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伴随孩子成长
2021-08-02孙德雪
托尔斯泰说:“如果教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个十分好的老师了。”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作为纽带、引导者,让学生们了解知识、知晓其他不曾见过的事和物。
在毕业之后,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乡村教师。但最初我并不觉得这份职业多么“光荣”,我抱怨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教学设备不先进以及生活不热闹。我面对的一群小小的、爱闹腾的孩子,他们会因为试卷上的高分欣喜,会因为同学间的争吵暴躁。慢慢地,我发现了他们的心事。
为了保障家庭的收入,许多农村家长需要外出工作,但是因为条件不允许无法带着孩子一同到大城市读书,这就导致农村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和祖辈生活在一起,虽然能保障基本的衣食住行,但是在情感方面有所缺失。孩子們不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向长辈诉说,长期发展下去孩子会逐渐出现自卑心理。还有一些孩子虽然父母在身边,但部分家长因为文化程度限制难以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越来越叛逆。农村家长提倡棍棒教育,认为教师就是权威、可以惩罚学生,而学生能做的只是默默根据老师的想法完成学习任务,即使想法和老师不一致也不能说出来。
面对这些问题,我发现教师应该重视和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通过转变自己的态度来改变家长和学生的想法和行为。
首先,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即使是小小的孩子也不例外,他们希望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在生活中感受到幸福。农村学生留守儿童和单亲儿童较多,他们心理非常敏感,在学习和生活中教师需要付出更多时间来了解他们,纠正他们错误的想法,让他们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追求快乐对生活的意义。
其次,要用爱感化学生。爱学生不仅是教师的工作,更是一名乡村教师神圣的职责。爱学生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让学生感受来自他人的善意和关怀。在教学中我会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观察学生的举动和性格,尤其是那些心理敏感、自卑的学生,私下和学生交流,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教学时重点关注那些学生让他们敢于发言,愿意主动和其他同学交流。
最后,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思想。教学的目的是给予学生引导,而非让孩子陷入枯槁之中,教师不应该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而是慢慢地给予引导,让学生受到积极影响而不断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关注学生们的错误行为和想法,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学生。同时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农村环境的特殊性造成了乡村教师工作的困扰。但是我认为教育不分地域,每个地区的教师都应该发挥自我能力,关注学生、关爱学生、陪伴学生,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以及生活的美好,师生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简介:孙德雪,女,吉林省东辽县人,现就职于吉林省辽源市安石镇第一中心小学校。
(责任编辑 于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