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工匠精神的理论意蕴与价值实践

2021-08-02陶宇赵茹

关东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国有企业

陶宇 赵茹

[摘 要]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深厚悠久的国有企业基础与单位制传统,蕴藏了庞大的工匠群体与技术人才。立足东北国企,梳理工匠精神的时代传承与演变,阐释其现实价值,并促进其融入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特定的地域、制度、历史与文化等因素影响下,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工匠有着不同的社会属性与独特价值,形成了具有时代感与地域性的文化模式,也存在生产实践中的困境。国企工匠的壮大需要以制度建设提升认同、守护匠心,以职业共同体建构规划生涯培育匠人,以政策完善传承创新、发展匠业,进而融入东北振兴,实现持续发展。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工匠精神;工匠文化

[基金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工匠精神的价值实践研究”(19YJC840038);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后单位时代‘单位人命运共同体的建构研究”(JJKH20200694SK)。

[作者简介]陶宇(1983-),女,社会学博士,长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茹(1994-),女,长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长春 130012)。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5、37页。因此,如何传承与实践工匠精神则为题中应有之义。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深厚的国有企业基础与单位制传统,蕴藏了大量工匠群体与技术人才,实践出均有时代感与地域性的文化模式。立足東北老工业基地,梳理工匠精神的时代传承与演变,探索其理论内蕴,阐释其现实价值,并促进其融入实践,具有重要价值。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的问题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企工匠有何文化特质?如何壮大这一群体,进而融入东北振兴?

一、工匠精神的学术脉络与问题提出

目前中外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工匠精神的时代传承与演变、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与外延、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创新以及国外工匠精神的借鉴与启示四个方面。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梳理工匠精神的时代传承与演变。工匠精神在我国源远流长,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清朝魏源倡导“技进乎艺,艺近乎道”;近代同仁堂倡导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都很好诠释了工匠精神的蕴意

徐桂庭:《以工匠精神引领时代以工匠制度创造未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16期。,并形成“精益求精”的成语,鲁班、庖丁等是“工匠精神”的典型黄健:《寻回并发扬“工匠精神”》,《北京日报》2016年3月21日,第14版。。从古代到现代,我国工匠精神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以注重简约朴素、切磋琢磨为特征的孕育阶段,以崇尚以德为先、德艺兼修为特征的产生阶段,以主张心传体知、师徒相承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以提倡开放包容、勇于创新为特征的传承阶段,这四个阶段相互衔接、层层递进,展现了我国工匠精神产生与发展的脉络

张迪:《中国的工匠精神及其历史演变》,《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10期。。工匠精神自其肇始深受儒家文化熏染,具有中国气质。在儒家文化的熏染之下,工匠精神化解了工具理性的实用私利的偏狭性,形成了颇具中华文化特色的工匠精神,确立了以德为先、德艺兼修的精神特色

王国雄:《刍议工匠精神的中国气质》,《职大学报》2018年第1期。。随着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我国全面开启了工业化时代,工匠精神亦被赋予现代性意涵。现代工匠精神是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而萌芽,继而在工业化发展中得以锤炼的一种集体型的精神状态

王晓明、林雪萍:《正本清源论工匠精神》,《中国发展观察》2016年第12期。。当下,工匠精神的重塑不仅仅被局限于工业领域,更具有划时代的示范性与推广性。现代大国工匠不再是传统的手工匠人,而是现代大工业中的技术工人,是产业工人的一部分,是工人阶级新面貌的体现

刘建军:《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10期。。提倡工匠精神是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传统的职业精神和工作理念,是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取向和自我意识的表现,也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积极态度,通过极致的追求完美,将产品构建成艺术品进行精雕细琢,从而达到尽善尽美的状态王荣才、吴红:《工匠精神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通的路径探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1期。。

挖掘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工匠精神在世界各国均具有独特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表达。在日本,工匠精神是一种道德伦理和集体意识的反映;德国的工匠精神,与日耳曼民族严谨扎实的作风一脉相传;美国工匠精神,将个人的DIY与商业逐利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也即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

王晓明、林雪萍:《正本清源论工匠精神》,《中国发展观察》2016年第12期。也有学者概括,德国人称为“劳动精神”,美国人称为“职业精神”,日本人称为“匠人精神”,韩国人称为“达人精神”

