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在朗州时期的诗词创作对打造常德文化品牌的研究
2021-07-29魏驰
魏驰
公元805年,由于唐代“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到朗州(今天的常德)任司马,这一去就是十年,从33岁到43岁,刘禹锡人生最好的年华就是在朗州这片土地上度过的。从政治前途来看,朗州似乎是他人生的失意之地,但也正是如此,这里也是他思想境界的升华之地。刘禹锡现存有800余首诗歌和200多篇文赋,而其中有200多首(篇)是在朗州创作的,并且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刘禹锡在朗州的十年,为朗州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基因,更为今天的常德在城市发展上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所以,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刘禹锡在朗州十年的创作历程,他的心态转变、他的人生哲学、他的所悟所感都通过他的诗文表现出来,同时通过研究,我们也可以为今天常德的文化发展,尤其是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提供一些思路和见解。
一、刘禹锡在朗州十年的诗词创作概述
既然要研究刘禹锡在朗州十年的诗文创作,有这么几个问题是绕不开的,首先,这十年他的心态和思想境界有着怎样的变化?其次,他的诗词文章在朗州时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再次,他的诗文创作为朗州带来了哪些影响?
刘禹锡出生在官宦之家,从小接受了嚴格的教育,聪敏好学,努力上进,后来入仕,在政界也是有口皆碑,也因此他得到了当时改革派王叔文的重用。永贞元年,顺宗李诵即位,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就此拉开了“永贞革新”的大幕,作为革新集团的核心成员,刘禹锡在变革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特殊的才能,因此被提拔在经济政治部门任职。但是才过了146天,顺宗就因为身体原因被迫退位,而“永贞革新”也因为触及以宦官为主的利益集团而遭遇围剿,趁着改朝换代之际,顺宗退位,宪宗上位,保守势力发起对革新派的反扑,最终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宣告失败,而其中的核心成员先后被贬,王叔文和王伾,一个被赐死,一个死于贬谪地,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皆遭贬谪,刘禹锡最初是贬为连州刺史,后又被贬为朗州司马。
据湖南文理学院刘梦初教授分析,刘禹锡当时被贬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直接原因:“一是他所在的王叔文集团是前朝先君的重臣,在改朝换代之际,这些人都未能积极迎立新君,必然会遭到排挤。二是刘禹锡才名出众,气锐志刚,在推行新政中言辞颇为激烈,因此得罪了一些人。三是刘禹锡性情耿直,刚正不阿,坚持初衷,拒不认罪悔改。”当然,刘禹锡在任上努力推动改革,目的是为了尽一个臣子的责任,为国尽忠,为民造福,但无奈,在那个“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时代,纵有万般才华,不被君王所看重,同时又遭到了嫉恨和打压,如此,也就酿成了刘禹锡的政治悲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或许也正是因为政治上的失意,让他将这样的心境转化为诗词,最终成为一代文豪。《旧唐书》卷160记载:“贞元、大和之间,以文学耸动缙绅之伍者,宗元禹锡而已。其巧丽渊博,属辞比事,诚一代宏才。”认为刘禹锡、柳宗元是引领元和一代的文坛领袖。而刘禹锡的好友白居易则称他:“彭城刘梦德,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在《刘白唱和集解》中说:“梦得,梦得,文之神妙,莫先于诗、若妙与神,则吾岂敢!”(《白居易集》卷69)这是发自肺腑的钦佩和赞誉。
