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温“信仰的味道”

2021-08-02苏枫

小康 2021年21期
关键词:陈望道水塘故居

苏枫

错落有致的格局、白墙黛瓦的小院、古色古香的老街……走进浙江省义乌市分水塘村,一幅美好的乡村图景徐徐展开。这里有一口小小的水塘,水从两边分流出去,东南一路留在义乌,西北一路流入浦江县境内,分水塘因此得名。

这里孕育了一个影响现代中国命运的人物——《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陈望道。

追寻“千秋巨笔”的足迹

在分水塘村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1919年底,29岁的陈望道带着原版的《共产党宣言》,回到故乡过春节。

在柴屋里,陈望道用两条长凳支起一块旧门板,伏案译书,一日三餐也是由母亲给送。有一次,母亲端了粽子放到书桌上,还在粽子边放了一碟红糖,催促他趁热吃。过了一会儿,母亲问他还要不要再加点红糖,陈望道连声说:“够甜,够甜了。”母亲进屋收拾碗碟时,却发现儿子满嘴都是墨汁,而红糖一点没少。原来陈望道全神贯注于译书,竟把墨汁当作红糖蘸着粽子吃了。

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忘我的精神,陈望道完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此译本对于正在建党过程中的中国共产党而言意义非常重大。译稿经陈独秀和李汉俊校阅,于1920年8月在上海印刷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次公开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全文。陈望道因此被誉为“传播《共产党宣言》的千秋巨笔”。

每个来到分水塘村的人,都会到陈望道故居来感受“信仰的味道”。

这座建筑由陈望道父亲陈君元建造,建于清宣统元年,为前廊式天井院结构的砖木建筑,坐北朝南,呈“凹”字形布局,一进五开间,前设弄堂,左右各两间厢房,中间是一个小小天井,天井用条石铺地。南面山墙为一字形照壁,照墙上开石库门,上方横匾题“桂馥兰馨”。由汪道涵题写的“陈望道故居”匾额挂在大厅中央。

村民陈华仙从2011年开始,就在陈望道故居担任讲解员。“我爷爷是跟陈望道一起长大的伙伴,在我小时候爷爷就经常跟我说起陈望道当年的故事。但直到我做了讲解员,才真正了解陈望道,他对真理的追求和救国救民的初心让我很佩服。这些年来瞻仰陈望道故居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单位都来这里上党课。”

陈望道不仅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者,而且参与了党的创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地方委员会的第一任书记。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并担任复旦大学校长25年,是复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任职期间,他主持修订《辞海》,为新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故居内《陈望道生平事迹展》展示了大量的珍贵图片和文字资料,呈现了陈望道辉煌的一生。

《共产党宣言》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更深深影响了中国革命的历程。

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第一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

坐标“望道信仰线”

正值建党百年之际,分水塘村的红色气息浓郁。离村口不远的地方,就是望道讲堂,旁边种着一排杏树和红梅,象征着红色信仰。

“遵纪守法,一日三省;珍惜村誉,村兴我兴”16字村训,醒目张贴在文化广场。

许多单位组织预备党员来到陈望道故居庄严宣誓入党,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党员来到这里重温入党誓词。为了进一步延伸红色主题,分水塘村特意在文化礼堂内新设了陈望道事迹陈列室,并以陈望道故居为中心,拓展建设望道纪念馆、入党宣誓台等平台,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赋予分水塘村新的内涵。

2018年以来,依托红色资源,义乌在当地打造了一条“望道信仰线”,作为义乌十条美丽乡村精品线之一。

红色品牌 全长约13公里的“望道信仰线”是义乌十条美丽乡村精品线之一,途经五个重要节点村,分水塘村就是其中之一。

“望道信仰线”起于义乌城西街道横塘村,止于分水塘村,全长约13公里,途经五个重要节点村。

“这些年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分水塘村党支部书记陈仕杰说,过去村里通往外界只有一条泥路,外出靠肩挑背扛和独轮车,村里的房子大部分破破烂烂。现在路修好了,村民外出方便了,破烂危房拆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整齐的仿古老街。最近,每天都有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追寻陈望道的足迹。

据统计,自从今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分水塘村已经接待参观团队385批次、散客16000余人次,有6500余人次在诵读厅内开展红色经典诵读。

许多游客来此品尝到了“真理的味道”,而本地村民则品尝到了“小康的味道”。

随着红色旅游不断升温,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土菜馆、田园集市等,吸纳近百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实现不出村销售。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也越过越甜。

村里不断上涨的人气,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陈根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在陈望道故居边开了一间粽子铺,很多游客都会来买一些“望道粽”作为伴手礼。

望道邮局、麻糖手工作坊、木刻版画工作室……在这个小村落里,红色品牌效应正日益显现,各种新业态不断涌现。

望道邮局工作人员说,每逢节假日这里就特别热闹,游客路过都会进来逛逛,购买书籍、邮票等纪念品。

在这样一个小山村,如今一半多的村民成了生意人。2020年,分水塘村人均年收入达到3.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3万元。

百年前,在义乌闭塞的小山村里,陈望道把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引进中国。现在,平行于“望道信仰线”行驶的中欧班列(义乌),也让分水塘这个村与全世界的联系变得紧密。

2014年11月18日,中欧班列(义乌)——“义新欧”从义乌西站始发,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家,历时21天,最终抵达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这条全长1.3万公里的中欧班列铁路线,打开了义乌和欧洲经贸往来的新通道。

意大利的点心、捷克的水晶、西班牙的紅酒、俄罗斯的套娃……“义新欧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位于分水塘村核心区的古街上,占地100余平方米,村民和游客在这里可直接买到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源头产品。

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言,“从前的需要,只限于国货就够了;如今却要求国外的生产品。从前只株守一乡一国,如今却也讲求各国国民的交际和互助”。

猜你喜欢

陈望道水塘故居
一个小水塘
老家的水塘
卫立煌故居
醉在水塘
荒漠水塘
魂兮归来返故居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吴士文与陈望道
两代帝师归寥落——翁同龢故居
《陈望道全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