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描电子束微熔抛光临界功率密度规律及实验研究

2021-08-03李新凯王荣王启超董玉健

表面技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电子束粗糙度工件

李新凯,王荣,王启超,董玉健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电子束表面抛光处理技术是一种具有加工效率高、抛光速度可控、真空加工无污染等优点的绿色表面处理技术,其加工原理为,电子束照射在金属表面,金属表面薄层快速熔化[1-2],液态金属在表面张力和重力的复合作用下,自发流向低洼处,填补表面凹坑[3],起到“自抛光”效果。金属零部件经电子束抛光处理时,表面温度快速升降温,使表层硬度、耐磨性得以极大提升[4]。

目前电子束加工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方式是集中聚焦下束移动工件的方法[5]。该方法以电子束束流集中聚焦下束为主,束流聚焦为斑点,移动工件进行加热[6],热源加热面积小,能量密度相对较大,熔池的深宽比也较大[7],形成窄而深的熔池,强化的不只是表面,对金属组织表面和深层都有很大的影响。第二种方式是采用脉冲电子束对金属材料进行表面重熔处理[8]。该方法的不足是,能量密度大,在表面的熔化层容易产生“火山坑”,由于能量密度高,产生的热量集中,冷却时的速度较快,造成内应力和组织应力较大,容易在组织中出现相结构裂纹,影响表面强化层的性能与质量[9-10]。第三种方式是采用大面积电子束辅照(照射)[11-12]的方法对材料表面进行抛光和表面强化处理。该方法通过调整参量密度,可实现直径60 mm 范围内的电子束照射,此方法采用散焦下束的方式来实现大面积照射,要求电子枪功率大,因此很难实现均匀下束[13-14]。

为此,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连续扫描电子束技术(Continuous scanning electron beam technique process,简称:CSEBP),适用于大面积表面微熔处理。本文以45 钢为研究对象,通过推导微熔状态下45 钢表面热平衡关系,获得电子束抛光工艺参数,并进行了验证实验。针对试样表面不同形貌特征,研究了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发现了45 钢扫描电子束微熔抛光工艺的特点。

1 实验

1.1 实验方法

采用CSEBP 技术对表面进行微熔处理。通过自主研发的电子束设备阴极发射出大量高速自由电子,电子在聚束极作用下进行一次汇聚成束,但在空间电荷及真空室压力等影响下,部分电子有所发散,产生电子云(图1 黄色竖椭圆状),在聚焦线圈二次聚焦作用下,形成稳定且细小的电子束束流。电子束束流经由X、Y两对绕组组成的偏转线圈,形成具有一定偏转角度的束流,轰击试样表面。为实现CSEBP 下束方式,在电子束设备上外接可编程数字信号发生器。该发生器可根据编程产生不同的波形信号,从而控制偏转电源的输出电流,达到不同下束方式的效果。实验前,将编辑好的电子束扫描轨迹及运动方式的控制程序输入信号发生器。用方程x2+y2=4 来描述圆形的电子束扫描轨迹,其中x、y方向的分量分别为x=2cost,y=2sint(0≤t≤π),两路分量通过采集、放大,以指定刷新频率输出给附加偏转线圈中的X、Y绕组,在偏转线圈内孔与电子加速方向垂直的平面内产生大小、方向呈一定规律变化的磁场,高速运行的电子在此磁场作用下,形成扫描电子束轨迹呈半径0r=2 mm 的圆形,通过工件的移动实现大面域的扫描,并且扫描环的大小可调,扫描频率、电子束束流、加速电压等参数可控。CSEBP 扫描方式及抛光原理如图1 所示,其中,r0=2 mm,d=1 mm,Q(r)为高斯热源下的热流密度(W/m2),q'为45 钢表面熔融所需临界功率密度(W/m2)。前期研究[15-16]发现,CSEBP下束过程中,试样表面温度快速提升,经热传导和热辐射后,温度会急速下降,试样表面出现熔融层、热影响层以及基体三大区域,能在降低表面粗糙度的同时,有效提升表面力学性能。CSEBP 技术可以实现电子束能量密度在大面域内均匀分布的目的,能有效解决前述三种传统下束方式存在的深宽比过大、相结构裂纹、缩孔等共性技术难题。但该技术因能量密度分散而多适用于浅表面改性处理,如抛光、熔覆、沉积等。

