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2021-07-28邓斌

现代阅读 2021年5期
关键词:任正非喝咖啡咖啡

邓斌

世界IT行业最发达的地区在美国,在持续引入高端专家的同时,我们的高级干部和专家世界IT行业最发达的地区在美国,在持续引入高端专家的同时,我们的高级干部和专家也要冲破局限,每年走出去和世界交流,不要只知道埋头苦干,要善于用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也要冲破局限,每年走出去和世界交流,不要只知道埋头苦干,要善于用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2013年之前,任正非在多次讲话中都提到,华为之所以能够赶超世界通信巨头,是因为华为人不喝咖啡,他们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在埋头苦干。

2014年,任正非提出了一个很响亮的口号:“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因为2013年是华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华为的营业收入突破2390亿元(约395亿美元),超越了爱立信(约353亿美元),坐上了全球通信设备商的头号交椅。成为行业第一的华为,不仅需要踏实肯干的员工,还需要工程商人,更需要科学家。但是顶尖的科学家不是培养出来的,而需要企业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只知道埋头苦干、不善交流的员工和手里端着咖啡杯的科学家是无法对话的,因此任正非用“咖啡”作为隐喻,要求华为人主动改变自己,适应科学家的行为习惯,吸取外部的正能量,这样才能真正地走进科学家的世界中。

在全球化时代,小小的咖啡豆被社会学家纪登斯形容为“卓越超凡的全球化现象”,它在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喝咖啡本身成了一种仪式,咖啡成了交流的载体,当我们见面喝咖啡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在交流。

据IBM公司的顾问回忆,1997年华为邀请首批IBM顾问进驻华为深圳基地,帮助推进管理变革。当时从美国赶到华为的顾问发现,走遍华为园区都找不到一个咖啡机。22年后的今天,当你漫步在华为深圳坂田基地或松山湖基地时,随处都可以看到咖啡厅(华为松山湖基地用小火车把各座办公楼连接起来,每个火车站都有咖啡厅)。当你看到华为人三五成群端着咖啡杯在热烈地讨论时,你就会感受到咖啡文化正在华为演进。

至于什么是“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我认为最为透彻的一个解读,莫过于任正非于2017年12月11日在华为喀麦隆代表处的一段讲话。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并不是咖啡有什么神奇的作用,而是利用西方人的一些习惯,表达开放、沟通与交流的形式。你们进行的普遍客户关系维护,投标前的预案讨论、交付后的复盘、饭厅的交头接耳……我认为都是在交流,吸收外界的能量优化自己,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的交流。咖啡厅也只是一个交流场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交流的机会与场所,不要狭隘地理解形式。

法国的花神咖啡馆是几百年来文人作家交流的场所;摩洛哥里克咖啡馆是二战期间各国间谍交流的场所,老舍茶馆、成都的宽窄巷子……是用品味吸引人们去交流的。咖啡馆不仅仅是学术交流的场所,你约不到人,它就是可被动获得机会的场所。

