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才毕加索“畸恋”创作:《坐在窗边的女人》价值6.6亿

2021-08-02徐建中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21年6期
关键词:画室画布毕加索

徐建中

2021年5月13日,西班牙绘画大师毕加索的画作《坐在窗边的女人》在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拍卖,落槌价9000万美元,加上佣金和手续费,实际成交价达到1.0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55亿元,而整个拍卖过程仅用了19分钟。这次拍卖是最近两年间全球艺术品单件拍卖实际成交价格首次超过1亿美元,凸显出毕加索在艺术领域的特殊地位。

一时间,人们再次聚焦这幅画作,画中的人物形象是毕加索的情人玛丽·泰雷兹·沃尔特,画面中的女主角看向窗外,线条柔美,姿态慵懒。但谁也不会想到,在这幅温柔画卷的背后,却隐藏着灵感与情欲畸变的惊涛骇浪。为了找到创作这幅画的灵感,毕加索疯狂折磨玛丽,让她受尽了羞辱和伤害。而痴情的玛丽却从无怨言,默默忍受,还一生都收藏着毕加索的指甲和头发,爱如珍宝。那么,玛丽为何会痴心不移,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畸恋”,这幅天价作品又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一见倾心,

陌路相逢情萌动

1927年新春刚过,进入创作灵感瓶颈期的毕加索在田间小路上信步前行,忽然眼前一闪,一个金黄头发的女孩从对面走过来。人还未到近前,便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飘进他的鼻孔,一下子就钻进了心底。

毕加索的心跳急剧加快,他自己也觉得挺奇怪,自己已经47岁,一路走来,不知闻过多少种醇香,怎么还会这么冲动?可冲动是毫无征兆的,这种香味太特殊了,就像自己作画时的创作灵感,一旦来临,就如岩浆迸发,想挡也挡不住。

正思忖间,女孩已到了面前,她面色白皙,身段修长,最多十七岁的样子,却具备了成熟女性的丰满体态,妩媚动人又不失灵气。他说:“你真漂亮,我想为你画像。”

“画像?”女孩倒是丝毫不怕,“我又不认识你,不画。”

“我叫毕加索,画好了我们不就认识了?”

“毕加索是谁?没听说过。”女孩轻描淡写地说。毕加索一下子没转过神来,自己这么大名气,她居然不知道,难怪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他耸了耸肩,决定换一种方式:“我是一名画家,想把你漂亮的样子画下来,你敢吗?”

果然,姑娘咯咯笑起来:“有什么不敢,那什么时候画?”“好,那就说定了。”毕加索暗自己高兴,“明天去我画室。”“一言为定。”

第二天,毕加索早早起了床,把画室整理干净,就等着姑娘到来。可太阳都老高了,姑娘还是没有出现。他拿起画笔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如此几次,索性攥着笔到门外张望,可马路上只有两只闲得无事的小花狗在嬉戏。

他只好又回到画室,放下笔,用指甲来回轻敲着桌面,慢慢地,他觉得敲出了一种特殊的香气,这太神奇了。他用力嗅了嗅,香气越来越浓,他的心又狂跳起来。转头,姑娘已经站在了门口。

她今天换了一袭蓝色长裙,细腰纤纤,明眸浅笑,颇有几分古典美女的神韵。

毕加索深吸了一口气,抑制着内心的激动,他知道,自己作画的灵感迸发了,好长时间都没有这种感觉了。他作画和别的画家不同,很多画家即便没有灵感,也可以淡然下笔,但他做不到,他觉得没有灵感的画就是死的,而好的作品,必然是立体而灵动的。

他展开画布,让姑娘坐在对面。他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来画这幅画。通常作画,都是在画布的背面对着模特,画家在画布前摹画,在画好之前,模特是看不见画面的。

但毕加索把画布转过去对着了姑娘,而他自己站在画面的背面,伸出手去反着画,这样,姑娘就可以看到作画的全过程了。很显然,姑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奇怪的画法,她睁大着好奇的眼睛,双手托腮,出神地看着。

很快,画布上出现了一个蓝衣飘扬、典雅漂亮的金发女郎,姑娘看得呆了:“这么漂亮,真的是我吗?”

毕加索放下画笔:“如假包换,你没闻到她的身上也弥漫着和你一样的清香吗?”姑娘点点头,又摇摇头:“你还真是一个神奇的大画家!”