图1 连续扫描电子束(CSEBP)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continuous scanning electron beam process (CSEBP)

采用OLS4100 激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表面轮廓分布以及测量试样表面粗糙度。每个待测面均匀测量5 次,取其均值作为该面粗糙度Ra值。

1.2 实验材料与设备

实验选用热轧空冷状态下的45 钢作为实验原材料。实验前,先用数控铣床将所购原材料加工成50 mm×50 mm×50 mm 的正方体试块,通过保持铣削刀具和恒定参数,控制Ra值在1.9~2.0 μm,以排除试样原始粗糙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电子束扫描前,使用无水乙醇擦拭试样表面并风干,以排除材料表面附着物对抛光效果的影响。

实验用电子束机的主要性能参数为:加速电压60 kV,电子束束流0~120 mA,扫描频率0~3000 Hz,聚焦电流0~1000 mA。本研究所采用的扫描频率为200 Hz。

2 理论分析

扫描电子束抛光处理效果受电子束功率影响显著,当电子束功率过大,试样表面易产生过度熔融现象,但电子束功率过小,试样未达到熔点,也无法实现自抛光效果。经分析,当电子束功率与金属材料熔化所需功率达到平衡状态时,表面处于微熔状态,对实验参数的选取具有较高指导意义。

2.1 试样熔融临界功率密度的确定

为研究扫描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建立一维数学物理模型,且采用如下假设[17]:电子束束流均匀且垂直下束于工件表面;试样尺寸远大于电子束扫描尺寸及热作用深度;试样材质均匀,热物性参数为温度与组织成分的相关函数;不考虑基体在熔化过程中内部的对流情况,只考虑工件轴向的热传导。根据以上假设,可建立一维非稳态方程。

能量密度方程:

初始条件:

边界条件:

由公式(1)—(4)可得:

式中:q为功率密度(W/cm2);α为热扩散率(m2/s);t为时间(s);h和x为距表层的深度(μm);0q为初始时刻的功率密度(W/cm2);λ为热导率(W/(m·K));θ0为基材初始温度(℃),本文中设为常温25 ℃。

电子束在扫描过程中有穿行效应,加工过程中的最高温度出现在亚表层[19],电子射程仅与电子的能量和靶材密度有关,如式(7)所示。

式中:R为电子射程(m);C为常数(m2/s),C= 9.8 × 1 0-11kg/m2V2;U为电子束加速电压(V);ρ为靶材密度(kg·m–3)。

本文采用加速电压为60 kV,最高温度处于表层下45 μm 处(即R= 45 μm ),厚度值较小,可将表层看作工件最高温度处,令x= 0,可得到工件表面微熔的临界功率密度为:

2.2 扫描电子束热源模型的建立

电子束扫描频率可达500 Hz,因频率较高,可将电子束热源近似看作高斯分布,其表达式为[20]:

热流分布曲线下所覆盖的全部热能为W,由积分运算可得:

热流曲线下热能与电流和电压相关,可得:

式中:η为热效率,通常取90%[21]。

由式(10)和(11)可算得电子束斑中心最大热流密度为:

2.3 试样临界状态热平衡的计算

若要使试样表面达到微熔状态,电子束束斑中心的最大热流密度(mQ)须达到试样表面临界功率密度(q'),可得等式:

式中:试样熔点θm取1500 ℃;θ0取常温25 ℃;导热率λ取52 W/(m·K);t为一个扫描周期的时间(s),t=d/v(d=1 mm);热效率η取90%;电子束加速电压U为60 kV;扫描半径r0为2 mm;I为束流(A)。

