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家
——中国健康住宅研究与实践
2021-07-29北京建筑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胡文硕
文/北京建筑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胡文硕
0 引言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深知安居方能长久的道理。随着政府制定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开始实施,人们意识到居住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重要性。从安全性到适用性,从适用性到舒适性,从舒适性再到健康性,是一个逐步完善认识、发展提升的过程,理想的家应该有的4个关键词:安全、适用、舒适、健康。
1 健康住宅研究与发展
住宅是人们起居活动、生活保障的刚需建筑,是人们得以实现美好生活目标的空间载体与工具。无论是空气、光照、噪声、温度、湿度等通过身体所感知的物理环境,还是交往环境、安全环境、文化环境、健身环境、归属感等通过精神所感知的心理环境,均对人们的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产生系统性影响。一项源于日本学者的研究显示:通过改造住宅的围护结构,提升其在保温与隔声等方面的性能,并通过将冬季室内温度控制在18℃以上及采取机械通风措施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等方法,可有效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如脑血管类疾病发病率从1.4%下降到0.2%,糖尿病发病率从2.6%下降到0.8%,心脏病发病率从2.0%下降到0.4%,而关节炎发病率也从3.9%下降到0.4%,高血压发病率从8.6%下降到3.6%。从上述成果及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来看,以促进使用者健康为首要目标而设计建造的健康住宅,在实际使用中可切实降低居住者的健康风险,消除或减少相关健康隐患与损害,实现由居住环境影出发,促进人体健康的最终目标。
国际上对于“居住与健康”的讨论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率先进行居住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并试图通过相应技术手段改善居住环境品质,以达到降低使用者某方面健康风险的目标。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定义了健康住宅的概念,从此,世界各国对居住与健康相关问题的研究也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国自1999年开始,由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建筑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等领域专家,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居住与健康相关研究,于2001年颁布国内首个居住与健康领域相关成果——《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1版),并以此为主要技术指导,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健康住宅试点示范工程实践,总结技术经验,开展居住与健康实态调查,了解居住者最关注的健康痛点,以进行针对性的科研攻关,不断完善健康住宅建设理论体系。目前已累计开展140余项居住健康专题技术研究,先后发布《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2版和2004版)、CECS179《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2005版和2009版)、《住宅健康性能评价体系》(2013版)和T/CECS 462—2017《健康住宅评价标准》。
人与建筑和谐共生是住宅建设发展的终极目标。从意识到居住环境与健康的相关问题到计划通过技术手段加以解决,从居住与健康的科学研究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基于建筑本体环境开展研究到基于居住者体验与健康痛点开展研究,我国健康住宅发展已走过20个年头,并趋于成熟。作为现阶段住宅建设的主要矛盾,住宅健康性能已成为房地产开发建设领域关注的热点,技术研究特征也从单一技术点向完善的体系研究转变。时至今日,健康住宅已进入蓬勃发展期(见图1)。
图1 我国健康人居发展大事记
2 基于居住者体验并以健康痛点为先导的健康住宅评价体系
随着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健康性能要求也越来越清晰。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基于使用者的健康痛点及使用体验,从居住健康需求层次理论角度出发,可将住宅的健康性能归类为六大关键点:空间舒适、空气清新、水质卫生、环境安静、光照良好、健康促进(见图2)。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与敏感度为主,清晰表达了居住环境提升人体健康的途径,以便于使用者清楚的认识、理解,进而转化为自我的健康行动,包括居住环境改善和生活方式提升。
图2 健康住宅评价体系结构
2.1 空间舒适:符合人体工效的宜居舒适空间设计,提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空间
住宅卫生间是意外滑倒、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等突发性问题的高发区,故健康住宅建设需特别关注卫生间安全问题。卫生间的空间布局、通风换气、地面防滑系数、门的开启方向等均为卫生间安全的关键。而对于空间舒适的其他方面,如窗前视野,住宅外窗除具有采光和通风功能外,还具有内外联系、环境感知、节律调节的作用,因此在健康住宅设计与建设时,应考虑在室内或阳台上实现自然景观的视觉可达,且视线范围内应尽量避免或减少令人不适的景观存在。当然,住宅私密性保护也是保障使用者心理健康所必不可少的要素。
