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2021-07-29康宁
康 宁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0)
1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重要意义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指的是高职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将就业作为基础,结合学生的专业情况、未来从事的行业方向等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重新设定,全方位推动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具体来看,新模式的构建具有如下的意义:
1.1 有助于塑造全能型人才
当前国内外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不管是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竞争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都进入到了十分激烈的阶段中,而这些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优秀的人才,谁就能够占据有利地位。 所以可知,人才对于行业和国家的发展十分重要,这也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育人要求。 高校一方面要注重人才的技能教育,提升人才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为社会输送复合型、高素质的全能型人才。 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体育教学,通过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新模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就业情况,能够促进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使体育教学发挥出更好的指导作用,带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为高校培养全能型人才助力。
1.2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将就业作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情况,结合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就业需要等选择教学内容、设定教学方法,这样学生所学习的体育知识也是与未来就业相契合的, 从而能够在就业的过程中起到更好的作用,推动整体就业率的提高。
1.3 推动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高职院校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仅要具备较高的业务技能,而且还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而体育课程在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方面发挥着较好的作用, 体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锻炼、参与体育活动等, 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这样学生在未来就业中就更能够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因此从这里来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新模式,能够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2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路径
2.1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育理念是基础
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离不开思想观念的转变,一方面高职体育教师要认识到以就业为导向新模式构建的重要意义,积极结合自身的情况构建这种模式,另一方面还要多对学生进行宣传和教育,使学生明白这种模式对自身的好处,并积极参与这方面的教学。 具体来看,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理念建立需要注意如下2 点:第一,对高职体育特色观进行体现。 在构建新模式的过程中,要将高职体育课程与企业、岗位、社区等进行对接,以一线职业岗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职业胜任能力等,将高职体育教育的特色彰显出来。 第二,将学校体育课程融入到育人教育的全过程中,各科教师都应当树立体育就业观,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就业来开展,以提升学生就业率为目的。
2.2 以就业为导向科学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是重点
高职体育教学以就业为导向模式的构建离不开教学内容的选择,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才能够真正起到以就业为导向的作用和效果。 一方面,要将基本行为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 高职体育教师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充分分析专业情况,根据对应的专业、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等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如针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日后从业中往往需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且通常工作量较大,需要适应不同时段的工作,所以体育教师在针对于这一专业学生开展教学的时候,就应当选择能够锻炼学生沟通能力,推动学生相互合作的教学内容, 且要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鼓励学生不放弃,争取取得体育活动的胜利。 另一方面,将身体素质训练纳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 因为很多高职学校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体育训练,所以身体素质较为不高,加之意志力不高,很多学生在未来就业中无法胜任岗位需求,因此,体育教学中应当将身体素质练习纳入其中。 体育教师不能过于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而要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推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2.3 以就业为导向合理选用体育教学方法是关键
体育教学方法关系到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就业, 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教学方法的选用,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日后的就业助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都较为喜欢运用“示范—模仿”的方式,教师对体育教学的内容、运动项目的技巧等进行演示, 学生在下面进行模仿,这种模式不仅会使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而且难以起到良好的就业推动作用。 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第一,采用体育游戏教学法。 如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开展游戏,寓教于乐,这样不仅能够推动课堂氛围的活跃,增强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也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这对学生未来就业是有利的。 第二,小组合作教学法。 小组合作教学法要求体育教师要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学习,如引导小组学生对体育技能进行探讨,或者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比赛等。 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竞争意识的提升,使学生提前感受市场竞争的激烈, 从而树立更好的“应战”心理,推动其未来更好地就业。
2.4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科学的体育评价体系是手段
为了促进高职体育课程更好地发挥就业推进作用,体育教师也要对传统的体育课堂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摒弃传统将结果作为衡量标准的评价方式,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模式。 如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不仅仅要关注其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要从其专业、未来就业岗位等方面出发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否符合标准,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 同时,还要推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打破过去完全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局面,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如推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更为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整体评价更有效、更准确,如此可以使学生在这样的评价下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缺陷,从而明确未来的体育学习的方向和重点。
3 结语
近年来,在我国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人才不断增多,社会就业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 为了提升就业质量与效率,要求学生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加强身体锻炼,提升职业技能。 反观我国高校现实情况,很多高校都较为注重对学生的文化课教学,并不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 导致大学生身体状况日益下降,影响到了其未来的就业, 也影响到了国家的长远发展。 体育课程作为高校中的重要素质课程,应当担负起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任,并在发挥自身基础职能的同时,考虑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在学生就业方面提供更为有利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