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对女性孕晚期心理体验的影响研究

2021-07-29周明芳

全科护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群组受访者产后

胡 颖,周明芳

妊娠、分娩是人类最原始和本能的自然生理过程[1]。在此过程中,孕妇不仅要经历生理的变化,还要承受社会、经济、家庭、自身角色的转变所带来的心理应激[2]。研究显示,孕妇孕期社会心理应激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恐惧和焦虑程度在孕22~26周最低,而孕晚期(孕28~42周)是孕妇各器官功能负荷达到孕期最高值、体形变化最明显的时期,且孕晚期心理对分娩心理、分娩结局以及产后心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孕晚期是进行健康干预的理想时期[3]。20世纪90年代美国研究者提出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centering pregnancy)模式[4],这是一种新型的孕期保健模式,强调孕妇是保健的主体,重视其价值观和能力,促进其在保健中的主动参与[5]。该模式以小组的形式集中实施孕期检查、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不管是孕妇还是保健实施者都有正向的反馈,因而沿用至今[6]。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作为目前国外主要的孕晚期干预方式之一,提高了孕期保健的利用率,并为孕妇提供全面的支持系统。本研究拟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借鉴美国集中群组孕期保健模式进行干预,了解国内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对女性孕晚期心理带来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孕期保健的工作和研究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19年2月1日—2019年7月30日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定期产检、参加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项目的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孕周≥28周,单胎头位;②B超检查无异常;③配偶可同时参加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课程;④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先兆早产;前置胎盘;子痫前期或妊娠期高血压;宫颈机能不全或子宫颈环扎术后;妊娠合并心脏病等严重内科疾病等。样本量按信息饱和原则确定。本研究共纳入25例孕妇为访谈对象,年龄21~39(29.6±3.5)岁;孕周34~36(35.3±1.2)周;初产妇17例,经产妇8例;学历:专科及以上19例,高中或中专及以下6例;职业涉及企业职员、医务人员、教师、军人、私营或个体劳动者。

1.2 研究方法

1.2.1 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 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课程由孕期检查、健康教育(包括健康教育前问题收集和主题教育)、社会支持3大模块构成,每次课程由1名资深助产士和1名医务人员分别担任组长和助手,鼓励孕妇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来,同时为保健活动起着组织和把控作用。①孕期检查:2名医护人员利用每次课程前30 min时间对孕妇进行必要的客观评估,如测宫底高度、监测胎心情况等,并对相应孕周所要做的医学检查进行短暂的个体指导;指导孕妇自测血压(电子血压计)、体重,并给予相应的结果判读指导,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会运用合适的运动和饮食方式对自我体态进行个性化管理。②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前问题收集是指孕妇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写下孕产期疑惑或者是担忧的事情,或是迫切想了解的母婴问题,医护人员收集好其相关问题以便课程中给予讨论和指导;主题教育是指医护人员根据确定的课程主题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对每位孕妇所存在的特殊情况给予关注,根据赋权理念提高孕妇对于整个孕期的把控感,对孕妇进行针对性的孕期指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孕妇及其丈夫介绍与孕育相关的基本生理知识,如产道解剖结构、分娩激素、分娩疼痛、分娩的产程、分娩计划等,并对产后母婴护理和心理进行指导。③社会支持:以小组讨论互动的形式,发挥同伴支持的作用,组员们可以对孕期的感受自由交流,并分享各自的知识、经验、想法及感受;医护人员对孕期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答并给予专业支持;同时引导配偶对孕妇进行情感支持(家属如何做好陪伴,孕产期调适心理等)。上课时间选择为孕28周、30周、32周、34周左右,在周末上午,每次2学时,共4次课,8学时。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主题见表1。

表1 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主题

1.2.2 资料收集方法 资料收集采用访谈法进行。对符合纳入标准、完成4次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的孕妇在课程结束后1周进行面对面访谈收集资料,访谈地点为产科门诊健康宣教室。访谈根据事先制定好的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进行,时间20~30 min。访谈内容主要包括:①您参加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课程之前对妊娠、分娩及育儿等方面有何体验、感受或困惑?②您参加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课程之后对妊娠、分娩及育儿等方面有何体验及感受?访谈内容在征得被访者同意后采取现场录音及笔记的形式进行记录。

