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在“活动·探究”中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
2021-08-02谭慧雨
谭慧雨
【摘要】本文以“创设情境,在‘活动·探究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题,提出以下三个教学策略:一是问题设境,群文驱动;二是实践入境,评价展示;三是生活设境,情感迁移。以此来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中学语文;活动·探究;情境;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兼具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而要培养这种能力必须依托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感悟语文素养,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活动·探究”单元的设置,正是为了实现统编教材对课程标准的要求。
设置“活动·探究”单元,目的是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语文实践能力,使语文学习从课堂迈向实践,由文本走向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语文的文化魅力。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在“活动·探究”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
中学语文情境教学以情为线,以境为依托,把情感作为一个必备条件嵌入语文教学过程中。而“活动·探究”教学正是为了体现学生的情感态度。情感囊括了对知识本身的强烈渴望之情,也包含对语文人文素养的认同感等。如果在课堂中创设一个既熟悉而又特殊的情景,而这情境又能贴近现实生活,那么,就会具有浓郁的空间感情在境中。境中有情,情深入境,密切相连,学生的情感在设置的境中被唤醒和理解。而学生的探究和活动能力也得到提高,语文素养得到提升,从而达到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使三者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问题设境,群文驱动
所谓“探究”,即深入探讨、反复研究。学生都是自主去学习这个单元的。他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心灵去领会,从而投入到课堂设置的教学情境中,成为拥有语文学习兴趣、语文学习自信心、语文实践和探索能力的人。
“活动探究单元是目标、情境、活动的统一体,内容丰富多元,各个环节相互渗透,紧密相连。”其中的“任务一”就可以通过问题来设置情境。八年级的“新闻”单元中“任务一”的阅读部分,可以从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来安排。工具性明确学生要了解新闻的各种体裁,进而掌握消息的基本写法;而人文性明确学生能通过阅读新闻报道,透过文字感受它展现出来的历史情境。“情境”在“任务一”中的要求就是通过真实的报道,想像置身于那段历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新闻报道的真实情境,并要作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新闻的六要素和主体内容,让学生进入“情境”去联想曾经存在历史中的真实场面。最后,能够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了解并体会新闻体裁的特点,形成更确切的思想。学习一种文体,要解读文本的内容,还要深入探讨文体的写作特点。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感悟,进行反思、探究。在教学八年级下册“演讲”单元时,笔者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演讲稿如何做到目标明确?2.演讲稿如何做到有独到、深刻的观点和见解?3.演讲稿语言表达技巧有哪些?如何正确控制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体态语的运用?笔者的做法是,首先要让学生读文本,教师加以引导,模拟演讲。学生是没有穿越回去的。但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搭建与“演说现场”相类似的情境,还原演讲现场,让学生进行相对“真实”的模拟演讲。
“活动·探究”单元的组文,篇章之间有着更为明晰、严谨的逻辑关系,所以,教学方式建议采取群文阅读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类似文本的阅读中,在分析、比较、整合、提炼中建构知识系统。统编教材的“活动·探究”单元,诗歌、戏剧属于文学文本阅读,而新闻、演讲是文本和综合实践结合体。教师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探究它们的文本秘密,掌握阅读对策。教师在进行“活动·探究”学习时,第一步是文本阅读指导,对这些课文的类型要具备一定的敏感度,可以设置表格,把整个单元的课文进行比较归纳,做清晰明了的对比,通过反复阅读,概括、归纳和完善这些文本的知识点。比如,在对“新闻”这一单元进行教学时,可以设置表格,让学生对比消息、新闻、通讯和报告文学的区别和联系。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的归纳能力和提炼筛选信息的能力,实现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运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对“活动·探究”单元进行学习,不仅是在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观念,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在群文阅读的不断比较中,教师和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解读出“活动·探究”单元文本的基本特性和相关性,从而能流畅地进行任务驱动教学。
二、实践入境,评价展示
“活动·探究”单元改变了语文学习的方式,将传统的文本学习与综合实践探究活动融合为密不可分的整体。这种改变不单单是促使教師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而且还是对语文学习内容进行颠覆性的创新。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偏重文本解读、品析的做法,且过去被视为课外活动、可有可无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跃成为了语文课堂学习的主角,创新了语文教学的课堂。
“活动要吸引学生参与,还要尽可能贴近生活创设真实或拟真的,有意味、有挑战性的情境。”如,教学“新闻”这一单元时,刚好遇上校运会,笔者直接让学生做采访。这样的采访更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性,提高他们的实践兴趣。笔者当时让学生根据校运会的项目,分组活动,选好主题和项目,选择采访对象。采访对象可以是获奖的同学,也可以是参与校运会的同学,亦或是热门夺冠的同学,或者是黑马爆冷的同学,等等。并要根据自己的选择列好采访提纲。这种亲身实践的经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是校运会的参加者,也是校运会的采访者。学生进入自己设置的生活情境,通过两种角色的变换体验,更容易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再如,教学八年级下册“演讲”单元时,笔者让学生自行组合,自行上网查找所需的资料,自行撰写演讲稿,自行排练演讲,最后分小组进行演讲比赛。班级比赛优秀者可被推荐来参加年级的演讲比赛。主动权掌握在学生的手上,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充分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探究能力。这一次次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了人文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