陈志标:《大国工匠的“根”与“魂”》,《工会信息》2017年第21期。。立足我国传统与时代演变,陈志标提出,工匠精神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精于工”,在职业技能上专业精到、技艺过硬;二是“匠于心”,在职业素养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三是“品于行”,在职业理念上敬业守信、责任担当

陈志标:《大国工匠的“根”与“魂”》,《工会信息》2017年第21期。。吕冬明与黄小东的研究表明,“工匠精神”更多是指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不骄不躁、潜心研究、持之以恒和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

吕冬明、黄小东:《基于大国工匠后备军培育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机械职业教育》2017年第9期。。也有学者将其总结为:思想层面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行为层面勇于创新、持续专注、注重细节;目标层面,精益求精、追求极致

孟源北、陈小娟:《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协同培育机制构建》,《职教论坛》2016年第27期。。因此,孕育于传统工艺,发展于工业社会,全面绽放于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传递的是用匠心,铸匠业,成匠人。

探索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创新。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同时,何以对工匠群体给予全面的认同与保障?学界主要从工匠文化、工匠教育、工匠制度三个角度展开。工匠精神之所以能够培育与弘扬,最基本条件是要有优良的社会教育文化环境来滋养。重实业、强实业,就能在其中孕育出大国工匠精神,并在社会各行业弘扬这种精神

栗洪武、赵艳:《论大国工匠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而对于工匠精神的可持续与可创新,则需要通过教育来贯通,可通过完善现代职业教育“软实力”的内核向度,构建现代化职业发展机制的刚性支持向度,筑牢技术传承方式科学化转变的保障向度,彰显现代化背景下主体发展的动力向度

肖薇薇、陈文海:《工匠精神衰微的现代性困境与超越》,《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25期。。全面细致的制度设计与强有力的政策落地对于工匠群体而言是切实的保障。围绕工匠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学者倡导精准服务和人文关怀,进而在“社会行为”上让尊重工匠行为真正落到实处;国家则可通过深度完善养老、医疗等工匠福利保障,畅通工匠晋升发展通道,使工匠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徐桂庭:《以工匠精神引领时代以工匠制度创造未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16期。。因此,学界倡导“牢固树立全新理念、凝聚社会普遍共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凝聚内生发展动力;强化顶层设计引領、健全政策制度安排;注重先进文化引领、营造优质社会环境等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的策略构想

李宏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问题研究》,《职教论坛》2016年第16期。。西方国家在经济保障、文化滋养、信仰助推、教育支撑和观念引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传承经验

孙清华:《西方国家的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传承》,《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10期。。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在职业教育中十分注重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王芊、刘荣:《工匠精神是安身立命之本》,《中国教育报》2016年4月12日。。比照德国、日本“匠人文化”的启示,诠释和倡导工匠精神所涵括的技能、职业、精神、道德和价值的多维体现,有利于我国现代职业人的培养与产业经济的升级转型

李德富、廖益:《中德日之“工匠精神”的演进与启示》,《中国高校科技》2016年第7期。。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与启示

学界对于工匠精神形成了较系统的研究脉络,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基础,但也有需要深化与拓展的空间,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第一,研究方法方面,既有研究更多从哲学、教育学等学科探讨工匠精神如何得以传承的原因与途径,以文献为依据的理论性阐释较丰富,以口述历史、深度访谈等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有待深入。第二,研究内容方面,对工匠精神内涵的提炼较充分,但如何创造环境与培育机制的对策性研究应当加强。第三,研究视域方面,已有成果展现了工匠群体、工匠精神纵横交错的研究面向。但在不同时空条件与组织制度背景下的工匠群体其实践出的工匠文化是有所不同的。因此,现有研究整体性关照较多,而带有地方性与体制性特点的专门性分析不足,特别是有着悠久传统的东北地域的国企工匠文化的实践逻辑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培育有待于得到针对性探讨,以丰富工匠研究的多样性与动态性。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行了科学界定:“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这为当下的研究与实践赋予了新的议题与要求。本研究在传承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工匠群体进一步界定为生产实践中能够对产品与服务以及相关环节全部投入、有所创新、不断追求卓越的专业人员;相应的,这一群体在生产实践中所展现出的爱岗敬业、执着专著的专业态度,一丝不苟、如琢如磨的职业水平,坚持创新、传承超越的成果要求则为工匠精神。那么,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特定的空间,工匠精神又表现为何种内涵与外延?遇到何种困境?需要怎样突破?在此意义上,本文立足拥有良好国企传统与工业基础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实证方法深入工匠群体生活史之中,呈现其生产与生活状态,凝练其文化内核,探寻其社会环境及组织机制,从而回应工匠精神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的时代议题,构建有利于国企工匠价值实践的政策、制度与社会环境,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使命。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工匠精神的实践价值

