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大潮下咨询行业的新肖像
2021-08-03袁岳
袁岳
最近有關部门关心咨询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我贡献了这样几个观察:
数字化经济与数字化治理的发展,让数据智能、技术咨询成为咨询行业的主流,而数据智能应用机构包括数字化技术公司也将成为新咨询业务的主导者,其中分析与实施一体化机制充分发育;
基于绩效评价与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公共咨询快速发展,这不是传统的政策咨询概念,而是包含了行业解决方案与行业政策方案的整体性公共解决方案,这将进一步刷新公共咨询的质和量。
数据分析—决策支持—行动追踪—成效评价的一体化工作模式,构成了新咨询的基本样式,因此咨询服务中甲乙双方的距离得更近,过去分散的工作环节要整合得更紧,全工作周期的时间(实时工作)与空间(现场参与)管理模式也要进一步到位。光出报告、坐而论道、分隔明确式的咨询工作模式直接受到挑战。
在这样的工作机制中,甲乙双方需要具备互相赋能的机制,也要更懂彼此的工作方式。数字化咨询机构与数字化客户机构之间的核心区别并非能力特点,而是角色特点。这样的发展也形成了一种新的门槛,依赖个人声望、知识、经验和能力而形成的专家型咨询与智库咨询的业务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挑战也随之而来。
首先,人员流动会更频繁。既有乙方向甲方的流动(更多资深业务人员),也有甲方向乙方的流动(更多自主创业选择),还有非技术型咨询公司人员向技术型咨询公司流动。因信息对称性程度提高与扩散周期变短,创新的咨询技术与产品的竞争周期更短,超强创新能力者主导市场的局面出现,市场分散度减小;因为公共咨询部分的发展,伴随着寻租性咨询(与公务人员或者领导存在特殊关系者、游走官场者的生意模式)与在地性咨询(在一个地方就要有在地公司,或者做一个地方生意需要在地合作伙伴)的发展。
咨询附庸则是目前最值得政策部门关注的一件事情,在数字化经济与数字化治理的大旗下,互联网大厂、软件大厂与IT技术大厂以数字化权威机构的身份包办了数字化转型的规划、开发、部署、维护、评估。在这个过程中,自我规划、自我推销、自我维护、自我评估就意味着几个突出的弊端,就是将“自己能干的”表述为“客户应该用的”,把“自己想推销的”规划为“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的”,把“自己实际干的”表述为“可以选择方案里面最好的”,再把“干完了的”评估为“目前技术条件下最合适的”。如此就导致了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旗下,“旧瓶装新酒”等重复建设现象。
因此,确保咨询方案、开发实施、评估验证三个环节的相对独立,为此形成数据化方案设计机构、数据化开发实施机构、数据化评估验证机构的清晰分工与问责机制,则可以大大提升现有的数字化转型质量,为新型咨询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机会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