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推动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意识形态功能发挥

2021-08-03张学亮

理论导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

张学亮

摘 要:美好生活奋斗目标具有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价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建设的重要依托。美好生活作为一种生存状态,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内蕴着意识形态引领功能、意识形态凝聚功能和意识形态激励功能。美好生活作为一种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动态性,人的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人们对其内涵的认知程度和社会发展预期的实现程度,都会对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意识形态功能提升带来一定影响。由此,推动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意识形态功能提升,需要高质量发展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做好内涵阐释工作,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激励人民携手共创美好生活,让人民群众在利益满足、深化认知、情感认同中奋进美好生活。

关键词:美好生活;意识形态功能;党的领導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1)07-0073-06

实现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党的政治理想和中国人民对未来理想生活状态的热切期盼。这一奋斗目标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无疑为凝心激励群众提供了实践依托和目标导向。然而,由于“美好生活”是个总体性的概念,具有现实性与超越性、静态性与动态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等多重特征,致使人们往往将“美好生活奋斗目标”认知简单化、机械化和庸俗化,造成其目标引领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为此,唯有从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高度,深化对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意识形态功能的解读,才能帮助人们建立对美好生活奋斗目标全面、客观、理性的认知,进而发挥其在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方面的价值引领作用。

一、美好生活奋斗目标内蕴的意识形态功能

从意识形态建设的角度,美好生活作为一种生存状态,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内蕴着意识形态引领功能、意识形态凝聚功能和意识形态激励功能。

(一)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意识形态引领功能

意识形态引领功能解决的是前进方向问题,是指意识形态以其理论先导性为社会成员指明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这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的理论体现。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是对未来理想生活状态的总体描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美好生活奋斗目标,从理论上看,奠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发展理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从实践来看,它扎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与时俱进勾勒的理想生活图景,体现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自信。从政治上看,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群干群关系、事关国家政权稳定的重大政治问题。由此,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政治性,决定了其内蕴着强大的意识形态引领功能。

在社会实践中,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意识形态引领功能主要体现为:一是理论引领。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11新时代,伴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对于社会未来发展,迫切需要一个富有亲和力和吸引力的理论以指导新的伟大实践。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提出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明晰了新的“目标和任务”,无疑成为凝心聚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先导。二是实践引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2]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既是重大的理论创新,也是实践的产物。它明确了新时代关涉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新的实践内容和新的实践要求,为全党全社会同心协力进行新的伟大斗争明确了方向和重点。三是政治引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这一铿锵有力的政治宣言,既明确了新时代全党政治工作的方向,也为检验党员干部政治合格与否提供了参验标准。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曾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东西,假如我们把这些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为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4]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民群众的需要也在不断发展,但关心群众生活始终是党执政的头等大事,只要把这项工作做实了、群众满意了,党的政治引领力、社会号召力、组织动员力自然就会得到加强。

(二)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意识形态凝聚功能

意识形态凝聚功能解决的是思想统一问题,是指社会成员对意识形态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政策目标、行为准则等发自内心的认同,进而在思想上紧紧团结起来。因为人是意识形态活动的主体,意识形态凝聚根本上是人心的凝聚,而且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人心的凝聚。为此,只有抓住影响人的思想变化的主客观因素,方能有的放矢推进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因为“没有思想上的统一,组织上的统一是没有意义的”[5],也是不可能的。然而,“一种意识形态是否具备吸引力和凝聚力,从根本上取决于其所代表的利益关系是否得到特定群体的认可”[6]。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也就是说,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关心,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是团结凝聚群众的基本要求,也是意识形态凝聚功能生成的根本要件。显然,美好生活奋斗目标以解决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导向,为意识形态凝聚功能发挥奠定了认知基础。

