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悟经典

2021-07-30佚名

小读者之友 2021年5期
关键词:渔舟王孙田园诗

佚名

【原文】

山居秋暝①

[唐] 王 维

空山②新③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④。

竹喧⑤归浣女⑥,莲动下渔舟。

随意⑦春芳⑧歇⑨,王孙自可留⑩。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注释】

①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②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③新:刚刚。

④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⑤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的沙沙声响。

⑥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涤衣物。

⑦随意:任凭。

⑧春芳:春天的花草。

⑨歇:消散,消失。

⑩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胸怀。

【赏析】

王维(701?—761),字摩诘,先世为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早年仕途昌顺,胸有抱负,写了一些情调昂扬、气概豪迈的诗篇。中老年因官场失意,佛家消极思想占了主导地位,其诗作大多寄情于山水,描绘田园风光,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刻画细致,清新自然,在當时唐代诗坛占有一定的地位。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就曾说过: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王维的画,画中有诗。

传说王维曾经给当时的岐王李范画过一幅《巨石》,那画画成以后,非常生动,像真的一样。岐王十分珍爱,便把它挂在书房中,有空就凝神观赏,给人以置身深山幽谷的幻觉。有一天,岐王从外边回来,快到家门口时,突然风雨齐来,雷电大作,一声巨响,只见一块大石头,破屋而出,冲天而起。岐王与侍从赶紧进书房查看,见墙上只剩下空轴,才知道画石已飞腾而去,不禁哑然失色。到唐宪宗时期,高丽(今朝鲜)遣使臣来中国,说在他们国的神崇山上,某一日突然从天上掉下一块奇石,发现上面有王维的字印,知道是中国的东西,就连忙来呈报,并且已派人送来。宪宗皇帝命行家鉴定字迹,与王维的分毫不差,这才深信不疑。从此,王维的画便成了通神的宝物,皇帝命人四处搜寻,藏入宫中。

在《山居秋暝》这首诗中,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日夜景图。在诗人笔下,我们似乎看到:夜色朦胧中,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映照着山间的松林和溪流;泉水清澈,静静地流淌在石板上,安详而又宁静。突然,一阵竹林晃动的声音搅扰了这山间的宁静,原来是一群浣纱的姑娘归来了。随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摇曳的荷花丛中驶出点点渔舟。

看到这样美好的景象,诗人不禁感慨地说:尽管春天已经过去了,但山村的秋色依然美好如故,那些风流的文人学士们不是可以留在这儿,欣赏到并不比春天逊色的景致吗?

(摘自《唐诗故事》)

猜你喜欢

渔舟王孙田园诗
题画二首
田园诗
清平乐·祈愿
西江月·清秋
都是自负惹的祸
书法
古诗文中“王孙”一词的含义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一首凄婉的田园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