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又逢梨花开

2021-08-02崔健

参花·青春文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日照市嘴角沧桑

昨天下班后,应发小之约回了一趟老家,顺便给爷爷带一盒降压药。临近老屋,一树洁白的梨花让我兀自怔怔地站立良久,嘴角边一遍遍地吟诵起苏轼的《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老屋屋角的梨树虽没有它旁边那几株参天的白杨伟岸,但树皮表层的皱纹却尽透沧桑,历经了风霜雪雨的洗礼。

“这些梨树从我记事时就有,原来这一片一百多棵。”这是每当中元节老歪把子梨熟透的时候,我九旬爷爷至今常挂在嘴角的话。而从我记事的时候起,老屋的东面还有二十几棵老梨树,有木梨、秋梨白、歪把子梨……

这些老梨树要么被人为砍伐做了家具,要么在那特殊的年代五元一棵被砍了贴补家用,要么自然死亡……至今只剩下两棵。而这两棵梨树十几年前又秀出了新枝,意外地迎来了生命的第二春,新的枝丫落在滄桑的主干上,更显生命的遒劲。

梨花开了,春天的脚步不知不觉地也就进入了暮春的站点。恰逢在这清明时节,虽然没有纷纷的细雨,可眼角里看着散落满地雪白的梨花夹杂着沧桑的老屋,我的眼眶竟不自觉得有些湿润了。

爸爸常说:“奶奶在世的时候,家里的梨树长得最旺,后来奶奶没有了,梨树也都败落了,看来树也是有灵性的。”我想梨树本身或许并没有什么灵性,而它的旺盛只是得益于奶奶精心的照料。

奶奶在我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在我的内心世界里并没有残存多少画面,只是模糊地记得她胖胖的身躯,慈祥的面庞。很多时候越是努力地想去回忆,记忆越是模糊不堪。后来无数次地听家里人说:“奶奶跟我四舅爷爷长得特别像。”于是每次见了舅爷爷,我都会不自觉地端详一番,以此让自己尽量去留住那些愈加模糊的记忆。

可有一件事情我却记得特别的清晰,就是小时候常和奶奶一起到我们村的学校里去卖梨。奶奶都是把梨放到大锅里煮熟了,然后挎上那种月亮似的提篮,上面盖着厚厚的帆布径直向学校走去。我则跟在奶奶的旁边,像是一只快乐的蝴蝶,一会儿飞到这,一会儿飞到那,并不停地缠在奶奶的身边,只希望奶奶能够在卖了梨之后能给我买点好吃的,以满足我的馋嘴。

老家邻里近房现在依然在用的老式餐桌,虽显得有些老套,已相当不合时宜,但它红色底纹的木板上却透着老梨树的身影,也透着奶奶的影子,烙着家族的印痕。

爷爷家的大门,大爷家的方桌,大叔家的擀面杖,二叔家的菜板……每当看到它们总是觉得特别亲切,那种老家特有的味道总会让自己的心里泛出一道道欣喜的波纹,一直涌到嘴角。

暮春之初,清明时节,又逢梨花盛开,记忆里满园的梨花虽然仅剩两棵在绽放,故去的奶奶的身影也早已模糊不堪,但每当想起将近四十的自己,还有一个九旬而身体硬朗的爷爷,心里总是莫大的宽慰。于是每次从老屋经过,都会陪爷爷坐一会儿,哪怕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爷孙俩一句话都没有说,抑或是我只是静静地看着爷爷不温不火地吸着烟袋,也已经足够。

夜里,和发小海明喝完茶,我又情不自禁地来到老梨树的旁边,透过雪白的梨花,对着溶溶的月色,想让这沧桑而赋有生命力的老梨树成为我永恒的记忆。

作者简介:崔健,男,1983年10月出生,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人,本科,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大坡小学,二级教师。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日照市嘴角沧桑
栎树沧桑
七夕
白嘴角马的背篓
古村街景
村居
沧桑
1986—2015年日照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提升下垂的嘴角 淡化法令纹
算命求财
暑假游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