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

2021-08-01石妍,孙宏波,常馨予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13期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庄严的宣告,响彻寰宇、掷地有声、振奋人心。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双手,付出难以想象的辛劳和汗水,摆脱了绝对贫困,走上了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豪迈宣示的: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与世界各国人民一样,中国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不懈努力与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标志着困扰中国人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意味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的历史台阶,过上了日益富裕幸福的新生活。

旧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贫困这一难题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进入近代以来,由于连年的战争,再加上外国列强的掠夺和国内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贫穷与悲惨,可以说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旧中国人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在当时的文学作品和社会调查中多有记载。著名作家夏衍在《包身工》一文中,这样描述旧中国的包身工:她们过的是“猪一般的生活”,像泥土一般地被践踏。即使衰弱到不能走路还被用鞭子抽着去工作,直到累得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般的弯,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惨。包身工们每分钟都有死的可能,“直到被榨完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为止”。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对旧中国的工人也有深刻的分析。他说,这些工人“失了生产手段,剩下两手,绝了发财的望,又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的极残酷的待遇”,尤其是码头搬运夫和人力车夫、粪夫、清道夫等都市苦力工人,他们除了双手外,是一无所有的。1944 年5 月19 日,《新华日报》报道这样一个场景:苦力工人住的地方就是一个草棚,二十几个人睡在一起,挤得“像豆腐干那样紧”,疾病很容易传染,当时一起住的四十多个工人一次就病死了七八个。生存条件的恶劣使他们身体瘦得像根柴,面孔常常带着菜黄色,头发长到二三寸,从破裤的空隙里还可看到污秽堆积的皮屑。

旧中国的工人生活,是当时很多普通中国人生活的缩影。今天的人们读到这些文字时,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个时候中国人民的痛苦、苦难与辛酸。

即使在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这种状况不仅没有改善,还有所加剧。为了适应扩大内战规模的需求,国民党政府的军费开支猛增,造成整个财政入不敷出,陷入危机。1947 年,国民党政府的财政总收入约14 万亿元(法币),总支出为43 万多亿元,财政赤字占总支出的近70%,只得依靠发行货币来弥补巨额赤字。国民党政府1947 年的法币发行量达30 多万亿元,为1946 年法币发行量的10 倍,比1945 年抗战结束时增加25 倍。上海等地的印钞厂全力赶印仍不敷供应,以至于要到美国、英国去印刷钞票。这样做的结果,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以抗战前夕的物价为标准,到1947 年7 月已上涨6 万倍。上海的米价,1947 年6 月比1 月上涨8.3 倍。北平物价在半年内上涨约10 倍。1947 年7 月24日,美联社电讯发表一个材料,说明法币100 元可买的物品:1937 年为两头牛,1938 年为一头牛,1941年为一口猪,1943 年为一只鸡,1945 年为一条鱼,1946 年为一个鸡蛋,1947 年则为三分之一盒火柴了。这种恶性通货膨胀,实际上是对广大人民的普遍掠夺。

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工商业大批倒闭,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从1946 年10 月到1947 年2 月,上海、武汉、广州等20 个城市的工厂、商店,倒闭的达2.7 万家。1947 年国民党统治区工业生产量较1936 年减少30%以上。由于工厂大规模倒闭,失业人数也随之陡增。广大工人、市民乃至中下层小资产阶级濒临无法生存的境地。公教人员和学生的生活陷入极度的困境。农村经济急剧衰退,1946 年农业产量与1936年相比,减少8%—12%;1947 年更减少至33%—40%。广大农村饥民遍地,饿殍遍野。时人惊呼:中国不亡于日本,如今却要亡于经济总崩溃。连蒋介石本人也不得不承认“经济景况已届日见严重之时”,声称必须“解救国民党经济危机”。

尽管经济境况如此,国民党政府依然加强对各阶层人民的层层盘剥,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在农业方面,仅征粮、征借和征购、地方公粮等项目加给农民的实物和金钱负担,就超过1936 年的4—5 倍,有些地方甚至超过20 倍。除苛捐杂税外,国民党各级政府官吏和军队还以各种方式对广大人民进行横征暴敛,包括抓兵、拉夫等,强迫人民负担沉重的徭役。国民党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巧取豪夺,给国民党统治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商业流通造成严重破坏。

