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1-07-29
近期,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纷纷传来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最新动态。近日落幕的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更是首次全面公开展示了数字人民币应用成果,展现巨头纷纷入局的新趋势。一次次“大踏步”试点,一则则最新动态消息,都在预告着数字人民币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
多地拓展试点场景
数字人民币试点“多地开花”。
北京冬奥场景作为试点场景之一,近期将开展新一轮测试。为加快推进北京冬奥会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建设,结合2021年北京消费季安排,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4月28日宣布,拟于近期启动“京彩奋斗者 数字嘉年华”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
自今年2月“数字王府井 冰雪购物节”试点活动之后,这是北京开展的第二轮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由北京城市副中心、东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共同主办,在北京多个核心商业区开展数字人民币消费体验。
近期多地的数字人民币试点中,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海南、青岛、大连等地均启动了数字人民币的景区购票应用场景。“
海南作为数字人民币第二批试点地区,近日开启了离岛免税购物支付场景。海南旅游景区的试点纷纷落地,继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在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旅游景区落地后,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4月30日也实现了数字人民币购票应用场景。
在试点模式创新上,深圳罗湖区4月开展的“数字人民币春之礼”活动,并未采取红包发放的方式,而是选择了额外优惠的形式,优惠总额度1000万元,以此提升使用活跃度。据悉,“数字人民币春之礼”活动将延续至5月,覆盖整个“五一”假期。
面向特定人群发放红包试点,为西安试点的特色之一。近日,西安市雁塔区面向区内约1万名防疫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代表发放数字人民币形式的消费红包,每份红包100元。本次活动也是目前全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中,首次面向特定人群定向发放的消费红包活动。
各类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亮相
可以想象一下,未来即便在一个没有互联网信号的环境下,一个运动手环、老年人拐杖,甚至是手机壳也能通过“碰一碰”就实现收付款。
实际上,这种技术目前在数字人民币逐渐扩大的试点中已经实现。在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多家试点银行均展示了数字人民币在离线模式下如何实现点对点交易。
展览会上,中国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展示了一款可视化芯片卡形态的“贴一贴”交易。在这张卡上,有一个小正方形的显示屏和数字按键,卡片支持数字人民币的收款、付款、查询等功能。例如,用户需要收款时,只需在卡片上输入收款金额,然后与付款方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贴一贴”,就可以完成即时收款到账。
中国工商银行还展示了共享单车数字人民币支付体验。据介绍,目前第二代数字人民币共享单车已研制成功,用户可使用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以“碰一碰”模式解锁并骑行,从而提升用户出行体验,降低无手机用户的使用门槛。
据了解,可视化芯片钱包可支持在线和离线两种场景下的交易。其中,离线状态下的交易类似于交通卡,无需网络支持,利用NFC等技术就可完成交易,因此也被称作“硬件钱包”。
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除了有可视化芯片卡形态外,目前各大银行还开发出了多款异形硬件钱包,如老年人拐杖、老年报时器、门禁卡套、大屏语音播报钱包、学生手表等异形硬件钱包。
在目前广大用户习惯了利用手机进行移动支付的环境下,数字人民币推出硬件钱包又会有何应用前景?中国工商银行有关人士表示,硬件钱包让支付回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最纯朴状态,不再有解锁登录、调用付款码等复杂流程。同时,硬件钱包与可穿戴设备的融合,同时迭加各类行业应用,赋予硬件钱包新的定义,让支付更便捷。
试点范围有望再扩大
中国人民银行4月1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披露,到2020年10月,数字人民币增加了上海、海南、長沙、西安、青岛、大连六个试点地区。加上此前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四地及北京冬奥会场等试点地区,数字人民币试点已经形成“10+1”的格局。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波4月1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的数字货币论坛上表示,数字人民币的正式推出没有具体时间表,未来我国将继续做好试点工作,扩大试点范围,打造数字化人民币生态系统,提升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制定相应法律和监管体系。目前央行正在考虑扩大数字人民币的试点范围,在更多场景、更多城市进行试点,例如在未来的北京冬奥会试点场景中,数字人民币不仅会对境内用户开放,也会面向国际用户。
值得关注的是,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在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经济分论坛上表示,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具有法偿性,我国境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具备接受条件的情况下都不得拒收。
数字人民币的横空出世,对于年长的人来说或许是个惊喜。狄刚透露,数字人民币的设计同时满足公共性及普惠性需求,针对不同群体提出解决方案,例如整合健康码、余额显示的可视芯片老人卡,可通过“碰一碰”、二维码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数字人民币支付体验及社交出行便利。(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