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留痕,让学生的思维看得见
2021-07-28易道荣
易道荣
【摘 要】探索基于“学”的教学设计转型要关注五个前提、三条路径、三个目标。每个任务创设要围绕“核心问题、教学目标、基于教材、基于学生、任务小目标”五个前提,通过创设“可学的材料”,经历“可见的思维”,发现“可现的生长”,形成可学、可见、可现的任务路径;达成让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介入、让不同层次学生探究留痕、让不同层次学生知识得以生长的学习目标。
【关键词】探究留痕 思维看得见 教学转型
在网络线上教研期间,有幸参与南京市教研室组织的小数线上教研,探索基于学的“任务”教学设计转型,带给笔者深深的触动。原本以为就是简单围绕目标设计几个活动,创设几个综合练习,就可以达成转型。殊不知,如何基于“学”,看似简单却不是那么的容易,以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笔者设计修改,进行多次打磨改进。“如何面向全体,将任务融合成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介入并留下探究的印迹?”这是市教研员朱宇辉老师提出的建议,也为这节课的创设指明了方向。
基于此,笔者的新设计围绕“介入与留痕,让思维得以生长”这一创设主张,确立了两个核心问题,认识零点几和认识几点几;再设立了任务1-1、评价1-2、任务2-1和评价2-2。每个任务都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创设“可学的材料”,二是经历“可见的思维”,三是发现“可现的生长”。
一、创设“可学的材料”,让不同层次学生介入学习
1.在新知探究中创设可学材料
(1)核心问题一:认识零点几的创设
任务1-1(见图1)的小目标是:经历小数(零点几)初步认识的过程,体会十分之几元就是零点几元。教材从长度入手,但基于学生的思考,商品价格相对于学生而言更熟悉,更能够激发学生对已有小数认知的充分展现。于是,笔者从设计0.6元的商品标牌入手,创设学习任务1-1“选择一个图形来表示你认识的0.6元”。笔者提供给学生1角硬币、圆形、长方形、线段图这些学习材料,便于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够介入学习,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学生保底可选择硬币图进行探索,有经验的学生可能会选择长方形探索,抽象思维强的学生可以选择线段图探索。而且这里长方形、线段图都与硬币图一样长,巧妙地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建构便于学生探究的学习材料。可见,要让不同层次学生介入学习,需要创设“可学的材料”。
(2)核心问题二:认识几点几的创设
任务2-1(见图2)的小目标是:经历小数(几点几)含义的探究过程,认识小数各部分名称。基于学生已经经历零点几的含义的理解,有自主突破尝试探究几点几的基础。于是笔者创设任务2-1在方框里填小数的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几点几,对于第一个小于1的小数所有学生都会填,而大于1的两个小数,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
2.在评价学习中创设可学材料
(1)基于核心问题一:认识零点几的评价创设
评价1-2(见图3)的小目标是:经历小数(零点几)含义的探究过程,理解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学生已经认识十分之几元是零点几元,但去除情境,要达成目标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需要大量认知的积累,才能由量变转为质变。于是创设评价1-2 :选择下面一个图形,你还能找到零点几?在不同的情境里找小数,拓展对小数意义的整体认知。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解决“1元”情境图,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挑战“1米、1千克”的情境图。这样可学的材料,目的是让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发展,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介入学习。
(2)基于核心问题二:认识几点几的评价创设
评价2-2(见图4)的小目标是:理解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利用小数的含义,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材出现的小数比较小,可能会导致学生误认为小數比整数小。创设评价2-2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击项目上,乌克兰选手苏霍鲁科夫以总成绩1272.4环获得银牌,我国射击运动员邱健总成绩1272.5环,以0.1环优势获得金牌。这样的创设,既解决生活中的小数问题,也使学生对小数有了新的认识。