“那当然,我昨天就说了。”姑娘吐了吐舌头,嘻嘻一笑:“昨天还真是小看你了,谢谢你,那么,把这幅画送给我可以吗?”毕加索也笑了:“当然可以。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我写到画上去。”

“我叫玛丽。”姑娘嫣然一笑。“好的,玛丽。”毕加索说:“那我们以后就是朋友了。”

一吻定情,

你恩我爱成佳偶

一天,玛丽又去了毕加索的画室。她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去了,她喜欢他画的自己,她总觉得他画得比实际的自己要漂亮;她喜欢坐在那里,看他像一位绅士一样在画布上纵横驰骋,她的心中就似乎有千军万马在奔腾,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好像自己也飞了起来;她也喜欢画室里的气息,那种油画的墨香和男人的烟草味,常常让她有一种莫名的亲切。

毕加索依旧让她在对面坐下,依旧把画布对着她,他依旧站在画布背面反手作画。

她今天穿了一件高领的琥珀色长裙,尤其是腰间的蓝色腰带闪闪发亮,更加显得腰肢柔软、清瘦高贵。

画腰带时,毕加索说:“你过来,这腰带我要看仔细下。”

玛麗起身来到画布前,毕加索定定地看着她,忽然一把搂住了她的腰。她一惊,挣扎了一下,想挣脱,他却搂得更紧了。她不再挣扎,而是抬着头羞涩地看着他。

他眼里喷出了火,慢慢把嘴唇靠了过去。她让开:“你有妻子的。”他低语:“我只喜欢你,我会离婚娶你的。”

她直视着他,她在他眼里看到了渴望和真诚。她闭上眼,他的唇跳过去,他们痴缠在一起。他们同居了,在他们爱的小巢里,她成了他的专业模特,她为她摆各种各样的姿态,他在她独有的香气中灵感爆棚,佳作频出。

这段时间,毕加索创作了海边系列和更衣室系列作品,如《海边》《浴女》《躺着的裕女》《镜前少女》《沉睡的裸妇》等等,这些作品中的一切都来自他和玛丽生活中的情欲变化。

1932年,毕加索以玛丽为原型,创作了油画《裸体、绿叶和半身像》,画面里,熟睡中的玛丽身体虽已扭曲变形,却显得青春丰美且充满吸引力。女体的上方,是玛丽的石膏头像,散发着温柔的光芒,画面左方有一株从女子身上长出象征青春活力的三叶草。

头像与绿叶背后,悬挂着蓝色布帘,布帘围绕着熟睡的玛丽,形成一个安全的空间。沉浸在爱情里的毕加索,将心中所感受到的欢愉与柔情蜜意都表现在画里,赋予玛丽爱神般美丽的形象。

但是,让毕加索遗憾的是,他的妻子并不同意离婚。无奈之下,为了弥补对玛丽的愧疚,他在这年年底创作了一幅特别的画作,命名为《梦》。

这幅画作只用线条轮廓勾画女人丰满的身体,并置于一块红色背景前,女人的上衣就用几个淡绿色线条勾勒出来,她圆滑、挺拔的胸部稍稍做了夸张的划分,色彩极其单纯,可以说是毕加索对精神与肉体之爱的最完美体现。

这种方式,是毕加索将地下恋情公布于众的独特方式,他告诉玛丽:“你是我唯一心爱的女人,是你拯救了我的生命,我能做的,也只能是这样。”

玛丽听了,感动得泪水涟涟:“不着急,我们还有时间,我等着嫁给你的那一天。”

可是,没等到结婚,玛丽却怀孕了。第二年,玛丽为毕加索生了一个女儿,看着女儿粉嘟嘟的小脸蛋,毕加索别提有多高兴。他甚至不再画画,而是整天守在玛丽身旁照顾她们母女,就连洗尿布也包了。

他对玛丽说:“我不能给你名分,但我能给你一个好丈夫。”

玛丽喜极而泣,但她万万没有想到,这仅仅只是悲剧的前奏。玛丽生下女儿后,毕加索确实是想做个好丈夫,可惜并没维持多久,他就惊异地发现,没有玛丽的画室,他的创作灵感又枯竭了。

