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民丰县赛羊滩一带金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探讨

2021-08-01李鹏兵房培松王燕胜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闪长岩矿化矿物质

李鹏兵,邢 令,房培松,王燕胜 ,郭 利,陈 波

(1.新疆地矿局第十地质大队,新疆 和田 848000;2.新疆地矿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3.新疆地矿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

1 区域地质概述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于西藏-三江造山系巴颜喀拉地块可可西里上古生代-中生带前陆盆地,苦牙克断裂从工作区北部穿过。该区地处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缘,塔里木盆地的南缘,位于西昆仑造山带、东昆仑造山带以及阿尔金造山带的结合部位。主要涉及若羌地层小区、西昆仑地层小区、乌鲁克苏地层小区、木孜塔格地层小区。本区总的构造线方向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断层相伴而生,由于遭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变动强烈而复杂,主构造断裂极为发育,重要的大型断裂从北到南依次有昆仑山前断裂、苦牙克断裂、其曼于特-上其汗断裂、康西瓦断裂。其中,与研究区关系较为密切的区域性断裂主要是苦牙克大断裂。区域上出露的岩浆岩发育,岩性主要为加里东期奥陶纪闪长岩(δο)、海西期石炭-二叠纪(变质)闪长岩(δC-P)、斜长花岗岩(γοC-P)、(变质)花岗岩(γC-P)、燕山期侏罗纪(石榴)闪长(玢)岩(δμJ)。岩性上以加里东期、海西期闪长岩分布最为广泛,花岗岩分布较少,并且规模较小。燕山期岩性主要为闪长岩类,分布于区域东南部,出露面积不大。蛇绿混杂岩以构造岩片形式出露的基性-超基性岩(β-Σ)为主。研究区变质岩分布范围较广,变质岩从古元古界—三叠系地层均有不同程度的出露。变质岩主要为区域变质岩,次为动力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和混合岩。

2 矿床地质特征

地层:研究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有下三叠统西长沟组(T1x)、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组(K1k)和第四系洪冲积物。

构造:研究区内构造发育,构造断裂为主,断层整体呈北东-南西走向,区内长约8 千米,宽80 ~120 米,沿断裂岩石具较强的褐铁矿化、黄钾铁钒化、硅化,本次工作发现的金矿化信息即位于该断层破碎蚀变带中。西长沟组地层中形成大型中常-宽缓褶皱,为一向斜构造(图1),走向65°~70°,向西倾伏,向东翘起,轴面呈S 形,延伸长度约23 千米,向东延出工作区,向西被第四系掩埋,出露宽度约10 千米。向斜核部由下三叠统西长沟组下段组成,两翼有下三叠统西长沟组中、上段组成,两翼对称。东段南翼倾向340°~350°,倾角40°~60°,北翼倾向170°~190°,倾角50°~60°;西段南翼倾向330°~350°,倾角40°~50°,北翼倾向160°~170°,倾角55°~65°。该向斜核部产出金矿化带,金矿化带走向与向斜轴向基本平行。

图1 西长沟组向斜构造剖面图

岩浆岩:侵入岩以闪长玢岩为主。

脉岩:石英脉较发育,局部地段具成群成带的特征,多呈北东东走向,与区域构造方向一致。区内石英脉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呈白色,较纯净,蚀变矿化不明显,厚度较小;另一类呈灰白色-浅褐色,矿化蚀变较发育,主要为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等矿化蚀变,褐铁矿、黄铁矿多沿岩石裂隙面呈团块状、薄膜状产出,个别呈自形-半自形产出,粒径1 毫米左右,与金矿化相关。

3 矿床成因及找矿模型

3.1 成矿物质来源分析

依据该区域开展的主成矿元素Au 在各岩性中的含量及矿区地质特征研究成果,区内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三叠系西长沟组地层及侏罗纪闪长玢岩。

3.1.1 三叠系西长沟组地层

三叠系西长沟组地层普遍含金较高(表2),在石英砂岩、粉砂岩中含金高于其他岩性。受苦牙克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的影响,地层中金元素活化、迁移,并在构造薄弱带及层间裂隙中进一步富集,形成该区金高含量带及金矿化带。

