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能出版平台
2021-07-29陈璐颖宋建武
陈璐颖 宋建武
【摘要】5G技术将开启出版业由数字化向数据化转型的新阶段。内容生产方面,海量用户和机器直接参与内容生产,改变了生产主体间的关系,重构了出版流程;内容呈现方面,超高速率和超低时延的5G网络将提升虚拟现实内容的用户体验,各类传感器接入网络将推进数据的广泛采集,促进多维度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内容分发方面,信息载体的泛在化将带来全新的内容产品形态,促进内容的场景化分发,内容数据与用户数据的匹配则为内容精准化分发提供了可能。面对5G技术带来的挑战,出版机构应集中优势资源建设智能出版平台,连接出版行业的多元主体,将自身从内容传播的中间商转变为内容服务平台的运营商。
【关键词】5G 出版业 出版平台 智能出版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1)4-019-09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1.4.002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国际电信联盟将其命名为IMT-2020,意指其主要用于满足2020年以后的移动通信需求。[1]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2]有关5G对于出版产业的影响,学界呈现不同观点。持“内容为王”观点的学者认为,5G技术只是带来了渠道革新,且从4G到5G,渠道的变化也不是颠覆性的,而是一个技术渐进更新的过程,所以不宜夸大5G对传媒业的影响。[3]也有学者提出:“5G技术是一项革命性技术,是对信息网络所链接的所有关系的重组。”[4]
出版行业是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产和传播知识与信息为主要业务,体现传播思想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功能,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在传统出版业中,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等不同类型出版物的生产活动相互分离,数字化技术打破了这种隔阂,将文字、声音、影像等不同形态的内容转换成数字化形式,通过同一终端、同一平台、同一应用进行传播。5G时代将开启出版业由数字化发展向数据化变革的转型升级。数字化使不同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将数字化的内容转变为可供计算和分析的数据,促进出版物的场景化分发和精准化分发。
因此,尽管5G是一种通信技术,但其对出版行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信息传输渠道创新方面,还将极大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机器将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社会信息内容的生产与分发中,引发出版活动中多元主体关系的深刻变革。通信技术变革后的出版业将走向何方,出版业又将如何应对即将面临的新挑战,值得深入剖析。
一、5G技术的主要特征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5G新媒体行业白皮书》指出,5G拥有超高网速、超大连接、超低时延三大特点。[5]这些特征将为出版业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活动带来新的变化。
1. 超高网速:极致的数据传输速率
5G技术将为用户提供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极高的网络流量密度要求。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标准,5G增强型移动宽带的峰值数据速率将达到10GB/s,在某些条件和场景下甚至可以达到20GB/s,用户体验数据也将提升至1GB/s。[6]
4G技术使移动互联网应用突破了网络带宽的困扰,[7]种类丰富的移动应用呈爆发式增长。移动阅读应用的兴起得益于移动传播体系的建立,高速的移动网络、智能化的移动设备、种类丰富的移动应用,让人们习惯于通过移动端获取信息和知识。应势出现的音视频类知识付费产品,通过改变出版物形态,满足了技术变革带来的新需求。如果说4G促进了知识内容的音频化发展,那么5G将可能带来知识传播的全面视频化,同时也为AR、VR等数字化内容的出版提供网络基础。
2. 超大连接:实现万物互联
5G适用于大规模机器类通信,能在保证终端低功耗、低成本的基础上,支持每平方公里100万台设备的连接密度。[6]如果说4G通过为人们的智能手机提供网络,满足了移动传播需求,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连接,那么5G将支持一人多设备连接网络,实现物与物间的连接,越来越多的家居用品、出行工具将智能化发展并接入互联网,形成万物互联、人机深度交互的新传播环境。每一个联网物体都可能成为内容载体,在不同场景为人们提供不同形态的内容服务。同时也可能成为数据采集设备,通过多元设备采集的海量数据,拓展还原真相、形成共识的机制。