对于一个画家来说,有什么比创作不出作品更难受呢。

于是,他又开始出去找女人。起初,他还顾忌到玛丽的感受,可他发现偷偷摸摸之下根本就不能全身心投入,一样还是无法激发创作灵感。

接下来的日子,他开始彻夜不归,玛丽一人在家既要照顾孩子,又要烧火做饭,苦不堪言。一天深夜,毕加索终于回了家,玛丽流着泪说:“难道你忘了当初的承诺吗?就算你不顾及我,也得顾及我们的女儿啊。”

看到玛丽声泪俱下,毕加索也心如刀绞,他握着玛丽的手说:“我不是人,我保证,以后再不出去了,你原谅我吧。”

玛丽抱着他:“好,我不怪你,等女儿再大一些,我就再去画室当模特,你就能有灵感了。”

毕加索点着头:“好,你是我永远的模特。”可是,让他俩没想到的是,当玛丽重返画室时,毕加索看着她生过孩子的身材,别说灵感,就是一丁点冲动也没有。

创作灵感就是这么奇妙的东西,远远不是想激发就能有。很多場合,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当初的灵感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始料不及的他们一下子面面相觑,玛丽想尽力挽回,她想尽了办法,摆弄了千百种姿势,毕加索却像在看一部早就知道剧情的电影,了无生趣。

一往情深,

疯狂折磨终不悔

毕加索陷入了极度苦恼之中,他深爱着玛丽,但他们已经太熟悉,熟悉的地方无风景,她注定是无法再带给自己创作灵感了。

他又开始出去找情人,但情人除了能带给他一小会性的欢愉外,并没有为他带来灵感的激发。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坏,开始一根接一根抽烟,一杯接一杯喝酒。

玛丽好心相劝,他并不听,还嫌玛丽唠叨。

一天傍晚,毕加索喝得醉醺醺回家,玛丽连忙为他倒了一杯水,还端了一大盆温水让他洗澡。烦躁的他却并不领情,而是一巴掌把水杯打翻在地,还一脚把水盆也踢翻了,水流了一地。玛丽像不认识一样看着他:“你怎么变成这样了,这还是我认识的毕加索吗?”

“我本就是这样子的,你不知道吗?”他大声吼叫着,一把将玛丽推翻在地。玛丽顺着积水连滚了几转,用力爬起来,委屈地抽泣起来。泪水和地上的脏水混在一起,她原本素洁的裙子上沾满了星星点点的污渍,就像一个任人宰割的羔羊。

毕加索心头一惊,玛丽楚楚可怜的样子一下子触动了他心底那根最敏感的神经,他觉得自己的心跳加快了,他的灵感竟然被激发了。

他立刻拿出画布,一幅成功的作品诞生了。经过这次事件之后,毕加索奇怪地发现,玛丽越痛苦,他的创作灵感就越强。他知道自己这是一种被扭曲的人格,他不想让玛丽难过,但他太需要创作灵感了,他别无选择。

于是,他开始一次次殴打玛丽,他要作画,就在玛丽身上找到血腥与绝望,从而获得灵感。

每次找到灵感作完画以后,他又很后悔,他会向玛丽道歉,保证下一次不会再这样了。可是,每过一段时间,无法创作他就魂不守舍,只好故伎重演,并且一次比一次严重。

为了创作《哭泣的女人》,毕加索不但殴打玛丽,还直接把情人领回了家,故意让她们争风吃醋,当情人把玛丽打的受伤流血时,他居然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创作灵感被瞬间激发。

玛丽身上经常瘀青重重,她想逃离,但她又还深爱着毕加索,她经常忆起他们初相识的美妙时光,甚至有时候,她觉得他打她就是在吻她。他的脚踢在身上,原本很疼,但这样一想,居然不那么痛了。她总是想,他只是被创作灵感迷住了心智,她相信,他总有一天会醒过来的。

她原意等。

可终究,她没有等到那一天。

为了所谓的灵感,毕加索疯狂折磨玛丽,让玛丽受尽了羞辱和伤害。

一天中午,秋风徐徐,暖阳高照,本是赏秋的大好时光,毕加索却在家冥思苦想,对玛丽简单的折磨已经无法让他产生创作冲动,得想一个新的办法。

他从家中的窗户望去,忽然看到了对面湖面上的一座大桥,他突发奇想,拽着玛丽就往桥上跑。

玛丽还以为他终于醒悟,想去桥上看风景。

哪知到了桥中央,毕加索拦腰抱起玛丽就想往河里扔。玛丽吓得大叫,用手死死抓住了大桥的护栏。

毕加索却不依不饶,使劲把她往桥下丢,眼看着半个身子都已经悬在了空中。

玛丽绝望了,眼泪哗哗流下来:“你真的要淹死我吗?”

