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活化与品质提升路径探索*——以广州南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2021-07-29袁磊,雷轩
袁 磊,雷 轩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60)
0 引言
广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府文化的发祥地,《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26个历史文化街区,但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风貌已逐步褪色,街区内的空间环境品质混杂,亟需通过街区品质提升及活化来焕发城市新活力。
1 溯源广州南华西街悠久的历史
1.1 广州重要的佛教文化场所
南汉时期,广州珠江以南地区出现殿堂坛庙园林——千秋寺,后废为民居,明末清初在原址上建海幢寺,清康熙年间盛极,位列“广州佛教四大丛林”之一,既是弘扬佛法之所,也是广州市民游春胜地之一,更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对外开放的寺院,成为当时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窗口”。
1.2 清代十三行行商的聚居区
广州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取消海禁,设立粤海关,拉开了十三行辉煌历史的序幕。当时,河南地区凭借秀美风光吸引了以潘、卢、伍、叶四大家族为代表的行商家族在此修建宅院,出现经典的行商庭院,在大家族的影响下,大量豪绅富户及海外侨商定居河南,出现大屋、西洋别墅等多种居住形式。
1.3 先有漱珠涌,后有南华西
漱珠涌是广州河南的1条河涌,长1 072m。
开源之初,广州河南城区的发展从漱珠涌一带开始,河道用于运粮。
发展之时,清中叶,十三行富商在漱珠涌两岸建宅筑园。乾隆末年,政府开放河南的漱珠涌一带和芳村花地作为旅游区,允许外国人在特定日子到此旅游度假。
鼎盛之期,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是漱珠涌历史上最繁华兴盛的时期。当年这里茶楼酒肆、商铺客栈鳞次栉比,河上篷船画舫穿梭如鲫,两岸街道行人熙来攘往,一派岭南水乡的热闹景象。
1.4 南华西商业旺地,商铺林立
民国时期,政府开展城市美化运动,新建南华西街,取自“河南繁华发达”之意命名,街区以南北向的漱珠涌为纵轴线向东西两侧拓展开来。1926年,沿南华西路也形成骑楼的建筑形态,“上居下商、前店后仓”。
1.5 南华西街历史文化小结
广州河南地区是先有漱珠涌,后有南华西;先有南华西街,再有海珠区。河南漱珠涌一带承载着辉煌的历史,可总结为4个特征:十三行行商聚居地、对外开放的旅游区、对外接待宗教场所、商业旺地商铺林立。
2 存在的问题与提升目标
2.1 现状问题——“四有四缺”
1)有历史文化,缺活化展示 南华西街区内历史资源丰富,包括众多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及传统风貌建筑。但部分历史建筑失修、分布零散,被新建筑遮挡,并未将建筑的价值真正展示。
2)有街巷肌理,缺功能活力 街区内共有传统街巷27条,主要为骑楼街与传统麻石街。街道整体的肌理较好,但麻石街巷以生活性的通道为主,解决居民的日常通行需要,街道两侧的建筑以民居为主,缺少活力。
3)有河涌水网,缺水乡风情 清代漱珠涌两岸酒肆茶馆遍布,富商园林云集。如今,漱珠涌已变成暗涌,铺上石板盖,石板路两侧以日常的集市、餐饮、杂货店为主,昔日繁盛的水乡风情已不在。
4)有居住社区,缺优质设施 现状街区内主要以居住功能为主,但区内整体的公共服务配套以基础保障类设施为主,如中小学、幼儿园、居委会等,缺乏高端商业、旅游服务等优质配套。在公共空间方面,区内滨江、街旁线性绿地和社区内部街角的空间品质不高。
2.2 提升目标——重现海珠第一街区的盛景
从整个海珠区来看,西侧的南华西街和东侧的黄埔古港是海珠区的历史本源。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南华西街有条件成为海珠区最具文化特色的精品街区,打造老城高端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塑造独特的生活社区、原汁原味的十三行历史文化、活力多元的旅游目的地、独具特色的繁荣商业。未来与珠江北岸的沙面、长堤等历史区段形成一江两岸的对景。
3 历史文化街区品质提升五大策略
3.1 重塑南华街区的空间格局
规划恢复南华西路、洪德路、同福路3条骑楼街活力,对淑珠涌进行揭盖复涌,延伸海幢寺通往滨江的轴线序列,最终形成“井”字形结构,加强街区与滨江的联系,并在滨江轴线的汇聚处预控1个滨江客厅广场,用于展现海幢寺和漱珠涌的滨江形象(见图1)。
图1 南华街区空间结构规划
3.2 恢复漱珠涌水乡风情
结合历史资料,确定漱珠涌的河道宽度,在遵循《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管控要求下,对漱珠涌全段进行揭盖复涌。
1)对涌上盖的1~2层建筑质量较差的建筑进行整体改造,新建建筑以公共服务功能为主,置入商业、旅游、文化等功能,在建筑风貌上,凸显岭南水街的城市意象。
2)原真保护历史建筑,修缮复兴八和会馆普和堂、潘家祠等历史建筑,打造漱珠涌沿线的文化节点(见图2)。
图2 漱珠涌历史照片
3.3 修补线性空间路径,打造最广州的珠水丝路
规划重点修补骑楼街、麻石街线性空间。
1)骑楼街的修补有3种方式:①建筑立面改造,对与传统骑楼建筑风格格格不入的现状建筑进行立面改造;②对于骑楼缺口长度在5~10m区段,通过景观设计的优化手法,增加与骑楼形态相近的景观构筑物来塑造城市“灰空间”,置入休闲服务功能;③对于骑楼缺口长度超过10m的区段,通过增加口袋公园,塑造骑楼间的驻足节点。
2)对于麻石街巷,规划梳理两侧公房建筑较多的街巷作为改造示范段,通过景观品质提升、街角广场改造、公房活化、文化墙改造等方式,打造7km长的麻石体验路径,串联零散分布的历史建筑。
3.4 活化老建筑,注入特色新产业
1)重点活化3类建筑 ①历史建筑活化 保持原有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内部结构等,内部适当引入文化展示、公共服务功能;②公有建筑活化 选择面积较大和2栋及以上连续的公有产权建筑打造产业触媒,改造后引入文创产业;③私有建筑活化 对有改造意愿的私有建筑进行税收减免或提供补贴,并可提供改造技术服务。
2)骑楼街活化 侧重建筑立体空间的复合使用,首层空间发挥骑楼优越的慢行环境,打造全天候骑楼商业街;2层以上空间将策划精品书店、民宿、工作室等业态。
3.5 搭建老城活化提升服务平台,引入企业建设运营
搭建政府-企业-居民的合作平台。政府负责前期安置补偿,提升物质环境品质,活化条件成熟的公房作为触媒,以出租公有物业15年为条件引入企业,由企业负责公共空间提升及房屋修缮维护、产业引入及招商运营,运营期满后,企业无偿将物业交回政府。居民享受改造所带来的环境改善与房屋增值,并可自主选择将私有物业出租给企业改造、运营,或自行改造自用或出租。
4 结语
重点研究南华西街区的历史底蕴,总结其历史价值,并找到现状与历史之间的差距。在遵循历史文化保护的管控要求下,通过揭盖复涌、打通路径、活化街区、引入新业态的方式,溯源昔日的滨水繁盛景象,并采用BOT的运营模式,持续推进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