实践中,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意识形态凝聚功能具体表现为:一是利益凝聚。利益凝聚是指人们基于共同利益建立起来的凝聚。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8]也就是说,利益上的自觉,是精神上凝聚起来的先决条件。显然,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紧紧抓住了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利益问题”,不仅包括物质文化生活方面,还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与人民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可以说,利益上的获得无疑为意识形态凝聚功能发挥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是目标凝聚。美好生活奋斗目标不仅勾勒了美好生活的未来样态,而且回答了实现美好生活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17年习近平在会见出席“2017从都国际论坛”的世界领袖联盟成员时,就如何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一重大问题郑重指出:“我们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到2050年,我们要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实现我们的目标。”[9]133可以说,这一重要论述,既有明确的实现目标的规划,也有郑重的实现目标的承诺,这就为意识形态凝聚功能发挥起到了强信心、聚同心作用。三是核心凝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其领导下,中国人民从“温饱”到“小康”,再到逐梦“美好生活”,可谓一步一个脚印,中国共产党用铁的事实和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生动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团结凝聚群众、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提供了强大的现实说服力。

(三)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意识形态激励功能

意识形态激励功能解决的是前进动力问题,是指意识形态以其理论亲和力和现实感召力激励人们向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美好生活奋斗目标,从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出发,用贴近群众的朴实话语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既有理论亲和力,也有现实感召力。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提出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聚焦的是教育、医疗、收入、环境、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指向的是“共同富裕”,是激励人们同心逐梦美好生活的强大动力。但同时,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复杂形势,面对当前“两个大局”的深刻变革,引导人们深化对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未来可能面对的各种风险与考验的认知,必然会使人们更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进而激发人们攻坚克难的奋斗意识。

具体而言,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意识形态激励功能主要体现为信心的激励,即对未来过上美好生活的自信。当然,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自信,实质上就是对党的领导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信。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人民开拓的,美好生活奋斗目标也是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所以,引导人民群众坚定对美好生活的自信,深化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认知,是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举措。另外,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科学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既有扎实的实践基础,也有科学的总体谋划。从实践来看,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如期建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随之开启,中华民族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为实现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从总体谋划上来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過的“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五年“民生福祉要达到新水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事关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内容。可以说,这些清晰而又坚定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任务,必然化为激励人们接续奋斗的强大动力,进而升华为人们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拥护和支持。

二、影响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因素

美好生活作为一种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动态性,不同的人会基于不同的标准作出“美好生活”的感悟和判断。由此,从影响人的价值判断的因素来看,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内涵的认知程度和预期的实现程度,是影响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意识形态功能提升的主要因素。

(一)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的需要的满足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本要件,也是影响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意识形态功能提升的基础性要素。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变得更加多元和多样。当前,人民美好生活不仅包括丰富的物质需要,还包括高品质的文化需要、民主公平的社会需要、美丽健康的生态需要等全方位多层次的需要。可以说,满足人们全方位多层次需要,是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自然,任何需要的欠缺都会影响人们对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信心,以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从现实来看,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仍有较多制约因素,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虽已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在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核心技术创新、经济体制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多难题。与此同时,人们的需要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有些非物质性需要单凭生产力的发展是难以解决的,只有依赖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由此,需要满足程度的不充分必然影响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及价值认同。

另外,需要满足程度还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以前我们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9]133。然而,“有没有”具有直观性,而“好不好”则具有主观性,即个人需求因层次和类型的差别性以及看问题的立场不同,自然在需求满足程度方面存在认知差异。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10]可见,人的需求满足程度的客观制约性与主观差异性,势必影响人们对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价值判断,进而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

(二)内涵的认知程度

深化群众对美好生活奋斗目标内涵的认知,是其意识形态功能提升的关键性因素。只有让人民群众彻底掌握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蕴,才能更加有力地增强人民群众同心逐梦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动力。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10不可否认,用“美好”这一具象词汇描绘未来生活状态极具生活气息,契合了群众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易于引起群众的共鸣。但显然,美好生活奋斗目标在关注“民生问题”的同时,背后潜隐着强大的政治优势、理论优势和制度优势。进言之,如果不深入细致地向人民群众解读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丰富内涵,其价值吸引力就难以充分体现,其意识形态凝聚、引领和激励功能就难以有效发挥。