3. 超低时延:高清视频的实时传输
超低时延是指5G能够实现1毫秒的空中下载延迟,支持極低时延要求的服务,如无人驾驶、工业远程控制等。1毫秒的时延远低于人眼可感知的范围,5G低时延与高速率的特性相结合,为高清直播、高清VR全景视频的实时传输提供了可能。
此外,5G的连续广域覆盖能为用户提供无缝衔接的高速网络。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当人们乘坐高铁或身处人烟稀少的郊外时,移动设备通信会出现网络状态不稳定、网络应用使用不流畅的情况。5G的广域覆盖能为处于城郊或高速移动等环境下的设备提供100M/s
以上的用户体验数据速率,[8]确保用户使用网络应用时的连贯性,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通过联网设备获取与生产内容。
二、5G技术在出版各环节的应用
出版的本质是提供内容和内容服务,[9]5G技术将应用于出版行业各环节。
1. 内容生产关系变革:从主体多元化到生产流程重构
(1)生产主体多元化。从博客到微博、从社交网络到微信朋友圈,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持续解放着内容生产力,为普通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表达渠道。大众传播时代,信息传播模式以单向的线性传播为主,内容生产主体大多为出版机构、新闻媒体的专业内容生产者或由他们邀约合作的权威人士、专家学者。当时虽然也强调受众的主观能动性,但受众的能动性受传播技术和传播资源的制约。网络传播时代,互联网平台及种类丰富的移动应用为广大用户自由发声提供了工具。
4G时代,短视频应用的兴起降低了内容生产的门槛,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网络表达需求,不习惯或不擅长文字表达的个人,也可通过手机摄像头记录并分享自己的人生。然而,人们的表达需求主要通过互联网商业平台实现,出版机构长期以自我为中心开展出版活动,将普通群众视为受众或消费者,尽管在选题策划、内容生产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但仍停留在满足读者群体内容获取的需要上,对满足他们的表达需求重视程度还不够。
5G技术不仅带来更多的用户生成内容,其超高速率、超大连接的特性推动物联网的应用,还将使大量联网设备实现内容生产的自动化,机器生成内容(Machine Generated Content,简称MGC)在5G时代将得到进一步推广。国内最早提出MGC技术的是新华社的“媒体大脑”智能化内容生产平台,“媒体大脑”不同于此前出现的“人工模板+自动化数据填充”的写稿机器人,它通过摄像头、传感器、无人机等方式获取素材和数据,经由图像识别、视频识别等技术,让机器进行内容理解和新闻价值判断,选取报道角度,将新理解的内容与已有的知识图谱关联,对语义进行检索,并匹配接入天气、交通、地理等数据,经过视频编辑、语音合成、数据可视化等一系列过程,最终生成一套包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态的富媒体新闻,并通过不同的终端进行展示。[10]MGC让内容生产主体不再局限于个人或组织,机器也可成为内容生产主体,而5G技术为“媒体大脑”最初的数据采集和最后的内容传输提供了网络基础。
(2)出版流程重构。生产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意味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生产关系的变化必然带来出版活动内容生产流程的变革。第一,在选题策划环节,各类传感器采集的海量数据将从不同角度反映人们生产生活的偏好或需求,这些需求数据将成为选题确定的基础。第二,在选定作者环节,机器可以根据网络数据,从内容适配度、读者喜爱度、过往作品销量等维度为编辑推荐合适人选。编辑还可以根据出版物的特性,组织多元主体参与内容创作。第三,在编辑加工环节,需要适应万物皆媒的传播环境,针对不同终端、不同应用,制作不同形态的出版物。第四,在用户反馈环节,5G技术不仅可以通过多场景中的不同终端呈现内容,也能够通过各类传感器回传的数据了解用户的阅读体验,而这些用户体验数据将反馈至内容生产环节,促进内容产品优化。
机器参与内容生产将彻底变革传统出版活动中的内容生产流程,带来全新的人机协作生产模式。人机协作的内容生產流程大致如下:首先,由计算机科学家设置一套机器学习的基本算法;其次,提供海量相关内容训练这一算法模型,使其通过机器学习了解内容特征;再次,训练后的模型可以自动生成内容,若要不断提高机器的智能化水平,还需不断对机器生成的内容进行人工评估与反馈,让算法不断优化,直到生成可读性较强的内容。2019年4月,学术出版商Springer Nature出版了第一本由机器生成的图书——《锂离子电池:机器生成的当前研究摘要》,[11]对锂离子电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跨语料自动摘要,通过自动扫描和总结输出,将大约10 000页的研究成果归结为约250页的概述,其所提供的结构性摘要能够帮助科研人员迅速定位自己需要的内容。准确地说,这本书事实上仍是人机协作的产物:首先,出版商与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一个名为Beta Writer的算法,让其在SpringerLink(全球最大的在线科学、技术和医学领域学术资源平台)数据库中挑选、使用和处理该领域的出版物;其次,基于相似性的聚类分析,将海量的源文档排列成连贯的章节,由此编写出简洁的摘要,同时生成序言、目录、参考文献,方便研究者了解全书的脉络。[12]