基于理论梳理与现实追问,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Y厂、B厂与C厂为例

本文所调研的Y厂、B厂与C厂分别处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C市、Q市与H市。其中,Y厂主要从事汽车行业,在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一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内同行中也极具引领性,在历经了一系列转型之后,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B厂地处东北边陲的Q市,作为“一五”期间建设的国营军工企业,在国家的稳定与建设过程中体现了其突出的功绩。C厂是我国较早从事客车行业的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三个企业均为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因遵守社会科学的伦理原则,在案例展示与访谈记录中所显示的信息均已经过技术处理。,以文献法、深度访谈法、口述历史法、观察法等开展调研,充分了解国企工匠的工作状态、现实处境,勾勒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工匠的总体图景,提炼这一具有时代感与地域性的独特的工匠文化,形成国企工匠价值实践的实证研究。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工匠精神的形成背景

提炼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工匠这一群体的精神特质,就不能回避其背后的地域、产业与制度背景。首先,从空间的角度而言,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包含了历史、制度、文化的综合维度。“除了日伪时期留下来的一些企业外,东北老工业基地所属的大型企业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尤其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建立起来。在建厂过程中,主要选择了一些靠近城市,但其地点相对荒芜空旷的地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占地面积大和高度集中等特点。”

田毅鹏、漆思:《“单位社会的终结”——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单位制”背景下的社区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67-68页。在此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一般都具有较长历史,这赋予“单位人”厚重的历史感。单位制度更以强大的整合性、组织性与动员性实现了国家与“单位人”的联结,并实践出独特的地域文化,表现在东北人、“单位人”身上。“东北地域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化进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间断性和跳跃性、‘移民文化和典型的‘单位文化等特点,形成了东北地域文化发展独特的‘自性,对其社会发展的模式和节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田毅鹏、漆思:《“单位社会的终结”——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单位制”背景下的社区建设》,第115页。

其次,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追溯东北老工业基地可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源自建国初期国家部署安排的一系列大型工程,以“一五计划”为代表,期间兴建的156项国家重点工程,奠定了“共和国长子”这一历史地位。而在这156项工程中,以煤炭、石油、电力、钢铁、有色、化工、机械、轻工、医药、军工为主,成为国家经济建设与军事防御的重要支撑。这些企业在之后的改革开放中受到市场的影响与冲击,其工艺与产品转型尤为艰难,带给工匠群体的挑战就更为艰巨。

再次,从制度背景出发,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共同体”。在单位制起源和形成的过程中,无论是作为组织的单位,还是作为制度形态的单位,既是一个广义的生产共同体,同时又是一个建立于相对封闭的单位空间内,植根于单位熟人社会关系体系基础上的生活共同体。

[美]亚力克·福奇:《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陈劲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7-8页。虽然改革开放已经进行40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国有企业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但由来已久的东北地域文化、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及典型的单位体制与单位共同体依然影响深远,并未完全中断。这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国企工匠而言,是重要的文化、行业与制度背景,并塑造了他們与其他地域以及行业群体不同的社会人格。

在此复杂的背景下,本文的国企工匠指的是活跃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劳作于国有企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之匠心,有如琢如磨、无人替代之匠艺,同时能够爱国爱家、事业常青之匠业的实践群体。而由这一群体在生产劳动中所不断实践出的具有时代性、地域性以及制度性的体征与特质则在不同层面体现着工匠精神。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工匠精神的独特价值

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悠久的工业历史与工业文明,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彰显着“共和国长子”的担当。在特定的地域、制度、历史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企工匠有着不同的社会属性与独特价值。

1.工匠精神作为典型带来示范效应。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脉络中,在国有企业起步、发展与转型中,工匠群体默默耕耘在工业生产的第一线,鲜为人知。近年来,工匠精神不断被强调,他们的故事逐渐流传开来,并赋予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的希望。以吉林省为例,截至2019年5月,吉林省已开展三届“吉林工匠”评选活动,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共评选出30名“吉林工匠”,省政府给予他们证书、奖金和省劳模待遇,并鼓励各单位在绩效津贴、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方面向“吉林工匠”倾斜。与此同时,长春、白城、四平、吉林、敦化、白山、松原等地还开展了“长春工匠”“白城工匠”“四平工匠”“江城工匠”“大德工匠”“白山工匠”“松原工匠”的评比。通过工匠评选和表彰活动,在全省营造出“勤于学习实践、练就过硬本领”“工人伟大、劳动光荣”“崇尚技能、精益求精”的文化氛围。

