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让儿童化妆品“野蛮生长”

2021-07-29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彩妆化妆品玩具

新闻事件:走进商场、打開电商平台,各式各样的“儿童口红”“儿童眼影”“儿童指甲油”广告占据着人们的视线。据央视新闻调查,当下许多流行于市场的儿童化妆品,根本不具备任何资质。与其说这些产品是“化妆品”,不如说是一种另类“玩具”。儿童将这些“玩具”抹在脸上,无法得到任何安全保障。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化妆品一直是成年人的“专利”,与儿童无缘。但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儿童化妆品开始走俏。根据考拉海购2020年7月发布的数据,儿童彩妆同比上年增长300%。还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儿童化妆品市场总额约为100亿元。

儿童化妆品走俏,美妆低龄化,是受到多重因素影响的。比如现在的年轻家长,思想更为开放,也重视培养孩子的各项技能,当孩子参加唱歌、跳舞等演出时,就有化妆的需要。另外,目前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未成年网民越来越多,孩子受到网络的影响大,在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平台上,还有不少美妆视频,其中就有不少儿童化妆视频,也产生了不少未成年人美妆博主,粉丝不少就是未成年人。

市场在扩大,但产品质量却没有保证。不少市面上宣称的 “水溶配方”“温和不刺激”“不含防腐剂”的儿童化妆品,实际上并不符合相关规范,且大多不能提供儿童化妆品的检测报告,不过是假冒伪劣产品、三无产品。

更有甚者,在网络上搜索这些儿童化妆品的生产厂家,会发现其只是玩具生厂商,根本就不具备生产化妆品的资质。尽管有些产品上还特别标注产品的执行生产标准,但查证以后会发现,这个标准其实是玩具安全国家标准,和化妆品毫无关系。

可想而知,在使用了这些另类“玩具”以后,儿童身体健康根本无法得到保障。 遑论一些化妆品里会添加激素类成分,长期使用将带来性早熟等危害。即便是质检合格的彩妆产品,对皮肤尚在生长期的儿童来说,也仍然容易引起过敏、皮炎等不良反应。

归根结底,儿童化妆品市场的“野蛮生长”与缺乏行业规范和统一标准有关。当务之急,监管部门应严格落实“儿童化妆品”的市场定义,坚决制止问题产品打着“儿童化妆品”的旗号浑水摸鱼。同时,主动将触角深入玩具、日用品等相邻领域,防止一些厂商擅自“跨界”,绕过监管标准。

与此同时,不论电商平台,还是网络社区,应充分承担平台方的社会责任,本着对未成年人健康与安全负责的态度,及时清理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儿童化妆品”相关内容,以防止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带着对平台和网红博主的盲信,误入陷阱。

此外,民众也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劝阻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滥用彩妆产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丽并没有错,但是,确保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更加优先的社会利益。纠正儿童化妆品市场乱象,不能离开这个基本动机。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负责,是社会各界共同的使命。(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彩妆化妆品玩具
彩妆
基础彩妆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不玩彩妆的插画家不是好猫迷
圣诞彩妆礼盒
干燥春季里的柔美化妆品广告
化妆品/留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