当前,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一些对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片面性认识,一是把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简单化”,即把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简单化为物质生活的富足,单纯地强调物质需求的满足,忽视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对美好生活的影响。显然,如果单纯强调物质的富足,忽视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客观上就会助长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攀比奢靡等歪风。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人民生活难言“美好”。二是把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概念化”,即仅仅把美好生活当作一个政治话语或学术概念,宣传工作中惯常于概念的照搬照转,以“贴标签”的方式进行政治动员;学术研究中满足于概念演绎,以同义反复的方式致力于概念推演。显然,“美好生活”作为一个总体性概念,如果不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实际,不用广大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以及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解读这一概念,其价值吸引力就难以实现,其内蕴的意识形态功能就难以有效发挥。三是把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理想化”。这种“理想化”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要么把实现美好生活想象得过于轻松,要么把美好生活状态想象得过于完美。实际上这些倾向都是对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内涵认知程度不深造成的,都难以做到理论掌握群众。唯有实事求是地向人民群众宣介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提出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端正和深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奋斗目标内涵的认识,才能帮助人们克服对美好生活的非理性心态。

(三)预期的实现程度

美好生活奋斗目标预期实现程度是其意识形态功能提升的根本性因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美好生活有无达到预期,以及预期的实现程度,将直接影响人们对美好生活奋斗目标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美好生活奋斗目标具有现实性与长期性,现实性是指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立足于现实,但又超越现实;长期性是指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指向未来,其目标实现具有长期性。因此,经济社会发展对人们现实生活的改善状况,将直接影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预期,并进而影响人们对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价值判断。如果圆满实现预期目标,人们生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人们就会更加自觉地认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反之,如果远没达到预期,党的社会号召力、政治领导力和群众组织力势必受到影响,最终制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提升。

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预期实现程度,除了受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个人心态的制约,即人们对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美好”预期以及目标实现的“过程”预期,都会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如果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美好”预期期望过高,领悟不到眼前和正在发生的“美好”,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实现就会变得艰难甚至遥不可及。同理,如果人们对美好生活之“美好”预期过于保守,习惯满足于现状,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意识形态引领功能也就难以有效发挥。另外,如果人们对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实现“过程”想象得过于简单或过于乐观,缺乏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心理准备,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各种消极的负面情绪就会滋长,各种负面舆情就会发生。正如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黑天鹅”事件,给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带来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关键时期,美好生活奋斗目标逐梦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唯有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才能不为一时一事的得失而乱了分寸,才能以坚定的政治定力增强价值判断力。

三、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实践要求

推动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意识形态功能提升,需要高质量发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做好内涵阐释工作,增强执政本领以防范化解各种风险,让人民群众在利益满足、深化认知、情感认同中奋进美好生活。

(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意识形态功能提升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障。“获得感”作为人的主观心理感受,是指人们在获得实实在在的物质精神利益后产生的满足感。这种“获得感”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而且还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159因此,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生活需要,才能让人民群众更好地感悟生活的美好,以更强的获得感增强对党的领导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就需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9]238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它不仅仅指某一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而是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全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是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既为高质量发展规划了蓝图,也为高质量发展明确了目标任务。要求在实践中,一是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将高质量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领域全过程。要求在深入把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更多叫得响、立得住的“中国品牌”,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的转型,让人民群众不用走出国门即能获得更为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这既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应然要求,也客观上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二是要有补齐“短板”意识。高质量发展重点要在补齐发展短板上下功夫,要遵循“木桶理论”,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发展的薄弱环节,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照上。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都要从战略高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认清发展的优势和短板;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群众所思、所盼,聚焦弱势群体精准发力,真正让人民群众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赢得民心的需要。三是要有改革创新意识。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要有改革创新意识,如此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通过营造改革创新的社会环境,激活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让人民群众在创新创造创业中过上美好生活。这些都是推动意识形态功能提升的重要抓手。