周晶:《职业教育视角下“吉林工匠”培育保障体系构建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21期。

我师傅就是省级工匠,我感觉特骄傲,我们还是优秀班组,别的车间都跟着学。与C厂技术工人HZ的访谈。

这几年中央提倡大国工匠,我们厂就特意制作了建厂历年来的非常优秀的、卓越的工匠师傅的宣传材料,还定期安排报告会。对我们来讲非常受教育、受启发。与Y厂宣传干事ZJG的访谈。

不同的工匠精神发挥着不同的文化价值。现代社会既需要普普通通的工匠的默默付出,也需要领袖式人物来领导和开拓。因为有工匠的出色表现,才出现了“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游刃有余”“鬼斧神工”“胸有成竹”“出神入化”等词语的诞生。而谈到领袖式人物时,则更多地讲述了他们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品质和毅力,以及他们的努力影响和带动了一批批优秀团队的品质和精神。

付守永:《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5年,第7-8页。单位制传统较长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往往具有极强的组织与动员能力。长期以来的单位体制通过组织体系与福利制度将国家与个人及其家属密切整合在一起,其组织与动员的能力在其他类别的企业中是无法想象的。即便在改革之后,国企这种自上而下的组织动员以及“单位人”内在的单位情结与集体认同仍然延续。因此,对于典型的宣传,有着自身的制度优势,国家层面的大国工匠、地方层面的各省市的工匠评选,以及劳模工作室、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均为当代工匠群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而通过这些契机,国企工匠成为广大劳动群体的典范,并发挥出积极、持续的示范效应。相比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或比较年轻化的企业,国企工匠精神的影响性、示范性更加深远。

2.工匠精神通过生活世界进行日常渗透。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既是分工明确的工业社会,也是关系网络纵横交错的半熟人社会。国企单位诞生于工业体系,并形成了具有一定独特性的工业社会。而这种半熟人社会一方面是基于企业内部的师徒制、班组制等长久以来的横向联结形成,另一方面也是由国有企业的“家族化”所带来的。“单位人”是指单位制度中的实践主体,在典型单位制背景下生长起来的“单位人”,具有一些特殊的社会性格,包括封闭性、复合性与依赖性。在这一群体中,无论是国企匠人亦或是其他人员,步入国企单位就等同于根植于纵横交织的社会系统中。因此,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手工艺匠人,国企工匠所实践的空间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在国企中,工匠的形象一旦被确立并宣传,其精神气质就会通过师徒、班组、家庭、邻里等关系产生一系列渗透与影响,形成横向辐射与纵向传导,达成外在行为与内在认知的多重反应。

我们班组就是模范班组,我们班组的老师傅就是劳模,是国家级的工匠,后来大家跟着他一起学,他陆陆续续带了很多人,我们也跟着成长,带新人,都这么过来的。与Y厂FML的访谈。

我父母就是这个厂退休的,我在咱厂技校毕业之后就来这里了,学的是电气焊,干的也是这个。我们这行又脏又苦啊,也想过转行。但是我老父亲一直跟我说一定得有技术得有业务,我就坚持下来了,后来慢慢琢磨技术,就越来越有兴趣了。

与C厂WDL的访谈。

如果说国家与单位自上而下的树典型,将抽象的国企工匠精神外化,那么扎根于单位社会的自然而然的影响,则将这种精神深入人心。无论是家庭还是企业,通过价值观传递、生产与生活方式熏陶以及若干机会与平台的影响,国企工匠传帮带的技术传承与创新则以一种自然的方式达成,而这一过程也是对匠人群体社会人格的再塑造。在这种日常化的塑造中,很多新的工匠、劳模、技术标兵等先进人物及其更具新时代的精神特质也不断涌现出来。

3.工匠精神依托技术引领实践担负责任。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很多国企属于建国初期的重工业,这些企业在长期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出现了设备老化、技术陈旧等问题,因此,技术的引领就愈发重要。作为国家经济产值核心地位的国有企业,生产技术更新与经济实力提升都有赖于工匠群体。

