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和人本助推绿色复苏

2021-07-29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南方周末 2021-07-29
关键词:温室责任企业

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梁淑怡 ❘ 本版制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气候变化加重气象灾害等问题,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企业与社会、政府的关系。

企业发展必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追求合理利润的同时,运用自身的资源和影响力,与政府和社会共同解决当前面临的发展问题,并从长期主义出发,积极打造一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社会,这一观点逐渐成为企业界新的共识。

2020年,中国企业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科技研发与创新,积极参与落实“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复苏的坚实力量。

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也逐步向创造综合价值、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转变。在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同时,以尽量少的投入,通过科学有效的资源配置,生产尽量多的优质产品,服务经济健康、社会公平、生态可持续。

因此,对企业创造的综合价值的评价,也需要超越财务回报,从内涵更广泛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价值创造”入手,科学、客观地衡量企业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全球疫情、经济差距和社会不平等做出的贡献。

鉴于此,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聚焦为三个方面: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绩效与合规。“管理”主要考察企业是否将社会责任理念纳入公司治理体系,是否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绩效”主要考察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合规”主要考察企业在评价期内是否发生了社会责任相关负面事件。其中,“合规”是在综合考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阶段增设的特色评价维度。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向和内容会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动态调整。为更加科学、准确、有效地衡量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2020年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调研进行了三个方面的优化与调整:

一是指标体系的优化。增加对企业研发创新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为有效衡量企业的研发水平,设置了“新增授权专利数”“研发投入总额”“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研发技术人员比例”四个指标。此外,为评估企业对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响应速度,从管理、投入、绩效和信息公开四个维度,设置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举措”“环保投入占营收比例”“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气体减排比例”“新能源使用占比”五个指标,考察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的低碳转型速度和力度。

二是部分指标性质调整。进一步压缩定性指标数量,增加定量指标数量,让榜单更加聚焦企业“做得如何”而不是“说得如何”。

三是搭建数据库平台。为更加高效、准确地开展调研评价工作,项目组搭建了“善择-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大数据平台”,实现了部分企业数据的自动抓取、分析和计算。

2020年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调研共历时6个月,纳入观察样本企业725家,比2019年增加38.6%,涵盖了中国制造业100强、中国服务业100强、外资在华企业100家,以及房地产、互联网、汽车、银行和医药5个行业,具体调研流程、技术路线如图1。

总体看,上榜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和绩效水平稳步提升,300家上榜企业的社会责任平均得分为52.84分,比上一年度小幅提升。

经济表现受疫情影响,“VUCA时代”企业更加重视研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冲击。中国有效控制疫情后,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

上榜企业中,营业收入和利润实现双增长的企业占46.3%,其中,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的企业占68.3%,利润实现正增长的企业占58.3%。在缴纳税费方面,2020年中国政府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政策红利也在调研中有所反映,上榜企业中,44.9%的企业缴纳税费比2019年有所减少。

在“VUCA时代”(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和模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根据相关规划,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要在2020年达到1.26%、在2025年达到1.68%。研发投入强度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2020年,上榜企业愈加重视研发,在年度研发投入、研发技术人员占比、年度授权专利等指标方面均有大幅提升。据统计,上榜生产制造型企业中,有68家企业年度研发投入占比达到1.26%以上,有103家企业年度研发投入超过亿元,有71家企业研发技术人员占比超过10%;在结果产出方面,上榜生产制造型企业中,有83家企业在2020年内获得授权专利超过100件。(详见图2、图3)

聚焦以人为本,员工福利与包容性成长大幅提升

2020年,劳动用工市场宏观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企业遇到了大量的员工管理问题和挑战,如员工健康与风险防控、延迟复工、灵活用工安排、员工情绪与心理健康等。另一方面,随着新业态、新经济模式的发展,新技术对就业的替代效应与就业创造效应并存,产生了数以亿计包括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他们的劳动权益保障成为新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上榜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方针,从“六稳”“六保”的政治高度,努力创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上榜企业100%建立了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或制定相关措施;人均福利投入、人均培训经费等均有较大提升,女性管理者占比稳步提高,显示上榜企业在员工关爱、员工成长、多样性发展等方面的表现稳步提升。

在安全生产方面,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上榜企业中,100%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均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其中,40%的上榜制造型企业年度安全生产投入超过1000万元,比2019年提高11.6%。此外,10%的上榜制造型企业在调研期发生了安全生产事故,需要加强安全隐患治理和预防。(详见图4)

低碳转型有挑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不足

2020年9月22日,中国宣布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愿景目标,吹响了全国低碳转型的行动号角。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并将这两项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进行管理。

对企业而言,“3060”双碳目标既是生存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推进绿色生产、节能降碳,创新和发展空间巨大。部分先行企业已开始制定碳中和路线图,从战略和运营的角度加速绿色低碳转型。据统计,上榜企业中,66.3%的企业已识别气候变化风险,部分企业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或措施;31.3%的企业披露了调研期内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数据或新能源占企业整体能源结构的比例;40.7%的企业披露了调研期内温室气体排放量或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是指每单位产值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衡量企业减碳效果的重要指标。调研结果显示,上榜企业中,有10.3%的企业万元营业收入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19年有所上升,温室气体减排依然任重道远。

精确的数据统计和信息披露是企业环境管理的基础,在推进环境与气候协同治理的目标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重要性凸显。在上榜制造业中,披露能耗、水耗、废水排放量、固废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量、新能源使用数据的企业比例在35.3%-44.7%之间,均尚未过半,企业仍需要提升对环境影响数据化管理的重视。(详见图5)

▶下转第13版

猜你喜欢

温室责任企业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2018上海企业100强
谁的责任
责任(四)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谁困住了热先生?(一)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