2. 内容呈现方式创新:虚拟现实技术的深度应用
5G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数据传输需要的网络速度和带宽。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生成,通过视、听、触、嗅觉等作用于用户,让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交互式视景仿真体验。[13]广义的虚拟现实包含VR、AR、MR三类技术应用方式,而狭义的虚拟现实仅指VR,本文使用的是广义的虚拟现实概念。由于VR内容制作过程复杂、耗时较长,比起呈现新闻信息,更适合应用于对时效性要求不高的图书出版。近年来,VR、AR技术在出版领域已有应用,5G技术的高速率、低时延等特性,将解决虚拟现实发展存在的外部网络设施支撑不足的问题,有利于超高清、立体、全景视频的实时传输,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内容呈现方式方面的创新,给用户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1)非虚构类作品——还原现场。在非虚构类作品创作中,VR内容可以通过实景画面拍摄还原现场,通过VR设备的多感官刺激,让用户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在旅游类出版物中,可通过VR技术还原实景,使用户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异域风情。AR技术可让平面出版物中的内容以立体、直观、动态的形式呈现在用户面前。AR技术目前已应用于教材出版领域,如在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采掘机械与液压传动》一书中,读者用手机扫描书中的挖掘机图像,即可通过手机屏幕看到挖掘机工作的3D动态场景。
(2)虚构类作品——以主人公视角代入故事。在虚构类作品中,VR技术可以突破文字、图片等符号限制,直接将用户带入立体化的虚拟情境,让用户以旁观者或作品中角色的身份,与书中的人物实时互动,使用户更容易体会到人物的心理活动。2017年,美国波士顿学院的Joseph Nugent教授和他的学生们通过一个名为Joycestick的项目,用VR技术呈现了著名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带读者走入都柏林近郊Sandycove海边废弃的军事防卫塔和那间对小说主角影响深远的巴黎咖啡馆。[14]让读者通过接触小说中描述的明亮的红色板球、一块柠檬香皂、一份电报等具体物品,与小说主角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增强读者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与感悟。
可见,虚拟现实不仅能够用于创造新的作品,也可应用于对已有作品的重新诠释,通过新兴技术为传统经典作品注入新的元素,体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发展。
此外,5G时代,在万物互联的场景下,各类传感器随时随地采集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多维度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挖掘、分析,可以形成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而对这些数据的可视化呈现,也让用户直观、具体地看到数据变化的过程与趋势,从中发现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
3. 内容分发方式转变
(1)场景化分发:基于万物互联的场景化分发。5G环境下的万物皆媒将带来内容的泛在化,任何接入互联网的物体都可成为内容的载体。数字出版已实现了一次出版内容与终端的分离,图文、音视频内容脱离其原有载体,开始出现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上,通过屏幕展现。人工智能、物联网将拓宽现有屏幕边界,嵌入更多元的终端设备。也就是说,内容将融入人们生活中的各种不同场景。在各类场景中,通过不同设备提供不同形态的内容产品是未来内容分发的重要趋势。
在打造多元内容形态的过程中,出版机构需对终端设备、对应的生活场景及该场景下的用户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在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基础上,提供与设备相适配、与场景可融合的内容形态。