咱们厂以前啊,都是三十年一贯制,后来渐渐的技术啊设备啊包括管理啊都跟不上了,必须得换型了。那个时候真是天天加班,没白天没黑夜的啊。咱厂这些工程师、技术骨干啊,费尽心血大干苦干,这才是真正的工匠啊。与Y厂工程师CKJ的访谈。

咱东北国企里的工匠不一样,没有发达城市企业先进的条件,所以想要有什么突破,付出的就比别人多。咱们也不像小作坊手艺人,这都是大车间大厂房大设备大生产线,只要输了就完。咱们是既不好赢,也不敢输,压力巨大。而这些压力呢,就落在决策者和技术攻关者身上了,所以工匠群体太重要了。与C厂生产班长TY的访谈。

表层工匠们通常大肆宣扬他们的方法、工作过程,以及他们创造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而深层工匠们不在乎传播媒介,更专注于通过思想创新改变我们对于事物的思考方式。[美]亚力克·福奇:《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陈劲译,第18-19页。在国有企业中,人数规模庞大、班组纵横林立、生产分工复杂,因此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往往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特别是对一些历史较漫长的企业,新的突破与革新即意味着千载难逢的机会,涉及到整个企业的起死回生与职工及家属的命运。东北国企处于企业的技术核心位置,承载着地域条件与产业结构带给自身的天然压力,也担当着破旧立新、改革图变的时代要求。相比于传统作坊背景下的手工艺匠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企工匠更具有无法抹去的历史的负重感与使命感。他们内在的工匠精神则要求他们在传承历史基础上突破瓶颈、努力超越。

4.工匠精神扎根地域文明塑造多元性格。伴随着国有企业的逐步形成与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构筑了典型的单位体制。单位制不是一般性的组织和制度,而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建立的带有总体性的组织制度设计,它决定了现代中国社会的总体结构和体制。

田毅鹏、吕方:《“单位共同体”的变迁与城市社区重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第1页(序言)。在共和国诞生70年的漫长历程中,单位制与国有企业共同构筑了东北地区的工业文明与社会形态,既扎根于现代化的工业主义,又包含军事主义色彩;既深受苏联元素的影响,又延续着根据地传统。这种多元杂糅的空间文化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工匠生产实践的重要背景。

咱东北人实在、心热,你敬他一尺,他能还你一丈,这是对人。对事儿呢,咱没事不整事儿,遇事儿不差事儿。虽然不太会精打细算,也不太斤斤计较,但是咱们有种闯关东的精神,也有辉煌的历史。咱们东北国企的工匠呢,更是不服输、不怕苦、敢拼搏、能抗事儿,但凡有点出息的,都是拼命三郎。与Y厂工人师傅YYD的访谈。

我父亲是南方人,是建厂时期支援东北的工程师,后来因为在这成家了就没再回去。留在东北,他至今都不后悔,觉得有意思,有人情味。我爸对自己带的徒弟、学生从来都是毫无保留的给予。我自己也是,在技术上、生活上,对年轻人掏心掏肺,没有索取,只有一腔热血,这就是咱们东北大企业的工匠、劳模、师傅,有咱们大东北的血性。与B厂工程师CNP的访谈。

近年来,当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从东北方言、东北小品等艺术形式来了解东北和认识东北的时候,其实东北人包括东北匠人的品格、风骨与性情早已根深蒂固。从空间地域角度而言,东北地区地理条件与天气条件以及闯关东的精神,包括共和国长子的情怀等,共同铸就了东北人,特别是东北国有企业“单位人”的独特社会人格。而在这些“单位人”当中,技术精英、能工巧匠、工程人员等在他们身上体现的精神特质更为典型。他们能吃苦、能钻研、能担当、能奉献,他们“粗”可以不拘小节、乐于分享,“细”可以精益求精、如琢如磨;他们“冷”可以要求严苛、刻苦钻研,“暖”可以热血沸腾、不吝慷慨。一粗一细之间,一冷一暖之间,挥洒出东北国企匠人群体的精神气质与独特风采,实践出具有时代感与地域性的独特的工匠文化,他们以匠心实践成为匠人并成就匠业,传递出他们特有的价值与功能。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工匠精神的实践困境

在党中央大力倡导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背景下,一些企业能够抓住机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核心要义在于技术创新,而技术理想的实现根源于工匠精神的具体实践与现实达成。但在当下,这一群体依然面临诸多困境。

