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巧练笔,精彩写不停
2021-08-02吴淑霞
【摘要】以部编版寫景状物课文为例,围绕各单元语文要素与习作要求,探索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实践——随文仿练,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方法,让“读”“写”完整融合,切实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随文练笔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8-129-02
【本文著录格式】吴淑霞.随文巧练笔,精彩写不停[J].课外语文,2021,20(18):129-13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可见,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的训练,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方法,进行一些仿写的练习。语言学家张志公曾说:“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对于刚步入写作阶段的中年级学生来说,随文仿练,无疑是及时雨,是提高习作水平的有效方法,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部编版中年级有不少写景状物的好文章,如何在这一类课文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揣摩,学习借鉴,进行有效的随文仿练呢?
一、移步换景,让表达更有序
一篇游记写景的文章,表达的顺序很重要。学生在这样的习作中,经常会患东拉西扯、前后颠倒、没有条理的毛病。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游记写景习作中也言之有序,培养学生的段感、篇感呢?教学四年级下册习作例文《颐和园》,我就进行了“移步换景”的专项构篇仿练。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游览了颐和园的哪几个地方。学生一下子就找出了“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昆明湖”这几个地方。“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出示了2、3、4、5这四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让学生连起来读一读,再出示颐和园的全景图,找出这些景点的位置。然后,把它们的顺序打乱,对比读,理解了游览要有先后顺序。接着,我告诉学生,这就是“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景点的变换一般在每一段的第一句话体现出来。最后当堂仿练。出示“我们的校园”全景图,让学生画出游览的顺序,再模仿课文的段首句写一写,指导如何过渡。课后,运用这种写法,把《我们的校园》写具体。
同样的这种写法也体现在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中,我又进行了巩固,学生的游记写景类文章的构篇就有了提高,把眼前看到的风景变成了笔下流动的风景。
二、模仿结构,让内容更具体
总分或总分总的结构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又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结构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经常运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渗透这种写法,让学生学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
三年级上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就是总分总结构的典范。这篇文章不光全文是总分总的结构,在第四自然段中,也采用了这种结构,写出了海底鱼的数量多、种类多。在教学本段时,我在充分引导学生朗读、品味、想象后,从构段上进行了指导。我先让学生找一找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一句各讲了什么。再重点标出头尾两句,学生一下子清楚了这种总分总的关系。接着,我把四处“有的”这两个字变红,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这种句式分别介绍了四种美丽的鱼。围绕着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了。在黑板上板书了“总分总”后,我引导学生马上把这种结构写法进行运用、迁移。围绕着“海滩上的贝壳千奇百怪,真有趣!”进行当堂仿写练习。为了再降低难度,在仿写前,先出示一些贝壳图片让学生欣赏、想象。有了前文的“例”可仿,再加上眼前五颜六色、千奇百怪的贝壳,学生就有话可说,有物可写。比如,有的学生写道:“海滩上的贝壳千奇百怪,真有趣!有的像孔雀张着彩色的尾巴,在比美;有的头尖尖的,下面一圈一圈逐渐变大,像一座高高的宝塔;有的上面点缀着许多黄色、黑色的斑点,像金钱豹的外皮;有的能吹出清脆的声音,像一只小螺号,在欢快地歌唱……这里的贝壳真是多得数不清,每一个都让你爱不释手。”这样生动具体的语言就在学生的笔下流淌。
通过这样的随文仿练,这种总分总的结构就深深印入了学生的脑海中。在单元的写景文章中,学生就加以了很好的运用,他们的心中就有了段感、篇感。
三、承上启下,让条理更清晰
承上启下指连接上文并引出下文。承上启下的句子在文章中起到了巧妙的过渡作用,能让文章的两个部分自然地连接在一起,又点出了上下两部分的内容主旨,让文章显得层次清晰。
在状物的文章《赵州桥》中,第四自然段的首句“赵州桥不仅坚固,而且美观”,既承接了上文,又引出了下文,让读者一下子明白赵州桥有“坚固”“美观”两个特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出这句话后,再找出写“坚固”和“美观”的内容分别在哪里。让学生明白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接着讨论这样写的好处,为什么要在这里用上这句话过渡,如果不用这句话,前后两段读读看,有什么感觉。让学生感受到这是多么自然,多么巧妙的过渡。然后出示一组承上启下的练习,让学生当堂选择一句仿练。“我的家乡不仅……而且……”“天上的云不仅……而且……”“我的小闹钟不仅……而且……”让学生写完汇报时,讲讲“如果你写这篇文章,这句话前面要写什么内容,后面要写什么内容”。在课余,再让学生把这种写法运用于篇中。这种承上启下的过渡写法就迁移到了学生的习作中。
四、情景交融 ,让习作更有趣
想象是学生内心世界真实的反映。《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想象”这朵人类思维最美丽的花朵进入孩子的习作。孩子的作文,有了想象,无疑充满童真童趣。
教学《荷花》一课的第四自然段,在学生品味完作者的想象后,我让学生也想象自己就是一朵荷花,来美美地读读这段。再闭上眼睛,静静地,用心灵去看、去听、去感受荷花的世界。“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会说些什么?”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仿佛自己就是一朵美丽、迷人的荷花,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纷纷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感,感受着真正的童趣。学生感受到了原来作文中也可以这样想象。
教学《火烧云》时,我也让学生仿照文中第4、5、6自然段的想象写法,对形态变化多端的火烧云展开想象,也来写一两段。学生兴致高涨,纷纷想象,有的想象成双龙戏珠,有的想象成游动的鱼儿,有的想象成争奇斗艳的花儿……神奇的想象,让这时候的练笔也充满了乐趣。
五、运用修辞,让表达更精彩
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如果加入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文章的语言就更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小学语文中年段写景状物的教材中,这样的优美修辞比比皆是。平时要让学生多积累,更要引导学生懂得仿写、运用,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
比如,教学《秋天的雨》时,我让学生品味其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的妙处。通过句子对比,感情朗读品味,感受到秋天花果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你挤我碰的美。这诗一般的语言一下子感染了学生。我马上让学生欣赏一些秋天美景图,如:秋天开放的花有火红的茶花、洁白的睡莲、粉红色的蝴蝶兰、五颜六色的月季花……秋天结的果有满树黄黄的香蕉、满地绿绿的西瓜、满藤各色的葡萄……欣赏完,我让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式写:秋天的雨把……送给了……,像……。最后把学生写的一些优美的句子串成一首诗,让学生感受到这如诗如画、争奇斗艳的秋天在自己的笔下诞生了。
“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写作意识”,使学生掌握了写景状物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一些秘妙。我想:其他类型的文章教学也一样,如果我们都能随文仿练,有意识地往写作能力培养上迁移,尽量使阅读能力转换成说、写能力,就能真正實现“读”“写”的完整融合,真正实现和谐共振的“两条腿”走路。一课一得,聚沙成塔,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不难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附 注
本文系罗源县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微型化作文训练提升习作有效性教学研究》(课题编号:LYKT0703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淑霞,女,1977年生,福建罗源人,本科,小学语文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习作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