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新时代劳动教育起好步

2021-08-03时俊卿

青春期健康 2021年14期
关键词:劳动目标时代

文/时俊卿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研究员)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有关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强调把劳动素养和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和劳动态度与品质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赋予了劳动教育新内涵,丰富了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2020 年3 月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因为,政策与法规的预期目的或目标,只有在执行过程中才能实现。所以,如何实施好新时代劳动教育就成了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

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教育目标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思想;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让学生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都是为劳动教育目标服务的。

积极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效模式

《意见》和《纲要》中明确提出,劳动教育具有自身特点。首先,劳动教育具有社会性,必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直接联系,发挥劳动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注重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其次,劳动教育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必须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

由此启发教育者,提出了适合劳动教育的体验式、项目式、契约式、探究式等教育方式。实践证明,这些方式不仅更有效、准确地实现了劳动教育目标,也对教师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起到了积极引领作用。

体验式教学。通过劳动,体验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让教育性劳动通过在知识、技能和方法等方面的体验,获得在态度、形体、情感、知识上的体验。例如:在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劳动教育研讨会上,展示的山东省某小学六年级《种植课程》一课,以教育性目标引领,学生通过亲手种植西红柿,亲自完成收获小油菜,懂得劳动艰辛,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更通过亲历实践、出力流汗,体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劳动精神。

项目教学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负责,学生通过参与该项目,能够了解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契约式教学。从诊断学情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到实施学习、完成学习契约、评估学习成果完成劳动教育任务。例如:山东潍坊实验中学组织的“校内洗手间保洁项目”劳动教育课,调动了学生为完成班级“对年级的契约”的积极性。个人→小组→班级,共同执行劳动任务,期许教育目标。在完成契约的过程中,学生加深对洗手间劳动教育课程的认知,让其自觉内化生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到劳动创造价值,尊重劳动和广大劳动者,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并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深刻内涵。

探究式教学。从科学或现实生活中选择或确定研究专题,在学习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尤其是提出科学假设,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大胆预设、选择或创新方法技术、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新时代劳动教育对教师提出新要求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对劳动教育教师提出了新挑战。

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劳动的目的和价值,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高尚”“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崇高理念,理解、形成科学的劳动观,热爱劳动,感受劳动的幸福;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劳动能力,尊重社会上每一位劳动者。

第二,教师应深度挖掘劳动教育课程中隐藏的育人因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课程特点,将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具体划分为不同的、更精细的教育目标。例如:对初中生而言,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要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针对普通高中生,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之外,还应该设法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价值,感受到劳动可以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家国情怀;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提升劳动技能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本。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劳动品质和精益求精的劳动态度;针对高等学校学生,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及实习实训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择业观,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以及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育者必须明确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质认识,把握好其目标任务;依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任务要求,基于其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完善科学、高效的劳动教育模式;关注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让新时代劳动教育起好步,少走或者不走弯路,不负新时代赋予教育者的重任。

猜你喜欢

劳动目标时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