由此可得,在CSEBP 方式下,45 钢表面处于熔融临界状态时,工艺参数有如(14)式的函数关系,其中移动速度的标准单位为 m/s。

3 实验与分析

3.1 CSEBP 实验参数

电子束抛光过程中,试样表面处于微熔状态,电子束功率密度与试样表面熔融所需能量密度达到平衡状态。试样熔化所需能量密度仅与热物性参数相关,但电子束功率密度与多项参数相关,如加速电压、聚焦电流、扫描频率、移动速度等,故实验参数选取较为复杂,而电子束实验机加速电压为出厂定值,实际应用中,扫描频率不常改变,所以式(14)可简化实验参数选取范围。

为探究上述理论模型的准确性,搭建电子束抛光验证实验。根据电子束机的工件移动速度最大值15 mm/s,选取移速分别为3、7、11、15 mm/s 的四组试验参数,并将参数代入式(14),得到对应电子束的束流参数,如表1 所示。

表1 电子束抛光工艺参数Tab.1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electron beam polishing

3.2 表面粗糙度

图2a 为经电子束处理前后的表面粗糙度变化曲线与对应的表面形貌图,四种参数下,表面粗糙度分别为1.26、0.67、0.43、0.83 μm。图2b 为电子束处理后边界区域的表面形貌,1#和2#试样表面粗糙度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局部出现了少量熔坑。根据前期研究结果[22]发现,熔坑是电子束抛光后的典型缺陷,其形成机制可概括为:材料的亚表面首先熔化,部分温差较大的熔滴会冲破材料的表层喷发出来。由熔坑区域的EDS(图3)分析结果可看出,熔坑区域的碳元素含量约为50%,氧含量上升1 个数量级,因此熔坑区域主要为碳氧化合物的杂质,根据热物性参数可知,碳氧化合物的传热性能低于钢基体,因工件移动速度较慢,表层及亚表层碳化物区域有较长的能量堆积时间,当局部区域温度高于周围产生的温差时,在静态应力作用下,该区域更易发生喷发现象。喷发所产生的熔坑尺寸较大(直径约50 μm),在抛光期间内,未能及时填补而直接凝固,从而形成熔坑缺陷。3#试样表面形貌较为平整、光滑,铣削划痕完全消熔,该参数下,熔融金属较充分地流向铣削划痕低洼处,使表面形貌得到极大改善。4#试样表面虽能观测到熔融痕迹,但铣削划痕仍然清晰可见,说明该参数下电子束功率密度不足,熔化金属未流至低洼处已发生凝固。

图2 电子束处理后表面形貌分布图Fig.2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morphology after treatment: a) change curve; b) surface topography

图3 熔坑区域EDS 分析Fig.3 EDS analysis of molten pit area: a) element analysis area; b) element content

综合上述结果可知,电子束抛光过程极为复杂,熔坑缺陷是该方向亟待解决的问题,多次扫描很有可能成为消除缺陷较好的方法,因为多次扫描在起到提纯(去除试样表面杂质)效果的同时,还能为填补凹坑提供充足时间。

3.3 仿真分析

采用COMSOL 软件对45 钢扫描电子束微熔抛光过程进行模拟,模型尺寸与实际试样尺寸一致,为50 mm×50 mm×50 mm,在xoy工作面选取50 mm×8 mm的区域作为电子束加工区域,并进行网格加密处理,网格划分模型如图4 所示[23-24]。电子束抛光过程中,最大温度梯度可达105℃/s。为精确获得45 钢电子束扫描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规律,采用JMatPro 计算获得1、10、102、103、104、105℃/s 六个梯度下,45钢导热系数、比热容与温度相关的函数,因极高温度梯度下热物性模型趋于一致,所以104℃/s 和105℃/s两个梯度下对应的曲线几乎重合,如图5 所示。

图4 有限元几何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Fig.4 Establishment of finite element geometric

图5 材料热物性参数Fig.5 Therm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 a) hermal conductivity; b) specific heat