我强调公司要开放,见识比知识还重要,交流常常会使你获得一些启发。我觉得你们年纪轻轻就走出国门,就到了艰苦的地区,不要自闭于代表处,自闭于他国首都,要大胆地融入当地社会。西方人好运动,你们固守在“闺房”中,如何交朋友?打球去、滑雪去、水上运动去……一切运动都是接近客户的机会。没咖啡,胜似有咖啡。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的理念主要用于研发创新领域。任正非把华为的研发人员划分为两类:1.5万名进行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和专家,他们把金钱变成知识;6万名应用型人才,他们开发产品,把知识变成金钱。在1.5万名基础研究人员的金字塔最顶部,是华为进行科技思想研究的群体,这是一群“科技外交家”。华为自己约有20名这样的“科技外交家”,任正非要求这群人每年必须拿出1/3的时间,到全球的大学或者高端科学论坛去,与全球顶级的科学家喝咖啡,目的是对不确定的未来进行预判。所谓“与凤同飞,必是俊鸟”,如果身处一个充满高水平、正能量的圈子,华为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这些“科技外交家”要把全球的新技术、新思想带回来,再召开不同形式的战略务虚会。最后,在华为最高层务虚会上,大家一起进行多路径的技术方向研究和探索,从而形成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让黑天鹅在华为的咖啡杯中飞起来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的口号很豪氣,但是华为始终瞄准自己的主航道目标,这目标就是面对未来的大数据流量,华为一定要疏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华为是愿意开放的,但需要科学家在这方面有所理解,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的口号一经提出,其影响力已超出研发体系,成为华为全面开放文化的思维符号。咖啡本质上只是一个符号,是华为下定决心进行全球化经营的符号。随着咖啡文化逐渐融入华为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办事处,咖啡文化的精粹——开放、平等、包容,也被一口一口、润物无声地浸入华为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需要认识到,无论是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还是主航道的无人区,开放的文化会孕育出多样性,让华为在面临未来不确定性时拥有充分的选择权。任正非坦言,“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是向谷歌学来的,谷歌的母公司赚了钱就去研究很难实现的东西,把财富转移到探索人类社会的未来上去。华为成为行业第一后,也希望把钱投出去,探索人类的未来。引入这些科学家后,关于他们研究的内容,华为没有刻意去计划,很多伟大的突破是带有偶然性的,并非按预定计划发生。华为支持大学教授、顶尖科学家做基础研究,他们就像一个个灯塔一样,既可以照亮华为人,也可以照亮别人。因为华为人不但早有思想准备,而且勤奋学习,理解起来就比别人快,所以做出东西的速度也比别人快。至于大家很关心的“科研失败”该怎么办,任正非也给予了很大的宽容:“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失败这个名词。你只要把失败的这个路径告诉我们,把失败的人给我们,这些失败的人甚至比成功的人还要宝贵。他们可以补充到我们的生力军中去,把失败的经验教训带到我们其他的项目中,让其他项目避免失败。合作中没有‘失败这个名词,不要说这个没有做好,那你能不能请我们喝一杯咖啡,告诉我们哪里走弯路了,将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这就是成功,钱花了就花了。我们以这个思想为指导,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各个强大的能力中心,合作非常成功。越来越广泛的朋友圈,使我们的实力大幅提升。”

任正非很强调开放、包容地吸引人才,不是狭隘地去找特定的人才,而是在比较广泛的领域里吸纳很多人,不同领域的人带来了思想的碰撞。他甚至提出可以试试“人才众筹”:对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快进、快出”,不扣住人家的一生。“不求他们归我们所有,不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和学术自由,不占有他们的论文、专利……只求跟他们合作。”这是不是很像20世纪80年代曾经很流行的那句话:“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任正非认为,如果华为人都只会孤军奋战,思想错了,方向错了,越厉害就越有问题,华为在未来就很难走向行业领先。他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现在的华为缺思想家和战略家,只停留在将军层面,需要到全世界去喝咖啡,用“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通过喝咖啡来加强与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沟通与联系,或是合作,或是资助其研究,不限制其学术自由,不占有其专利……只要求与他们合作。同时,华为人应该通过喝咖啡来发现“黑天鹅”,即那些可能出现的颠覆性技术。“华为公司的圈子还太小,你们这些fellow(指华为的公司级院士,是对华为研发技术人员最高的荣誉称谓,向IBM学习来的)都不出去喝咖啡,只守在土围子里面,守碉堡最终也守不住的嘛。你们这些科学家受打卡的影响被锁死了,在上研所这个堡垒里面怎么去航海、去开放?航海的时候怎么打卡?发现新大陆怎么打卡?沉到海底怎么打卡?从欧洲通向亚洲的海底有350万艘沉船,那些沉到海底的人怎么打卡?所以,我们的管理要采取开放模式。我在干部大会上讲,‘反对高级骨干埋头苦干,要多参加业界会议,与业界人士交谈;‘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敢于与世界名流喝咖啡,听听人家的想法,启发自己,少走弯路。”

(摘自人民邮电出版社《华为管理之道:任正非的36个管理高频词》)

猜你喜欢

任正非喝咖啡咖啡
关于咖啡的9个真相
下午三点的咖啡
喝咖啡
Ren Zhengfei in My Memory
苦难英雄任正非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焦点任正非
进餐时饮茶或喝咖啡会缺铁吗
喝咖啡有助于保持健康吗
咖啡