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加紧对经济的统制。1947 年2 月,国民党政府颁布“经济紧急措施”法令,对米、面粉、棉纱、布匹、燃料、盐、食糖、食油等主要生活必需品制定所谓“价格限额”,并禁止黄金和外币的买卖流通。同时,又实行限制工资政策,规定公教人员和职工的工资冻结在1947 年1 月的生活指数标准上。此外,还大量发行新纸币,加紧征收所得税和直接税等。这个“紧急措施”实施后,一些官僚垄断资本企业乘机囤积物资,抢购黄金,投机商人也大做黑市交易,使物价继续暴涨,美元比值大幅度上升,黄金价格暴涨。其结果,不仅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而且使国民党政府损失了大量的黄金和外汇,从而形成了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大震荡。

这个时期,国民党政府为了取得美国的支持,还实施了一系列卖国政策,使得美国在中国享有种种特权。于是,美国的商品像潮水一般涌入中国市场。1946 年,据中国海关统计,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对美国的贸易已占53.19%。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内战、卖国政策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以及这个集团自身的贪污腐化和对人民的横征暴敛,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自己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之中。

总之,新中国成立之前,长期战乱和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遗留下来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农业减产,工厂倒闭,交通梗阻,物资奇缺,物价飞涨,投机猖獗,民生困苦,失业众多,国民经济严重衰退。1949 年与历史最高年份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其中重工业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煤炭产量减少48%,钢铁产量减少80%以上。粮食产量减少近1/4,棉花产量减少48%。铁路只有近万公里线路通车,3200 多座桥梁遭到严重破坏。到国民党政府退出历史舞台时,中国几乎是满目疮痍,国力衰败令人扼腕:人均国民收入不足印度一半,远低于亚洲平均水平,人均寿命不足35 岁,文盲比例高达80%。一句话,国民党政府没有给中国带来独立和统一,更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尊严和富强。

中华大地旧貌换新颜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就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己任。经过28 年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新中国的诞生,使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压迫中国、欺凌奴役中国人民的苦难历史从此结束,让中华民族一洗百余年来蒙受的极大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诞生,也意味着中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历史宣告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的各族人民翻身得解放,从此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第一次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新国家,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但是,要实现这些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旧中国一穷二白、积贫积弱、民生凋敝,还有满目疮痍的战争创伤,加之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外交、经济、军事上的严密封锁,而且当时中国共产党又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如何建设新中国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全新课题。

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当时的美国政府为推卸其在中国失败的责任,曾发表《中美关系白皮书》。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为此在给总统杜鲁门的信件中,大讲了一通中国发生革命是由于人口太多、吃饭成为不堪负担的压力而引发的,断言“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并预言新中国也必然因此而归于失败。国内有的资产阶级人士虽然不得不承认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军事上是优秀的,但却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上是“零分”,无法解决中国经济这个大难题。对此,中国共产党既保持清醒的头脑又充满必胜的信心,领导全国人民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开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篇章。

进行大范围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以及新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先后共没收地主阶级7 亿亩土地和大批耕畜、农具、房屋、粮食,分给约3 亿无地少地和缺少生活资料的农民。世世代代贫苦农民和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夙愿,终于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变为现实。通过土地改革,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国粮食产量由1949 年的11318 万吨提高到1952 年的16392 万吨,增长44.83%。

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人间奇迹。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于1949 年7 月9 日接见全国铁路临时代表会议代表时指出:现在的铁路太少了,我们将来要修几十万公里的铁路。领袖的雄心壮志迅速变成人民的实际行动。到1952 年底,全国新建铁路1320 公里,恢复铁路1170 公里,修复复线572 公里。国民党政府从1936 年提出修建成渝铁路,前后14 年未装一根枕木、未铺一根铁轨。新中国从1950 年6 月15 日到1952 年7 月1 日,仅用两年多时间,成渝铁路就建成并正式通车。

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950 年夏,河南、安徽遭遇百年不遇大雨,淮北地区发生十分严重的灾情,大量受灾群众流离失所,毛泽东在批阅灾情报告时不禁落泪,连批三份报告给周恩来,提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政务院10 月就作出治理淮河的决定,当年220 万民工参加治淮工程,首期工程于1951 年洪水到来之前顺利完成。之后,荆江分洪工程、官厅水库建设,以及黄河治理与开发,陆续加紧启动和推进。到1952 年底,初步改变了国民党统治时期河道年久失修、灾害频发的局面。