(2)精准化分发:基于内容数据化和用户数据采集的分发方式。在移动传播体系下,内容分发已不再仅仅是分众化、个性化的,移动终端的个人化使得个人数据可被采集、分析,内容分发能够实现个人化精准分发,打造“千人千面”的信息流。
在传统出版活动中,出版机构与读者间隔着零售商,出版机构并不直接与读者接触,掌握的读者信息也十分有限,由此导致内容供给与需求间存在隔阂,出版机构仅通过销售数据了解群众对出版物的喜爱程度。数字出版兴起后,出版机构一般选择向合作的互联网平台提供数字内容,平台再通过各类网络阅读器或阅读应用将内容送达读者。在这一过程中,平台扮演了此前零售商的角色,但其能获得的数据维度远多于线下零售商。线下零售商仅掌握出版物销售前的数据,建立了消费者会员体系的零售商能进一步将销售数据对应到具体的读者,构建某一出版物的消费群体画像。互联网平台能够掌握用户阅读过程中的全部数据,包含但不限于阅读完整度、阅读时长、阅读笔记、图书评价等数据。互联网平台可通过这些多维度的用户阅读数据对用户进行标签化处理,通过推算法,为每个用户推荐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进而实现内容的精准化分发、个人化分发。
当前,互联网平台虽然架起了出版机构与阅读用户间的桥梁,将出版机构提供的内容分发给读者,但出版机构自身连接内容生产者和内容消费者的中介功能不断弱化。与此同时,平台也是横亘在出版机构与用户间的阻隔,出版机构依然很难获得用户数据,即便平台在合作中为出版机构提供数据,也只能提供出版物消费群体的群像数据,而不可能将个人化的、颗粒度更细的用户数据提供给出版机构,且出版机构本身在不掌握运营平台的情况下,即便拥有这些个体用户的画像,也无法使用。
5G时代的各类传感器将带来更丰富、更多维的用户行为数据,数据的背后即为用户需求。只有与用户建立直接联系,才有可能实现对用户数据的采集、分析与挖掘,才能真正了解用户需求,通过内容创作和有效分发满足用户需求。对于传统出版机构来说,唯有突破产业链限制,借助技术手段搭建自主平台,直接为用户提供内容服务,才能在服务用户过程中获取用户数据,了解用户需求,再进一步让这些用户数据用于优化内容生产与分发逻辑。
三、5G时代出版业面临的变革与挑战
1. 内容生产主体关系的演变
“技术与媒介运行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14]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带来内容生产主体的多元化,大众传播时代的受众开始转变为互联网用户,种类日益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在客观上重构了内容生产的队伍,通过技术赋能,让原先没有传播渠道资源的普通个人和组织成为内容生产者,削弱出版机构和新闻媒体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权重。与此同时,這种技术赋能也充分激发并满足了普通群众表达的需要,内容生产主体与消费主体间的边界日益模糊。
最初,出版机构将互联网视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出版产业转型从内容数字化起步,随后数字期刊、电子书、有声书等内容形态相继上线。传统出版物尽管以数字化形态出现在互联网上,但其大多只是将原先通过传统渠道传播的内容搬到互联网上,这类适用于大众传播模式的内容形态,显然难以吸引互联网用户。与此同时,网络文学、博客、微博等网络原生内容形态亦越来越丰富,互联网商业平台成为这些互联网信息内容的组织者,为信息发布与呈现提供技术基础。这些网络原生内容原本就是面向广大互联网用户创作的,以更符合互联网用户阅读习惯的形式,获得了更好的传播效果,积累了更广泛的用户基础。由此,互联网商业平台虽然自身不生产内容,却通过提供基础平台,成为网络内容传播中的重要主体之一。
出版机构在自身缺乏互联网用户的情况下,开始与拥有海量用户的互联网商业平台合作,出版机构提供内容,商业平台负责信息分发。这就使得出版机构从原先的内容组织者、内容发布平台退为内容生产者,原先的平台地位和枢纽功能开始被互联网平台取代。随着内容生产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出版机构甚至陷入了与自媒体创作者竞争的态势中。出版机构开始强调他们生产的内容质量优于大量自媒体,却忽略了他们本身就不是内容生产者,而是内容聚合者和加工方。[14]作为传统社会中信息内容的组织者和信息枢纽,出版机构发挥的是连接作者、读者、经销商等各方的重要作用,互联网商业平台才是真正对其发展带来挑战的竞争对手。而对于优秀的内容创作者,出版机构应该思考如何将他们吸引到自己的平台中,如何与他们形成合作关系,聚合、加工他们所生产的优质内容。
