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传》的人物评论

2021-07-29许丁允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4期
关键词:史书诸侯左传

许丁允

《左传》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文学作品,其原名为《左氏春秋》,在汉代被改为《春秋左氏传》。从本质上来说,《左传》属于一部独立撰写的纪实文学作品,对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与记录,其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后世研究先秦历史以及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对后世的史学作品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左传》也确立了编年体史书的写法,其具有较为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全书之中充分强调等级秩序以及宗法伦理,极其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左传》中也记录了丰富的历史人物,因此在研究《左传》中人物进行评论的阶段便需要对《左传》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探讨,以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一、《左传》介绍

《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其在编撰过程中的原则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这与《史记》的纪传体编撰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同,《左传》主要体现的是以记事为中心,因其编年体体例,所以人物的很多言行事迹及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都记载得较为详细,属于我国历史上一部较为精彩的编年体史书,对研究春秋时期历史也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本质上来说,《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尤其确立了编年体史书的地位,其在编撰的过程中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较为强烈,全书之中体现出“民本”的思想,其记录了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同时《左传》中对我国春秋时期的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一定的记述以及评论,其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史学巨作,也是一部精彩的文学著作。在《左传》中不但善于记述战争,同样长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呈现出春秋时期丰富的历史画面。《左传》受到史学界重视是在魏晋时期,先后有史学家为其做注释,同时《左传》也逐渐成为后世研究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被称为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作品,对后世研究历史具有深远的意义与影响。

二、《左传》的人物评价

《左传》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其中记录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士子,共计118篇,从鲁国十二公的顺序记录了当时各方面历史,包含诸侯、卿大夫、士等,其中人数之巨、数量之多,为后世史学家所惊叹。书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人物之间不但有争斗,也有合作,以及双方人物敌友的转换等,将春秋时期复杂的政治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针对军事战争、政治斗争等方面均有精彩的描写,对于势力的此消彼长也有着详细的描述,春秋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尽皆跃然纸上,让后世看到一部精彩绝伦的史书作品。

(一)诸侯

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左传》中对诸侯也进行了精彩绝伦的描写。诸侯源自分封制,在西周时期诸侯可以被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左传》中对诸侯的记述,其中不乏勤修政事、文韬武略有作为的贤明之主,其开疆拓土、选贤任能,带领自己的国家在春秋时期参与诸侯争霸,致力于国富民强、富国强兵,开创更为广阔的国土;也有刻薄寡恩、沉溺享乐的昏庸之主,其不思进取、贪图安逸,导致国家大权旁落,国力逐渐衰微;同时还有一部分功过参半的国家君主,如晋献公。《左传》中所记载的人物之丰富为后世史学家所赞叹。此外,《左传》中也详细记录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诸侯与诸侯之间的相互攻伐、国家兼并,如对晋献公的记录为:“晋国之治与乱者实在在此耳。”而这也导致后世对晋献公的批判多于褒奖,同时也肯定其是一位不可忽视的具有较强政治野心、有作为的君主,所以《左传》中对其的评价为功过参半。

(二)卿大夫

所谓卿大夫是西周时期以及春秋时期天子以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卿大夫需要听从君主的命令,辅助国君进行统治,并且对国君有纳贡与服役的义务。在通常情况下卿的地位要比大夫高一些,卿的田邑要超过大夫且拥有掌握国政以及统兵的权力。《左传》中同样对卿大夫进行了全面的记录以及评述,其中不乏德才兼备、尚武尚谋的贤能忠义之臣,同时也有谄媚惑主、误国误民的奸佞之臣,还有毁誉参半之臣。《左传》中所记录的卿大夫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也逐渐成为后世研究春秋历史的重要依据。例如,在晋国,随晋文公重耳流亡的五位贤士便可以称为忠义之臣,这五人在晋文公重耳流亡的时间里时刻相随,不畏艰险,甘愿献出生命,故《左传》中也评价这五人为忠诚之士。