百年历程中的伟大精神——雷锋精神

2018 年9 月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抚顺市参观雷锋纪念馆时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雷锋,1940 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1959 年参军入伍,被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当汽车兵。1960 年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雷锋表现突出,沈阳军区《前线报》 开辟了“向雷锋学习”专栏。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出席过沈阳部队共青团代表会议。1961 年,雷锋晋升为班长,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 年8 月15 日,他因事故不幸殉职。1963年3 月5 日,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此后,以雷锋为学习榜样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起来。

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帮助了无数人,他忠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做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雷锋精神,实际上就是共产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已远远超出个人称谓,也远远超出他所生活的时代。雷锋精神高度凝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色,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精神旗帜。

开展移风易俗,新社会呈现新气象。新中国成立后,把取缔娼妓制度作为社会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1949 年11 月21 日,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封闭妓院的决议》,当天下午立即行动,全市224 家妓院一夜之间全部封闭,1300 多名妓女获得解放。接着,其他城市先后取缔当地所有妓院。经过一年多努力,中国大陆全面废除娼妓制度。之后开展禁毒运动,用短短两年时间,将延续百年的吸毒贩毒顽疾加以清除,成为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个奇迹。与此同时,以扫盲为起点和重点的学文化在全国形成热潮,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各种识字班、读报组纷纷建立起来,一些地区还出现“三代同学习、一门双模范”的家庭和“父子同窗”“夫妻竞赛”等学文化的新气象。

制定执行“一五”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旧中国留给我们的是一穷二白,毛泽东这样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当时,火柴叫洋火,煤油叫洋油,水泥叫洋灰,铁钉叫洋钉。打好自己的工业化基础,成为新中国建设的紧迫任务。工农业生产经过几年恢复性建设与发展后,党中央及时提出“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总路线的主体。为此,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推进156 项重点工程建设,于1956年制造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和第一辆蒸汽机车。“一五”期间,基础工业得到加强,工业布局得到改善,而工业化又带动了城市建设。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创造性转变,使中国这个占当时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变成一个经济不断繁荣、社会发展进步的国家;从一个备受欺凌的国家,变成一个逐步受到国际社会尊重和认可的国家。正如邓小平所说: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百年历程中的伟大精神——航天精神

2013 年6 月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代表时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重大战略决策以来,航天战线的同志们秉持航天报国的理想和追求,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发展载人航天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关注、高度重视的一项伟大工程。20 世纪60 年代,毅然决定研制“两弹一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明确把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纳入“863”高技术发展计划,之后又郑重作出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科学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1999 年11 月20 日至2002 年12月30 日,成功进行了4 次“神舟号”无人飞船飞行试验。2003 年10 月15 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终成现实。2005 年10 月12 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经过115 小时32 分钟太空遨游后安全返回。2008 年9 月25 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地面组织指挥和测控系统的协同配合下,顺利完成了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实现了中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2012年6 月16 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刘洋顺利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2013 年6月11 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顺利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两次交会对接任务。2016 年10 月17 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进行自动交会对接。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组合体内驻留30 天,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新纪录,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新的重大进展。2021 年6 月17 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与天河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等3 名航天员成为天河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并将在轨驻留3 个月,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迈上新台阶。

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新时代,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对于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强军目标,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尽管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绩,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还有相当的农村人口处于贫困状态。2015 年9 月,习近平在美国访问期间的一次演讲中,回忆起他年轻时的一段经历。他说:“上世纪60 年代末,我才十几岁,就从北京到中国陕西省延安市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庄插队当农民,在那儿度过了7年时光。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这样的贫困情形,在当时的中国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中国广大贫困地区的一个缩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 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开展抗疫合作,率先复工复产,率先恢复经济增长。脱贫攻坚历史使命将如期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

百年历程中的伟大精神——红旗渠精神

2011 年3 月7 日,习近平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参加河南省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河南林县,地处太行山区,土薄石厚、水源奇缺,“一部林县志,满卷荒旱史”“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60 多年前,为改变贫困面貌,林县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10 万大军战太行,苦战10 年,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1500 公里的“人工天河”。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 座山头,架设151 座渡槽,开凿211 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 座,挖砌土石达2225 万立方米,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据计算,如果把红旗渠所挖砌的土石垒筑成高2 米、宽3 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20 世纪70 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向国际友人介绍,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另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不但解决了林县人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还改变了林县城乡面貌,更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奋力开拓的时代精神,是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精神高地,是一面永不褪色、引领前进的战斗旗帜,是感天动地、响彻云霄的一首奋斗壮歌,是激励人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法宝。

