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在游戏环节中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途径
2021-08-01刘芳
刘芳
摘要:儿童的天性就是爱玩,尤其是在幼儿教学中,教学与游戏的“同质性”体现得更为明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思想。教育家杜威认为,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在幼儿阶段,游戏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运用游戏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能够有效提升语言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章对幼儿园在游戏环节中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途径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环节;语言发展;途径
引言
幼儿园教学活动应当以游戏为主,明确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及作用,以此充分实现幼儿的娱乐教育,推动其全面发展。但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表明,幼儿园在开展游戏教学活动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例如游戏设置缺乏合理性、教师过于介入游戏过程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具体而言,幼儿教师应当正确树立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及主要思路,引导幼儿玩游戏,并在游戏中享受乐趣,感受快乐。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活动的形式单一
以往的语言教学活动多以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听故事为主,而且教师通常会借助图片、图画来辅助教学活动,不少教师利用互联网制作PPT,并利用PPT展示连环画,但这种静止的画面很难长时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众所周知,幼儿的注意力只能集中10到20分钟左右的时间,因此,教学活动的时间也需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所以让幼儿一直保持参与度是很难的。不少教师在利用画作吸引幼儿的过程中忽略了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仅利用图片描述故事或描述场景,并未让幼儿对画作展开描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讲得太多、幼儿学得太少,幼儿的思维也只能根据教师的画作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这很难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
(二)语言教学游戏的应用程式化
语言教学中的游戏程式化主要表现在对教案的按部就班。一般教师在课前教学设计时也做了足够的“预设”,但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会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生成”,而是呆板地套用自己的“预设”教案。这样无疑降低了课程的灵活性。游戏活动之前的“预设”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提问,而且还“预设”幼儿的如何应对。一旦超出了“预设”范围,便千方百计地拉回,直到幼儿说出自己“预设”答案为止。整个游戏活动过程无论大小都限定在“预设”之中。面对一些不可控制的“生成”因素,缺乏足够的教学机智及应变能力,往往会形成一种失控的局面。这样就造成教学目标的偏离和教学次序的混乱,离游戏教学的本质愈行愈远。
二、游戏环节中幼儿语言发展的促进途径
(一)善于观察思考,开发游戏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生活给幼儿创设角色表演游戏,让幼儿尽情地进行表达和交流。比如,教师可创设一个情境,让幼儿充当售货员(布置相应的活动区域和场景)。店里的顾客很少,幼兒需要进行宣传,介绍店里的商品,以吸引顾客。幼儿的词汇比较贫乏,教师可以用提示板写上一些词汇,为幼儿提供帮助,如漂亮的、实惠的、性价比高等。通过设置角色扮演类游戏,幼儿会积极主动地观察和体验生活,在游戏中大胆想象和表达。此外,教师还可以丰富游戏形式,比如童谣、正反话、猜谜语、词语接龙等,这都是语言教学的宝贵资源,能让幼儿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利用合作类游戏,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为了能够让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集体合作类游戏。首先在开展集体合作游戏之前,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爱好设计游戏活动,并让幼儿随便抽取一个角色。如在小卖部游戏中,一位幼儿抽到的是超市的老板,其他三位幼儿抽到的是售货员,剩下的幼儿是顾客,那么游戏开始后,抽到老板的幼儿需要跟其他三位抽到售货员的幼儿开会,激励大家要努力工作,尽量完成工作任务;而售货员会向走进超市的顾客主动问好,并帮助顾客挑选货物。通过这样合作交流的游戏,既能让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游戏中得到良好的锻炼,又能让幼儿的知识面和视野得到良好拓展,进一步有效推动语言游戏化活动在幼儿课堂中的发展。
(三)巧用信息技术,创设语言活动游戏情景
以幼儿语言活动游戏“送南瓜”为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幼儿呈现一片“硕果累累”的南瓜田。之后,在南瓜田中出现一群淘气的小朋友。这些淘气的小朋友一边在南瓜田中摘南瓜,一边在南瓜田中唱儿歌。看到“南瓜田里小朋友”在唱儿歌,坐在大屏幕之前的幼儿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唱儿歌。“南瓜田,南瓜多,大南瓜,营养多,摘几个,做粥喝,留几个,送奶奶……”聚焦大屏幕上面的内容,幼儿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代入”故事情景。与此同时,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好得到持续不断发展。显然,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不仅使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更加逼真,也使教师创设教学情景的过程更加便捷。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既让幼儿言之有物,也让幼儿言之有趣。
(四)合理指导游戏,尊重幼儿自主
教师无论是课前的预设游戏,还是课中时指导游戏,自始至终都要注意给孩子们预留下自由发扬的空间。千万不能把幼儿的游戏过程与剧本演出等同起来,让孩子们按部就班。否则,只会使他们感到拘束与紧张,小心翼翼,生怕出错而受教师批评。一旦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不到游戏的乐趣与自由,也就无法真正在游戏中进行探索,此时的游戏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教育价值。语言教学游戏的教育价值正是在于它兼具教学性和游戏性。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当对孩子的游戏纪律和规则作过高的要求,与其化大量时间维护课堂纪律,不如把这些时间用之于游戏活动上,这样就不至于打消孩子们的游戏热情。教师既要善于介入更要善于退出。教师的游戏介入最难的在于把握好一个度,何时介入、何时退出,不能对游戏进行过度干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在语言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及氛围,拉近师生距离,实现有效互动,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切实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丹.以幼儿园表演游戏促进幼儿语言发展[J].科普童话,2020(21):95.
[2]马宇昂.浅谈做好幼儿园语言游戏化教学的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9,21(17):210.
[3]许茂.游戏与幼儿语言发展的实践探索[J].读写算,2019(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