(一)认同体系的分化动摇匠心

认同体系包括从内而外的自我认同,由外而内的社会认同,也包含人们对社会成员所占据的相对固定的社会位置的身份认同。在众多研究中所呈现的一个共识是,国企变革以来工人阶层社会经济地位的明显下降。作为国企工人,他们在市场化改革以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而在市场化改革以后,以往地位逐渐失落。“特别是在90年代中期以后,基本上是獲益增加缓慢,而所负担的改革成本却大大提高。工人在城镇就业人群中独占鳌头,在社会生活中担任最重要角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32页。即便是近年来,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不断被强调,但作为工人阶级一员的国企工匠,其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认同都并不高。

现在蓝领工人也好,技术工人也好,还是什么工匠劳模也好,实际上待遇一般。你看我们厂蒋师傅他就是属于挣年薪制,一年40万,这全厂凤毛麟角啊,硬干出来的,那是真熬心血啊。反过来呢,其实比起高层领导,这收入还是有差距。与C厂车间主任AQD的访谈。

啥事都是有好有坏,有个头衔固然是好,说明我的劳动成果得到了认可。但从我个人而言,我不希望被过度关注。当务之急是把我学到的本事、见到的世面,还有积累的经验分享给更多人,然后大家一起不断创新,引领整个企业再上新台阶。而不是说今天去接受采访,明天去外地讲话,后天又写个事迹材料。与B厂劳动模范QXC的访谈。

因此,在国企工匠的认同体系中,存在较为极端的分化现象。一方面是社会大众对这一群体并不太熟知,将其泛化为普通蓝领,他们不会像明星演员光鲜亮丽,也不会像权贵阶层万众瞩目;另一方面则是国家、社会与企业本身对个别典型的工匠人物过度消费与捆绑,造成了这一职业的异化。而对于工匠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一种群体,在现实世界中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他们究竟应该被宣传追捧还是低调学习?工匠究竟应该保持不断钻研、精益求精的初心,还是走向社会,发挥更大感召力?这些都存在着分化的认识,也会对更多工匠传承人带来歧义与误导,而这一内化于心的问题直接会动摇社会以及匠人本身对于匠心的坚守,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于工匠精神的坚守。

(二)职业生涯的疏离影响匠人

在国企生产一线,绝大多数的员工都来自于大专中专技术学校等。他们年纪轻轻就步入工作岗位,往往缺乏职业规划,而步入成熟的年龄阶段时,往往又会因为各种原因失去再教育的机会。有些人甚至又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缺少危机意识与奋斗精神,这对于国有企业工匠群体的壮大是一种折损。而在企业内部,国企工匠的衡量标尺是什么、怎样评比,能获得多少薪酬待遇,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曾考量。

刚进厂那时候吧,还年轻,20岁左右,浑身的力气。现在吧,让我那么使劲干也干不动了,偏重琢磨技术,琢磨工艺,总结经验,也觉得挺好的。但是年纪渐渐大了,文化底子还弱,往前提升职称也好,还是技术突破也好,挺难。与C厂工人HZC的访谈。

太难了,又得抓生产,又得有技术,还得发论文、搞专利、建工作室、带团队,得是多面手啊。整天熬夜干,受不了,所以我也不合计这事儿了,选不上。与B厂技术员GX的访谈。

一些大中专出身的蓝领工人,年轻时缺少对自身职业的规划,在逐渐成熟后,又往往选择随波逐流。即便是身边就有工匠、劳模、先进、标兵等这样的典型,也总是会在较高的评选标准以及需要承受的压力之下选择退出。有时,频密的宣传与高难度的选拔结合在一起,使得寻常工人觉得先进典型遥不可及。尽管有些优秀工匠在某些方面具有天生的才能,但大多数工匠并不一定具有这方面的能力,只能靠长期从事某项劳动并进行长年累月的积累,把一件事做得游刃有余了,他才能成为出色的工匠。而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只有文凭越高,才越能凸显劳动的价值和地位,这是极其可怕的、扭曲的认识!

