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灵山县铁龙山锰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2021-08-01邱文锋
邱文锋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三队,广东 肇庆 526060)
关健词:锰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铁龙山;广西灵山
1 成矿地质背景
本矿区位于华南准地台钦州残余地槽钦州拗陷带中段,灵山—藤县深断裂带北西段北侧,区内地质构造发育,构造线方向总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区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系及第四系;岩浆活动频繁,从华力西到燕山期均有岩浆侵入,岩性以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为主,成矿条件较为有利。
图1 铁龙山锰矿区域地质图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上泥盆统—下石炭统石夹组(D3C1sj)及少量第四系(Q),从老到新叙述如下:
上泥盆统—下石炭统石夹组(D3C1sj):在矿区分布广泛,整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岩性为浅灰色、紫灰色、深灰色、灰黑色硅质岩、泥质硅质岩、硅质页岩、泥岩。根据岩性组合及厚度,划分为上部、中部、下部三个岩性段。①石夹组下部岩性段(D3C1sj1):岩性为浅灰—灰色,中—厚层状硅质岩夹薄层状泥岩,局部见有炭化,呈斑点状,不规则条纹状,浸染于岩石表面。厚度为146m。②石夹组中部岩性段(D3C1sj2):岩性以浅灰色、灰紫色,中-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夹泥岩,硅质岩、泥岩互层为主,局部夹灰黑色含磷、锰硅质岩。由于风化淋滤,岩石表面多被浸染呈灰黑色,局部富集成矿,为本区的主要含矿层位。厚度为87m。③石夹组上部岩性段(D3C1sj3):岩性为深灰色、灰色薄层状硅质、硅质页岩,局部夹纹层泥岩,局部炭化。厚度为134m。
第四系(Q):仅出露矿区北西角佳芝村—苏屋山一带,岩性为浅黄色、棕黄色粘土、亚粘土,含岩石碎屑、砂砾等,厚度为5m ~20m。
2.2 构造
矿区位于防城垌中~小董~太平褶皱带上,构造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区内构造较为发育。褶皱构造有铁山口背斜、长其背斜、沙其路向斜、松柏路向斜,轴线以北北东为主,倾向北西,倾角42°~80°,核部岩性为石夹组薄—中层状硅质岩,次级小褶皱相当发育。断层主要发育有3 条断层F1、F4、F5,走向北东,倾向北西为主,局部为南东;规模均不大,为顺层、层间断层,以张性为主,局部为压扭性,岩石节理较为发育。
2.3 岩浆岩
仅在矿区西北角出露印支早期花岗斑岩。花岗斑岩呈灰、灰黑色,花岗结构,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斑晶大小1mm ~3mm,含少量暗色矿物,局部呈岩脉、岩钟产出。基质的物质组成与斑晶相似,还有极少量黑云母。
3 矿床地质
3.1 矿体特征
区内矿体赋存于上泥盆统—下石炭统石夹组(D3C1sj)岩石中,目前共发现了1 个锰矿层,根据其分布范围、地形地貌及连续性等因素,从西到东大致划分为4 个锰矿段(编号:①~④),共圈定锰矿体18 个。主要矿体特征见表1。
表1 矿体特征表
区内锰矿体主要为次生淋滤型锰矿,故其形态十分复杂,矿石贫富差异较大,其受破碎裂隙一定的影响。矿体平面上多呈带状、藕节状,在剖面上呈似层状、透镜状,矿化不均匀,尖灭再现、膨胀收缩现象常见,产状与地层基本一致。矿体沿走向延伸可见长度100m ~930m,沿倾向延深40m ~175m。
3.2 矿石质量
3.2.1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有他形显微粒状结构、纤维状结构、隐晶质结构、碎裂结构、角砾及碎粒结构、显微鳞片泥质结构、生物碎屑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皮壳状肾状葡萄状构造、微纹状构造、浸染构造、斑状构造、网脉状、粉末状、条带状构造。