刘禹锡刚到朗州的时候,还是非常失落的,这也不难理解,堂堂朝中大臣,一夜之间被贬到边远蛮荒的下州小郡,而且刚到朗州时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他所写的《机汲记》中有记载:“予谪居之明年,主人授馆于百雉之内,江水沄沄,周墉间之。”要等到第二年,才由长官出面,找了个城墙边的茅舍安顿下来,而且是十几口人都住在茅舍里面。所以来到朗州之初,刘禹锡的诗词中是充满了哀怨和孤寂的,如“孤臣本危涕,乔木在天涯”(《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休公久别如相问,楚客逢秋心更悲”(《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而且因为水土不服,常常卧病在床,更让他思念家乡,他在诗中写道:“却寻故乡路,孤影空相随。”(《和董庶中古散调赠尹果毅》);“举目风烟非旧时,梦寻归路多参差。”(《泰娘歌》);“殷勤望归路,无雨即登山。”(《谪居悼往二首》);“更说扁舟动乡思,青菰已熟奈秋风。”(《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又加上来到朗州后不久,刘禹锡非常喜爱的一匹马也因病死了,让他感觉失去了一个好伙伴。尔后刘禹锡的妻子也因病离世,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原本人到30多岁,应该是意气风华,大展宏图的时候,而刘禹锡却遭遇了人生中的最低谷,政治上被贬谪,情感上亲人们离他而去,此时的刘禹锡亟须找到一种精神寄托,让自己不再消沉下去。
他选择的是读书、交友以及深入了解这片对他来说还相当陌生的土地。刘禹锡到朗州后朋友并不多,因为是外地人,语言习惯不同,所以交心的朋友只有三四个。从他后来的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有一个好友叫董侹,刘禹锡经常和他交流读书心得,包括朗州见闻等等,从他刚来朗州后所作的诗中也可以看到,刘禹锡也愿意和董侹诉说心中的郁闷。还有一位好友叫作顾彖,刘禹锡经常跟他交流《易经》,虽然顾彖生活也很贫困,但刘禹锡对他的学识很赞赏,对他十分敬重。还有一位叫作尹果毅的朋友,刘禹锡也十分欣赏他,曾作诗《和董庶中古散调赠尹果毅》,两人的境遇很相似,所以会有惺惺相惜的感觉。
通过和朋友的交往、读书写诗,刘禹锡逐渐地从沉沦、伤感的情绪中走出来。所以由此来看,刘禹锡他并不是一个执拗、甚至是自我放逐的落魄官员,他把生活中的种种遭遇都付诸诗文中,诗文既是他情感的宣泄口,也是他的思想通往更高境界的突破口。他开始用诗文记录下朗州的气候变化、山川河流等等。如秋日的傍晚,诗人漫步武陵,登高望远,一片美景,他瞬即提笔写道:“鹰至感风候,霜余变林麓。孤帆带日来,寒江转沙曲。戍摇旗影动,津晚撸声促。月上彩霞收,渔歌远相续。”(《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通过对朗州美景的描绘,可以看出诗人此刻心中是非常畅快愉悦的。其中刘禹锡是很喜欢朗州的秋天的,因为南方不比北方,春天湿气很重,又比较阴沉,所以他当时来到朗州的时候就因为气候原因,身体不适。而南方的秋天则让刘禹锡感到十分有意境,所以趁着秋日的美景,诗人心中的郁结都一扫而空,写下了流传千年的颂秋之作《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诗词酣畅淋漓,令人心驰神往。在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天际,一只孤鹤排云直上,振翅翱翔,该是何等的劲拔,何等的自由,寓示着诗人对自由人生境界的憧憬和向往。身处逆境中的刘禹锡看到的是秋的另一个面,他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领悟。
秋以其浓彩、清爽、明净、气新的多方面特征,构成一个令人感怀、心动的美的境界。所以出现在诗人笔下的秋境,宛如强效应的清凉剂,将诗人疲惫的心灵唤醒、激活、提升。人们潜意识的那种悲凉感伤情绪荡然无存。
刘禹锡游遍朗州的山山水水,并且将它们刻画进诗中,于是这方山水便有了灵气和意蕴。如今在我们的城区内看似普通的沅江,在刘禹锡的笔下却是“故垒清江上,苍烟晦乔木。”(《登司马错古城》)、“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采菱行》)、“沅江五月平堤流”(《竞渡曲》),常德自古以来水乡的特色在刘禹锡笔下体现得淋漓尽致,诗人时常面对这一江碧水,也讓他心中无比开阔豁亮。
还有与沅江一江之隔的德山,最早的时候叫作枉山,相传当年善卷先生不愿接受尧舜帝的禅让而隐居于此,也因此给了“善德”的名号。我们知道刘禹锡最著名的一篇著作就数他的《陋室铭》了,关于刘禹锡的“陋室”现在就两种说法,一说在河北省定县,一说在安徽省和县,定县是刘禹锡的老家,和县是因为刘禹锡后来被贬到这里当通判,传说和县的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见刘禹锡被贬而来,对他多般刁难,先是把他的住所从城南门调到城北门,然后又把房间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后来又给他安排了一间茅屋,里面只有一床一桌一椅,因此刘禹锡写下了这篇《陋室铭》。