1.2.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访谈录音资料行逐字转录后根据Colaizzi的现象学分析法进行整理[6]。①剔除未能连续参加4次课程的孕妇资料;②认真阅读所有访谈记录并反复推敲,吸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③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④对编码后的观点进行汇集;⑤逐级进行主题提取并命名;⑥返回参与者处求证。为保证分析结果的信效度与严谨性,避免研究结果偏倚,本研究随机选择了3位产妇对分析结果进行求证。

2 结果

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共提炼出5个主题。

2.1 提升了孕期的自我护理效能 在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开始前30 min,孕妇通过对自我血压、体重的监测,以及对影响孕期母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自由讨论,增加了孕妇妊娠期管理个体行为的自律性,孕期的负性心理状态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受访者11:“怀孕后期我的体重增长很快,医生说宝宝的个头偏大,我怕最后不能自然生产,通过组内的学习学会了饮食的调节和孕期运动的方法,现在体重控制得很好,对自然生产很期待。”受访者4:“我学会了独立测量血压、正确的数胎动方法,通过和姐妹们一起学习和讨论,我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去面对和解决怀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受访者22:“我怀孕后情绪很不稳定,心里时常觉得烦躁,和大家交流时了解到有好几位妈妈都有类似的感觉,我们在组里学习到了音乐疗法来缓解焦虑,之后我们时常一起讨论,觉得效果不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当一名快乐的妈妈。”

2.2 降低了因担忧母婴安全而产生的压力 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参加群组化健康教育,孕产期的很多疑问都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受访者9:“宝宝上一次B超显示,脐带绕颈1周,医生告知我后我很是焦虑,在小组里分享我的感受,没想到有好几位妈妈和我一样,一下子就没那么害怕了,只要正确地监测胎动,一定没问题的。”受访者14:“上次孕检发现有阴道感染,医生给我开了一些药,但我很担心伤到宝宝,参加了组内的分享和讨论后,心里的疑惑打消了,心情也放松很多。”受访者8:“我的羊水偏少,每次产检医生单独与我交流这一问题时,我都感到十分焦虑,但是当我和组内相同情况的妈妈们一起面对这件事时,我觉得我不是孤独的一个人,大家相互鼓励,心情也放松了。”

2.3 缓解了面对分娩的焦虑和恐惧 经过群组化健康教育,有了同伴体验和感受的分享,对孕妇孕产期的不良心理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受访者17:“随着预产期一天天临近,我对分娩越来越恐惧和焦虑,我对疼痛一直很敏感,在网上看到很多有分娩经历的妈妈都说生产的疼痛异常难忍,我想起来就觉得害怕,通过组内的分享与学习,我获得了很多积极的信息来面对分娩,我开始期盼分娩这个美妙时刻的到来。”受访者5:“我第一次当妈妈,很想顺产,又怕产程不顺利改剖宫产,受二茬罪,心里很担心,通过组内的学习,我了解了顺产和剖宫产的利弊关系,做好了争取顺产,不怕剖宫产的心理准备。”受访者6:“关于生产,我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去医院才是最适宜的,对于入院流程和产房环境也很陌生,更不知道在生产前应该如何准备,生产时应该如何配合,这让我既疑惑又焦虑,通过组内的分享、讨论以及医护人员的耐心讲解,我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2.4 打消了对产后母乳喂养的顾虑 对于产后的母乳喂养,群组内有喂养经验的妈妈能给组员更多的积极经验分享,促进了组员们早开奶的意愿,提高了母乳喂养的信心。受访者12:“我是大三阳携带者,一直对母乳喂养的事很担心,整个孕期常常自责,怕以后喂母乳会传染给宝宝,通过小组的学习和讨论,我以后可以放心地喂宝宝了。”受访者13:“我很担心自己生产后母乳不够,不知道该不该在家备上奶粉,同时我也担心因为喂养宝宝导致身形的改变,有了二胎妈妈们的经验分享和助产士的耐心讲解,我了解了科学的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对自己有足够的母乳喂养宝宝充满了信心。”受访者2:“我因为特殊原因不得不面临剖宫产,我不知道麻醉药物是不是会透过乳汁影响宝宝,通过组内的学习交流,我知道了剖宫产不会影响正常喂养宝宝,这让我感到很安心,对于手术也释怀很多。”

