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诊患者核酸检测标本运送管理实践
2021-07-29温庆芝高学军
温庆芝,王 强,蔡 娟,高学军,高 燕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感染科,北京,100043;2.北京南郊肿瘤医院,北京,100076;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1000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质量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的关键[1],目前国内针对检验前标本质量控制的研究大部分是单独针对检验或护理人员,较少同时涉及护理、检验、送检人员[2]。本研究初步分析了医院发热门诊患者核酸检测标本运送和交接情况,探讨影响运送和交接的因素,根据潜在问题提出相关改进措施并实施,现将核酸检测标本运送管理的实践与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27日—10月31日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10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和分析14周内(第1周:7月27日—8月2日,第2周:8月3日—8月9日,第3周:8月10日—8月16日,第4周:8月17日—8月23日,第5周:8月24日—8月30日,第6周:8月31日—9月6日,第7周:9月7日—9月13日,第8周:9月14日—9月20日,第9周:9月21日—9月27日,第10周:9月28日—10月5日,第11周:10月6日—10月11日,第12周:10月12日—10月17日,第13周:10月18日—10月25日,第14周:10月26日—10月31日)患者核酸检测出报告时间。
1.2 方法
1.2.1 常规标本送检与交接模式 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上需要填写的报告时间通常有3处:取样时间、接收时间和出报告时间。为最大程度的减少医护人员与采集标本的接触,根据《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3]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4]要求,医生、护士、辅医在污染区工作前提是做好个人防护。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具医嘱,给患者采集鼻咽拭子,患者缴费后,护士打印条码,经二人核对无误后医生给予患者严格依照流程进行核酸标本采样[5-6],采集咽拭子时间即为取样时间。取样完毕,由专门运送标本的辅医将标本快速送往核酸实验室,与实验室老师核对标本后签字记录,此时记录的时间为接收标本时间,即接收时间。标本经上机、数据分析、传送化验结果至电脑,此时电脑传输报告的时间即为报告时间。
1.2.2 改进措施 将标本送检与交接模式的流程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取样时间至接收时间,第2阶段为从实验室接收标本时间至出报告时间。分析不同阶段中存在的不足,针对问题实施干预措施。
第1阶段主要涉及辅医运送标本,因此重点改进对象为辅医外送人员。医院发热门诊和核酸微生物室间距300米,辅医行走速度、路线、中途可能遇到的事件不同,到达微生物室的时间不同。在这一阶段,科室要求辅医严格把控转运时间,主要措施包括:①护士将标本交给辅医时,需要护士和辅医二人核对并记录;②辅医到达微生物实验室把标本交给实验室工作人员时,需要辅医与实验室工作人员二人再次核对并记录;③科室每周核查标本运送与登记时间的记录情况;④反复针对辅医进行宣教,强调标本及时运送的重要性,强化辅医时间意识。第2阶段主要涉及出具报告,由核酸实验室老师操作。
根据科室统计的每周核查标本运送与登记时间,第1周—第14周取样时间至接收时间用的时分别为1.23、1.09、1.14、1.08、1.15、1.14、1.18、1.23、1.11、1.04、0.98、1.11、0.85和1.00 h,见图1。第1周—第14周实验室接收标本时间至出报告时间的用时分别为 2.16、2.09、2.35、2.15、2.20、1.14、1.18、1.23、1.11、2.17、2.84、2.30、1.69和1.18 h。见图2。
图1 取样时间至接收时间
图2 实验室接收标本时间至出报告时间
第1周和第8周取样时间至接收时间用的时最长,可能原因是医生取出标本后未及时通知辅医运送、辅医接到标本后未及时运送、辅医运送标本过程中有时间耽搁等原因,这可能是造成检测核酸等待时间过长的原因。第11周和第12周实验室接收标本时间至出报告时间的用时出现了时间延长,科室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①针对全科医生开展培训,要求严格按照采样流程规范进行,做到熟练掌握,各个环节要求达到一致性;②按照发热门诊到微生物室的距离设计辅医的行走路线,传达到每一位员工,形成统一的标准化路线管理;③要求辅医在接到标本后,第一时间前往微生物室,做好登记,及时转运标本;④微生物室老师统一流程,接到标本后及时上机检测。第13周和第14周实验室接收标本时间至出报告时间用时出现下降趋势。
2 结果
第1周—第14周取样时间至出报告时间的用时分别为 3.39、3.18、3.49、3.24、3.45、3.38、3.43、3.33、3.23、3.21、3.52、3.41、2.54 和 2.18 h,见图3。改进核酸检测标本送检与交接模式后,取样时间至出报告时间的用时呈现下降趋势,提示患者在发热门诊停留的时间缩短。
图3 取样时间至出报告时间
3 讨论
发热门诊患者等候检验报告期间不能离院,需要在发热门诊候诊区域等待结果,因此核酸检测时间直接关系到患者在发热门诊的滞留时间。影响患者发热门诊的滞留时间的因素包括病情复杂情况、医生取样时间、辅医送检时间、微生物室老师准备时间、标本上机时间、微生物室出报告时间、医生查看化验结果时间等,要想减少患者滞留在发热门诊的时间,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①医生及时针对病情做出正确判断;②护士具备熟练的采样操作手法,做到准确、快速、到位;③辅医有标准的运送标本流程与规范;④标本送到微生物室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⑤微生物室工作人员与辅医交接后,第一时间将标本上机检测;⑥微生物室工作人员按照检测结果,及时做出判断,传送化验结果;⑦医生及时根据检测结果做出病情判断与诊治。
感染风险与执行流程的依从性密切相关[7]。医院应当制订和完善相关诊疗、流程及预案,减少患者在发热门诊的停留时间,降低疾病传播风险,提高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不断优化相关防护知识及诊疗指南,减少职业暴露,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同时,快速得出核酸检测结果,给临床医生提供检验依据,以便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案,缩短患者在发热门诊等待的时间,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诊疗效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