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润湿过渡的玻璃表面亲水微结构的理论设计与制造

2021-08-03杨亮王志兴王琦

表面技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亲水性微结构亲水

杨亮,王志兴,王琦

(大连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8)

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对于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至关重要。超亲水表面具有自清洁、防雾、提高表面换热效率的特点,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2]。为了获得亲水表面,在表面设计与制造亲水微结构是物理改性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也是表面制造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3]。设计的微观结构是否亲水一直是研究人员主要关注的问题。一般来说,润湿性是说明液体和固体表面之间亲和力程度的性质,而接触角(CA)是使这一概念量化的参数[4]。超亲水表面是指与水接触角小于5°的表面。

一般来说,表面的化学特性决定了表面张力,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也就决定了润湿性,而表面粗糙度允许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修改。基于这些前提,提出了几种理论来解释固体表面的润湿性[5]。其中,粗糙表面的理论主要有Cassie- Baxter 状态模型[6]和Wenzel 状态模型[7]。Cassie-Baxter 状态表明材料表面处于高能状态(通常接触角较大)。相反,Wenzel状态通常处于较低的能量和较小的接触角。尽管能量势垒的存在阻止了自发转变,但已经观察到从亚稳Cassie-Baxter 态到稳定Wenzel 态的润湿转变的存在[8-9]。为了诱导从高能态(Cassie-Baxter)到低能态(Wenzel)的转变,必须施加外部刺激[10-12],如液滴的压缩、基片的振动、液体的加热、电场的应用或其他外力,使克服能量障碍和触发润湿过渡成为可能[13-19]。当从Cassie-Baxter 状态过渡到Wenzel 状态时,液滴会填充粗糙表面的气孔,并且观察到的表观接触角会减小。因此,利用C-B 状态转化理论去分析所设计的微结构是否能达到所期望的亲水性能,必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生物模拟结构的超亲水蜂窝结构,利用润湿过渡理论对结构的亲水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接触角的理论预测值。最后,利用激光加工技术在玻璃表面制造结构,测量实际接触角,并与理论预测值进行比较。

1 微蜂窝亲水性结构的设计

功能结构设计的灵感往往来自大自然。通过对自然生物结构的研究,已创建了具有生物启发性的抗反射、自清洁和减阻特性的表面结构,以及新型的粘合剂系统[20]。刘克松等[21]研究了防雾蚊眼,设计了一种基于六角形结构的人工复合眼结构,具有特殊的润湿性能。受此启发,本节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加工的高斯槽微多孔六角形结构,称为微蜂窝结构。

蜂窝孔阵列的设计如图1 所示。其中,P是相邻两个六角孔之间的螺距,L表示六边形结构的长度,b表示壁厚。蜂窝孔侧壁的截面轮廓符合高斯曲线的分布(图2b),即侧壁的形状和结构深度应符合激光加工所能达到的要求。理论上,微孔的二维轮廓可以用高斯函数来描述,如方程(1)所示。

图1 设计的蜂窝结构模型Fig.1 Model of the designed honeycomb structure

图2 激光束的高斯强度分布和蜂窝结构的截面Fig.2 Gaussian intensity profile of the laser beam (a) and cross-section of honeycomb structure (b)

式中:a是高斯常数;c是标准偏差。在图2a 所示高斯曲线中,–3c和+3c之间的面积比例约为99.7%,因此选择±3c之间的曲线表示脉冲激光加工的高斯孔,参数a在几何上表示高斯孔的深度,6c在几何上表示孔的宽度。

2 微观结构亲水性分析

根据前面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分析水滴从Cassie-Baxter 状态到Wenzel 状态转化,可以得到微观结构亲水性的判断。因此,超亲水性研究是分析液/固体从Cassie-Baxter 状态到Wenzel 状态的接触过程。接触角是研究亲水性最常用的参数,因此首先要给出接触角从Cassie-Baxter 状态到Wenzel 状态变化的数学表达式。

图3 给出了相邻蜂窝孔的几何截面。当水滴与微孔表面刚刚发生接触时,水滴处于Cassie-Baxter 状态,其表观接触角θD可以表示为:

