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组织趋同及其生成机制研究——基于17所院校的数据分析

2021-08-03徐明祥王艳梅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建应用型转型

徐明祥,王艳梅,杨 颖

(1.楚雄师范学院 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2.楚雄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一、问题提出

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民族教育事业的有效载体,其在培育民族地区所需的特色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推动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政策的系统推进、地方产业战略性转型升级以及高等教育市场的剧烈竞争,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主动或被动地进行组织转型发展,即应用型转型、特色发展。然而,面对同类院校的纷纷转型,大部分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出现了群体性组织趋同现象,即组织目标(发展目标)、组织结构(学生规模、专业规模)、组织行动(学科设置、专业布局)等方面出现了趋同。白红梅、王振宇(2015)[1]研究认为,在转型的背景下,地方民族高校组织的管理必须从行政管理转为文化管理。贺新宇、易连云(2014)[2]研究认为,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校发展规划存在办学理念趋同、目标定位与民族地区发展“脱离”等问题。孟立军、吴斐(2014)[3]基于教育生态学视域认为,民族院校与其他类型普通高校在学科、专业等方面出现了“同一化”。韩国志(2014)[4]研究认为,在民族地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内涵发展要求下,青年教师面临着科研、教学与实践脱节等系列专业成长问题。胡炳仙、陈达云(2017)[5]以民族院校与985大学为例进行个案比较研究认为,民族院校在学科建设组织、学科设置与发展方向两个方面与985大学高度趋同,并简洁地从强制、模仿、规范三种机制剖析了形成缘由。和福生、董云川(2009)[6]研究认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忙于追赶主流教育形态,在同质化竞争中左拼右突”。欧以克(2017)[7]研究认为,合理定位、强化特色、克服同质化倾向是民族院校发展的难点与热点问题。上述相关研究仅从组织趋同的某一方面进行趋同现状的描述,尚缺乏全面的现状刻画与分析。基于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对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组织趋同生成机制进行了理论阐释,但缺乏多样本数据的实证支撑。在区域发展如此多元化、不均衡的背景下,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为什么会出现群体性的组织趋同呢?其生成机制是什么?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详见报道。

“对组织行动是否恰当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那些与它们在结构中居于相似地位的组织。”[8]“三种制度趋同变迁发生的机制,每一种机制都有它自身的前因:(1)强制趋同性来源于政治影响力和合法性问题;(2)模仿趋同性产生于对不确定性所作的合乎公认做法的反应;(3)社会规范趋同性与专业化关联。”[8]为此,本研究拟以17所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为样本,从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学生规模、专业规模)、组织行动(学科设置、专业布局)三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并从基于政府政策的强制性机制、基于组织之间的模仿性机制、基于专业化的社会规范机制三个方面探析其生成机制,为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多元化发展、特色发展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

二、样本选择与组织趋同情况分析

为兼顾研究样本的多样性与典型性,课题组从12个民族自治州(全国共有30个民族自治州,其中14个民族自治州没有高校,而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大学(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延边大学(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伊犁师范大学(新疆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均在1989年前升本。)选取12所院校作为样本,并从没有自治州的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四个民族省区筛选了5所院校作为样本,共计17所民族地位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表1)。样本数据主要从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组织结构(学生规模、专业规模)、组织行动(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方面搜集,数据均来源于院校的官网(教务处、招生就业处、二级学院等),采集时间为2020年3月20日至4月20日。数据分析情况详见表1、2、3、4、5、6、7、8。

表1 样本院校基本情况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组织趋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发展目标趋同

从发展目标看(表1),14所样本院校发展目标为“应用型”,趋同比率为82.35%;若细致查阅相关信息,尚未以“应用型”为发展目标的3所院校均从组织整体上转型为应用型大学,如大理大学先后被云南省确认为“国际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已被贵州省确立为“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5年)。宁夏师范学院被批准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批“整体应用转型试点高校”(2016年)。可见,样本院校发展目标趋同比率为100%。

