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讨
2021-08-01刘桂芳
刘桂芳
摘 要 游戏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方法。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游戏教学已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接受。游戏教学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其内容、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对幼儿的开发与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通过阐述游戏教学的重要性,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提出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幼儿教育;游戏;重要性;策略
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开端,与党和国家事业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强化幼儿教育、提升幼儿素养一直都是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此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国家指导性文件在强调强化幼儿教育有效性外,也提出“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珍视幼儿游戏活动的独特价值”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因此通过游戏教学强化幼儿教育已成为现阶段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实践证明,游戏教学这种形式与幼儿的特点、幼儿教育培养方向等内容存在极大的契合性,将游戏教学应用于幼儿教育环节具有极高的可行性。
一、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特点
游戏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其针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制定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同时,游戏化教学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教师可借助多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道具等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其内容有自由游戏、区域游戏、主题游戏等。
1.趣味性
趣味性是游戏化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游戏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幼儿进行教育,但如果缺乏趣味性,幼儿就会失去对教育活动的兴趣。所以游戏化教学的趣味性与教学目标并不冲突,而且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游戏化教学趣味性的特点能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乐趣,从而积极参与其中,并通过游戏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
2.可操作性
幼儿时期是开发心智、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而幼儿也具有极强的动手操作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个性化需求设定简单、易于操作的游戏环节,以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并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发展各种能力。
二、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1.游戏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游戏化教学中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让其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有利于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形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教师、父母、收银员等角色,可以获得一些交往技能,并初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游戏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积累
在游戏化幼儿教育中,教师可利用各种具有实际教育意义的游戏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让幼儿获得具有成长价值的生活体验。例如,在“红黄绿变变变”的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红灯、黄灯、绿灯,掌握红灯停、黄灯亮了缓一缓、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3.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部分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或者举步不前,或者放弃。因此,教师可通过游戏化教学对幼儿进行意志品质的训练,培养幼儿遇到困难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同时,让幼儿正确对待游戏结果。有的游戏是有竞争性的,有竞争就有输赢,因此,让幼儿树立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非常重要,这对其日后的学习、生活乃至工作都有积极影响。
三、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良好的游戏化教学环境
(1)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不同的游戏材料具有不同的教学价值,如果游戏材料单一,就会影响到游戏化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尽量在游戏化教学中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材料,让幼儿通过探索游戏材料,丰富知识积累,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2)教师应积极优化、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价值,让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获得成长所需的经验。
2.设计具有趣味性、操作性的游戏化教学内容
为让幼儿有更好的游戏体验,并从游戏中获得知识、经验的积累,教师的游戏化教学内容应具有趣味性、操作性,从而让幼儿轻松掌握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对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情况给予适应的指导,以提高游戏化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可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幼儿掌握1 到 10 的数字。游戏的活动场地选在铺有防摔地板的室内,游戏的规则如下:教师说出数字“1”的时候,幼儿站在原地不动;说出数字“2”的时候,幼儿可两两组合抱在一起,如果多出一个人,那么,这个幼儿就被淘汰;说出数字“3”的时候,三个幼儿抱在一起,如果多出一個人,那么,这个幼儿就被淘汰。以此类推到数字“10”。趣味性十足的游戏化教学内容不仅能让幼儿认识数字,还能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再如,“小白兔钻山洞”这个游戏的操作性较强。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扮演山洞,一组幼儿扮演小白兔。游戏开始后,小白兔(幼儿)集合在一起,手拉手边跳边唱。扮演山洞的幼儿也手拉着手唱歌。随着教师的提醒“狼来了,狼来了”,扮演山洞的幼儿两两一组,手拉手蹲在地上形成一个个小山洞,小白兔们竞相钻进山洞。山洞的洞口较小,一次只能钻一个人,因此,当活动结束时,没有钻到洞里的小白兔就要表演节目。在这个操作简单的游戏中,幼儿锻炼了协调能力,还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3.灵活教学,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有效融合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以游戏为载体,其核心内容是教学。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游戏与教学的关系,要将两者有效融合在一起,让幼儿通过游戏实现知识、经验的增长。例如,在“认识身边的小动物”的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带领幼儿通过各种卡片,认识常见的猫、狗、兔子、鸡等小动物。教学结束后,幼儿可到活动角,通过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玩具,进一步深化对小动物的认识。教师还可指导幼儿翻看有小动物内容的绘本画册。这种将教学与游戏有效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比较灵活,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在当下的幼儿教育中,游戏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教师更加应该重视游戏融入教育的重要意义。另外,为了有效培养优秀学生,教师还应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从而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子。
参考文献:
[1] 周婵 .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研究 [J]. 时代教育,2017(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