而这一传说在如今很多学者的眼中并不成立,他们很多都认为刘禹锡写所处的“陋室”就在朗州,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山就是德山,“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水就是德山下的老龙潭。石门县的唐明哲老师撰写的《浅谈<陋室铭>的创作地点与仿写艺术》一文,列举了大量的分析材料,以证明陋室铭的原型地不可能在定县和和县,而文中出现的“山”“水”“仙”“龙”与朗州当时的地理和历史文化太像了。而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的龙建华、谈应国两位教授撰写的《从<陋室铭>的创作看常德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贡献》一文认为至少刘禹锡写《陋室铭》的这种心境是在朗州这块地方培养出来的,刘禹锡的《陋室铭》写出了“朗州(常德)文化中的:遵循客观自然、探求真理;身处逆境,仍不放弃对人生理想的孜孜追求;交友处世不忘修身”。尽管“陋室”的具体位置现在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但朗州的德山、沅水以及人文带给诗人的内心感受却是和《陋室铭》并无二致。
还有就是桃花源,刘禹锡在朗州十年,桃花源就是他心灵的归处,他题写的“桃源佳致”碑至今还在。他写了四首有关桃花源的诗,分别是《桃源行》《游桃源一百韵》《伤桃源薛道士》《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其中《游桃源一百韵》是《刘禹锡集》中最长的一首诗。应该说刘禹锡被贬于此,然后遭受生活中的种种打击之后,正需要一片“世外桃源”让他放空自己。同时桃花源也正是刘禹锡所向往的理想社会,“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伤桃源薛道士》)。诗人尽情地在享受这没有烦忧、没有苦痛的逍遥时光,但他也不是因此而沉浸在幻想中不能自拔,他依然在寻求现实中的抱负和理想,“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桃源行》)。刘梦初教授在文章中写道:“《桃花源记》问世一千七百多年来,咏颂桃花源的诗人数以千计,流传的作品至少有四千余篇(首),形成了独特的桃源文化。在这其中,刘禹锡的贡献是突出的。他不仅写的篇数较多,《游桃源一百韵》更是咏桃花源的第一长诗,而且是长诗里把到他为止的有关传说做了详细的叙录,有力地表现了桃源洞天福地、道教文化对人心灵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当然,刘禹锡还在朗州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历史典故等等方面都留下了诗作,这里不一而足。总结一下刘禹锡在朗州的诗文创作体现出的几个特点:
一是屡遭打击,郁郁不得志。其实这样的心态贯穿着刘禹锡的一生,他在临死前都还在叹息:“重屯累厄,数之奇兮。天与所长,不使施兮。”意思是“多次遭受挫折和打击,实在是生不逢时啊!我的天赋和才能,始终没有机会让我施展啊!”这也是刘禹锡一生的真实写照,纵观刘禹锡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贬谪之地度过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途经荆南(今湖北江陵)时,又改贬为朗州司马,回到长安后又被贬为播州(今贵州遵义)刺史,后又改为连州刺史,接着又辗转任夔州(今四川奉节)、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其中在朗州是10个年头,9年时间,在连州、夔州、和州是14年。所以才有了他与白居易在筵席上那段名留千古的写诗酬答友人“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所以从时间线上讲,朗州是他被贬的第一站,他来到这里后,因为气候环境不适应,身体抱恙,加上亲人、爱马相继离他而去,诗人肯定是用一种极其悲凉的情绪来写诗,诗中也极力地表达着他的思乡之情,这应该是一个备受打击之人最基本的心态特征,所以他在朗州生活的前期,诗中呈现的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基调,看什么都是萧条的样子,听什么都是哀沉的声音。
二是绝不屈服,坚持政治理想。这也是刘禹锡性格中刚烈的一面,他从小在官宦家庭中长大,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家庭的培养让他在面对挫折时不会轻言放弃。刘禹锡入仕为官的初衷就是想凭借自己的才干做出一番事业,所以在“永贞革新”中他表现得很突出,这是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而在“永贞革新”失败之后,他被贬朗州,即便一度被失落和惆怅的情绪所笼罩,但这种理想和抱负却依然坚定地刻在他的心中,他依然在思考着如何才能革除当时的政治弊端,以前是在朝廷上大声疾呼,掷地有声,如今他开始冷静地观察,细心地思考和辨析,用诗文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对现实的理性看法,在朗州时期,他写下了《调瑟词》《贾客词》并引《养鸷词》《武夫词》《昏镜词》等都是针对现实有感而发的政治哲理诗。