2.2 空气清新:营造最优质的室内空气环境,降低居住者的健康暴露风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所发布的统计报告可看出,全球有近50%的人长期处于室内空气污染影响中,由于室内空气污染所导致的各种疾病发病率占比也在不断升高。据统计,有35.7%的呼吸道疾病是由室内空气污染所致,15.0%的气管、支气管系统疾病和22.0%的慢性肺病也与室内空气污染有直接或间接联系。所以在健康住宅建设中,空气清新可作为影响居住环境品质的重要指标。为达到空气清新这一目标,健康住宅要从设计前期的室内空气质量模拟预测、建设中期室内污染源控制、建成环境的通风换气措施和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管控。
2.3 水质卫生:加强给排水系统管控,保障居住者用水安全与健康
有关机构对我国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饮用水存在化学性污染与生物性污染,虽然调查显示大部分饮用水污染以生物性为主,但饮用水的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严重。我国基本采用二次供水方式,由于管道连接、管材选用、使用年限、疏于管理等原因,导致该供水方式易造成二次污染。要消除此类问题,除将二次供水改为闭式系统、采用工业化预制生产饮用水管道,还需要加强供水系统各环节的监测与管控,保证出水水质卫生,降低此环节潜在的健康风险。
2.4 环境安静:消除噪声压力刺激,提高睡眠品质和工作效率
噪声污染长期以来影响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居室噪声污染主要影响人的大脑、情绪、生理节律等。相关研究显示:长期噪声污染可能导致失眠多梦、头痛恶心、听力下降、心慌乏力、压力激增、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情况可能会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指出:在持续噪声污染影响下,孕妇由于精神紧张等原因,可能增大新生儿出生缺陷和先天性疾病的可能性。低噪声影响的室内声环境是健康住宅的基本规定,需通过项目前期建立声规划方案,以实现从建设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到建筑运行的全周期噪声污染源控制。
2.5 光照良好:实现人与自然的交互沟通,保障健康的生理节律
在传统住宅设计及建造中,设计师对住宅日照指标的关注度很高,然而,这种对某一性能指标的高度关注,反而削弱人们对于健康光环境中同等重要的天然采光性能和人工照明性能的研究。天然采光性能旨在鼓励居住者适当地接触自然环境光,对于加强居室内外环境互动、居住者生理节律调节及心理环境改善可起到积极的作用。天然采光还可强化邻里交往环境的营造,宽敞明亮的环境也会降低压迫感和不安感,使人感到舒缓放松,提高空间使用率。人工照明性能对于营造健康的室内光环境方面同等重要,不适宜的照度设置会造成人眼在适应过程中短暂视觉能力降低,频繁的明暗适应还会导致视觉疲劳。而人工光源的色温、显色性等指标也直接影响使用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不适宜的人工光源可能会造成使用者不同程度的视力损伤或其他身体危害。
2.6 健康促进:引导居住者健康行为模式的形成,实现建筑功能提升
影响人们身体或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除遗传基因及生命周期自然规律等无法改变的因素外,环境影响、生活行为、文化心理等因素对人们的健康影响最大。因此,怎样的环境、行为和心理是健康的,以及如何鼓励和引导人们以健康的方式生活,已成为健康促进的主要研究目标。与需求相匹配的是交往空间的合理设置、文化活动场地的合理布局、体育健身设施的易达与引导参与等,通过环境设计,培养居住者的深层健康意愿并形成习惯,健康服务的内容会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需求不断丰富。
3 我国健康住宅实践
3.1 健康住宅试点示范工程
自2001年起,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为指导,以居住小区为空间载体,采用“设计建造评估、建设过程跟踪、建成环境评价”的全过程管理思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健康住宅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建立试点项目建设全过程技术支撑与跟踪管理的实践机制。而项目建成环境实测数据和业主满意度调查数据又可以作为住宅健康性能考核的主要依据,并以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不断完善理论研究。20年的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研究,催生出众多优秀的项目案例。
1)奥林匹克花园(一期)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坝,以“在运动中享受健康生活”为宗旨,以奥林匹克文化为底蕴,将文化、体育、健身和健康有机融入现代社区生活中。在设计理念、体育规划、社区文化定位等方面均体现出“科学运动,健康生活”的主题。具体实施措施包括:小区内设置健康运动城,建立健康中心,引入健康管家,将居住人群按年龄层次区分并分别设置适合的户外活动区,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促进社区健康文化建设,营造健康优先、守望相助的和谐邻里氛围(见图3)。
图3 奥林匹克花园(一期)健康住宅项目
2)金地格林小镇项目位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总用地面积25hm2,总建筑面积30万m2,容积率1.21,绿地率47%。项目核心理念是将环境延伸至居住生活空间,以期通过环境设计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目标。用地周边环境清幽,远离城市喧嚣,使格林小镇项目既有朴实自然的居住休憩氛围,又有居住区的多元、活力与生机(见图4)。