5G时代,无处不在的传感器、摄像头可以随时采集社会环境数据,一些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监测信息将可能通过机器自动加工生成。当机器成为内容生产主体之一,机器与人将形成人机共生、人机协作的传播关系。智能设备将从时间、空间上延伸人的信息采集能力,从更多维度带来更具延展性、视角更全面的信息。“物的传播偏向在于以客观的数据方式来呈现现实环境或对象,这也可以对人的主观描述与判断形成补充。”[15]不过,在人机协作的传播关系中,人的主观因素仍然会在内容生产中发挥作用,如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数据选择等环节,都离不开人的参与。除了人机协作之外,机器与机器之间的直接连接亦在所难免。例如,环境监测类传感器可将其采集到的实时路况、天气变化等数据,自动推送给附近联网的车辆和便携设备,而自动驾驶下的车辆或可穿戴设备的导航系统可能依据接收到的数据,直接做出路线调整的决策。在这一过程中,机器甚至不需要将数据转换为人类接收的信息,只需要传递机器可识别的数据即可。因此,5G时代的内容生产主体关系已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2. 内容服务形态的变革
4G技术下的移动传播时代,以音频形式为主的知识付费产品兴起,其中既包括系统输出知识的课程类产品,也包括专注于内容阐释的图书精简类产品。知识内容的音频化,不仅改变了知识内容的呈现形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读者的知识消费习惯。读者不必再花费专门的时间在特定的场景下阅读图书,而可以一边听书,一边进行其他不占用脑力的活动,如在做家务或健步走的时候听书。听书与听广播、听音乐存在明显差异,人们对音频内容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休闲领域,而是正在习惯以音频的形式,在更多元的场景下接受更系统、更严肃的知识类内容。
在万物互联的5G时代,随时在线将成为人们的生存状态,内容生产和内容消费将无处不在。人们生活中的大多数常用物品都将成为提供内容服务的智能设备,如梳洗镜可以播放晨读类音频出版物,厨房碗柜可以播放菜品制作视频,替代当前的菜谱类读物。与此同时,无处不在的移动设备也可以随时记录人们的生活,用户可以选择将有趣的经历制作成内容上传分享,创作与阅读的界限将被打破,交互式出版物将变得常见。例如,用户在按照视频菜谱烹饪时,自己的烹饪过程也可以被记录、编辑并上传,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对菜品制作过程进行创新,并分享给其他用户。
因此,5G时代的内容产品创新应基于新技术特征,结合不同场景下差异化的用戶需求。出版机构提供的已不再是单纯的内容产品,而是不同场景下的不同内容服务,出版业正在从内容运营商向内容服务平台运营商转变。当知识内容能够通过不同终端设备输出时,探讨知识与物的连接可能比探讨知识与人的连接更重要。[14]作为内容服务平台运营商,出版机构应考虑其内容产品与各类终端设备的适配性,除了需要使其内容产品接入各类应用,还应考虑与终端制造商合作,将其自主研发的前端应用预装在一些智能设备中。
3. 内容供需匹配的升级
尽管技术发展让机器参与到内容创作与分发的过程中,但无论是人机协作,还是物与物之间的连接,只要没有摆脱人的控制,其最终目的仍是满足人的需求。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主体的多元化和内容呈现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种类更丰富、主题更全面、形式更多元的内容产品,一些受制于有限的传播资源而很难在传统新闻出版活动中出现的小众内容,如今也都拥有自己的传播空间。这客观上激发并满足了用户更多元的内容需求。5G技术将带来信息传播环境的整体变化,也必然带来新的用户需求。
按需出版的概念已提出多年,意指“按照不同时间、地点、数量、内容的需求,通过数字化以及超高速的数字印刷技术为用户提供快速、按需和高度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新型出版方式”。[16]其核心在于满足个性化内容需求,关键技术是将全部出版资源存储在数字资源库中,以便按照用户需求出版发行。按需出版常与按需印刷混用,前者突破了传统出版活动对印制数量的限制。然而,由于受资金投入、知识产权、出版政策、印刷质量等因素的限制,按需出版在我国传统出版业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数字出版改变了内容输出形态,印刷不再是出版活动的必要环节,出版机构纷纷对其版权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按需出版向按需分发转变。
按需分发即实现内容供需的有效匹配。对用户需求的把握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内容生产方面,根据目标群体的共性需求策划选题,创作群众想要看的内容产品。5G技术为需求数据的采集提供了更多元的渠道。传统出版活动对市场需求的判断来源于市场调研、供需分析及编辑经验等,而5G+物联网技术将改变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基于各类传感器获得的数据为市场需求判断提供依据,供选题策划和内容生产环节参考。第二,在内容分发方面,根据用户个性化甚至个人化的需求,实现内容的精准分发。精准分发需要出版机构将各类内容资源进行数据化处理,实现内容数据化,再与数据化的用户需求进行智能化匹配。这一过程离不开对个体用户需求的采集,需要出版机构建设自有平台,掌握平台的数据运营权。
四、5G时代出版业发展方向:构建智能出版平台
1. 智能出版平台的核心是一个数据中台
