素质不稳定
任何计算都是在心理活动调节下进行的,学生解答计算题时出现的错误,大多不是计算过程的错误,而是学生心理上的问题所造成的。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并且注意的范围比较狭窄。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指向某道题,并且注意的范围广泛,而学生难免顾此失彼,出现了错误。例如,计算“695×79”忘了进位数,进位这一环节若不注意,整道题就会算错。
在做作业计算题过程中,小学生经常因学习心态不良导致算错数。小学生的不良学习心态主要指以下两种:一是轻视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计算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主要出现在聪明伶俐、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这类学生头脑都比较灵活,接受知识快,认为计算过程都是差不多的,不需要怎动脑。所以,容易忽视分析计算过程及检验。二是惧怕心理,这类学生一看到枯燥的计算题有较大的数字,便提不起劲,产生惧怕情绪,因缺乏信心造成错误。
2.知识点不扎实
基础知识不牢固:有一些错误的产生是由于运算的基本概念等基础知识学得不牢固造成的。算理不清:有些错误是由于学生对计算法则和运算定律没有牢固掌握和准确运用造成的。
3.计算习惯不良
审题不细是常见的错误现象,由于小学应用题的情节较简单,计算式题本身没有情节且外现形式简单。这很容易造成小学生审题不仔细,况且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急于求成而观察不精细,以致信息失真造成错误。如:“小明有16本书,小芳的书是小明的一半,问小明和小芳一共有多少本书?”有学生审题不认真,“16本书”看成了“18本书”。
书写不规范也是常见的错误现象。一是写错符号或数字,如“1.05”写成“105”,“-”当“+”算;二是格式不对,如,把四则计算题写成横排列,这种书写格式不利于检查导致算错;三是书写潦草,草稿的字迹潦草,数字模棱两可,抄到作业本上容易看错而出现抄错数字的现象,这些不良的书写习惯使得学生多次出现错误。
三、应对策略
(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1.重视算理理解教学
为了避免学生出现算理的错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分析教材、钻研教材,训练思维,一举反三,善于用不同的方法协助学生理解算理,牢固掌握算理法则,使学生知道如何处理算理和算法的关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也是进行计算正确的前提基础。例如,教学生“12+36”不能单停留在学生表层认知水平上,要及时指引学生理解算理,个位上2加6是8,十位上1个十和3个十相加是4个十,也就是48。这样逐步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探索算法,并有效地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的计算方法和新知的算理,更好地发展学生认知建构与认知水平的自主能力。弄清算理,以理驭法,强化基础法则的教学,抓好基础,促进迁移的规律,减少计算错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