图4 金地格林小镇健康住宅项目
3.2 HiH健康标识(住宅)
历经20年的研究与实践,已确定住宅全生命周期所涵盖的居住与健康性能指标及实施措施。总体来看,系统的协调、管理影响居住环境健康性能的环境、行为、服务等因素,为居住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是建立健康住宅建设体系和评价体系的最终目的。同时,健康指标的确立还与最新的科研成果、行业技术发展和人们的可支付能力有关。为将设计师和开发商主导的健康住宅建设理念转化为以居住者的健康体验为导向的建设理念,引导和鼓励人们选择健康住宅,2019年起,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家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启动HiH健康标识(住宅)评价工作。
HiH健康标识(住宅)评价是以T/CECS 462—2017《健康住宅评价标准》为基本依据,以计划、在建和已建成的住宅项目为评价对象,以提升项目健康性能为目的的系统性评价工作,具有机构权威性、技术系统性、操作灵活性、成果针对性及推广全面性的特点(见图5)。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已有41个项目分别获得全项或专项的HiH健康标识(住宅),我国健康住宅理念与技术的推广速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图5 HiH健康标识(住宅)
宁夏中房玺悦湾项目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依托用地先天优势,将自然景观引入社区空间,真正做到自然环境与人工空间的有机融合。项目在规划初期认真贯彻健康住宅理念,精细化关怀是本项目的核心原则,通过从生活的角度体验、观察和发现居住者的需求,建立、健全多方位的服务和反馈渠道,便于广泛收集项目有关客户需求方面的提升空间,推进项目和谐、有序、健康发展。项目在规划体系、景观体系、套型体系、精装体系、科技体系、建材选用、精细化管理、智能化体系、健康可持续等方面尽力做到最好,为居住者营造十分细腻的健康居住空间(见图6)。该项目于2020年12月通过综合评价,获得全项铂金级HiH健康标识(住宅),这也是自HiH健康标识(住宅)评价工作开展以来,全国首个获得铂金级标识的项目。
4 健康住宅建设发展新要求
居住环境中,潜在的健康风险往往在生活中被忽视,这就突显健康住宅研究与应用的重要性。将“以人为本、居住健康”为核心诉求,构建人与人、人与建筑、人与生物、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下良性互动的人居环境迫在眉睫。21世纪是科技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健康住宅研究与发展也必须快速适应新时代、新技术、新意识形态所带来的改变。面对“5G时代”带来的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响应国家解决劳动力问题及老龄化问题的政策要求,着眼未来,对于理想的家,还需继续努力。
4.1 着眼于居住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求
以往健康住宅研究对象主要为住宅本体,而所谓“全生命周期”也指的是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安装、运营使用、维护管理、拆除回收过程,是一栋建筑从“生”到“死”的单一时间轴问题,而居住与健康问题则是人和建筑相互影响的动态变化过程。居住者由于性别、年龄、生活习惯不同等原因导致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健康的需求亦不相同,隔代居住所面临的居住健康需求则更复杂,而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长期持续的,故必须实现对环境及人的动态干预,且干预的技术与手段还要适应居住者的需求变化。
4.2 从被动健康向主动健康升级
传统的人体健康方面的研究是以医学为基础科学,以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的角度开展研究,这种思路是将已经或即将患有疾病作为前提假设,故研究路线是被动的。但健康是指在身体、精神、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疾病预防只是基础,健康促进则是良好状态的体现。因此健康住宅研究也必须由疾病预防向健康促进迈进,需要运动、文化、心理、营养、医疗、公共卫生等领域的科研团队联合起来,以一种全新的思路开展健康住宅研究。
4.3 以健康住宅为载体的智慧健康家庭服务
在健康住宅技术体系中,健康服务是非常重要且难以做好的部分。个性化的健康服务需要精确、连续的用户信息支撑,通过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综合得出服务对象的数据矩阵,并根据数据矩阵,精准推送与之相匹配的健康服务。通过搭建健康住宅智慧健康家庭服务平台,不仅可以从环境、行为和医疗3个方面切实提升居住健康性能,而且可使居住者在家中以自然状态感知环境信息和生命信息。
5 结语
未来,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健康理念将全面灌输到健康住宅的研究与开发全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消除人居环境中显性和隐性健康风险,降低由居住环境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患病率和意外伤害率。依托快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健康住宅能够成为居住者与健康相关数据的采集平台,运营者完成健康管理服务的运营平台。居住者可在健康住宅中获得连续、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促进各方面、各层次的健康,提高幸福指数和健康指数。让健康住宅成为理想的家,成为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诺亚方舟”。
图6 宁夏中房玺悦湾健康住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