(二)组织结构趋同

从学生规模(表2)看,1.01-2万的样本院校为12所,趋同比率为70.59%;学生规模最大的为百色学院(20714人),而在0.5-1万之间的院校仅为4所。从占地面积(表3)看,1001-2000亩的样本院校为10所,趋同比率为58.82%,占地面积最小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530亩),占地面积最大的大理大学达2300亩;从专业规模(表4)看,31-60个的样本院校为15所,趋同比率为88.24%,专业规模最小为阿坝师范学院(20个),专业规模最大的大理大学甚至已达68个。可见,从学生规模、占地面积、专业规模三个方面看,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组织结构高度趋同。

表2 学生规模(单位:万)

表3 学校占地面积(单位:亩)

表4 专业规模(单位:个)

(三)组织行动趋同

“今天的主流高等教育市场是学位市场,大学出售教育产品的单位是学位教育项目的全体。”[9]而学位教育项目的具体载体就是学科布局与专业设置。从学科布局(表5)看,除经济学、历史学、农学、医学为以的7个学科趋同比率均为100%;经济学、历史学、农学的趋同比率亦比较高,分别为82.35%、82.35%、76.47%。可见,在11个学科中,除医学以外的10个学科趋同度较高(均值≥76.47%)。从专业设置(表6)看,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学、化学、体育教育、美术学、表演(舞蹈表演/音乐表演)、学前教育共10个专业趋同比率为100%;环境设计、物理学、小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4个专业趋同比率为94.1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财务管理、视觉传达设计3个专业趋同比率为82.35%;舞蹈学、历史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生物科学、统计学、历史学6个专业趋同比率为76.47%;艺术设计、金融学、会计学、翻译、商务英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心理学的趋同比率分别为70.58%,64.70%,58.82%,58.82%,52.94%,52.94%,52.94%。在众多的专业中,共有30个专业的趋同比率超过52.94%。显然,从学科布局与专业设置看,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组织行动高度趋同,以“知识超市”为载体为学生顾客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似乎是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最现实的选择。

表5 学科布局

表6 专业趋同情况(前30个专业)

三、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组织趋同的生成机制

(一)基于政府政策的强制性趋同

强制性趋同源于以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等为代表的支配性组织通过强制性变迁或诱惑性变迁所产生的系统压力。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属于典型的强制度环境弱技术环境的组织,强制度意味着其必须遵循政府政策的规制、寻求制度合法性。2015年10月23日,教育部等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指出:“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10]《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号)提出:“引导一批民族地区普通本科高校和民族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11]为获得合法性,取得生存发展的诸多资源,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目标均设定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整体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政府则辅以评估(合格评估、审核性评估、水平评估等等)、高层管理者任命等措施,由此基于政府主导、学校有限参与的强制性变革逻辑得以畅通无阻地贯彻。同时,“项目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与意图嵌入大学发展战略意图的有力手段。”[12]自治区或省政府为诱惑或激励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采取以项目为载体的倾斜性政策,如“整体应用转型试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院校建设单位”等等。在办学资源高度依赖政府的场景下,以项目为中心的申报、审批、晋级等是省(区)政府之间、学校之间、学校领导、二级学院负责人乃至教师个体博弈的“重心”。栗晓红(2018)[13]运用有效维持不平等理论(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以1949年以来的三次重点高校政策为例,剖析了分层陡峭且同质性较强的中国高等教育产生的原因,即我国高等教育同质性生成的诱惑机制是:政府在高等教育场域陆续创立区隔场域位置的大量符号资本(如学位点、试点院校、示范院校等),首批仅授予少数高校,然后逐渐授予大多数高校。这些基于诱惑性变迁逻辑设置的符号资本,一方面,给予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发展所需的稀缺资源,激励其应用型转型、多元化发展、特色发展;另一方面,则在分批晋级的单一通道下导致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强制性趋同。从以上统计分析结果看,后者远胜于前者。