三是专注地方文化,传播先进思想。可以说刘禹锡与朗州是一个互相成就的关系,原本刘禹锡来到这里就是被贬而来,而朗州在当时也是一个蛮荒之地,当时只辖武陵、龙阳两县,离京城将近三千里(“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采菱行》),是一个非常偏远的州府。
刘禹锡在朗州十年,这里的山清水秀,风俗习惯让他大开眼界,心胸也变得豁达敞亮,被贬于此后,由于无法接触到朝廷大事,他就努力挖掘朗州这片土地上的地方文化。一方面由于刘禹锡的创作和推动,让武陵文化登上了文学的殿堂,另一方面通过武陵文化的滋养,刘禹锡也开拓了自己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新境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他的诗中初次得到显现,武陵文化为他积蓄了深厚的力量,他也为传播和发扬武陵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刘禹锡与常德文化融合发展探究
古城朗州也就是今天的常德,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历来为湘西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闻名遐迩的骚人墨客流徙聚散之地,诗词创作源远流长,历久不衰。借助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些年来,常德市努力打造文化名城,历时10年,投资1亿多元修建了“名邦首创”“中华一绝”的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诗国长城”——“中国常德诗墙”,同时诗词走进机关、校园、农村、厂矿、军营、社区的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全市上下掀起了学诗词、爱诗词、创作诗词的热潮,全市拥有各级诗社近百个,诗社成员14850多名。为此,常德的诗教工作得到中华诗词学会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授予了常德市汉寿县为“诗词之乡”“中国常德诗墙”、澧县一中为全国“诗教先进单位”,并于2003年9月19日授予常德市中华第一个“诗词之市”的光荣称号。
所以“诗词之市”是常德的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刘禹锡的朗州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瞬,但他却为常德这张名片注入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所以研究刘禹锡现象、打造独特的常德文化品牌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职责。
针对刘禹锡在朗州十年的创作特点,结合常德的城市发展方向,要打造好刘禹锡这张文化名片,有必要重视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逐步确立刘禹锡在常德诗词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从传播范围来说,我们要加强对于刘禹锡的宣传和推广。说起常德的历史文化,大家可能更熟悉的就是那首陶渊明的《桃花源記》,而作为“诗词之市”,光凭《桃花源记》确实远远不够的,当然,纵观常德城市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文人先贤不胜枚举,而中唐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杰出诗人刘禹锡,在常德谪居十年,他现存的八百余首诗歌和二百多篇文赋中,有二百多首(篇)都是在朗州写下的。刘禹锡在常德生活的时间这么久,留下的笔墨这么浓,作品这么多,成果这么丰富,经历这么曲折,历史上的记载这么翔实,在常德历代名人中是唯一的、独有的。
刘禹锡怀着尊重历史、欣赏民俗的态度,登德山、赏孤峰、游枉渚;寻古城遗迹、观沅江竞渡、听洞庭渔唱;怀善卷、思屈子、吊马援;赏月桃花源、祭祀太阳山、采菱白马湖,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朗州历史人文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而且刘禹锡的诗句不仅艺术技巧纯熟,思想内容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精练含蓄、意蕴深长、豪迈大气的特点,令人读之心驰神往。而这些不能仅仅是流淌在文艺工作者的心里,它应该要“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就需要我们创新传播形式,提升传播手段和方法,让刘禹锡的诗歌成为常德家喻户晓的经典读物。