2.5 增加了对母亲角色适应的自信 群组化健康教育让孕妇在孕期能够更好地管理情绪,对分娩充满了期待。同时,对育儿知识的储备及产后自我护理知识的了解,让她们更有自信从容面对产后的母亲角色。受访者18:“我家里没有老人,生产后我和丈夫将独立照顾孩子,可是这是我们第一个宝宝,我怕照顾不好,通过系统地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我和丈夫心里都踏实了。”受访者7:“我是计划外怀孕,我怕我当不好妈妈,照顾不好自己的宝宝,又加上前3个月孕吐很厉害,让我十分的无奈,与同龄的妈妈在一起,聆听她们怀孕的体验,有时也觉得很有趣,现在我学习了很多生产的知识,我将更有信心做一名合格的妈妈了。”受访者10:“通过4次群组学习,和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怀孕、生产、育儿等问题,我觉得自己学到很多,我们都成了朋友,以后生完孩子大家还可以继续交流,有不懂的问题可以互相帮助。”

3 讨论

3.1 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是孕期教育的一个新趋势 国内外研究显示,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孕妇的健康教育水平,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将具有类似需求的孕妇聚集在一起进行医疗保健教育,可增加接触教育的可用时间,提高效率,并减少重复[5-7]。近年来,我国孕产妇系统保健事业发展快速,尤其是孕期健康教育不仅能使孕妇全面掌握孕产期保健知识,还能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遵医行为,促进自然分娩,减少孕期并发症,是降低孕妇和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8]。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以家庭为单位的孕产妇和配偶对围生期保健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单调、缺乏互动的传统型说教式健康教育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孕妇的需求。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学习机会,个人问题的提出促进小组内的讨论和学习,让孕妇在小组协商中反思的时间比在双向交流中更多,收益更大,提高了孕妇在孕期的自我效能感,吸引着更多孕妇来参加孕期健康教育[9]。有证据表明,通过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孕妇有更多的产前知识,感觉更有信心分娩,对产前护理更满意,更愿意早期开始母乳喂养[10],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3.2 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能有效增强孕晚期孕妇正性的心理体验 成功的分娩取决于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孕妇的精神心理因素会影响到机体内部的平衡[11]。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的实施使孕妇的孕期焦虑、分娩恐惧以及育儿困惑等问题得到充分地讨论和交流,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得到了大多数参与者“有趣”“满意”“信心”“期待”等正性词语的评价,从而释放了不安的情绪[12]。医护人员采用适当指导和充分引导相结合的方法给予孕妇专业的支持,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和互动性,提高了孕妇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13];孕妇及配偶全程参与及亲密陪伴,使夫妻更加理解、依靠彼此,有利于夫妻感情的升华,使孕妇得到更多家庭支持和情感支持[14];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促使孕妇分享信息与经验,促进情感交流,评价支持和同伴支持让孕妇更有信心面对孕产期的种种问题[15]。

3.3 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对产后的母婴身心健康起着积极的影响 在围孕期中,孕妇妊娠压力过大,焦虑、抑郁情绪尤为突出[16]。研究显示,孕前有抑郁情绪的孕妇,产后出现抑郁的概率较高,产前抑郁也被公认为是产后抑郁的预测因子之一[17]。孕晚期孕妇的心理健康对产后母婴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产前给予积极的干预阻断孕妇的消极情绪,有利于孕妇合理地应对产后由于社会、生理的变化带来的心理不适[18]。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通过视频演示、现场模拟、个案分享、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了孕妇的自我效能感,给予了孕妇更多的社会支持,以更加形象的方式给予孕妇孕产期的生理和心理的医学知识,科学的育儿指导使产后产妇母亲角色适应性增强,促进母婴之间良性依恋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婴儿的身心健康发展[19-22]。

4 小结

本研究对目前孕妇课堂中的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形式的开展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孕妇参加后的心理体验进行了调查与资料收集,对当前开展的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有利于在借鉴国外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模式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探索出更加适合国内情况的集中群组孕期健康的课程设置与运作方式。由于研究时间上的仓促,未能进行对照研究,且只干预了孕晚期;其次,本研究中有7名孕妇提到可增加互联网方式的教学。集中群组孕期健康教育在孕早期、孕中期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分娩结局及产后育儿等方面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群组受访者产后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Boids算法在Unity3D开发平台中模拟生物群组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产后恢复健康进行 产后恢复3步曲
产后伤口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