21世纪初,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初期,各出版机构已经建成了数字化工作平台,尽管当时的出版物仍以传统印刷品为主,但印前、印刷、印后、编辑校对等出版活动已经逐步进入信息化模式。[17]随着计算机存储能力、互联网带宽的提高,文本、图像、音视频等内容逐渐实现了数字化。尽管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电子书的开发,但他们仍将书籍内容作为核心价值,没有将书籍作为一种数据纳入自己的商业模式中,因此尚未完全将书籍的数据价值挖掘出来。[18](112)
5G技术将促进出版业整体由数字化向数据化转型升级,智能出版平台是在数字出版平台的基础上升级而成的数据化平台,能够实现数字内容的数据化转换。数字化只是将模拟数据转换成计算机可读的、用0和1表示的二进制码,数据化则是将文本转换为数据,计算机不仅可识别,还可对这些文本进行定量分析,[18](109)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出版物背后的数据价值。从数据采集的角度来看,万物互联让种类丰富的传感器可以直接为平台带来多维度的用户行为数据和场景数据。从数据应用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内容资源的标签化、数据化处理,在一定的算法逻辑下即可实现与用户数据的匹配,进而完成内容的精准分发;另一方面,内容资源的数据化将有利于内容的检索,有利于制作相关内容专题或进行二次创作。
对于实力较强、资源较丰富的综合性出版集团来说,应集中优势资源建设自主平台,基于互联网建立与内容创作者、内容消费者之间新的连接,通过聚合出版产业的多元主体,从内容服务的中间商转变为内容服务平台的运营商,由此牢牢把握自身在传统出版活动中积累的各类资源,继续在内容产业发挥连接多元主体、多种内容及海量数据的枢纽作用。而对于中小型出版机构来说,则需要通过跨社合作来建设此类平台,一方面汇聚多个出版机构的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另一方面确保内容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达到一定规模,足够的数据规模是算法推荐模型构建和优化的前提。此外,智能出版平台不仅适用于大众出版领域,在创作者队伍相对固定、目标群体相对明确的专业出版和教育出版领域更加适用。专业出版和教育出版提供的多为知识传播服务,出版机构通过建设智能出版平台,完成内容资源的数据化,在业内权威专家的指导下构建本专业或本学科的知识图谱,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学习者提供定制化的知识服务,有利于知识内容发挥最大效用。
2. 智能出版平台的结构与运作方式
智能出版平台的核心是数据中台,而数据中台离不开技术后台的支持,也需要通过前端应用连接多元主体并输出价值(见图1)。数据中台的主体部分由内容数据库、用户数据库两大数据库构成,其中内容数据与用户数据的匹配是为用户提供个人化精准内容服务的基础,同时也能将用户需求、当前内容供给与用户需求的匹配情况及时反馈给编辑。前端应用包括面向用户的阅读类应用,如移动阅读APP,以及面向编辑人员的编辑工作中心。
(1)智能出版平台能够基于互联网重构出版活动中的主体关系。不同终端的阅读应用作为用户入口,汇聚了海量内容生产者和内容消费者。一方面,内容生产者和内容消费者都可以注册成为阅读应用的用户,且可基于该应用直接进行沟通交流,拉近了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出版机构作为阅读应用运营方,亦可直接连接内容创作者和消费者,加深与读者、作者的联系,充分了解对方的想法(见图2)。出版机构与内容消费者之间不再隔着零售商或其他阅读应用运营平台,出版机构可以通过阅读应用直接获取用户数据,进而分析用户的内容需求、内容消费习惯、内容消费场景等。此外,所有用户都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观点,且由于阅读应用直接连接智能出版平台,用户生成的内容也可以经编辑加工后,加入已有出版物或形成新的作品,读者从纯粹的内容消费者转变为身份交叠的信息传播主体。
(2)构建智能出版平台是实现内容按需分发、精准分发的基础。智能出版平台的智能化体现在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内容分发中。一方面,出版机构对版权内容进行数据化、标签化处理,打造内容数据库,实现内容供给的标签化;另一方面,出版机构针对不同终端打造不同应用,建设多样化的用户入口,并基于用户注册信息、内容偏好、阅读行为数据等构建用户数据库,形成用户需求的标签化。内容标签与用户标签基于算法模型进行匹配,形成精准化、个人化的内容推荐,再结合终端设备、地理位置、时间等内容消费场景因素,将最合适的内容推送给用户,由此提高内容供需匹配的效率,实现信息内容的按需分发。当前,互联网内容聚合平台亦是基于用户数据标签与内容数据标签的匹配,实现智能化分发。例如,今日头条客户端正是基于其庞大的用户规模和逾百万头条号创作者强大的内容创作能力,通过对用户特征数据(年龄、性别、兴趣、用户行为等)、场景环境数据(地理位置、时间、天气、网络类型等)和内容特征数据(主题词、热度、类型、质量、作者等)三个维度的数据进行匹配,由算法模型推测出哪些内容适合在当前场景下推荐给某一用户,由此打造“千人千面”的新闻客户端。[19]