红旗渠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中,必须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以奋斗实干和履职担当,让红旗渠精神焕发时代风采、彰显时代价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赓续奋斗的目标。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开展大规模的反贫困之战。1978 年前中国的普遍性贫困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农业经营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为此,制度变革和体制改革就成为改革开放后缓解贫困的主要途径。1978 年开始的农村改革,首要的是土地经营制度变革,即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取代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制度。这种土地制度的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与此同时,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发展乡镇企业等多项改革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并通过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转化以及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就业三个渠道,将利益传递到贫困人口,使贫困农民得以脱贫致富,农村贫困现象大幅度缓解。

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到90 年代后期,中国进入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农村不少地区凭借自身的发展优势,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部分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制约,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出来,低收入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经济收入不能维持其生存的基本需要。为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自1986 年起,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优惠政策,并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自此,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中国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然而,自80 年代中后期以来,尽管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减贫却出现了放缓的趋势。1986 年至1991 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和贫困发生率的变化方向不太稳定,各年份有升有降。经济增长质量下降与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贫困人口受益比重下降以及获取收入机会减少是减贫放缓的重要原因。而且,农村扶贫开发战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不平等程度不断上升导致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下降,瞄准偏离问题也降低了扶贫资源的减贫效果。

进入21 世纪,中国开始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开发格局。2002 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此后,扶贫开发工作进入解决和巩固温饱并重的综合性“大扶贫”阶段。这一时期减贫成果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合力攻关,城乡二元结构的适度松动,农民的发展权利和机会得到重视,以及惠农政策全面实施并体系化等。不过,这一时期,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下降速度放缓,其中2003 年贫困人口规模和贫困发生率比上年有所扩大。这一不利的局面反映了长期以来居高不下的贫富差距程度在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时期后,成为农村扶贫和农民脱贫实现关键性突破的重要桎梏。为此,201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作为此后十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明确要求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

百年历程中的伟大精神——塞罕坝精神

2017 年8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批示,要求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塞罕坝林场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浑善达克沙地前沿,解放初期是荒原沙地。1962 年建场以来,面对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几代塞罕坝人艰苦奋斗、接力传承,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营林护林,林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重建人工林生态系统,塞罕坝林场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 万亩增加到11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2%增加到现在的80%,创造的年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 亿元。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野生动物达293 种、植物达625 种,形成了森林、草甸、湿地相结合的生态系统,为京津地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大幅增加森林资源,塞罕坝林场林木蓄积量由33 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 万立方米。涵养净化京津水源和空气,塞罕坝林场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 亿立方米。森林每年吸收二氧化碳74.7 万吨,释放氧气54.5 万吨,释放萜烯类物质约1.05 万吨,被誉为“华北绿肺”。富裕一方百姓,塞罕坝林场的森林旅游、绿化苗木产业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林场每年提供临时社会用工超过15 万人次,创造劳务收入2000多万元,带动了周边农民发展乡村游、农家乐、养殖业、绿色苗木、山野特产采集和销售、手工艺品等产业,每年接待游客近50 万人,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 亿多元,为助推脱贫攻坚和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塞罕坝林场的成功实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经过持续几十年的反贫困工作,中国7 亿农村人口成功摆脱贫困。但是,至2012 年底,中国的贫困人口还有9899 万人。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

尽管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毅然决然地向全国人民作出郑重承诺,到2020 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意味着每年要脱贫约1000 万人,每月脱贫要达到近100 万人,每分钟脱贫约20 人。这是一场进入读秒阶段的决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

为兑现对人民的承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彻底消除贫困人口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目标,谋划制定总体扶贫战略,提出“精准扶贫”新理念,大幅度调整扶贫政策,创新扶贫工作方式。经过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人心,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贫困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在过去五年成就基础上,2017年党的十九大对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部署,明确到2020 年攻坚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吹响“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时代号角。随后,根据十九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脱贫攻坚战进行了具体安排,提出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脱贫攻坚战中,扶贫工作始终坚持目标和标准不动摇,注重健全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把功夫继续下在“精准”上,更加重视完善扶贫专项资金管理机制,更加重视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这些非常之举,为推动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百年历程中的伟大精神——新时代愚公精神