建立扫描电子束微熔抛光的热源模型,q(x,y,t)为扫描电子束热源模型,满足公式(15):扫描电子束微熔抛光处理在真空环境中进行,真空度为10–2Pa,故可忽略空气热对流造成的热量损失。而热辐射的传递不需借助任何介质[25],因此可认为热辐射为工件的主要散热方式,满足第三类边界条件。热辐射量由斯蒂芬-波尔兹曼方程[26]来计算:

式中:ε为试样表面辐射率(黑度);σ为斯蒂芬-波尔兹曼常数(W/(m2·K4));θc为试样表面温度(K);θs为工作室温度(K)。

在扫描电子束模型上选取不同时间节点的表层温度场,如图6 所示。可以发现,由1#试样到4#试样的表层最高温度在不断提升,4#试样最高温度可达2.31×103K,并且热源形状由圆形向带有尾端的彗星状转变。这是因为随着电子束束流的增加,电子束功率密度同比例增加,高能量密度热源随着工件移动,尾端热量未能立刻散失,出现彗星状。1#试样单个扫描周期(从下束到表层温度低于熔点)约需17.3 s,随着工件移动速度的增加,扫描周期不断减小,4#试样扫描周期降至3.6 s。

图6 不同工艺参数下温度场仿真结果Fig.6 simulation results of temperature field under different process parameters: a)1#sample; b) 2#sample; c) 3#sample; d) 4#sample

根据仿真结果可分析图2 表面形貌变化原因。1#试样表面出现了较多的褶皱和熔坑,由图6a 可见,电子束扫描阶段最高温度多维持在1.62×103K,略高于45 钢熔点温度,但1#试样单个扫描周期长达17.3 s,较长的电子束下束时间使45 钢表层长时间处于熔点以上,从而造成碳化物温度急剧升高,引起喷发现象[24]。2#和3#试样的表面粗糙度较为接近,且表面形貌较为光滑,仅2#试样出现少量熔坑,根据图6b、c 可知,两组热源的最高温度和扫描周期较为接近,热源温度和工件移动速度相对适中,较为适合电子束抛光处理。4#试样表面存在明显的原始铣削划痕,由图6d 可知,虽然4#试样的热源温度较高,但工件移动速度较快,单个扫描周期内产生的能量快速向基体传导,造成能量流失过快,热量无法集中,从而出现熔融不完整的现象[25]。

综合实验结果与温度场结果可得,电子束抛光过程中的热源中心能量密度极大,基体散热极快。电子束功率密度达到试样熔融所需能量仅是基本条件,扫描时间的长短决定了周期内电子束对试样表面做功的大小。因此,在后期研究过程中,电子束抛光应充分考虑扫描时间对抛光效果的影响。

4 结论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连续扫描的电子束技术对45钢表面进行微熔抛光实验、温度场数学建模及仿真研究,针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试样表面粗糙度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根据所搭建的电子束数学物理模型,求得在该电子束机新型下束方式下,工件表面微熔状态电子束束流与工件移动速度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I=11.2)。

2)当电子束束流为9.36 mA,工件移动速度为11 mm/s 时,45 钢可得到较好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由2.0 μm 降至0.43 μm,降低幅度约为78.5%。

3)随着工件移动速度的增加,单个扫描周期减小,1#试样出现熔坑褶皱。这是因为扫描周期过长,能量积累,导致过度熔融。4#试样仍存在铣削划痕,是因为扫描周期过短,能量流失过快。

4)多次扫描以及耦合扫描时间与电子束功率密度之间的关系,极有可能成为电子束抛光未来研究的热点。

猜你喜欢

电子束粗糙度工件
多层波纹管电子束焊接气孔缺陷的控制
铝合金电子束填丝焊接的送丝参数优化研究
带服务器的具有固定序列的平行专用机排序
基于统计参数开展天然岩石节理粗糙度非均匀性和节理尺寸效应关联性研究*
粗糙度对黏性土-混凝土界面剪切特性影响
扫描电子束能量峰值对表面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框架材料表面粗糙度控制工艺研究
带冲突约束两台平行专用机排序的一个改进算法
工业机器人视觉引导抓取工件的研究
钛合金TC4铣削加工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