(3)构建智能出版平台,有利于内容产品的数据化存储与二次创作。智能出版平台的内容数据库能够统一存储内部产出的各种形式的内容产品、创作素材、宣传材料等,与其直接相连的编辑中心,除了不断向内容数据库输送内容之外,也可以很方便地从数据库检索并提取内容,这有利于已有作品的二次创作,提高内容服务形态创新的效率。
(4)智能出版平台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商业模式创新。传统产业转型的核心目的在于革新商业模式,在新技术带来的新传播环境中寻求新的生存方式和良性发展路径。此前,国内已有不少出版社尝试开发移动应用,然而大多数应用都面临盈利模式方面的困境。[20]建设智能出版平台需要投入更大规模的成本,但平台比单一移动应用更具备商业模式创新的潜力。背靠生态级互联网平台的移动阅读应用,并不依赖应用本身盈利,而是在打破出版机构对版权内容传播的渠道垄断后,形成去中介效应,截流用户注意力,再将用户引入其生态服务体系的其他产品中,完成用户变现。在竞争激烈的移动阅读市场中,出版机构必须统筹安排其所有渠道和产品资源,推广其阅读类应用,快速聚集用户。同时,通过完备的功能、游戏化的积分制度、友好的交互界面、创意活动等方式,提升用户活跃度和忠诚度。在内容数据化和用户采集的基础上,智能出版平台应积极利用和挖掘内容的数据价值,通过内容产品创新和内容精准分发,满足个人化的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一方面基于用户数据采集与分析,形成用户画像,通过阅读应用进行个人化的出版物精准推荐,盘活手中的数字出版物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有共同特征的用户群体,提供差异化、有深度的付费精品服务,如读书分享会、培训课程、咨询服务等,探索用户变现的新可能。伴随5G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出版机构还可通过与实体书店合作,打造创意阅读体验馆,让用户充分体验各类场景化的阅读产品。
5G技术必将开辟新的内容消费场景,而当这些场景中的终端设备尚未出现统治市场的应用产品时,出版业具备打造现象级应用的弯道超车机会。基于场景特色和用户需求创新内容产品形态,培养用户在新内容消费场景下的阅读习惯,出版机构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提前搭建好智能出版平台将为后期应用层面的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当然,构建智能出版平台是一项极具挑战的系统工程。首先,出版机构需要克服自身在技术方面的短板,借助建设智能出版平台的机会,打造一支掌握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独立技术团队,保障平台的正常运转和及时更新迭代,技术人才也将成为5G时代新闻出版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智能出版平台的技术后台可以委托技术公司建设,数据中台应由出版机构与技术公司合作搭建。需强调的是,数据中台的运营及前端应用的开发与运营应由出版机构自主完成,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数据运营权,才能让产品设计更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技术完全外包,既无法保证产品功能的及时优化,也需要花费高昂的维护费用和沟通成本,并不能减轻平台的运营负担。其次,出版機构还需要设立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保障智能出版平台的正常运转,最大限度地提升平台效用,避免不必要的内耗。此外,智能出版平台建设与运营还需要面对数据隐私、技术伦理、知识产权等难题,这也是出版机构转型探索必然迎接的挑战。
5G网络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未来十年内,4G和5G将长期共存,[21]这也为出版业建设数据中台、探索商业模式创新留出了充足的时间。尽管互联网商业平台具备布局互联网内容产业的技术优势,但出版机构在专业技能和行业经验方面的优势同样不可小觑。尽管机器能更客观、更全面、更高效地反映客观世界的事实,但人的观点表达、经验直觉在内容创作中同样重要。尽管机器已经能够创作艺术作品,但它并不能替代人类对自己内心感悟的表达。因此,出版机构应充分把握自身在出版行业长期深耕所积攒的专业经验和内容创作者资源,积极探索5G时代的平台化、数据化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赵国锋,陈婧,等. 5G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综述[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7(4):441-452.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蕴藏哪些新动能?[EB/OL].[2020-03-06].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3/06/c_1125673676.htm.