表2 西长沟组地层中各岩石Au 元素含量表

3.1.2 侏罗纪闪长玢岩

研究区内发育的闪长玢岩明显受NE 向的断裂构造控制,且与区域上黄羊岭金锑矿成矿密切相关的闪长岩体为同一期次,侵入过程中,热液携带有较丰富的金成矿物质,在有利的构造环境中容易发生沉淀而形成金矿体。

3.2 矿(化)体特征

研究区及周边金矿化蚀变区具以下特点:

(1)研究区及周边发现的主要金矿(化)体受构造控矿特征明显,且与硅化关系密切。金矿(化)体、金矿化石英脉及与石英脉有关的金矿化蚀变带展布方向多集中在北东向,这和区内总体构造线方向一致,反映出构造控矿的特点。

(2)金矿化主要分布于三叠系西长沟组,且该组地层普遍含金较高,反映出金物质来源与三叠系西长沟组关系密切。

(3)侏罗纪闪长玢岩与金矿化具有相关性。闪长玢岩为金的活化和迁移提供了热液来源,萃取了地层中的金元素,并在成矿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4)往往在构造作用较强,石英脉较发育的断层破碎带中金品位相对较高。

(5)当赋矿岩石中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黄钾铁钒化叠加强烈时,金品位一般相对较高。

3.3 矿床成因探讨

三叠系西长沟组为浅海相沉积岩,层内含金较高,提供了金成矿物质来源。

苦牙克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提供了良好的矿液运移通道,并为矿物质的储存和富集提供了容矿空间;区域上断裂及岩浆的多期次活动为热液活动提供了动力,促使成矿流体在容矿空间中萃取、运移、沉淀、富集,并形成金矿(化)体。

综上,根据矿体产出部位、空间分布、矿石类型、矿物组份及矿石特征,结合本区地球化学元素组合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金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破碎蚀变岩型。

3.4 找矿模型

3.4.1 化探异常标志

沿苦牙克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分布的Au、Ag、As、Sb 等异常,可作为寻找金矿床的主要标志。

3.4.2 构造标志

研究区走向近北东向的苦牙克深大断裂及次级断裂发育,展布近北东向含金石英脉与主构造线方向一致,断层为间接找矿标志。

3.4.3 侵入岩标志

研究区内及周边发育的闪长玢岩受NE 向的断裂构造控制,与金矿化的形成密切相关,且与黄羊岭金锑矿区内与金锑成矿关系密切的闪长岩体同一期次,可作为间接的找矿标志。

3.4.4 蚀变标志

研究区及周边的金矿(化)体所在矿化蚀变带往往具硅化、黄钾铁钒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等矿化蚀变。且矿化蚀变与金矿化成正相关,尤其是硅化、黄钾铁钒化、黄铁矿化强烈时,含金性较好。

4 结论

赛羊滩一带金锑矿位于新疆南部青藏高原北东缘东昆仑地区赛羊滩一带,三叠系西长沟组为浅海相沉积岩,层内含金较高,提供了金成矿物质来源。苦牙克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提供了良好的矿液运移通道,并为矿物质的储存和富集提供了容矿空间;区域上断裂及岩浆的多期次活动为热液活动提供了动力,促使成矿流体在容矿空间中萃取、运移、沉淀、富集,并形成金矿(化)体,笔者通过对其矿床的基础地质研究暂认定该本区金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破碎蚀变岩型。

猜你喜欢

闪长岩矿化矿物质
以负碳排放为目标的生物质灰矿化CO2路径研究
北山洋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构造演化:内蒙古白云山蛇绿混杂岩带南部侵入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的制约
柚皮苷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影响
基于复合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实验研究
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Pb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
关于RCA改性剂在闪长岩上面层的应用研究
甘肃大水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研究
金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喝矿物质水还是纯净水?
新国标定稿 “矿物质水”要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