(二)基于组织之间的模仿性机制

“组织可能并不知道如何判断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或者可能没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它们总是在看别人怎么做。”[8]随着政府政策的剧烈变动,以及学生顾客、行业组织、地方政府等多元利益攸关者诉求的显性化,“看别人怎么做”意味着新建本科院校之间、新建本科院校向地位更高高校(如双一流高校等)的模仿。模仿性机制采取的方式主要为频率模仿、特征模仿、结果模仿。

1.基于频率模仿的趋同

频率模仿就是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倾向模仿那些大量“别人”的行为或结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已成为应用型转型的关键路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意味着组织结构必须从偏向内部行政的直线职能制向基于顾客需求的事业部制或矩阵式转变。然而,在高校与政府高度同构的背景下,样本院校的组织结构类型(表7)均为直线职能制,趋同比率为100%。具体而言,样本院校升本转型后,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下,设置众多以招生就业处、教务处等为代表的职能部门,以职能部门指导或管理二级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直线职能制权力集中在高层,施行高层集权指挥与职能部门专业指导结合的垂直管理,其比较适合环境连续缓慢变化、市场需求供不应求的形态。屈潇潇(2019)[14]以173位地方本科高校校级领导调查发现: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结构”为哑铃型,即以二级学院领导为主的技术层转型程度最高(均值为2.88)、以校级领导为首的制度层转型程度次之(均值为2.84)、以职能领导为代表的管理层转型程度最低(均值为2.77),而且经配对T检验发现管理层转型程度显著低于技术层。显然,在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关键期,以职能部门为代表的专业官僚在“命令—服从”的层级节制关系中,似乎已走上形式与程序合理的趋同道路,即转型发展策略皆集中在发展目标的合法性术语使用、内控机构设置、签订产学合作合同等外显性行为,而不是基于流程再造的组织结构变革、学科专业建设、应用性研究等内隐性行为。

表7 组织结构类型

2.基于特征模仿的趋同

特征模仿就是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主动选择模仿“别人”成功的特征。柳友荣(2012)[15]随机调查120所新建本科院校的负责人,结果表明:发展较好的新建本科院校一般以应用型为发展目标,学生规模为1-2万人,专业规模在20-40个之间,并与州市政府在新校区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良性互动。样本院校在学生规模、占地面积、专业规模三个方面高度趋同不过是以“发展较好的新建本科院校”为师学习的结果,这样的规模扩张是否符合内涵发展、是否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符合国家政策的规制等,已不是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思考的重要问题,关键是成为“集体行动”的一员,采取集体支持的行为,从而获得政府对集体行动的默许或主动支持(如政府为高校化债、增加人员编制、扩大土地划拨面积等等),进而扭转所属群体的竞争劣势。这种特征模仿是“自下而上”推动的,是“自上而下”默许或认可的,单个组织被卷入滚滚的趋同洪流,成为主动构建自身、集体“合法性”的行动者。

3.基于结果模仿的趋同

结果模仿是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对“别人”“做”后的行为所产生的积极结果进行模仿。《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号)提出:“以就业为导向,调整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学科专业结构,重点提高工、农、医、管理等学科比例,支持办好师范类专业。”[16]样本院校全力布局11个学科中的工、农、医、管理等学科及其相应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无非看到了以大理大学(布局11个学科,设置68个专业,已成为地处非省会城市中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省级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赤峰学院(布局11个学科,设置55个专业,已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权,核准为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规划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等的“积极结果”,即在契合相关政策的前提下,不但在学生规模、占地面积、专业规模等方面实现了办学规模最大化扩张,而且实现了办学层次的跃升,成为应用型转型的先进典型。显然,这些“积极结果”既满足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实现了学校声誉大幅提升,更成为地方政府政绩的闪亮品牌。那么,向这些“先进典型”学习,先实现组织结构的规模化或巨型化、全面布局可能的学科专业,然后在某个点(如民族学、民族医药等)方面实现突破,这就是成功的“秘笈”。可见,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趋同发展无非是基于结果模仿的自然结果。