图3 相邻蜂窝孔的截面Fig.3 Cross-section of neighbouring honeycomb holes

式中:θA是前进接触角;f1是固液界面投影与蜂窝总投影面积的比;f2是液气界面的投影与蜂窝总投影面积的比。为了确定f1和f2,简化参数解,水滴底部的弧可以看作一条直线(表示为CG)。同时引入两个中间变量1f'和f2',分别表示f1和f2在蜂窝孔界面内的投影线比,并由(DC+ED)/(OA+AF)和(BC+BG)/(OA+AF)给出定义。

为了求DC段的弧长,需要建立一个高斯函数,点C是固液接触区的边界点。选取AF作为x轴,AB作为y轴,在x轴上从C点到A点的距离表示为x0。根据弧长公式可得DC的弧长为:

变量1f'和f2'的表达式为:

本文所设计的蜂窝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为此选择六分之一的蜂窝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其沿图1 黑色箭头方向的投影图如图4 所示。

图4 蜂窝的投影视图(蜂窝孔的六分之一)Fig.4 Projection view of the honeycomb (one-sixth of a honeycomb hole)

II′J′J部分的面积表示为SED:

HH′I′I部分的面积是DC的弧长乘以梯形中线的长度,可以表示为SDC:

FHH′部分的面积是三角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SCF:

FJJ′部分的面积是三角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SEF:

最后,f1和f2的表达式为:

由式(6)—(11)和式(2)即可得到接触角的数学表达。然而,在一般情况下,要实现微结构达到亲水(超亲水)状态,应满足一定的物理约束。图5 显示水滴在玻璃基片表面的接触状态,其中h是水滴在柱间凹陷的高度,θA是基片的前进接触角,R是水滴的半径。假设液滴凹陷的界面是球表面的一部分,r是球半径。根据Hans-Jürgen Butt 等人[22]的研究分析,设计亲水结构中考虑压力的作用,一般有两种机理,一种为基于液体界面的曲率可以达到图形几何设定的值,从而使液体接触衬底,称之为下凹穿刺;另一种是基于液气界面可脱离顶部球体向下移动的原理,称为起(脱)钉穿刺。本文主要是从几何角度建立亲水模型,因此采用第一种理论,液滴的状态由重力(W)和穿刺压力(P)确定。

图5 接触表面的液滴Fig.5 Droplet contacting the surface

为了在基片表面达到亲水状态,必须存在重力大于穿刺压力的条件。每个蜂窝孔的平均液滴质量(m)由公式(12)计算。

穿刺压力(P)满足拉普拉斯关系式,可以通过杨氏方程[23]计算。为了简化计算,将六边形表面视为曲率半径为r的球冠。

式中:lgγ是液体和气体之间的表面张力。根据方程式(12)—(14)和式(8)—(9),可以得到最终的优化边界条件:

利用数值仿真程序进行上述理论的数值模拟,可以获得接触角的理论预测值,其中所使用的基本参数如表1 所示。

表1 优化中使用的参数Tab.1 Parameters used in the optimization

3 试验装置细节

为了验证第2 节理论及其预测值的准确性,需要对所设计的微结构进行加工,并利用检测仪器对加工制造后的微结构表面的亲水角进行测量。本文选择的加工母材为玻璃基片,所设计的微结构选择使用本课题组的一项激光加工专利技术,该技术提供一种激光加工工艺方法,包括设计的一种吸光辅料涂敷技术,能够实现红光纳秒激光的玻璃表面微细加工。具体的试验细节如下所述。

3.1 玻璃基板的预处理和后处理说明

使用玻璃表面微结构激光加工方法。主要思想是利用吸光辅助材料(TiO2)实现玻璃基板表面激光的微烧蚀。试验工件的预处理和后处理如下:

将玻璃显微镜载玻片(类型CAT.No.7101)用清水洗涤,然后在超声清洁机中清洗5 min。干燥后,将TiO2溶液均匀地涂敷在载玻片的表面,置于阴凉干燥的室温下,水平放置48 h。

激光加工后,将样品在超声清洗设备中用去离子水冲洗半小时,以除去表面的熔融物和二氧化钛。然后,将试样分别在丙酮和乙醇中进行30 min 超声洗浴。最后,将这些样品在烤箱中干燥。在测量接触角之前,在样品表面涂覆硅烷试剂(1H, 1H, 2H, 2H Perfluorooctyltriethoxysilane, 97%, Alfa Aesar Ltd),然后在100 ℃真空烘箱中硅烷化12 h,以降低其表面自由能。

