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月澳門月覽

2021-07-30

澳门月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規劃特區項目

滬澳合辦洽談會助力企業拓展合作網

6月3日,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下稱:貿促局)與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聯合於“上海澳門周”活動首日共同舉辦“滬澳商業配對洽談會”,近110位企業家代表參與,涉及行業包括貿易、食品/產品零售批發、電子商務、旅遊及酒店等。安排了96場洽談,洽談內容包括手信食品及酒類批發、精品零售、餐飲合作等,促進兩地企業加強合作拓展市場。

外交部駐澳公署發言人:

堅定支持澳門特區終審法院裁決和警方決定

6月3日,外交部駐澳公署發言人表示,近日澳門特區警方就有關人士舉辦非法集會作出不容許集會的批示,澳門特區終審法院依法駁回有關人士的上訴。外交部駐澳公署堅定支持法院裁決和警方決定,堅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插手干預特區事務。

發言人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共同構成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澳門特區作為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區域,必須尊重國家主體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尊重憲法確立的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切實維護憲制秩序。終審法院的裁決具有堅實的憲法基礎和澳門基本法依據,符合本地相關法律規定,具有充分的合法性、必要性和正當性。

澳大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將開展多項合作

6月4日,“滬澳合作會議第一次會議”舉行。會上,澳門大學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簽署學術交流合作框架協議書,雙方將展開於學術研究、教育活動、學生交流、教研人員互訪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進滬澳兩地的科研和高等教育的發展。澳門大學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將以互惠共贏、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為原則,開展學術研究和教育活動;學生交流活動;教研人員互訪交流;聯合舉辦學術會議、研討會及課程等合作項目。

不允許持黃、紅碼者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6月8日,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變化,澳門交通事務局公佈,為保障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乘客之健康,即日起,健康碼黃碼或紅碼者不允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巴士、的士及輕軌;巴士和的士司機有權查閱乘客健康碼,並可拒絕接載黃碼或紅碼乘客。所有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人士仍須全程佩戴口罩,否則司機及車務人員有權拒絕乘客使用相關服務,局方會適時調整相關防疫措施安排,呼籲公眾配合防疫工作。此外,為配合通關措施,局方已要求娛樂場及酒店業界,即日起須檢查乘搭穿梭巴士前往口岸之離境旅客,確保上車時持有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另外,亦不允健康碼黃碼或紅碼者搭乘穿梭巴士。

“漢文文書”郵票榮獲2021年度德國設計獎

澳門郵電“漢文文書”郵票,榮獲德國設計委員會(German Design Council) 評選為2021年度德國設計獎——卓越視覺傳達設計組官方文件類別的特別獎。郵票“漢文文書”於2018年7月6日發行,為慶祝於2016 年和2017年分別成功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和《世界記憶名錄》。獲獎是對澳門郵票的選題及設計給予肯定和鼓勵,期望透過方寸郵票繼續推動澳門歷史文化的推廣和研究。

本澳三項目成功列入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6月10日,國務院公佈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由澳門申報的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土生土語話劇和土地信俗3個項目,全部成功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國務院自2006年至今先後公佈了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目前澳門共有11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包括由粵、港、澳共同申報的粵劇和涼茶製作技藝;由本澳獨立申報的木雕──神像雕刻、道教科儀音樂、魚行醉龍節、南音說唱、媽祖信俗、哪吒信俗;以及本次新增列入的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土生土語話劇和土地信俗。

“澳人食住遊”第二階段整合19條路線出爐

6月16日,旅遊局聯同“澳人食住遊”工作小組公佈第二階段整合推出的共19條路線,居民可計劃在7、8月暑假期間參與特色之旅,又或選擇心儀酒店來一趟“宅度假”。第二階段共有19條精心設計的旅遊路線選擇。今次的新亮點有主題工作坊的體驗式旅遊、結合體育元素的活動、水上遊樂之旅、紅色旅遊路線以及海上遊等。