(三)基于专业化的社会规范机制

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组织趋同的最后一个来源是基于专业化的社会规范。专业化就是处于某个场域的专业人员通过集体博弈,从而明确其工作条件与方式、确立职业认知基础与合法性等的行为。从实际情况看,专业化的判定依赖于互动关系的利益攸关者。那么利益攸关者是如何互动的呢?互动结果如何呢?为激励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中央政府、省(区)政府设置了一流学科建设、一流专业建设、专业(集群)转型试点、二级学院转型试点、整体转型试点等等错综复杂的项目。尤其是专业(集群)转型试点、二级学院转型试点是否暗示整体转型试点院校仅需要某个专业(专业群)或者某个二级学院转型“成功”就算整体转型“成功”呢?王艳梅、徐明祥(2019)[17]实证研究发现:整体转型试点院校(如大理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等)等在学位项目上采取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齐头并进”的中间道路策略,实质上是应用-学术混合的部分转型。显然,“错综复杂的项目”导致了整体转型试点院校对转型目标的“巧妙替换”。同时,学生顾客作为受教育的主体,作为“地方经济社会”中的重要群体,是否也可以要求新建本科院校设立与市场需求不紧密而仅仅满足个人爱好或个人理想的专业(如美术学、体育教育等)呢?而部分教师认为高等教育目的是造就学生“和谐的人格”,而不是经过良好专业训练的“机器人”。可见,政府、学校、二级学院、学生、教师等利益攸关者对“是否应用型转型;若转型,哪个层级组织或个体转型……”等等问题进行互动、博弈,这就为趋同学科专业中的就业率偏低或红牌专业(表8)留下充盈的市场空间与丰沛的资源供给。就业率偏低或红牌专业(表8)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美术学、体育教育、数学等为代表的传统师范专业,是以“师范”为建校基础的历史延续,在民办高校学费递增、艺体生升学机制等的驱动下,反而受到部分学生顾客、家长群体等的青睐;另一类则是以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生物科学等为代表的非师范专业,是在旅游业、互联网行业、大健康等大发展的背景下,样本院校为快速实现综合化、规模化发展而设立的。由于群体性的趋同行为导致人才供过于求,而师资、设施设备等的高额转化成本导致专业残存。可见,在高等教育场域中,多元的利益攸关者必须逐渐在专业化的认知、专业化条件与方式、个体收益等方面达成基本共识,从而才能有效地引导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组织转型行为。

表8 就业率偏低专业或红牌专业趋同比率

四、结论与讨论

课题组对17所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统计分析发现: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在组织目标或发展目标、组织结构(学生规模、占地面积、专业规模)、组织行动(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等方面出现了高度趋同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以政府等为代表的支配性组织通过强制性变迁、诱惑性变迁的政策导致了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强制性趋同;基于频率、特征、结果三个方式的模仿性机制导致了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模仿性趋同;基于多元互动利益攸关者的专业化判定导致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社会规范性趋同。1996年1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国家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院校不应等同于普通高校,在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18]1996年至今已超24年(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升本转型时间均值为15.53年。组织转型时长一般为10-15年。)的发展历程,但趋同化的痼疾依旧尚未得到“医治”。《孙子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正合”即为趋同化生存,“奇胜”则为“特色发展”或“内涵发展”。那么,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如何实现制度环境与技术环境的有效耦合,以形成推动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正向合力?以“师范”为建校基础的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基于师范性、地方性、民族性等特色重构发展战略,从而实现趋同学科专业的改造、融合、升级?在以学生、教师、行业等为代表的利益攸关者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的背景下,如何从低度合作的利益攸关者转型为多元深度合作共治的利益攸关者?上述问题的回答必将为“趋同化痼疾”找到全面解决的“药方”。

鉴于本次研究样本数据为截面数据,后续研究将基于时间序列数据、面板数据对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组织转型趋同现象进行进一步研究。同时,在组织行动统计分析中,仅对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等进行剖析,后续将从招生就业、产学合作、校校合作、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为研究效度提供更为丰富、坚实的支撑。

猜你喜欢

新建应用型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2016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