3.2 试验装置和表面测量方法

激光加工试验是在图6 所示的混合超精密机床上进行的。该机床配备了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器,其中心发射波长为1064 nm。激光源的平均输出功率为20 W,最大脉冲重复频率为200 kHz。操作过程中,激光束穿过透镜并聚焦在精密X-Y-C载物台上的样品表面。

图6 混合超精密激光机和载玻片Fig.6 Hybrid ultraprecision laser machine and glass slide

通过 Mitutoyo 表面粗糙度测量系统(Surftest SV-2000/3000)测量加工过的微结构的二维轮廓。通过Dino-lite 数字显微镜(AM4115TW)测量蜂窝凹槽的形态。通过Zygo 白光干涉仪(OMP-0469F)测量微结构的形态。用Loaw 工业相机(UltraMacro 5X)测量表面上的接触角。所选的水滴量为5 µL。对于每个样品,测量水滴的接触角3 次,并计算平均值。

同时,为了获得试验所得的凹槽尺寸值,首先对激光加工的凹槽的工艺特性进行研究,分别给出a、c的基本尺寸以及与激光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该参数作为理论仿真的基础数值。

4 结果与讨论

利用上述激光加工设备对玻璃表面进行加工,图7 给出了蜂窝结构边长为20 μm 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图7a)和白光干涉照片(图7b 和图7c)。可以看出,通过吸光辅助材料的激光烧蚀技术,可以利用纳秒激光器在玻璃表面获得规则的六边形蜂窝结构,其边长尺寸大小可达几十微米甚至更小。

图7 结构的光学显微镜和白光干涉照片Fig.7 Optical microscopy and white light interference photograph of a structure

同时,本文采用静滴法测量蜂窝结构表面水滴的表观接触角,以表征样品表面的亲水性能。其中,侧视图由工业微距镜头相机捕获,接触角由图像处理软件确定。图8 给出了具体测量的表面接触角的照片(铺展时间均在10 s 以内)。

测量结果表明,蜂窝微结构表面的接触角均小于玻璃本身的本征接触角,说明所设计制造的微结构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能。同时,由图8 可以看出,随着蜂窝结构边长尺寸的减小,接触角也随之减小。当边长为10 μm 时,接触角达到4.7°(<5°),可知此时的微结构表面已经达到了超亲水的状态。图9 给出了原始表面和超亲水表面的图像。可以看出,在超亲水表面水滴完全散开,处于完全润湿状态。

图9 原始表面和超亲水表面的图像Fig.9 Images of the original surface and the super-hydrophilic surface

同时,图8 给出的四种边长条件下的亲水角测量值如表2(第3 列)所示,根据第3 节中的理论公式,计算获得的预测接触角如表2 第2 列。预测值与试验测量值吻合良好,误差值均小于5°,表明本文所建立的理论模型是基本准确可行的。

图8 不同边长的蜂窝结构的接触角Fig.8 Contact angle at different side size

表2 接触角的试验值与预测值的比较Tab.2 Comparison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predicted values of contact angle

5 结论

1)利用表面润湿过程理论,通过分析材料表面微结构的Cassie-Baxter 态向Wenzel 态转变,给出激光加工蜂窝状微结构的理论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微结构的表面亲水性(表观接触角)。

2)采用纳秒激光的吸光材料辅助烧蚀技术,可以成功地对玻璃表面进行微结构加工,精确地制造出微米级的蜂窝结构。

3)基于生物学仿生技术设计的蜂窝微结构,能够起到减小表观接触角的效果。所设计的结构的表面接触角随着蜂窝状结构尺寸的减小而减小。当蜂窝结构的边长约为10 μm 时,可以实现玻璃表面具有超亲水性能。

猜你喜欢

亲水性微结构亲水
长期施肥对华北农田褐土团聚体微结构与稳定性的影响
江心岛
基于光学仿真Tracepro软件对多面微结构导光板光学性能的研究
一种亲水性温敏聚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及用于农产品中铝离子的检测
木本油料文冠果APETALA2基因全长cDNA序列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城市公共游园中对人亲水性的安全性思考
高温引爆“亲水”经济
聚偏二氟乙烯亲水改性专利技术分析
中国北方珍珠的特征研究
蒸馏沉淀法制备扑热息痛亲水核—壳分子印迹微球及其吸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