3.2.2 矿石矿物成分
矿石的矿物成份较为简单,矿石矿物成分以软锰矿为主,次为硬锰矿、赤铁矿及褐铁矿,少量黄铁矿;脉石矿物以玉髓及石英为主,次为量绢云母,少量高岭土、白云石。
3.2.3 锰、铁的赋存状态
矿石中锰以硬锰矿、软锰矿的形式出现;铁以褐铁矿及赤铁矿的形式出现。软锰矿、硬锰矿、褐铁矿及赤铁矿一般不均匀地分布硅质岩的裂隙,并向硅质岩内部浸染;矿石原岩硅质岩由显微粒状的石英及玉髓嵌布组成,散布其中的生物碎屑呈针管状、圆形;矿石中的泥岩质角砾及碎粒、硅质岩质角砾及碎杂乱无序地分布,其间由更细碎的绢云母、高岭石和褐铁矿混杂填隙。
3.2.4 矿石的化学成分
矿区内锰矿石的品位:Mn 一般10.15% ~35.60%,最高52.47%,平均20.72%;TFe 0.49% ~16.80%,最高40.40%,平均4.41%;P 0.060%~0.980%,最高1.48%,平均0.213%;SiO24.32% ~76.70%,最高89.17%,平均51.83%。Mn/TFe 一般为1.13 ~14.04,最高为99。Mn+TFe 一般为8.06 ~53.00。矿石工业分类属于贫锰矿石。
3.3 矿石类型及品级
矿石自然类型按矿石成分特点划分为氧化锰矿石,根据矿石结构构造划分为:块状矿石、条带状矿石、肾状矿石、网格状矿石、粉状矿石等。
氧化锰矿石ω(P)/ω(Mn)比值平均大于0.006,属高磷矿石;ω(CaO+MgO)/ ω(SiO2+Al2O3)比值平均小于0.8,属酸性矿石;ω(Mn)/ω(Fe)比值在3 ~6 之间,属中铁锰矿石。
3.4 矿体的围岩和夹石
矿体的顶板为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夹泥岩、硅质泥岩;底板为薄层状硅质岩夹泥岩,局部为薄—中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夹泥岩。
矿体地表出露基本连续,局部为低品位矿石,夹石较少,夹石一般为浅灰白色薄层状硅质岩、浅黄色薄层状泥岩等。夹石厚度不等,一般为0.2m ~0.5m,局部达1.0m。部分也含有少量的锰质,但Mn 含量一般小于8%。
4 矿床富集规律
矿区在次生褶皱核部形成的节理裂隙破碎带以层间最为发育,在含锰岩组中发育的顺层节理裂隙带及层间破碎带、顺层断裂,经次生风化淋滤富集作用,形成含锰矿化带以及淋积锰矿体、锰帽型锰矿体富集区带。矿区已知氧化锰矿体大部分是顺层赋存的矿体,其富集规律为:
(1)矿区小揉皱、小褶曲、断裂构造及节理裂隙比较发育,在含锰岩层与构造断裂、节理裂隙等叠加地段,岩石较为破碎,易形成相对较厚的富矿段。
(2)矿区含锰岩层与地形倾向相反,在地形平缓风化层发育地段,利于含矿层的风化堆积以及进一步淋滤富集,易形成相对较大、较富的淋积锰矿体。
(3)矿体的品位与其厚度有密切关系,往往矿体较厚时品位则贫,而薄时则富。
(4)矿体在近地表1m ~20m,品位较贫,多数达不到工业要求;往下有变富的趋势;超过120m ~150m 后,则再变贫,逐为含锰硅质岩。
5 矿床成因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在泥盆纪早期—石炭纪晚期,区内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台沟环境,其距海岸较近,海水较为平静,含有磷、铁、锰等元素的浅海相沉积物及硅质来源丰富,沉积形成了较广的含锰硅质岩,可能锰质来源不够丰富,未能形成具工业价值的原生矿床。
含锰硅质岩在构造运动隆起成为陆地后,由于长期裸露地表,不断遭受风化侵蚀,其所含铁、锰等元素在风化过程中残余留下,在有利的次生环境中,逐渐形成氢氧化物的胶结溶液,沿岩石破碎地段向下淋滤,当遇到含泥质较高的屏蔽层时,渐趋富集。在硅酸盐物质的风化过程中,从硅酸盐矿物中转移析出的铁、锰质的迁移能力是不同的,铁小于锰,故在淋滤过程中必然产生分离作用,锰淋移深部而铁多富集上部,二者之间形成不甚厚的过渡带。矿层中具较多的孔洞,可能为含矿层的围岩经风化作用淋失物质而造成的,故在构造裂隙破碎较剧烈,而且底板为泥质较高的岩石地段,往往形成较富的锰矿体。故矿床成因类型应属风化矿床的次生淋滤及堆积型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