《左传》中也记录了一些奸佞之臣,他们独揽国家大权、不讲信用、不思忠君报国,而是利用职务之便谋私利,鱼肉百姓、误国误民。《左传》中对这类奸佞之臣也做出了切实的评价。如晋厉公宠臣胥童,其在位之时以公谋私、陷害忠良、屠杀忠义之士,眼中全无国家利益,并且心胸狭隘、鼠目寸光,让人厌恶,可谓劣迹斑斑。《左传》中对胥童的评价也较为典型,对其种种劣迹进行了批判,尤其是胥童为了保住自身地位,阴谋杀害国之重臣的行为遭到作者的唾弃,同时胥童也间接性导致了国家的内乱,将其评价为祸国殃民、国之罪人同样不为过。

此外,《左传》中也记录了诸多功过参半的卿大夫,其在春秋时期复杂的斗争中形成了多变和复杂的人格,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在某一时期又变成危害国家利益的丑恶角色。这一部分人物往往拥有较强的政治手腕以及治国能力,但是又存在一定的性格缺陷,過于看重自身利益,不懂得以国家利益为先。例如,先轸便是春秋时期功过参半人物的典型例子,其辅佐了晋文公、晋襄公两位国君,尤其是在晋文公时期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城濮之战因为有了先轸的出谋划策而取得胜利。然而到了晋襄公时期,先轸贪婪的一面便逐渐展现出来,身为两朝元老,其居功自傲,认为自己对国家的贡献非常大,所以并不约束自身行为,同时也由于好战贪功为人所诟病。所以《左传》中对先轸的评价便是功过参半,例如秦崤之战时,先轸贪功冒进,执意攻打秦国,并没有考虑到国家政局不稳以及文公初丧,同时也并未听取正确的谏言,虽然战争取得胜利,但是也为后来的秦国卷土重来埋下了祸根。

(三)士

士的含义在历史发展中也经历了很多变化。早在五帝时期,士主要代表的便是治狱的刑官,这也是士的基本含义。在春秋时期被引申为官阶等级,《尚书》中记载:“汝作士,五刑有服。”意为士可以被称作刑官。《左传》中对士也做出了详细的记录,同时对士也有较高的评价。《左传》中介绍的士往往知恩图报、淡泊名利,例如,春秋时期示眯明本为桑树下一饿汉,因为受了赵盾一次恩惠,便以死相报,为赵盾抵挡了大批的伏兵,用以报答赵盾的一饭之恩。《左传》中对示眯明这种知恩图报的精神予以了高度肯定,同时也显示出春秋时期士阶层崇高的人格魅力。在表现士人精神方面,《左传》也用了大量的笔墨进行描写,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给后世呈现出活灵活现的士人形象,也让后世看到了春秋时期那种重视情义、知恩图报的士人精神,这对后世研究春秋时期社会阶层以及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左传》中记载了一位齐国士人,虽未记载其名,但是其作为齐使代表国家谈判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不卑不亢、坚守道义的精神却受到了《左传》的大肆宣扬。在谈判的过程中,这位齐使并没有任何华丽的外交言辞,但是在态度方面却异常坚决,以国家利益为先,做到了临大节而不辱,在谈判的过程中也对晋国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使得晋国答应了齐国的求和条件。在《左传》中,如同齐使这种士人的描写还有很多,其大多赞扬士人阶层那种忠君爱国、甘于奉献的精神,同时也向后世展现出春秋时期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高尚情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左传》成书于战国初期,距今已经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属于我国历史上一部精彩绝伦的编年体史书,其中记载人物之丰富、事件之精彩也逐渐成为后世研究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佐证。书中不但描述了诸侯、卿大夫的正面形象,对一些庸碌之主、奸佞之臣以及功过参半的君、臣也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与介绍,为后世呈现出一幅变幻莫测的春秋史诗画卷,丰富了人们研究春秋历史的渠道,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典籍。

猜你喜欢

史书诸侯左传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春秋——诸侯争霸的擂台赛
“汗青”原来是史书
西周金文所见周天子对诸侯臣属的聘问之礼
烽火戏诸侯
为小人物喝彩
烽火戏诸侯
孙武何以不见名于《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