澳門特區政府就臺灣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

暫時停止運作回應傳媒查詢

6月16日,澳門政府新聞局公佈,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自成立以來,一直務實推動澳台關係穩定發展。2011年,基於兩岸雙方均認同“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澳台通過換文達成互設辦事機構的共識,雙方辦事處據此開展相關業務。澳門特區政府在台灣設立的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於2011年12月正式運作。一直以來,澳門特區政府始終依法處理台方在澳辦事處人員有關證件手續的審批辦理工作。然而,澳門特區政府在台辦事處人員的證件續期和新輪換人員赴台申請至今一直無法獲批,在台辦事處不得已暫停運作。

《澳門青年政策(2021-2030)》正式公佈實施

6月21日,澳門特區政府公佈《澳門青年政策(2021-2030)》,承接前一階段推動青年全人發展的理念,以“育身心,展德才;勇擔當,建未來”為政策願景,持續為青年搭建成長成才平台。新一輪“青年政策”為期十年,青年年齡界定為13至35歲,五個政策方向為:“傳承愛國愛澳,增強家國情懷”、“錘鍊品德修養,提升身心素質”、“增強綜合能力,促進全面發展”、“共建和睦氛圍,營造包容社會”以及“提升社會參與,融入國家發展”。未來將透過十項主要措施,以及與“青年政策”跨部門跟進小組共同推出相應的行動計劃,落實各個政策目標。

“中國共產黨的100年”

大型主題圖片展在澳門開幕

6月23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辦,澳門基金會、南光(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共產黨的100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主題圖片展”,在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綜合體開幕。賀一誠在致辭中強調,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而常盛不衰的密碼,就是矢志不渝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特區政府將始終以市民根本福祉為依歸,踏實做好各項施政工作。當前在毫不鬆懈做好疫情防控、促進經濟復蘇的同時,主動把握機遇,落實國家戰略部署,鞏固提升自身競爭優勢,積極參與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切實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自身更好發展。

教青局將整合各項獎、助學金,學生

就讀頂尖大學資助計劃交教青局延續

6月27日,澳門特區政府公佈,因應高等教育局及教育暨青年局合併為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以及特區政府資助歸口管理的原則,為更有效、合理地運用資源,善用公帑,避免重複設置獎、助學金,本學年會陸續透過學生福利基金整合特區政府各項升大獎、助學金。在整合過程中,相關部門一直保持緊密的溝通合作,並就獎、助學金在內的一系列資助歸口管理工作進行分析;亦就各項奬、助學金設置的目的、審批準則、人才培養、資助對象、不同地區院校和學科的質素共同商議,故需作詳細研究,以整合各項資助計劃及章程,使此項工作不斷完善,造福本澳學子,並達至公帑的合理運用及效益。近日得悉學生關心澳門基金會特别獎學金的交接情况,教青局將於短期内公布新一學年繼續支援有意於世界頂尖大學或設置頂尖學科的大學就讀學生的特别奬學金資助章程。待完成相關資助計劃的設置程序後,會即時向外公布,爭取於8月與大專助學金計劃的獎學金和特别助學金一併讓學生提出申請。

《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

正式文本公佈

6月30日,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公佈教育規劃諮詢總結報告和正式文本供各界參閱。為規劃未來教育發展,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於年初完成《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下稱:教育規劃)的公開諮詢,諮詢期間分別透過公開諮詢場和持份者座談會,以及開放網上專頁、電郵、電話、傳真及親臨遞交等多種渠道收集社會各界寶貴意見。《教育規劃》關顧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品德修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所需的學習模式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提出四個重點發展方向期望為學生拓寬成長和發揮空間;並按不同的教育階段和類型,提出相應教育重點和具體重要措施,務求聯同各教育機構和相關人士、澳門關心教育發展者一起推動教育方向和學習模式的持續發展。教青局將持續與社會各界溝通合作,共同落實《教育規劃》,扶持莘莘學子健康成長。

猜你喜欢

規劃特區項目
全球新增绿化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DC炫特区
C919时间地理
張維迎 城市應為人而建
全球基礎設施中心項目庫正式啟動中國參與發佈首批項目
張高麗「十三五」規劃 要加快經濟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