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建筑灭火救援实战演练探讨

2021-07-29张贺磊

科技视界 2021年19期
关键词:器材演练救援

张贺磊

(无锡市消防救援支队滨湖区大队建筑路消防站,江苏 无锡 214000)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用地的日益紧张,使建筑形式更加立体化、现代化,其中地下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使地面空间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使建筑水平不断提高,对社会发展需求予以有效满足。 但同时也对消防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需要对地下建筑的灭火救援实战演练加强重视,使基层指挥员的综合能力及消防部队的战斗力有效提高,从而为地下建筑灭火救援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地下建筑基本特点及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地下建筑不断增加,如地下商场、超大型地下商场日益增多,并且具有人流量大、商场投入集中、人员数量多等特点[1]。 其次,一些服务性地下建筑主要改建于原人防工程,在消防设施及消防安全设计等方面都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火灾隐患较多,极大地增强了消防工作难度。 另外,部分地下商业建筑不断改建和扩建,大幅度扩大的经营规模和建筑面,也极大地增加了客流量,也使消防安全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安全隐患增加。

2 地下建筑灭火救援实战演练中存在问题分析

2.1 演练前期准备不足

在进行地下建筑灭火救援实战演练前,首先需要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无论是采用无预案演练或有预案演练, 都需要对演练单位的周边环境、器材装备、车辆等情况加强调查和了解,在辖区情况熟悉掌握的基础上,对消防队伍的执勤战备制度进行合理制定,为灭火救援主动权的全面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在实际演练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安全出口封堵、停车位堵塞以及室内环境不熟悉或改变等问题,使演练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 同时由于演练指挥人员的组织决策能力不足,对消防器材装备性能不熟悉或未充分掌握,会导致演练目的无法实现。

2.2 演练程序流程化

在不少灭火救援演练中,普遍存在着流程过于流程化的问题。 通常演练流程包括了科目下达、演练开展、前期控制、后期总攻以及最后演练总结等环节,同时需要在演练开始前,对此次演练的重点环节予以明确[2]。 仅通过一次演练便能够对所有环节的内容充分了解和掌握是不现实的,所以需要针对不同的重点环节,通过不断演练进行检验和巩固。 但在实际演练过程中,由于缺乏针对性,从而使通过演练提高战斗力的目的无法实现。

3 提高地下建筑消防灭火演练成效的有效策略

3.1 加强演练前准备工作

由于地下建筑具有结构复杂、面积较大以及人员众多的特点,因此需要对地下建筑消防灭火演练的准备工作加强重视。 通常进行无预案演练时,不少演练消防中队存在着对演练单位情况缺乏了解、不熟悉的问题,导致演练过程中现场秩序混乱,无法通过演练对训练成果进行检验, 因此需要对演练单位加强了解,其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在平时消防业务训练以及演练前期,需要对通过地下建筑的行车路线进行定期巡查,对行车路线上路面的车辆通行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 由于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人口及车辆快速增多,导致城市道路拥堵的情况时有发生,对车辆顺利通行造成一定障碍。 所以全面了解车辆通行情况,能够避免道路拥堵而对火灾救援造成的不利影响。 另外,需要对地下出入口周边情况以及停车位置进行了解和掌握,确保火灾救援行动的顺利开展。

其次, 需要组织消防人员熟悉地下建筑现场,对内部各类消防设施的功能、位置、技术状态以及操作方法等进行有效掌握。 尤其需要对地面水泵接合器、消防控制中心、防火卷帘、内部消火栓、事故广播、照明系统以及防排烟系统等实际情况及使用方法进行熟悉和掌握[3]。 同时,消防人员在对各类设施的作用、性能予以掌握的同时,需要对操作方法进行学习。 另外地下建筑内部布局、材料以及形式等会因经营的需要而不断发生变化,导致之前制订的灭火救援方案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消防机构需要对地下建筑进行定期现场勘查,及时了解变化情况,并对相应的灭火救援计划进行调整,确保其实用性。

由于地下建筑中存在的商品的化学特征、 数量等直接影响着火场的温度、火势的大、扑救的难易程度以及燃烧时间等, 所以消防机构应对地下建筑中的商品种类、化学特征、数量以及存放形式等进行全面掌握,进一步提高灭火救援对策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2 加强培训

在灭火救援演练过程中,需要对初期单位自救加强重视,由于不少单位未接受过相应的救援专项培训和指导,一旦遇到火灾事故,极容易出现组织场面混乱、程度不规范等问题,并且不少单位的消防演练流于形式。 因演练单位对演练缺乏重视,消防机构未组织经常性的培训活动, 对演练自救环节予以简化,从而使各社会单位失去了培训机会, 一旦发生火灾,极容易因初期火势难以控制以及人员疏散不利等情况,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和人员伤亡。

首先,辖区的消防机构应对义务消防员或从业人员加强灭火技术培训,对火灾扑救基础理论以及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进行学习,并在灭火救援及人员疏散等实战演练中加以运用,同时对初期火灾的扑救和控制工作加强指导。

其次,在进行演练方案制订时,需要对人员疏散路线、方法及方式进行明确,对任务消防队员、从业人员、单位保安等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并对各种器材及配合力量进行配置。 同时需要对多种人员疏散方法加强研究,提高实用性和针对性。

3.3 消防技术装备加强管理

消防灭火救援实战演练不仅检验组织指挥战术运用能力,也需要检验车辆、人员、器材装备之间的有效配合,避免在演练过程中因操作程序不熟悉、器材损坏等情况导致火势控制延误等情况发生, 因此,需要消防技术装备加强管理,对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训练计划进行制定和完善[4]。

首先,需要对防火隔热服、空气呼吸器、消防热视仪等特种器材加强重审,对相应的管理、维修及使用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 一旦发现器材破损严重、故障较多,应立即停止使用,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其次,操作人员应对特种器材的使用方法、技术性能全面了解和熟悉掌握, 同时在训练计划制订时,应根据熟练程度对训练时间进行合理设定,使器材磨损有效减少。 训练内容不仅包括了操作训练,也需要涉及器材维修保养等技术理论学习,使特种器材的良好状态得以有效保证。

4 结语

通过灭火救援实战演练,能够使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能力有效提高,同时也是对消防部队战斗力进行检验的有效手段。 随着地下建筑消防救援难度的加大,消防实战演练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演练与实战之间仍存在着严重脱节的问题,因此,需要采用最贴近实战的训练方式,对灭火救援演练方案进行制订,使实战演练成效及训练质量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器材演练救援
首次演练
紧急救援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3D打印大救援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未雨绸缪演练忙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救援行动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