付守永:《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5年,第8页。这种因为职业生涯的模糊、疏离等问题所带来的累计效应则会表现为工匠群体的偏离与异化,造成了这一群体的浪费以及后续人才的难以接续,更直接会影响到工匠精神的传承

。因此,这一群体需要国家与社会的关注,以及企业特别是职业群体内部的自我建设、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三)政策保障的单薄不利匠业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是共和国工业文明的摇篮,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中,由于观念落后、设备陈旧、管理不善等各种原因,很多企业积重难返,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今非昔比。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可谓生产与生活高度交织的共同体。伴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单位生活共同体逐渐分化:单位外组织的萌生使单位密度产生松动,且在单位之外也存在着可能性。同时,在国企改革中由单位所承担的职能不断弱化,原有福利体系不断瓦解和分化,子女接班、家属照顾等政策成为一种历史;大量社会资源回归到社会中,职工福利也逐步消解。事业与企业、干部与职工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开。在此背景下,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工匠群体、技术人员等,相关政策制度与薪酬待遇仍处于社会较低位置,其得到肯定与保障的道路依旧漫长。

东北经济发展还是缓慢,跟南方沿海城市比不了,所以也真有的能工巧匠就去南方了,或者去北上廣了,毕竟经济基础也很重要嘛!这也是影响东北留住人才的重要方面。

与B厂人事部经理BZ的访谈。

现在企业招人用人提拔人,还是看学历,你像大专院校出身的,起点还是低,待遇上去的很慢。除非在技术上、在工艺上真有突破,那才能立得住。咱这里技术工人也多了去了,真正能受到认可的那都是非常难的,所以很多人就不拼了。

与Y厂工会干事CZQ的访谈。

工匠在任何情况下的劳动都是平等的。可以肯定地说,一个葬仪师的工作与一个院士的工作是完全平等的。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劳动的交换才是有意义的。

付守永:《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5年,第7页。近年来,党和国家加大了对劳动模范、工匠人才的支持和保障力度,推出一系列保障措施。如2018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强调要充分认识提髙技术工人待遇的重大意义,持续推动技术工人待遇水平的提高。《意见》从解决产业工人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提高产业工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地位,提出了多项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等具体措施。对于企业来说,切实落实这些举措,对于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调动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杨冬梅:《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现代班组》2019年第5期。相比于沿海地带与发达城市,东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局限性,如若政策未能及时跟进并丰富完善,则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包括也会影响到人才培养,这也是工匠群体培育与发展的最大制约,并直接反馈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工匠精神实践困境的突破

工匠精神的确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发挥重要的价值,但这一群体的培育与发展也存在困境。工匠精神的实现,如果仅靠道德感化和形象宣传,则难以持久。企业只有高度重视以弘扬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匠文化、工匠精神以及相应的制度背景与政策支持,才是对劳动者的基本尊重与人性关怀,也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路径。

(一)以制度建设提升认同守护匠心

社会与自我对于工匠体系的认同,绝非构筑于流沙之上,而是依赖于扎实的现实体系之中。在技术攻关层面,东北国企的工匠群体绝非单兵作战,而是需要团队合作,挑战局限。建设名师工作室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吸纳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

张振华:《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35期。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素质的提升、产业要素的重组,还会带来就业结构与规模的调整与变化。新一轮吉林老工业全面振兴背景下,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对“吉林工匠”培养的规格与质量、结构与规模、模式与方略都提出新需求。职业教育是培养“吉林工匠”储备力量的主阵地,应以系统思维解决好“谁来当工匠”“怎样精准培养工匠”“如何留得住并用好工匠”的问题,通过强化认知、创新产教融合路径、构建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工匠地位等举措,推动“吉林工匠”有效培养和发展。

周晶:《职业教育视角下“吉林工匠”培育保障体系构建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21期。相应地,落实到具体的劳动报酬与待遇方面,也需要相关配套机制的相得益彰。劳动产权制度作为劳动者各项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对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培育有着重要作用,并进一步促进劳动者从体面劳动走向共同富裕。

赵浚、田鹏颖:《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培育路径》,《思想理论教育》2019年第9期。企业弘扬工匠精神既要将工匠精神植入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从生产、研发到技术、工艺都不断优化;又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构建人人分享、人人认同、人人实践的职工文化,引导企业全体职工自觉践行工匠精神;更要优化技术工人的成长环境,建立系统完善的培训机制,出台奖掖先进、鼓励创新的完备制度,给职工以积极进取、精细做事的正面激励,进而让工匠精神在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李珂:《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呼唤工匠精神》,《人民论坛》2017年第17期。因此,对于东北国企而言,应充分利用文化教育优势以及全面落实制度保障来弥补和跟进工匠群体与技术人员的培养,并贯穿于他们的生涯,使其获得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与对未来的期待,使这一群体从内到外地笃定匠心、雕琢匠艺、成就匠人、传承匠业。