(二)在紧密结合现实生活过程中,做好美好生活内涵阐释工作

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做好美好生活的内涵阐释工作,才能将美好生活奋斗目标内蕴的意识形态功能挖掘释放出来。也就是说,关于美好生活奋斗目标,不仅要让群众知道美好生活为什么“好”,还要知道美好生活应该怎么“看”,更要知道逐梦美好生活应该怎么“办”。当前,人民群众对上述三个问题的认识都亟须加强,这是由“美好生活”概念的抽象性和主观性决定的。其概念的抽象性,意味着美好生活不能停留在喊口号和讲大道理上,而是要让人民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利益中感悟美好。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11]其主观性要求让人民群众学会运用辩证的思维看待“美好”,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才能化为激励人们奋进的强大动力。

关于美好生活为什么“好”,需要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际比较来讲,“人类总是生活于对其比较之中,在很大程度上,幸福美好生活就是比较出来的”[12]。但比较的前提不能脱离客观实际,如果脱离了客观实际,盲目比较带来的往往是生活的“不美好”。因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客观存在的,在现有分配制度下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生活落差也是难以避免的。所以,要想体会美好生活的“美好”,就必须立足现实,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在今昔对比、忆苦思甜中让群众尤其是青年一代感悟生活的巨大变化,体会在党的领导下奋进美好生活的强大政治优势。关于美好生活应该怎么“看”,人的意识具有主观差异性,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美好生活的认知同样如此。人的生活环境的复杂性与人的需要的发展性,客观上要求美好生活的内涵阐释要与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的培育结合起来。由此,只有紧密联系具体的人或事,引导人们辩证看待生活中的“富”与“贫”、发展中的“危”与“机”、付出与收獲的“多”与“少”,才能培育形成客观冷静、不急不躁、包容开放的理性平和心态,深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认知。关于美好生活应该怎么“办”,美好生活不是想来的,而是脚踏实地奋斗出来的。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史。人民美好生活的创造,须臾离不开艰苦奋斗、共同奋斗、团结奋斗。因此,只有将美好生活的内涵阐释与艰苦奋斗的精神结合起来讲,尤其是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大变局下的各种挑战与压力,才能引导人们更为理性地认识美好生活,更为自觉地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矢志不移的奋进动力。

(三)在直面各种矛盾风险过程中,激励人民携手共创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需要全体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奋斗、共同创造,因为美好生活不能为少数人所独有,而要为全体人民所共享。个人美好生活需要建立在全体人民共同幸福生活基础之上,这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35也就是说,任何人都是生活在由各种社会关系织成的“共同体”中的“现实的人”。只有在这种“共同体”中,个人才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才能过上美好生活。但是,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意味着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和风险的发生不可避免。要处理好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必须直面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进而为美好生活的实现奠定社会基础。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带来的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以及逆全球化思潮、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导致的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的重创,客观上增加了发生重大风险的几率。正如习近平强调的:“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和挑战的高招。”[9]220因此,防范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就成为决定美好生活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防范和化解各种矛盾和挑战的过程,好比是进行一场伟大的战争。毛泽东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13]同理,在矛盾和风险挑战面前,只有让人民群众携起手共克时艰,才能创造美好生活。由此,在社会实践中,一方面,在增强预见力中,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给人民以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信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增强经济社会矛盾风险发生的预见力,防患于未然,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应然要求。这就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风险意识,具有将矛盾和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的能力,以此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激励人民携手共创美好生活,发挥稳民心、强信心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提升应对力中,推动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如期实现,给人民群众以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事实支撑。提升应对重大风险的能力,做到运筹帷幄,才能更为有效地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预期目标如期实现。要以事实证明美好生活奋斗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與可行性,为激励人民携手共创美好生活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落实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各项决策部署,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使命意识因地制宜做好各项工作,在迎难而上、化危为机中给人民以过上美好生活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61.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0.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7.

[5]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47.

[6]黄传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10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7∶103.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6.

[11]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467.

[12]沈湘平,刘志洪.正确理解和引导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8)∶125-132+160.

[1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511.

【责任编辑:张亚茹】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
电视剧《美好生活》2·28播出
发展社区成人教育,建设现代美好生活
理解主要矛盾 读懂美好生活
良好生活习惯是美好生活的基础
“美好生活”也是一切公共决策的目标
十个普通中国人畅谈“美好生活”(关注十九大)
“美好生活”的路上,车是什么样子的?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