(二)继续深入研究和挖掘刘禹锡朗州十年的诗词创作。从文化品牌的厚度来说,我们还要加大对于刘禹锡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常德各界人士也都纷纷开始研究刘禹锡,但大多数是民间的、分散的学术活动,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没有与当地党委政府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因此,刘禹锡的研究仅仅局限在学术层面,没有与行政行为结合起来。为此,2012年6月,在第六届中国常德诗人节开幕式上,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授牌成立了常德刘禹锡研究会,表明了常德要着力打造刘禹锡这块文化名片的决心。
常德市刘禹锡研究会迄今已走过了八个春秋。八年来,潜心研究刘禹锡,解读刘禹锡,推崇刘禹锡,深入探讨刘禹锡的生活环境、政治思想、学术观点以及他诗作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始终是研究会的主题。同时也建议,可以在湖南文理学院设立刘禹锡研究的专门学科,组织湖南文理学院、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成立刘禹锡研究方面的课题小组。还建议一是市财政要设立专项研究经费,对确立专项研究的课题予以足额拨款。二是邀请全国各地刘禹锡研究的专家学者、机构等加强横向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全国性学术交流会、研讨会。三是常德本地的专家学者要集中精力对于《竹枝词》《陋室铭》等有争议的、模糊不清的学术问题进行挖掘、辨析,以正视听,致力于将常德打造成全国刘禹锡研究的领头羊和主阵地。
(三)将刘禹锡的文化品牌向全国推广。研究历史名人,研究刘禹锡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从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的20年里,我国城镇化的步伐加快,许多城市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找名人,抢名人,甚至是造名人。例如广东省连州市(县级市),刘禹锡曾在那里生活了四年多。该市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刘禹锡研究会,2009年开始,当地市委市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了刘禹锡纪念馆,2011年11月该馆正式启用,纪念馆采用中国古典式宫廷建筑风格,建筑面积2210平方米,2013年他们又投入了近1亿,修建海阳湖刘禹锡文化风景园。还有河南省荥阳市(县级市),2006年修建了占地500多亩的刘禹锡公园,园内建有刘禹锡曾经居住地的牌坊,并建有刘禹锡纪念馆、刘禹锡巨型雕塑等,气势宏伟。
由此看来,全国各地对于刘禹锡品牌的打造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对于常德来说,也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积极打造刘禹锡文化品牌,硬件上,在此之前,常德柳叶湖修建了司马楼,为刘禹锡塑像,在防洪大堤青年路口处修建了排云阁。当前,湖南文理学院又筹划在白马湖校区建设刘禹锡陋室,在此基础上用3~5年时间修建刘禹锡纪念馆,把白马湖文化公园拓展建设成刘禹锡文化公园。软件上,把刘禹锡在朗州十年的创作融入柳叶湖、太阳山、桃花源等文化旅游中来。比如近年来,柳叶湖每年都举办了国际性的马拉松赛事,在赛道两旁也都准备了刘禹锡的诗词,以此来吸引全国各地的人们在享受体育赛事的同时感受常德丰厚的历史文脉。总之,如果能把刘禹锡文化打造成常德响亮的文化品牌,向全国乃至向世界推广,常德这座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必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常德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必将更加繁荣和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