“是的,我就是淹死你。”他一边说,一边斜视着玛丽的表情,企图从中找到灵感。但他的脑袋好像一个没有灯丝的灯泡,一点光亮也没有。

玛丽还在挣扎,他把头往外探了探,忽然,他在河面上看到了她的倒影,她双手乱舞,胸前的衣服已经撕破,身体裸露出来,一个立体的美人在水波荡漾里来回晃动,极具美感。

毕加索灵感的闸门再次被激活,他把玛丽放下来,赶快回家创作了一幅不朽的作品——《坐在窗边的女人》。这部作品就是画的玛丽,她坐在窗边看桥,而她令人浮想联翩的多层次美丽画像就来自于水面的倒影。

或许是因为良心发现,毕加索把这幅画称为“珍爱的缪斯女神”,从此,他再没殴打过玛丽,但他并没有和玛丽生活在一起,而是选择了永远离开。

毕加索离开后,玛丽并没有就此放弃,她收藏着毕加索的指甲和头发,每天晚上都拿出来抚摸回想,还一遍遍给毕加索写信表达思念之情。

但是,毕加索再没有和她联系,有人说,他是有愧于她,不敢见她。相见不如怀念,可如果真的怀念不见,就是永别。

當然,那个人永远驻在心间。

1973年4月8日,毕加索去世的消息传来,已经68岁的玛丽悲痛欲绝,上吊自杀,在她的床头,还贴着毕加索去世的报纸。

有人说,玛丽是毕加索情人中头脑最简单的一个;有人说,玛丽的悲剧归咎于毕加索,他暴力且不能从一而终;也有人说,毕加索或许患有精神障碍,从而导致了他的“畸恋”。

而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其实,不管哪一种猜测,毕加索就是他自己,就如同他的画作一样,先把一切美好的东西打碎,接着又把它拼成一种离奇的美丽作品,流芳百世。

而痴情的玛丽,又何尝不是如此?

编后:

毕加索的一生,世人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毁誉褒贬兼而有之。毕加索的生活与艺术都离不开女人。毕加索的代表作与女人题材相关甚多,主要有《三舞女》《在红色椅子熟睡的女人》《玩球的浴女》等。

23岁时的毕加索爱上蒙马特尔的年轻模特费尔南德·奥立维,他们在一起纵酒狂欢、恶作剧……虽然生活贫困,但毕加索的画风却变得日益明快,柔和的粉红色调开始渗透到他的画布上。和费尔南德在一起,毕加索长成为一个成熟男人,再也不是那种只知在妓院追逐女人和只想着自己的轻浮少年。《马戏演员之家》和《坐着的裸女》是其中的代表作。

后来,毕加索在啤酒店认识了美貌、苗条的女子玛塞尔·汉伯特。不久,毕加索路过巴黎豪斯曼大街的一家商店,被橱窗前站着的一位少女迷住了。她棕色的皮肤,挺直的希腊式的鼻子,这位姑娘就是玛丽·德雷莎。毕加索开始了他一生中最无节制、最无顾忌的生活,而玛丽对毕加索绝对服从,是他独占的一件物品,是他力量和性吸引力的证明。毕加索为她画了《玩球的浴女》,把她的美丽凝固为永恒。《梦》这幅画作于1932年,可以说是毕加索对玛丽精神与肉体的爱最完美的体现。

在此之后,毕加索又遇到了情人多拉·玛尔和沉默寡言的棕发美女雅克琳娜·洛克,他为她们画了大量的肖像画。

然而,在毕加索的一本笔记上,曾写过,他这一生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纯情无辜,对她痴缠执着的玛丽·泰雷兹·沃尔特。毕加索说:“她成就了我,但是我却毁了她!”

编辑/征 贞

猜你喜欢

画室画布毕加索
商业模式画布
《梦》和毕加索
老鹰画室
第一批孩子慧智画室随笔
为什么要在画布上割一刀?
让鲜花在画布上盛开
《牛》毕加索
看不懂没关系
创意画室
大师的画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