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评定量表在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功能状态评估及护理分级确定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2021-07-31李晓霞周艳妮彭小芳王钎邹春霞刘艳姣肖秀云

现代临床护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适用性分级检索

李晓霞,周艳妮,彭小芳,王钎,邹春霞,刘艳姣,肖秀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广东广州,510515)

BI(Barthel Index)评定量表是功能评估中使用最广泛的量表之一[1],曾被学者认为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量表中最好的[2],有多种版本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3-4],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2014年5月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式实施护理分级标准,要求护理级别的制定要同时依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分级,而自理能力等级要求使用BI 评定量表进行评定[5]。然而,BI 评定量表最初是为了评估神经肌肉和肌肉骨骼病变患者的功能独立性水平而设计[6],之后应用于脑卒中患者[7],但在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功能状态评估中应用是否同样有效并未得到验证,因此使用该量表进行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功能状态评估确定护理分级是否可靠尚存疑。此外,由于BI 评定量表的“天花板效应”,该量表不能对更高功能性水平的患者进行残疾的评价[8]。由于研究问题的广泛性以及纳入研究的高度异质性,本研究将通过范围综述评估BI 评定量表在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应用的适用性及其在确定该类患者护理分级时的可靠性,从而更准确及高效地应用该量表进行患者功能评估及确定护理分级。

1 资料与方法

范围综述包括6 个阶段[9-12]:①明确研究目标;②审查数据来源和检索策略以识别相关研究;③进行文献筛选;④数据提取;⑤整理、总结和分析结果证据;⑥阐述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结果按照范围综述的PRISMA 扩展声明(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extension for scoping reviews,PRISMA-ScR),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规范化报告[13]。

1.1 明确研究目标

BI 评定量表在评估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功能状态时的适用性如何? BI 评定量表在指导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分级时的可靠性如何?

1.2 审查数据来源和检索策略以识别相关研究

1.2.1 检索策略 系统检索建库至2020年1月的中文及英文文献中关于BI 评定量表在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应用的原始研究。以BI 评定量表、Barthel 指数、BI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以及Barthel、Barthel Index 为主题或关键词或任意字段分别检索。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英文数据库包括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Scopus 数据库。首先使用关键词检索数据库,查找相关主题词和自由词;然后分别检索相应的主题词和自由词,分析标题和摘要并完善检索策略;最后彻底检索数据库。必要时进行引文追踪以检索可能漏掉的文献。以下以PubMed 检索策略为例:

#1 Barthel

#2 Barthel Index

#3 #1 OR #2

1.2.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BI 评定量表应用于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研究,包括检查BI 评定量表的适用性及确定护理分级时可靠性的研究;②可提取完整数据。排除标准:①使用改良版BI 评定量表或其他版本的研究;②研究对象合并神经系统疾病;③将BI 评定量表得分作为某项干预的结局指标;④个案报告、综述类文章;⑤干预不唯一,即在确定护理分级时观察组同时使用了除BI 评定量表外和其他参考标准。

1.3 文献筛选与管理

由两名经过循证护理培训的本科及以上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标题、摘要的检索与初筛,对可能符合的研究进行全文阅读。分别在文献筛选的初期、中期、后期3 个阶段与第3 人开会讨论纳入研究的可靠性,并在必要时返回上一筛查阶段完善检索策略,最终对拟纳入文献达成共识。记录排除文献的原因并绘制PRISMA 流程图。使用NoteExpress 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将纳入研究的文章分类并导入全文附件。

1.4 数据提取与分析

研究团队共同确定要提取的变量并开发数据汇总图表。由2 名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将提取的数据汇总到Microsoft Excel 表格中并不断更新,之后进行交叉核对,存在分歧时进行差异分析,并邀请第3 名甚至第4 名研究者进行讨论,必要时联系原作者。纳入文献并记录其作者、发表年份、国家、研究类型、研究对象、样本量、对象年龄、指标评价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等。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检索相关数据库共获得46 411 篇文献,手工检索文献获得4 篇,最后共纳入17 篇文献[1,8,14-28],文献纳入流程及结果用PRISMA 文献筛选流程图表示(见图1)。

