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中君子人格初探

2021-07-29黄智勇李红军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4期
关键词:修己小人论语

黄智勇 李红军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了107次,并且在《论语》二十篇中均有出现。可以说君子的思想贯穿《论语》全文。从“君子”一词在《论语》中的出现的频率也不难看出孔子对于“君子”这一人格概念的重视程度。孔子在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君子”这一人格概念。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君子形象的推出,来引导人们向君子学习,从而达到孔子所希望的理想社会。孔子希望为政者能够向君子学习,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也希望具有君子德行的人能够成为执政者。本文通过对君子概念、内涵的探究进而分析实现君子境界的途径。

一、君子的概念

“君子”一词在先秦典籍中多次出现。《尚书·无逸》中记载:“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在这里,君子指上层的统治者,而小人则指代底层的民众。《周易》中记载:“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在这里,“君子”一词指有德行,品德高尚的人。在这两部典籍中,分别赋予了君子不同的含义,分别是政治层面和道德层面的人。孔子在《论语》中也根据这两个层面对君子进行了论述并丰富了其内涵。

陈大齐先生在关于君子概念的问题上认为,君子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君子,指理想人格的第三级,次于圣人且次于仁者。广义的君子则表示理想人格的通称:上摄圣人,下摄未达,仁者境地的君子。

(一)狭义的君子

从狭义的角度看,君子的人格之上,还有圣人和仁者。然而其二者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却远不如君子。在孔子看来,在人格上,圣人和仁者的境界是高于君子的。要想达到圣人的境界是很难的。相对来说,要想达到君子的境界则有一定的可能。孔子在《论语》中曾这样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由此观之要想达到人格的最高境界是很难的。就算是孔子也自认为没有达到圣人的境界。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在这里孔子认为自己也没有达到圣人的境界,不过是朝着圣与仁的方向去努力做而不厌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在孔子眼中,达到君子的境界是可行的。所以他鼓励教导人们励志行道,最终达到君子的理想境界。

(二)广义的君子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君子是一种理想人格的通称和圣人仁者是相同的,都是儒家内圣外王的典范。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在这里孔子提出通过修身达到君子的境界并且使百姓生活安逸,这是尧舜一样的境界。由此观之君子是等同于尧舜一般的圣人的。在《论语》中还记载了一段孔子和其弟子宰我的一段话: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从中也不难看出君子是等同于仁者的。所以关于君子的概念要从其特定的语境去进行分析。

二、君子的內涵

(一)政治地位

“君子”一词在孔子之前的时代多用于表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说文解字》中对于“君”的描述是:“尊也。此羊祥也,门闻也,户护也,发拔也之例。从尹口。尹,治也。口?发号。此依韵会。又补一口字。尹亦声。举云切。十三部。”而“子”字多泛指后代子孙。由此可以得知,“君子”一词的本质意思为君主的孩子,或者君子的后代。在五帝之后的先秦时代社会,其政治制度多为世袭制。世袭制度不仅仅在王室,也在诸侯、大夫、士等阶级中实行。这里的君也并不是仅仅指代天子,而是指区域的统治者。其指代范围自然也包括诸侯、大夫、士等具有统治地位的人。而作为君的孩子,君子也自然是君的继承者,象征着具有统治地位的人。所以君子的本意原指具有统治地位的人。孔子在《论语》中也继承了这一思想。

《论语·微子篇》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在这里,体现了周公对于自己儿子的嘱托,也体现出周公所认为的国君应该做到的品行。孔子对于周公是十分推崇的。孔子继承了周公的思想,从政治方面对君子进行了定义,从政治地位的角度去解释君子,即有道的国君。于是孔子据此对于统治者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以下要求:

1.守礼重亲

《论语·泰伯篇》中这样记载: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在这句话中,孔子提出了礼的重要性,列出了无礼的种种后果,然后对统治者进行了呼吁,希望统治者能够守礼重亲,进而使其所统治的民众能够上行下效,也能够守礼法、重亲族。孔子希望统治者能够树立起一个榜样、一个典范,从而引导民众重建旧有的社会秩序以达到孔子所希望的理想社会。

2.取信于民

《论语·子张篇》中这样记载: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子夏作为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的君子观。他认为执政者应取信于民。这也是为政者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如果没有得到百姓的信任就去劳役他们,那么必然引起百姓的怨恨。

3.名正言顺

《论语·子路篇》中这样记载: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在这里孔子认为,一个执政者接手一个国家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正名,即确立一个大家公认的思想。只有在“名”的指导下才能够更好地通知群众,也能够得到群众的信服,进而构建自身所希望的理想社会。作为统治者的君子必先正名。孔子希望社会能够回到一种统一的秩序之下。“名”的实质也是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