二、经历“可见的思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探究留痕
1.在新知探究中经历可见的思维
(1)核心问题一:认识零点几的思维经历
通过图1任务1-1交流小贴士“你是怎么表示出0.6元的?”,学生呈现出不同思维水平。水平一:选择6个1角表示0.6元。0.6元就是6角。水平二:画出一部分表示0.6元,或在图形里只画出6小份表示0.6元。水平三:先平均分成十份,再涂出6份表示0.6元。0.6元就是元。“水平三”体现了平均分的意识,也沟通了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虽然大家都能介入学习,但不同层次学生在探究中留痕不一样。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交流中,逐层展示不同的思维表征,促进了思维的提升。
(2)核心问题二:认识几点几的思维经历
通过图2任务2-1交流中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找出小数的?”学生呈现出不同认知。认知一:1~2之间平均分成十份,十分之二就是0.2。认知二:0.2不对,因为1~2之间的数应该是一点几,2~3之间的数是二点几。比1多0.2就是1.2,比2多0.9就是2.9。认知三:比3少0.1就是2.9。认知一虽然是错的,但却是学生自主思考,作为课堂生成,让学生在对话中厘清0.2与1.2的不同,不同思维水平的碰撞,既夯实了对1.2的理解,又实现了对0.2与1.2的区别的理解。同时,由零点几到对几点几的认识,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思维上的突破,是一种再学习、再研究、再创造。通过任务2-1交流“将数轴上的数分分类,说说分类的理由。”,学生呈现出不同认知。认知一:将小数分三类,零点几、一点几、二点几,或将小数分两类,小于1、大于1。认知二:分为自然数和小数两类,0、1、2、3是自然数,也是整数,0.6,1.2,2.9是小数。通过认知一的学习,学生可以很巧妙地认识、介绍小数各部分名称:小数含有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认知二,借助于学生的作品,巧妙的板书,数可以有整数和小数,结构化学习,让学生整体建构小数的认识。最后,在交流任务2-1中的想一想“如果1表示1元或1米,方框里的数各表示多少?”,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使学生会解释具体情境下小数含义。任务2-1的设计,学生在研究中呈现多样化思维留痕。
2.在评价学习中经历可见的思维
(1)评价1-2的思维经历
通过图3评价1-2交流小贴士“你是如何找到零点几的?”,学生呈现出不同思维认知。认知一:十分之几元就是零点几元;十分之几米是零点几米;十分之几千克是零点几千克。认知二:单位不同,都有0.1~0.9九个小数。认知三: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
(2)评价2-2的思维经历
通过图4评价2-2交流小贴士“射击的成绩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呈现出不同认知。认知一:比8环大,8.4环;认知二:比9环大,比10环小,应该是9点几环。认知三:比9.5环小,所以是9.4环。不同层次思维的交流、碰撞,又让所有同学的思维得到互补性发展。
三、发现“可现的生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增长
1.新知探究中的知识增长
通过图1任务1-1交流小贴士“比较不同图形表示的0.6元,你有什么發现?”,一次探究,多次交流。从6角就是0.6元,再进阶到阶段性目标:十分之六元就是零点六元。学生思维得以进阶,知识得以增长。通过图2任务2-1的创设,达到阶段目标,由零点几突破到对几点几的认识,数轴的上方是小数,下方是整数,较好地整体构建了小数的认知。
2.评价学习中的知识生长
通过图3评价1-2交流小贴士“比较不同图形表示的零点几,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了解阶段目标“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学生们的思维在留痕、碰撞中不断发展。通过图4评价2-2交流小贴士:你对小数有什么认识?学生发现:小数很精确,整数不能解决的时候,可以用到小数。1272.4也是小数,发现小数并不小,使学生对小数的认知得以拓展。
对于转型后设计的教学建议,探索基于“学”的教学设计转型要关注五个前提,三条路径,三个目标。每个任务创设要围绕“核心问题、任务目标、基于教材、基于学生、任务目标”五个前提,要综合考量分析五个方面,并进行融合,形成任务。同时,通过创设“可学的材料”、经历“可见的思维”、发现“可现的生长”,形成可学、可见、可现的任务路径。最后还要考虑三个达成目标:让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介入、让不同层次学生探究留痕、让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储备得到增长。
总之,转型后任务设计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介入,让“学”的痕迹留得下,让学生的思维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