图1 PRISMA 文献筛选流程图及结果

2.2 应用BI 评定量表评估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功能状态的适用性

7 篇文献[1,8,14-18]应用BI 评定量表评估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功能状态的适用性,见表1。

表1 应用BI 评定量表评估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功能状态的适用性

2.3 应用BI 评定量表指导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护理分级的可靠性

10 篇文献[19-28]应用BI 评定量表指导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护理分级的可靠性,见表2。

表2 BI 评定量表指导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护理分级的可靠性

(续上表)

3 讨论

3.1 BI 评定量表在评估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功能状态时的适用性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研究认为,BI 评定量表在评估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功能状态时的适用性较佳,部分研究存在适用性局限。在评估烧伤后开始接受康复治 疗患者[15]和ICU 出 院患者[17]的功能恢复状态时,BI 评定量表比相关专科量表更适用;在老年人[1,16,18]和股骨颈骨折后行关节置换的患者[8,14]中,则存在持不同意见,但FRIHAGEN等[14]的研究未明确关节置换手术类型。可见,BI 评定量表虽然具有良好的心理计量学特性[1,18],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类型患者的功能状态评估,需要结合患者具体临床情况评价其适用性。

3.2 BI 评定量表在指导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护理分级时的可靠性分析

2014年5月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式实施护理分级标准[5]时,要求将按照BI 评定量表所评得分作为确定患者自理能力等级的标准,并以此作为患者护理分级的参照,均有国内专家对该方法进行了可靠性的探索。为避免部分研究迎合政策而导致偏倚,本研究未排除政策出台前的研究。分析文献发现,政策出台前已有很多医院使用该量表进行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功能状态评估以确定护理分级,且认为BI 评定量表在指导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护理分级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然而,对BI 评定量表在评估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功能状态时的适用性尚不明确的前提下贸然将其应用到确定患者护理分级中是不明智的。另外,本范围综述发现,由于国外护理分级评定方式与国内不同,因此未检索到国外相关文献。此外,原始研究中护理分级确定所依赖的BI 评定量表使用方式各异,既有护 士评估[19-21,23-25]也有患者自评[26]。先前有研究表明,对于不同主体使用BI 评定量表,包括患者自评和护士均具有良好的可靠性[29],在帕金森患者中,BI 评定量表自评的可靠性也得到验证[30],不过SINOFF 等[31]发现,以自评方式进行评估≥75 岁老年人生活活动能力时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慎重使用。

然而,在分析BI 评定量表指导临床护士进行护理分级的文献中对于评估时机、评估年龄、评估得分细则等方面尚无统一标准,导致评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且在一些项目上较难达成共识。国外学者研究认为[17,32-33],在进行原始研究时纳入患者年龄为18 岁以上。但目前国内研究在使用BI 评定量表确定护理分级时并未明确纳入患者的年龄,这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范围综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例如纳入研究发表时间滞后,纳入研究包含的原始信息不公开等;另外,由于根据范围综述的标准及建议不要求进行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12],因此没有对每篇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导致研究结果不能像定量分析一样普遍适用,对于研究结果仍需辩证看待,这也是本研究不足之处。但范围综述的目的是找出文献研究中的空白,以指导将来进行系统的文献综述,因此本研究仍然可以对未来BI 评定量表在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4 结论

BI 评定量表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疾病患者的功能状态评估,需要结合患者实际临床情况进行判定;另外,根据其评分确定分级护理时应谨慎,并应关注评价时评分者身份及其年龄,以便能达到更准确及高效应用该量表进行患者功能的评估以便指导护理实践。

猜你喜欢

适用性分级检索
建筑施工项目资料管理现状及BIM适用性分析
试验鉴定中的装备适用性概念辨析
强调简洁和适用性 MICHI by Rotel X5/X3合并功放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
如何提高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适用性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