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2021-07-29

科技视界 2021年19期
关键词:管理者互联网+管理工作

刘 林

(福建省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

“互联网+” 的到来带来的全新的社会发展潮流,高职院校更应该成为社会潮流领军人,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适合学校的改革创新,培养更多适合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 不仅在教育方面进行创新,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也要进行创新。 利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手段弥补学生管理工作的不足,提高管理效率。

1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互联网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小觑,互联网的应用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为学校其他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

1.1 学校监管力度弱

在学校管理方面,不同的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会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学生管理策略,但是在实际的实施的过程中很多学校以及管理人员不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校园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是目前以及未来很多年都要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学校应该要对校园安全负起责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的、安静的学习生活的环境。 因此,学校应该严格按照校园规章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加大学生学进出校门的监管力度[1]。

1.2 学生自觉性较差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主体是学生,管理工作不仅需要管理者积极开展工作也需要学生对于管理工作的配合。 刚步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离开了家长的束缚,高中阶段繁重的学习生活也告一段落,难免在刚托管的时候自由散漫一些。

1.3 学生就业满意度低

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没有学到什么真正的知识,又对未来的职业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就业之际,不是觉得工资太低,要不就是觉得公司规模和体量不够大,找不到完全满意的工作,就开始埋怨学校,完全不考虑自身能力问题[2]。 毕业的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开始抱怨学校的不作为,在网络或者校园网抱怨,导致学生管理工作难上加难。

2 “互联网+”应用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意义

2.1 拉近师生距离

互联网有着交互性强的特点,在互联网中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这样很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现在移动通信设备的发展,如微信、微博等,能够让教师更容易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师生的交流提供更多的途径。 这就为学生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学校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的需要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方向。 让过去的师生关系向着平等的方向发展,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在改变,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发展。

2.2 提高学生管理信息传达效率

网络从3G 到4G 再到现在的5G 时代,由于网络的升级换代,信息的传播速度一日千里,现在每天上微博看一眼, 几乎马上就能知道今天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新闻,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扩散的速度非常快,这些网络信息的获取途径十分便利, 学生通过移动的网络端口就能获知社会上发生的事情, 学生是时代的主力军, 这些新闻的传播会间接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3]。信息传播速度的飞升,几乎实现了信息的即时性传递,这边刚刚下发的管理规章,那边就能马上传达到位,这就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起到的极大地强化作用。 效率的提高不仅能够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还能够解放一部分的劳动力,极大地优化了校园劳动力的配置。

3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

3.1 创新学生工作管理理念

针对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学生工作的管理者也要不断地创新管理理念。 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学校想要提高学生的管理效率就必须要借助网络媒介,网络媒介可以看作是一个大型的储存工具,利用网络可以综合大数据分析出多种结果, 利用收集的学生就业的信息资源,模拟出各个行业的就业率,再针对指数找出学生短板,帮助学生补齐短板,以此来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最终效果[4]。

3.2 建立主题鲜明的校园网络文化

校园网络文化, 就是校园文化在网络中的体现,受到现在时代的发展要求,学校应该积极地构建主题校园网络文化,现在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大家绝大部分的信息都是在网络上获取的,校园网络的构建就显得十分必要。 互联网的影响力日渐扩大,在校园网络当中应该积极地推进校园社团活动以及校园活动,合理的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举行符合校园发展目标的主题活动,借助校园网络平台活动的推行,在论坛管理员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营造和谐活泼充满活力的校园网络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进而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5]。

3.3 加大管理队伍的构建力度

“互联网+教师”学生管理队伍的构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高校学生管理者应该主动地接受互联网的教育和学习,增强自己的网络信息化技能和管理知识,充分的利用互联网开展管理工作。 管理者应该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比如,能够独立运营公众号,通过公众号直接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在平台上交流,在这样有来有往的双向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把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地反馈给家长,指导家长面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状态做出正确的反应,在公众号平台的日常维护方面也能积极传递正面力量,成为学生的榜样。 第二,管理者要注重与学生的平等交流,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是学生但是已经成年,心智成熟有自己的价值选择和自尊心,所以管理者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想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就必须到学生当中去,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分析学生的行为,跟学生打成一片可以讨论学生喜欢的电影、音乐、游戏等,和谐的关系对于学生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3.4 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形成“微体系”

在微时代的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形成以学校、院系、班级为体系的管理体系。 形成体系之后,学校通过微媒介可以发布学生感兴趣的,正处于社会发酵中的校园热点话题,并且为学生提供可以发声的校园网络平台,可以通过微媒介引导学生的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 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这种微体系的方式,管理和干预学生在媒介平台的言论,通过引导等方式对学生的言论进行管理,这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当今网络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高职院校管理者的管理思维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更新,时代带来的越多,就越应该遵守社会规则和秩序。 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中应该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合理的利用互相网技术对其进行监督和约束,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管理者互联网+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