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中为何有简体字
2021-08-02奶盖君
奶盖君
2014年,江西省博物馆的一场普通的书画展居然在网上引发了很大争议,主要矛盾点就是清代书法家苏廷玉的行书四平幅中居然出现了近现代才有的简体字。
这幅原藏于厦门博物馆的书法作品上的“乱”字是简体,而它的繁体字写法应该是“亂”。据此,很多网友认为:“简体字是近现代才出现的,清代作品里竟然有简体字,肯定假的。”
这种情况并非是个例,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东”“马”等字均与现代使用的简体字无异。
要知道,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汉字大多是1956年国务院正式公布《汉字简化方案》之后开始推行的。古人又没穿越术,自然不会现代的简体字。但是,让人困惑的是,苏廷玉和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均为真迹,甚至很多简体字在汉墓竹简和帛书中就出现了,并且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那么,古人为何会使用简体字呢?
01偷懒是人类的共性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懒。
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行书,汉字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结构体系和优美艺术的字形。然而,繁体字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笔画繁多,书写麻烦。以汉字“龙”为例:繁体一共是16画,而简体只有5画,也就是说写一个繁体“龙”的时间可以写三个简体“龙”还多一笔。
所以在古代,人们为了书写方便省时,创造出一种更为简略的字形,称为“俗字”。
它是民间对汉字的一种自发性的设计创造行为,出于书写便捷或是避讳等原因,达成一些约定俗成的汉字简化使用方式。
明末學者吕留良就曾经说过“自喜用俗字抄书,云可省工夫一半。”就是说,用俗字抄书,可以省出一半的时间来。
不过,俗字之所以称为“俗”字,是因为它与正字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不属于规范用字。
唐代颜元孙编撰的《干禄字书》中就将俗字解释为不符合六书造字规则的、仅限于老百姓使用的浅近字形。所以俗字一般只存在于信件、账本、小说等没那么正式的通俗文书中。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红楼梦》手抄本中就用了简体字(铁、过、这、坏、听、劝、体、宝、难、礼、爷、边、问等等)。明朝末年文学家冯梦龙正式刊印的《警世通言》中也发现有许多简体字。
尽管不正规,但人人都能看懂,所以俗字一直存在于历朝历代的文化生活里,并很受人们喜爱。
02简化不简单
不过,虽说同音同义并不影响书写和交流,但有时候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文字使用的混乱。不像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字都是经过国家统一规定再推广的,出现异体字争议的情况少之又少,俗字由于是古人自发创造的,每个人创造的理念不同,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出现的俗字也是不尽相同。根据《宋元以来俗字谱》记载,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它们对应繁体字共1604个,也就是说平均每个繁体字有3.9个不同的简化字。
因此,自近代以来,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致力于简体字的规范化。
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才逐步通过报纸杂志等出版物试用推行简化汉字。
其后数年,多次讨论修改,最终形成了今年我们见到并使用着的通用规范汉字。
这些简化汉字其实就是对古代已有的字形所进行的筛选和整理,选择其多种字形中更合适的一种。也就是说,
无奈的是,几波推广无一成功。只是到了新中国建立,为了普及文化,1956年1月28我们现在常用的简化字有很多在古代就已经广泛存在了。
文字改革专家叶籁士对其中最常用的521个简化字做过统计,发现解放区和建国后新出现了101个,占20%不到,而其余420个简体字都是自古就存在或解放前就已经流行使用着的:先秦时期68个,秦汉时期96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32个,隋唐五代时期29个,宋辽金元82个,明清53个,民国60个。
所以,以后当你的朋友因在古代文物上见到简体字而大呼“这是赝品”的时候,请把这汉字的简化史科普给他。简体字可是咱们古人为了便利书写而大胆创造的呢!
当然,汉字的改造并不会因此终止,相反,正因为它能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创新,才能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延绵不绝。
责编:何建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