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丝路”的“非遗”印记

2021-08-03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号子名录丝路

海,浩瀚无际,

海,生命的起源,

世代傍海而生的人,

搏海而歌,

渔民的号子铿锵有力,

那是一曲曲生命的赞歌,

震天撼地。

在许多需要集体协作的劳动中,经常可见人们一边唱着铿锵有力的歌,一边做着整齐划一的动作。这种乍听上去不太听得懂什么意思,但节奏明快、声调高昂的歌曲,一般被称为劳动号子。它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作用,同时还能调动劳动者的情绪,减轻疲劳。

根据不同的工种和传唱环境,劳动号子也有不同的类别。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渔民号子。这是渔民们在江河湖海上集体下网、捕鱼等劳动过程中传唱的一种劳动号子,主要流行在捕鱼比较集中的地区,如河北省的秦皇岛,山东省的胶东半岛,上海市的崇明、宝山,浙江省的舟山,福建省南部沿海以及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等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渔民号子往往承载着该地区独特的风俗、历史、信仰等内容,成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渔民号子的特点也十分鲜明:

一、由于传统渔船和运输船的大部分生产作业工序劳动强度大,所以渔民或船工所吆喝的号子大多旋律高亢激昂,节奏性很强并富于变化。在演唱方式上,多是“一领众和”。领唱者又叫“号工”,通常由船长(俗称“船老大”)担任,也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领唱部分一般高亢、嘹亮,和腔部分则坚实有力,领唱与和腔交替进行。

二、渔民号子的歌词常是即兴编唱,题材不限,往往是演唱者对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即兴发挥、自由抒发,广泛的生活题材和简明通俗的歌词内容易于引起劳动者的兴趣,起到调剂精神、鼓舞情绪的作用。很多地方传统的渔民号子都没有记谱,主要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其创作过程和演唱过程、流传过程是三者合一的,在传唱的过程中即兴创作,在编创的过程中演唱、流传。

三、用方言演唱,大量使用语气衬词。很多渔民號子的歌中没有一句有实际内容的词,从头到尾唱的都是语气衬词。大量使用衬词,既与渔民号子较强的节奏性相对应,有利于协作性劳作过程中集体力量的发挥,也便于传唱。

渔民号子种类丰富、形态多样,在不同的作业领域、不同的地域类型,渔民号子又存在着差异性,有着厚重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是沿海地区千百年来捕捞业发展的重要见证。

但是,随着海洋渔业劳动方式的逐渐现代化和高科技化,渔民号子趋于濒危之势。长期以来,渔民号子都是依靠“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这种传播方式也决定了传统渔民号子传播发展得比较缓慢,且有很强的自发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很多院校的专家学者、民间有识之士和文艺工作者对渔民号子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挖掘抢救和收集整理工作,并展开了一定的研究,出版了一些渔歌选或集成类的文献资料,对之后渔民号子的传承保护起到了基础性作用。随着录音、摄录像技术的产生和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渔民号子的传播方式又从谱曲的记录传播进一步发展到了音频化、视频化的记录传播,传播速度大大加快。

2004年8月,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此,渔民号子的传承保护工作更加受到了重视,在传承保护的手段和方法上也更为多样。许多地区的渔民号子陆续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山东省长岛县的长岛渔民号子和浙江省岱山县的舟山渔民号子同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统称为海洋号子。

2011年,辽宁省长海县的长海号子和浙江省象山县的象山渔民号子扩展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海洋号子。

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上,以浙江省为例,2005年,舟山渔民号子入选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嵊泗渔歌入选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舟山市普陀区渔工号子入选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猜你喜欢

号子名录丝路
吼出来的非遗绝唱
我家的“号子”
参展商名录
武汉码头号子的艺术特征探析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绸都人
北京100种常见鸟类名录
现行有效的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名录(2015年)
赛事
长江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