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缘何提高政治站位具有极端重要性

2021-07-29冯兵

人民论坛 2021年20期
关键词:大局观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

冯兵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政治站位 党的建设 大局观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政治站位是党员干部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时所站的政治立场和应具备的政治高度。政治站位包含两个向度,一是站在哪里,即政治立场问题;二是站得多高,即政治高度问题。立场问题主要是能否摒弃本位主义,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思考、解决问题,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而高度问题主要指是否能着眼全局,能否从全局上认识问题、处理问题,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回顾百年党史,统观世界历史,既有许多找准、站正政治站位的人和事值得我们学习,又有政治站位不高带来的沉痛教训为我们所警醒。

提高政治站位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政治站位高的同志从不计较个人地位和得失,始终对党忠诚、心系人民、淡泊名利、胸怀全局,始终把维护和巩固党的政治大局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和利益放在首位。周恩来是政治站位高的典型。例如,他认为毛泽东是帅才,“适合搞战略”,从长征时期就支持拥护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维护其领导地位,甚至甘当助手。1932年10月宁都会议后,毛泽东遭受排挤,周恩来从大局出发,竭力维护和支持毛泽东,力主毛泽东留在前方指挥作战。他在给中央局的电文中指出,“泽东积年的经验多偏于作战,他的兴趣亦在主持战争”,“如在前方则可吸引他贡献不少意见,对战争有帮助”。为把毛泽东留在前方,周恩来提出两种方案:“一种是由我负主持战争全责,泽东仍留前方助理;另一种是泽东负指挥战争全责,我负监督行动方针的执行。”由于周恩来的维护与支持,最终通过了周恩来提出的第一种方案,批准毛泽东暂时请病假回后方,必要时到前方。又如,遵义会议上面对博古在主报告中对军事路线的错误避而不谈,将红军失利的原因归结为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力量过于强大的情况,周恩来主动承担责任,以中央军委负责人的身份检讨反“围剿”失败的军事指挥责任,将会议引导到解决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上,保证了会议的顺利召开。

与周恩来等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形成鲜明对比,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前苏联党和国家领导干部则政治站位低,个人主义、本位主义、自由主义、分散主义泛滥。勃列日涅夫及戈尔巴乔夫时期形成的特权阶层是不能找准、站正政治站位的集中体现。这些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首先考虑和效忠的不是党和人民,而是个人或各个地方、部门、单位的小集团利益,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倾轧,派别利益代替了党和国家整体利益,削弱了中央的领导。更有甚者,在戈尔巴乔夫当政后期,一些既得利益集团为了攫取更多利益投向叶利钦阵营,打着“改革”的旗号复辟资本主义道路,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将国有资产全盘私有化,把国家财产鲸吞为己有。同时,过低的政治站位造成党群关系严重脱离。苏联解体前后的民意调查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只占4%,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仅占11%,大多数人认为苏共代表的是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特权阶层逐渐脱离、背离乃至最终背叛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致使苏共威信严重丧失,党群关系日益疏离,最终导致人民群众成为苏联解体、苏共败亡的“冷漠的旁观者”。戈尔巴乔夫在反思自身错误时曾说:“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就失去了最主要的资源,就会出现政治冒险家和投机家。这是我犯的错误,主要的错误。”此外,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亦未能找准、站正政治站位。戈尔巴乔夫取消了宪法中苏共领导的条款,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推行“议会制”,实行多党制;同时片面强调“公开性”和“民主化”,提出要有“无条件的民主”,只要“民主”不要“集中”、只要“自由”不要“权威”、不分阶级、不讲专政,这些措施严重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放弃了党的领导,改变了苏联共产党的性质,放任和鼓励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发展壮大,最终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和社会动乱的普遍发展。

综上所述,领导干部政治站位不高,就会导致组织涣散,党的事业迟滞,甚至出现公开分裂党和国家的行径,最终导致亡党亡国;凡是全体党员干部能够找准、站正、提高政治站位的时候,全党上下就高度团结,党中央就有权威,党的事业就会顺利发展、兴旺发达。不可否认的是,政治高度和正确的政治立场并不是自然生成的,能够真正深刻认识到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意义并成为自觉行动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找准、站正、提高政治站位必须常抓不懈。

提高政治站位要坚定党性立场、增强政治意识

找准、站正、提高政治站位要坚定党性立场、增强政治意识,自觉从党和组织利益出发思考、处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党的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经得起风浪考验”“必须坚守党性原则,坚定政治信念,增强政治意识,站稳政治立场”。只有坚决增强党性立场、政治意识,才能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摒弃个人主义,找准、站正、提高政治站位。

坚定党性立场、增强政治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政治站位高的同志始终牢记党员身份,自觉从党的立场出发观察、思考、处理问题,把守护党的利益作为不懈追求。邓小平是党性立场坚定、政治意识强的典型。1933年,在毛泽东受到“左”倾错误排挤之时,邓小平从维护党和革命整体利益出发,不顾“左”倾中央的批判打压,坚定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思想,在大是大非面前不仅不肯作出让步,甚至还旗帜鲜明的进行抵制。曾经叱咤风云、领导过百色起义、担任过红七、红八军总政委的邓小平因此被撤销了职务,被派到乐安县属的南村当巡视员。但邓小平依然坚定立场和站位,对南村的同志说:在会上我两次据理申辩自己的观点,不管他们(“左”倾领导者)怎样残酷斗争,采取什么措施,我坚信我执行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正确的就要坚持。在红军长征时,邓小平在背负“留党察看”处分、到挑夫连挑重担的情况下,依然坚定跟党走。甚至在行军战斗紧张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主编《红星报》,为战士们提供“精神食粮”,不计名誉地为党为革命工作,不曾有过半点对党和革命的背离情绪,不曾动摇自己的立场、自己的信仰。在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方面,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特权阶层,党性观念、政治意识淡薄,大是大非面前立场不坚定、头脑不清醒,不仅大搞特权、以个人利益对抗党和人民利益,侵占和挥霍了属于整個社会的大量财富,甚至为了维护和攫取更大利益,放纵戈尔巴乔夫由“改革”变成了“改向”,又由“改向”变成了“改制”,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猜你喜欢

大局观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论习近平关于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创新
把“两学一做”落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
李昌镐的大局观
李昌镐的大局观
李昌镐的大局观
李昌镐的大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