2019 年8 月21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察看林场风貌,听取武威市防沙治沙情况汇报和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感人事迹介绍,还拿起一把开沟犁,参与到治沙劳动中。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就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当作大事来抓,建设美丽中国。当前,生态文明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要继续发扬“六老汉”的当代愚公精神,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久久为功,让绿色的长城坚不可摧。

上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在八步沙,当地六位年龄加在一起近300 岁的老汉按下手印,誓用白发换绿洲。几十年来,“六老汉”三代人,以“愚公移山”的毅力创造了荒漠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从“吃饭就着沙,睡觉裹着沙,眼里看的心里想的都是沙”,到如今已完成治沙造林20 多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近40 万亩,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以“六老汉”及其子孙三代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职工,薪火相传,播撒绿意,为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重要贡献,铸成了以永不懈怠的热情和一往无前的姿态,吃苦在先、奋战在先的新时代愚公精神。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脱贫攻坚战的总指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80 多次考察中,脱贫攻坚是重要主题之一。他来到海拔2000米的村落,入户看望老党员和困难群众;他冒着零下30 多摄氏度的严寒去边境小镇看望困难林业职工,察地窖,摸火墙,看年货;他来到红军烈士后代的家,仔细察看厨房、卧室、后院和厕所,询问还有什么困难和愿望;他走进农业园区的智能温控大棚,同正在劳动的村民聊如何脱贫;他来到少数民族村民的家中,了解就业、收入、看病、社保等情况。

经过持续大力度减贫行动,全党上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全国范围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截至2020 年末,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6%以下。全国832 个贫困县已全部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到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6 年的4124 元增加到近1 万元,年均增幅30%左右。很多农村老百姓生活有了质的飞跃,脱贫攻坚战取得最终胜利。

中国式的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成就之大,前所未有,世所罕见。中国2020 年实现消除绝对贫困,意味着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提前10 年实现《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表示,过去10 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摆脱贫困,只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段性任务,还要为人民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而奋斗。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和做大经济总量蛋糕的同时,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过去的40 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据统计,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 亿人,成为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国家。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推动了中国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世界知名权威机构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9 年《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提出了他们自己制定的标准:一线城市年收入为30 万元,二线城市年收入达20 万元,总资产达到300 万元以上,受过高等教育,从事职业是白领、金领或是自由职业,至少拥有一套房产和私家车,且必须自认为是中产阶级。当然,各国国情不同,中产阶级的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与此同时,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家电全面普及,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近36 辆,这反映了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升级。中国居民旅游人次激增,旅游经济稳步增长。据统计,2015 至2019 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累计超过249.8 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合计超过7.8 亿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8.3 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7208.3 亿美元。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的大幅增长,中国加快构建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覆盖全民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在住房保障方面,中国城乡居民住房水平明显提高,2020 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0 平方米左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50 平方米左右。中国建成世界最大住房保障体系,仅过去几年时间,棚改累计开工预计超过2300万套,帮助5000 多万居民搬出棚户区住进楼房。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仅2019、2020 年就安排中央补助资金1400 多亿元,支持各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 万个,惠及居民约1043 万户。

在教育保障方面,中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推动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至2020 年,中国有各级各类学校53.01 万所,在校生2.82 亿,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持续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2%左右,进入普及化阶段。过去的五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累计达4000 多万,中高职毕业生累计达4400 多万。当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7 年以上,新增劳动力中有51%左右接受过高等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7 年。

在医疗保障方面,中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居民健康指标居世界前列。从2015 年到2020 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6.3 岁提高到77.3 岁,比世界平均预期寿命高近5 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1/10 万、8.1‰、10.7‰降至17.8/10 万、5.6‰、7.8‰,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降至28.4%,健康中国建设取得良好开局。

在社会保障方面,中国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人数持续增加,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0 年底,中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约为10 亿人、2.2 亿人、2.7 亿人,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3.5 亿人,覆盖96%人口。近五年来,中国城镇新增就业平均超1200 万人,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在主要经济体中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同时,近两千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均纳入低保或特困救助供养。

此外,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态建设也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人民享有充分民主和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无论是人民民主还是公平正义,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近年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开创了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补齐文化发展短板、实现文化小康,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近年来,党中央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全面推进文化发展改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贡献。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以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都取得重要进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态势良好,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短短数十年时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使8 亿人摆脱了贫困,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14 亿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民民主权利不断扩大、人民精神文化不断丰富、人民福祉不断增进;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所有这些成就,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