4.以身作则

《论语·颜渊篇》中记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当季康子主张用残酷的刑法治理国家时,孔子制止了他并且提倡用习惯感化民众。这就需要统治者以身作则。孔子提出了风和草的比喻,形象地描述出了执政者与民众的关系。同时呼吁统治者要有良好的德行进而对民众产生影响,构建出孔子理想的社会。

(二)道德品质

在孔子所处的时代中,社会处于一种礼崩乐坏的状态中。王室衰微,礼乐制度也被人弃如敝屣,以至于出现季平子“八佾舞于庭”置周礼于不顾。由此也引发了孔子“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声讨。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君子”的人格概念,赋予了“君子”一词新的内涵。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提到君子,往往想到的是品德高尚的人,正人君子等。而“君子”一词也由此从阶级层面上的意义转变为道德层面上的意义。孔子希望通过树立一个君子的形象,来引导人民克己复礼,从而达到孔子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而君子作为一种理想化的人格,也是孔门弟子立志追求的一种人格境界。《论语》中所谈及的君子也大多是从德行方面来论述的。

在《论语·宪问篇》中这样记载: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根据南宫适的提问,孔子从中看出了其美好的德行,进而提出了“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的论断。由此可知,孔子认为道德是君子必备的一个品质。在《论语·里仁篇》中孔子提出: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在这里孔子通过对君子和小人的对比体现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再次强调了君子在道德方面的内涵。而《论语》中关于君子道德品质的表述大致可以从“仁”“义”“礼”三个角度来看。

1.仁

仁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同时也是君子在道德水平方面的核心素养。《论语·里仁篇》中记载“……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这里,孔子明确地提出了君子与仁密不可分的关系。

2.义

孔子认为义是君子的道德本质,也是君子为人处世的首要法则。义代表着公正,适宜。这些都是君子行为的出发点和准则。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3.礼

在孔子眼中,义和礼是相联系的。义是君子的出发点,礼是君子的行为规范。礼是约束君子的重要工具。君子在礼的规范下行事。同时礼也是君子的基础。君子要在礼的基础上修养自己的德行。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君子都要严格地遵守礼。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论语·乡党》)

三、如何达到君子的境界

(一)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即约束、克制自身的行为,从而使自身的行为达到礼的标准,恢复原有的礼制和社会秩序。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从四个方面来规范人的行为,进而希望人们达到君子的境界。克己也就是约束自己,等同于修身。子路向孔子请教如何成为君子,孔子提出了以下内容:“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可见修身是实现君子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克己是手段,复礼则是目的。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克己的手段达到君子的境界,进而恢复传统的礼制和社会秩序。

(二)博学于文

博学于文即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对于君子来说,文化知识的水平尤为重要。文化知识也是成为君子的必备条件之一。从君子政治地位的内涵来看,君子作为执政者或国君的臣子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从君子道德品质的内涵来看,君子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

子曰:“質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知,文化水平是君子的必备条件,学习是实现君子境界的重要途径。

(三)志存高远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说:“君子担心死后自己的名字不被称道。”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定义的君子是要完成一番大事业的,并且要被人称道。所以要想成为君子就一定要有远大的志向。孔子的弟子樊迟曾经向孔子请教过关于农业的问题,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对于樊迟请教的问题,孔子没有解答。并且对樊迟的行为做出了“小人哉,樊须也”的评论。孔子在这里并不是看不起农业生产,而是认为君子不应该拘泥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同职位的人,有不同的社会分工。“学稼”是老农该做的事,“学为圃”是老圃的事。这些都是小人该做的事。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作为君子有君子的职责和任务。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子夏说,即使是一些小技艺也是有可取之处的,但作为君子拘泥于这些小技艺就会妨碍自己远大的事业。所以君子是不做这些小事的。作为君子,当胸怀天下,济世安民。

四、结论

孔子在2500多年前提出了君子这一人格概念。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时代,礼崩乐坏,传统的社会秩序也逐渐瓦解。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君子这一人格概念,并且丰富了君子的内涵。孔子从政治地位和道德品质两个方面树立起了一个理想的人格,倡导人们励志达成君子的境界,进而恢复社会秩序,重建周朝的道德价值体系。孔子所提出的君子的人格概念,虽然历经了2500多年的历史,但其内涵的核心价值却历久弥新。梁任公先生说一切学说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种含有时代性,一种不含时代性。有许多学说不因时代之变迁而减少其价值。孔子所提出的君子的人格概念对于当今时代仍有其特殊价值等待我们去发掘。

猜你喜欢

修己小人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平儿是“全人”还是“尤奸”“小人”
苏州传世家训中的修己之道及其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指印小人来了
木勺小人
经典诵读:《论语》教学案例评荐
《论语·为政第二》
论语小故事,人生大道理
与小人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