陆高峰. 不宜夸大5G对传媒业的影响[J]. 青年记者,2019(21): 94.
喻国明,曲慧. 边界、要素与结构:论5G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的系统重构[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8):62-70,127.
中国信通院. 5G新媒体行业白皮书[EB/OL].[2019-07-18]. 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1907/P020190717790406367218.pdf.
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部门. IMT愿景——2020年及之后IMT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EB/OL]. [2016-12-08]. https://www.itu.int/dms_pubrec/itu-r/rec/m/R-REC-M.2083-0-201509-I!!PDF-C.pdf.
吴信训. 4G前景下我国媒体融合的新变局与进程展望[J]. 新闻记者,2015(9):18-23.
中国信通院. 5G概念白皮书[EB/OL].[2015-04-02]. 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1804/P020151211378943259494.pdf.
鲍洪俊. 5G商用时代的主题出版模式[J]. 出版参考,2019(6):1.
徐常亮. 媒体大脑:媒体与人工智能的融合重生之路[J]. 传媒,2018(3):23-25.
冯丽妃. 第一本机器生成书籍问世[N]. 中国科学报,2019-04-04(002).
张凤军,戴国忠,彭晓兰. 虚拟现实的人机交互综述[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6,46(12):1711-1736.
VR游戏重塑经典文学,数字人文带来第二次文艺复兴?[EB/OL].[2017-03-29]. http://36kr.com/coop/zaker/5068353.html.
刘枫. 5G出版业的革新路径:从知识传播中介到智能匹配平台[J]. 编辑之友,2019(7):28-33.
彭兰. 5G时代“物”对传播的再塑造[J]. 探索与争鸣,2019(9):54-57.
王瑞珍. 按需出版发展的优势与瓶颈[J]. 编辑之友,2007(3): 4-6.
张小强,谢玉佳. 出版技术70年:从工厂印刷机械化到5G万物传播智能化[J]. 科技与出版,2019(9):38-46.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 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 盛杨燕,周涛,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曹欢欢. 今日头条算法原理[EB/OL]. [2018-01-16].https://www.toutiao.com/a6511211182064402951/.
高黛云. 出版社APP运行痛点与解决方案[J]. 中国出版,2019(14):49-52.
中国信通院. 中国5G经济报告2020[EB/OL].[2019-12-13].http://www.caict.ac.cn/kxyj/qwfb/ztbg/201912/P020191213608761136661.pdf.
Building Intelligent Publishing Platform: The Reform of Publishing Industry in the 5G Era
CHEN Lu-ying, SONG Jian-wu(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Abstract: The 5G technology has started a new phase in publishing industry which led to the change from digital development to data revolution. In the aspect of content production, massive users and machines' direct participation in content production have chang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on subject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content production process. In the aspect of content presentation, the ultra-high speed and ultra-low delay of 5G network will improve the user experience of virtual reality content. Various sensor access to the Internet will help to extensively collect the data and promote the visualiz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data. In the aspect of content distribution, the ubiquity of information carrier will bring new forms of content products and improve the scenario-based content distribution. Matching content data with user data makes it possible to the precise distribution. Facing the challenges brought by 5G technology, publishing institutions should concentrate on their superior resources to build intelligent publishing platforms, so as to connect multiple subjects in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transform themselves from the intermediaries of content service to the operators of content service platforms.
Key words: 5G; publishing industry; publishing platform; intelligent publishing
基金項目: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RMXW2018C003)
作者信息:陈璐颖(1990— ),女,安徽铜陵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媒体融合、互联网内容治理;宋建武(1963— ),男,河南新乡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媒介经济、媒介制度、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