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融合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21-07-30刘清雪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证书教学资源课程体系

刘清雪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4)

0 引言

随着高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人才缺口爆增。2020年人工智能人才缺口226万人,其中算法、机器人、图像识别岗位最多,且对1-5年工作经验人才需求占比高达68%。为了满足人工智能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各类人工智能专业学院应需而生。而在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是社会岗位需要定位问题,能力需要分层问题,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问题,师资队伍的组建培育问题,实验环境的建设问题及教学效果的考核问题,还有课程资源的建设问题,现有在线资源中人工智能的相关课程较少,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更少,对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的指导作用不大。同时还要考虑人才能力培养与实际岗位需求的衔接问题。

1 我院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基础

我校计算机学院原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偏向JAVA系列企业级开发) 、网络工程(偏向网络的组建)三个传统专业,17年成立的物联网工程专业、20年成立的大数据理论及应用专业,没有通信专业的技撑,在此基础上建立人工智能专业。经过前期的岗位需要及能力需要分析定,结合民办院校学生的基础,我们将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于技术层与应用层. 师资亦是从现有专业抽调组合而成,对专业基础课《JAVA 程序设计》、《C 语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导论》、《人工智能数学基础》、《openEulerOS 技术基础》、《Linux 操作系统》、《分布式计算与存储技术》、《Python 基础&数据集处理》来说尚可胜任,但对专业核心课程如:《GaussDB 数据库应用》《TensorFlow开发介绍》、《机器学习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深度学习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应用》、《智能感知与理解》等课程来说,则需要资深的专业人员来讲授。人工智能的实操性要求有较高的实验基础,现有的实验条件还需做进一部的改造也只能满足专业基础课实习实训的要求,教学资源匮乏[1-2]。

2 基于“1X”证书的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人工智能作为新兴的领域,整个课程体系当中,实践教学占有相当的比重。作为实操性非常强的研究领域,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从业者们的就职门槛。“1+X”证书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即可以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也可以作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有效检验方法。因此,我院将与企业合作,采用基于“1+X”证书的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职业证书培训的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的设计相融合,使人才的培养更加贴近企业的要求,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在“1+X”证书制度下,需要通过职业技能等级的相关考评和认证,这对院校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亦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明确个人未来职业发展规划。2019年7月 ,教育部公开了首批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培训评价组织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名单,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证书在前三批当中寥寥无几,但在2020年12月公布的第4批次中却突显高达15项,具体如下图所示。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及就业方向,可以更有针对性的选择职业证书的方向,来提升就业率和市场竞争力[3-4]。部分有能力的同学亦可以在职业证书的基础上进一步进阶行业证书,向行业的核心层进军。

3 我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的具体途径

(1)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合作制定而非全面的否定原有的培养方案,而是将企业认证证书课程融入到培养方案的体系当中,即保证知识体系完备性,又确保课程的实用性。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授课计划、明确课程体系、编写实用型教材。为建设优质核心课程,企业要参与教学,确保课堂衔接市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授课,且企业专家重点要承担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5]。授课内容具有动态性。部分课程流出相关章节作订单培养或主要讲授新知识新技术,企业直接提供相应的案例资源。

表1 人工智能领域相关证书列表

(2)与企业进行联合开发教学资源建设和网络化课程建设。校企联合明确核心课程的学习目标与标准,突出专业特色,明确核心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授课录像、实训录像、学习评价等,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学院教师承担教材主编,企业专家参与完成特色云教材的编写,共同敲定适配于教学的教材体系,按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单元编写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材。企业参与教学,课堂衔接市场,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主要负责核心实训课程的授课任务。

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企业联合开发,核心课程的网络化由企业负责。校内老师负责在超星的学习通平台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完善课程标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工程实例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同时做好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定位与翻转课程的设置。企业提供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授课的录像及学习评价,同时开放教学资源,培训校内老师,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做好服务。

(3)实习实训平台建设方案。在现有实验室基础条件之上,通过网络实现企业云端的实验。 利用企业服务器虚拟化的放大对终端进行支撑,学生通过PC终端访问浏览器,再提前布置好的实验环境里进行实验操作,所有应用数据统一存放在后台服务器。通过校企融合,即能大大减少实验室的投资,减少运维的投资,又能确保实训的质量,教学任务的设计源于生产实践,实现所学即所用,以此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6-7]。企业提供的实训平台,提供课件学习,记录学习笔记,能实现过程的管控,学习效果的考测,并能实现成绩的统计与分析,为教学的持续改进提供有力的技撑。

(4)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校企联盟企业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技术人员来校兼职,形成一支稳定的混编教师队伍。为了实现毕业生的校企零接轨,我们的院校师资要进行顶岗实践,根据教材的基本条件和背景情况,制定总体目标,并设置一定的难度使培训具有高阶性与挑战度。从企业文化,产品知识,工程实习,授课技巧到业务知识培训,课程认证及上岗前答辩及实践多角度进行全方位的实训。使院校老师成为熟悉企业岗位职责,掌握业务流程,实际经验丰富,授课经验丰富,熟练各种上机操作的综合性人才。定期组织学习,学校选派的师资参加实战技能培训和工程项目实训,培养老师的项目操作能力,企业与学校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在学校的培训中心专门设置供企业工程师和老师共同操作的实验平台,企业工程师可以将网络的案例在实践平台中进行实践,与老师一起开发匹配教学需要的课程和实验内容。企业每年根据学校授课情况派原厂师资短期驻点到学校来完成专业技术方面的高级课程。一方面完成课程集中授课任务,另一方面与学校老师一起形成教学团队,参与课程建设讨论,参与教学案例制定,教学评价等任务,确保实训课程的点对点指导,使得参与赋能的老师在后续的课程中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 结语

作为新兴的科技发展领域,一流的技术与人才皆存在于企业,所以校企融合是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快速发展的必然之路。与1+X证书的结合,即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人才市场竞争力,又能让学生更早的明确学习的方向,亦是教学效果的有效评价手段。

猜你喜欢

证书教学资源课程体系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收录证书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