(二)以职业共同体建构规划生涯、培育匠人

职业共同体源于涂尔干的论述,“职业共同体是以共同体聚集起来的职业群体,是一种基于相似职业、共享的价值、一定的组织规范与生活方式而形成的”[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15-17页(序)。。职业共同体对于社会整合、经济发展与公民道德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并被学界关注。迄今,对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也具有极强的解释力。涂尔干认为,职业共同体作为社会整合方式的原因包括相似的心态与相似的职业,频繁的社会互动,合作与价值共享,专业化与同质化,职业的责任、义务,行为规范和组织形式,职业内部的习俗,职业伦理以及从分工的不同本身可以作为社会团结的一种解释,易于被下层接受等。

李强:《职业共同体:今日中国社会整合之基础》,《学术界》2006年第3期。也正因此,涂尔干倡导的职业共同体更具建构性。

在中国社会的语境下,针对具有极强技术性与组织性的国企工匠群体,这种职业共同体尤为必要。工匠群体的职业共同体强调以职业分工为前提,以企业精神作为凝聚,以员工为主体力量,并强调技艺的提升。这一共同体通过政策支持、公共精神倡导、职业伦理内化、劳动分工明晰等建构具有公共意义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破解微观层面的身份认同之危机、职业生涯之困惑,中观层面的单位情结之淡薄、国企精神之衰弱,并在宏观层面确立新的整体性与共同性,从而培育更多的优秀工匠,引领卓越的国企工匠精神。一切发展的主体终归要回到人的本身,因此,只有工匠群体本身在国家与社会、企业与行业、外在与自我之间找到了职业生涯的契合点与发展线,他们才能够沿着自我成长的轨迹描绘出于国于民且于己有益的生命历程,也才能够实践为真正意义的既有理想、也接地气的匠人群体。

(三)以政策完善传承创新、发展匠业

工匠群体绝非是被不断消耗与掏空的既定群体,也绝非是被不断消费与关注的特定对象。他们更需要的是保持专注与敬畏的本心,在技术、工艺等具体层面不断投入,真正获得劳动与创新带来的高峰体验。新时代扬弃资本主义异化劳动,恢复自由自觉的劳动本质还要从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出发,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的培育需要学校、政府、企业和社会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整合、优化劳动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培训,建立健全持证上岗制度、薪酬制度等,积极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为自身发展谋划相应的职业格局,有效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素质与能力,从而为企业创新发展积聚人才优势。

赵浚、田鹏颖:《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培育路径》,《思想理论教育》2019年第9期。工匠群体既不能被边缘化,也无须被神话,二者偏向一端都是对人才本身的异化与伤害。高技能人才发展工作需要遵循人才规律,回应人才需求,改变人才能力与发展脱节、劳动与利益脱节、人才积极性创造性被压抑、人才能力贡献与利益不相称等现状。

张祺午:《为技能人才辈出提供蓬勃生命力》,《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27期。职工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立足自身岗位,以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为榜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职业心存敬畏、对产品精雕细琢,逐步达到精益求精的职业境界。

李珂:《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呼唤工匠精神》,《人民论坛》2017年第17期。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工匠在传承由来已久的工匠精神的基础上又将这种精神演绎出更加具有地方性、制度性以及时代感的特质。他们“粗”可以不拘小节、乐于分享,“细”可以精益求精、如琢如磨;他們“冷”可以要求严苛、刻苦钻研,“暖”可以热血沸腾、不吝慷慨。一粗一细之间,一冷一暖之间,他们以匠心实践成为匠人并成就匠业,传递出他们特有的价值与功能。在精神实践的现实层面,国企工匠的初心回归既需要在切实的生活层面得到保障,在认同体系获得归属,也需要摒弃形式主义的干扰,把物力财力与机会平台投入到工匠群体的成长之中。而对于工匠的定位不是要求他面面俱到,而是身怀绝技;鼓励而不是盲目推崇,肯定而不是全然神话,从而使每一个拥有期待与努力的人都能够有所预期、为之奋斗,进而促进学科交叉、分工合作,实现技术突破与进步。如此,方能坚守匠心、培育匠人、传承与发展匠业,进而实践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工匠的精神价值。近年来,国家不断通过人才政策的实施助力东北振兴与国企发展,这也将有利于东北国企工匠的队伍建设与精神传承。在东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国家与社会、企业与学校应当共同做到的是,让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拥有一颗匠心,具有一门匠艺,成就一份匠业,成为一个匠人,从而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升级与全面振兴。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